一種水下錨定基座線纜端頭用固定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10 03:01:11 1
一種水下錨定基座線纜端頭用固定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下錨定基座線纜端頭用固定結構,特別是用於水下被動監測聲納線纜端頭在海底錨定基座上的固定。它由單向門,開門限位結構,兩組極性相反的永久磁鐵和繩索移動限位結構組成,在底座左右兩側各裝有一個支架,構成一個門形,在左右兩個支架組成的門形的上部和門形的下部各安裝有一根軸,每根軸上套裝有至少一個單向門,形成由上部單向門和下部單向門組成的單向開門結構,每個單向門的外側裝有一個開門限位器,在兩個支架組成的門形中部,裝有一個轉接繩移動限位口;線纜端頭的一端端部與線纜端頭的轉接繩連接,線纜端頭轉接繩上套接有數個固定卡扣。具有降低施工難度、減少人力物力消耗的優點,無論深水淺水的固定布放均適用。
【專利說明】一種水下錨定基座線纜端頭用固定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下錨定基座線纜端頭用固定結構,特別是用於水下被動監測聲納線纜端頭在海底錨定基座上的固定。
【背景技術】
[0002]被動監測聲納線纜基陣的端頭起始點需要預先放置在海床上某一位置,線纜基陣端頭的位置和姿態變化會給被動監測聲納帶來新的定位誤差,線纜基陣的端頭需要通過錨定基座固定在海床上。
[0003]由於海上施工使用的船舶及附帶設備花費高,故需要採取措施降低施工難度、減少人力物力消耗、節省施工時間。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一種固定水下錨定基座線纜端頭用固定結構,該固定結構配合相應的線纜布放方式能降低線纜端頭水下固定施工難度,能降低消耗,且不會發生卡滯等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完成的:水下錨定基座線纜端頭用固定結構由單向門(2)、開門限位結構(3)、兩組極性相反的永久磁鐵(4)和繩索移動限位結構(5)組成,在底座(10)左右兩側各裝有一個支架(11),構成一個門形,在左右兩個支架(11)的上部和下部各安裝有一根軸(12),每根軸(12)上套裝有至少一個單向門(2),形成由上部的單向門和下部的單向門構成的單向開門結構,每個單向門(2)的外側裝有一個開門限位器(3),在兩個支架
(11)組成的門形中部,裝有一個轉接繩移動限位口( 5 );
[0006]線纜端頭(I)的一端端部與線纜端頭的轉接繩(8)連接,線纜端頭的轉接繩(8)上套接有數個固定卡扣(6)。
[0007]所述上部的單向門(2)與下部的單向門(2)相鄰部位各裝有兩組極性相反的永久磁鐵(4)。
[0008]構成單向開門結構的上部的單向門(2)與下部的單向門(2)關閉後互相接觸部位粘接有橡膠墊。
[0009]轉接繩(8)繩端套裝有「U」形環,環狀牽引繩(7)穿過轉接繩(8)繩端的「U」形環,環狀牽引繩(7)與轉接繩(8)的繩端之間活動連接。
[0010]轉接繩移動限位口( 5 )呈進口大、出口小的喇叭口形狀。
[0011]工作原理:在布放錨定基座(I)前,預先將線纜端頭用固定結構裝置固定在每個錨定基座(I)上,將線纜端頭轉接繩(8) —端與線纜端頭(9)連接並在線纜端頭轉接繩(8)設定位置預先安裝數個固定卡扣(6),讓線纜端頭轉接繩(8)另一端的繩端先通過本實用新型線纜端頭用固定結構中的轉接繩移動限位口(5)後,再在線纜轉接繩(8)另一端的繩端預裝的「U」形環,將一個環狀牽引繩(7)穿過線纜端頭轉接繩(8)繩端的「U」形環,方便牽引。環狀牽引繩(7)的長度應大於水深2倍。[0012]人們在施工船上通過環狀牽引繩(7)的索引,讓環狀牽引繩(7) —端拉動或控制線纜端頭轉接繩8上的固定卡扣(6 )單向移動通過單向開門結構,從而固定線纜端頭(9 )在錨定基座(I)上。
[0013]本實用新型簡化了海底線纜端頭固定布放流程,不需要潛水員水下實際操作,降低海上施工難度,有利於降低施工難度及降低消耗,並能用於線纜端頭的深水或淺水固定布放施工。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本實用新型水下錨定基座線纜端頭用固定結構的示意圖。
[0015]圖2為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水下線纜端頭固定布置安放及船上操作控制狀態示意圖。
[0017]圖中:I一錨定基座,2—單向門,3—開門限位器,4一永久磁鐵,5—轉接繩移動限位口,6—固定卡扣,7—環狀牽引繩,8—轉接繩,9一線纜端頭;10—底座;11一支架、12—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18]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受控的單向移動結構,主要由單向門2,開門限位結構3,兩組極性相反的永久磁鐵4,繩索移動限位結構5等組成,配合結構有轉接繩固定卡扣6,環狀牽引繩7等。該線纜端頭用固定結構預先固定在錨定基座上,錨定基座可以是梯形立體結構或是其它結構形狀。布放施工時,用布放船上的吊車將整個錨定基座I吊起並放入海水設定位置,錨定基座I在海床上固定後,布放用線纜端頭9和控制線纜的轉接繩8隨之入水,用布放船上的電機拖動(或轉動)環狀牽引繩7其中一條牽引繩,整根控制線纜轉接繩8隨之移動,等預先裝在控制線纜轉接繩8上的三個固定卡扣6中,至少有二個固定卡扣6通過繩索移動限位結構5移至單向開門結構開口方向一側後,單向開門結構限制固定卡扣6隻能向前移動,不能後退,從而固定了與控制線纜轉接繩8連接的線纜端頭9,讓線纜端頭9與錨定基座I同時固定在海床設定位置,隨後再進行線纜敷設工作。
[0019]由於單向開門結構具有上部的單向門和下部的單向門2結構,上部的單向門2與下部的單向門2相鄰部位各裝有兩組極性相反的永久磁鐵4,兩組不同極性的永久磁鐵4相吸,所以上部的單向門和下部的單向門2在兩組不同極性的永久磁鐵4作用下保持關閉狀態。單向門2結構限制了固定卡扣6隻能向前移動,不能後退,
[0020]每個單向門2後部的開門限位結構3限制開口範圍,具有「喇叭」開口形狀的繩索移動限位結構5能限制轉接繩8的擺運範圍,防止轉接繩移動產生卡滯。
[0021]繩索移動限位結構5,能保證線纜轉接繩移動時不會發生卡滯問題,有兩組極性相反的永久磁鐵4在沒有開門作用力時使單向開門結構2處於關閉狀態。
[0022]單向開門結構的上下兩側有不同極性的永久磁鐵4,用於保持單向開門結構2在沒有開門作用力時能保持常閉狀態。
[0023]線纜端頭9水下固定工作由布放船上的環狀牽引繩7控制,在轉接繩索固定卡扣6移動至單向開門結構開口方向一側後,可在船上解脫環狀牽引繩7,並將環狀牽引繩7拉出水面。[0024]實施例:
[0025]該實用新型的單向開門結構具有單向開啟功能,它可以是雙側對開門結構,也可以是單側開門結構,配合線纜端頭轉接繩8上的固定卡扣6限制線纜端頭移動;開門限位結構3用於限制單向開門結構的開口範圍,其縱向最大開口應適當大於轉接繩固定卡扣6的外徑,使固定卡扣6在開口時能順利通過單向開門結構開口 ;轉接繩移動限位結構5在單向開門結構開門方向的另一側,其形狀為「喇叭」開口,即有由大變小的開口結構形狀,避免發生線纜端頭轉接繩8移動時發生卡滯。兩個單向門2關閉後是由兩組極性相反的永久磁鐵4產生吸力完成並保持單向開門結構處於關閉狀態,必要時可在單向開門結構2上下兩側再加裝橡皮,用橡皮的伸縮性保證在沒有開門作用力時單向開門結構處於閉合狀態。
[0026]線纜端頭布放(布置安放)施工流程:在錨定基座I布放前,在線纜端頭轉接繩8的另一端加裝「U」形環,用環狀牽引繩7穿過「U」形環,環狀牽引繩7的長度應大於水深2倍,保證在錨定基座I布放坐底後,整根環狀牽引繩7繩子還能在布放船上控制。
[0027]先用布放船上的吊車將錨定基座I吊起放入海水中,錨定基座I在海床上固定後,開始布置安放線纜端頭9入水,拖動環狀牽引繩7,使線纜端頭轉接繩8上的固定卡扣6移動至單向開門結構開口(大口端)方向一側,連接在拖動環狀牽引繩7與使線纜端頭轉接繩8之間的三個固定卡扣6,應保證有2個移動並通過單向開門結構,為方便固定卡扣6移動,可在通道上增加相應的輔助結構。
[0028]當上述工作完成,布放船才解除並回收環狀牽引繩7,線纜9的端頭水下固定工作即告完成。
[0029]人們需要控制線纜端頭轉接繩8的長度,以保證線纜9端頭不會受到錨定基座I刮碰的損傷,以上工作完成後,開始進行後續線纜的海底敷設工作。
[0030]本實用新型能簡化海底線纜端頭的固定布放流程,對錨定基座I結構無選擇,布放工作只需在布放船上操作和控制,不需要潛水員水下操作,可降低布放船施工難度和加快施工進度,對深水或淺水的線纜端頭固定布放均適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水下錨定基座線纜端頭用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固定結構由單向門(2)、開門限位結構(3)、兩組極性相反的永久磁鐵(4)和繩索移動限位結構(5)組成,在底座(10)左右兩側各裝有一個支架(11),構成一個門形,在左右兩個支架(11)的上部和下部各安裝有一根軸(12),每根軸(12)上套裝有至少一個單向門(2),形成由上部的單向門和下部的單向門構成的單向開門結構,每個單向門(2 )的外側裝有一個開門限位器(3 ),在兩個支架(11)組成的門形中部,裝有一個轉接繩移動限位口( 5 ); 線纜端頭(I)的一端端部與線纜端頭的轉接繩(8)連接,線纜端頭的轉接繩(8)上套接有數個固定卡扣(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錨定基座線纜端頭用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上部的單向門(2)與下部的單向門(2)相鄰部位各裝有兩組極性相反的永久磁鐵(4)。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下錨定基座線纜端頭用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構成單向開門結構的上部的單向門(2)與下部的單向門(2)關閉後互相接觸部位粘接有橡膠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錨定基座的線纜端頭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轉接繩(8)繩端套裝有「U」形環,環狀牽引繩(7)穿過轉接繩(8)繩端的「U」形環,環狀牽弓I繩(7)與轉接繩(8)的繩端之間活動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錨定基座的線纜端頭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轉接繩移動限位口( 5 )呈進口大、出口小的喇叭口形狀。
【文檔編號】G01S7/521GK203551776SQ201320696998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7日
【發明者】聶寶棟, 金曉劍, 羅松, 劉巍, 曹明武 申請人:中船重工(昆明)靈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七五○試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