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過濾器安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15 15:28:26 3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過濾器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空調的使用已經越來越普遍,各種地點都需要使用空調,不同地點對空調的規格要求不一,有些大型寫字樓以及大型工廠需要配備超大型機組。大型空調機組對空氣過濾效果要求很高,在使用時需要為超大型空調機組提供相對應的過濾裝置,過濾裝置一般由過濾器和安裝框架組成。
現有的安裝框架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為每個過濾器均做一個單獨的框架,再通過用鉚釘、螺釘及密封鈑金拼接成整個內框架,再通過夾扣將過濾器固定在框架內,這也即是框架前取的安裝和拆卸方式;這種安裝方式安裝過程繁多,框架拼接數量較多的時候中間部分的強度低,過濾器前面還需要有檢修門,佔用空調機組的箱體較大空間,材料及箱體成本也較高。另一種是通過自製的U型鈑金上下配合的方式將過濾器的位置固定,從側邊通過滑取的方式來安裝和拆卸過濾器,也即是滑道側取的安裝和拆卸方式;這種方式的過濾裝置密封性能差,滑取中易損傷袋式過濾器及滑道,且側邊易漏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型過濾器安裝結構,密封性能好,成本低,漏風率降低,不會劃傷過濾器。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過濾器安裝結構,包括外框架和過濾器,所述外框架的中部開設有通風口,所述外框架上水平設置有頂部限位件和底部限位件,所述過濾器卡裝在所述頂部限位件和所述底部限位件之間,所述過濾器覆蓋所述通風口,所述頂部限位件包括第一頂部立板,所述第一頂部立板位於所述過濾器遠離所述外框架的一側,所述底部限位件包括支撐板和底部角板,所述支撐板位於所述過濾器的下方,所述底部角板立板位於所述過濾器遠離所述外框架的一側,所述底部角板與所述支撐板可拆卸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底部限位件還包括底部立板,所述底部立板設置在所述支撐板遠離所述底部角板的一端,所述底部限位件通過所述底部立板安裝在所述外框架上。
作為優選,所述支撐板與所述底部立板是一體成型結構。
作為優選,所述底部立板與所述底部角板位於所述支撐板的同一側。
作為優選,所述支撐板上開設有通孔,所述底部角板上開設有螺紋孔,所述支撐板與所述底部角板通過螺栓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通孔是腰型孔。
作為優選,所述頂部限位件還包括第二頂部立板和過渡板,所述第二頂部立板與所述第一頂部立板之間通過所述過渡板連接,所述頂部限位件通過所述第二頂部立板安裝在所述外框架上。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頂部立板、所述過渡板與所述第二頂部立板是一體成型結構。
作為優選,所述第二頂部立板與所述第一頂部立板位於所述過渡板的同一側。
作為優選,還包括連接件,所述頂部限位件、所述底部限位件均通過所述連接件安裝在所述外框架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支撐板與所述底部角板可拆卸的連接效果使得過濾器可以從安裝結構的前面裝入,這樣的安裝結構安裝過濾器後的密封性能好,漏風率低,不會劃傷過濾器。
附圖說明
圖1是一種新型過濾器安裝結構的左視圖;
圖2是圖1中A處的放大圖;
圖3是一種新型過濾器安裝結構的軸測圖;
圖4是圖3中B處的放大圖;
圖5是一種新型過濾器安裝結構的主視圖;
圖6是一種新型過濾器安裝結構的俯視圖;
圖中:
1、頂部限位件;101、第一頂部立板;102、過渡板;103、第二頂部立板;
2、底部限位件;201、支撐板;202、底部角板;203、底部立板;
3、腰型孔;
4、外框架;
5、連接件;
6、過濾器;
7、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並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如圖1-6所示的一種新型過濾器安裝結構,包括外框架和過濾器,所述外框架的中部開設有通風口,所述外框架上水平設置有頂部限位件和底部限位件,所述過濾器卡裝在所述頂部限位件和所述底部限位件之間,所述過濾器覆蓋所述通風口,所述頂部限位件包括第一頂部立板,所述第一頂部立板位於所述過濾器遠離所述外框架的一側,所述底部限位件包括支撐板和底部角板,所述支撐板位於所述過濾器的下方,所述底部角板立板位於所述過濾器遠離所述外框架的一側,所述底部角板與所述支撐板可拆卸連接。
具體地,在安裝時過濾器6安裝於頂部限位件1與底部限位件2之間;安裝固定後,底部限位件2與頂部限位件1的彎折結構將過濾器6在水平方向上限位。具體安裝過程為,先將過濾器6的上端卡接入頂部限位件1的彎折結構中,此時底部限位件2上的支撐板201與底部角板202未連接,將過濾器6的下端置於支撐板201上,待過濾器6的位置確定好後將底部角板202與支撐板201連接,底部限位件2上的支撐板201和底部角板202相互配合達到對過濾器6限位的作用。這種安裝結構除上述安裝過程通過的安裝方式外還可以有另外一種安裝方式,首先將底部限位件2上的底部角板202和支撐板201連接固定,再把過濾器6從頂部限位件1和底部限位件2的側面滑入頂部限位件1與底部限位件2之間,也達到了對過濾器6在水平方向上的限位效果。
於本實施例中,所述底部限位件還包括底部立板,所述底部立板設置在所述支撐板遠離所述底部角板的一端,所述底部限位件通過所述底部立板安裝在所述外框架上。同時,底部立板和底部角板相配合將過濾器在限位在底部立板和底部角板之間,過濾器相對於外框架的前後方向上不會有偏移。
於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板與所述底部立板是一體成型結構,加強了底部限位件的整體結構的強度。
於本實施例中,所述底部立板與所述底部角板位於所述支撐板的同一側,這樣底部立板在作為與外框體相連的連接件的同時還起到了對過濾器限位的作用。
於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板上開設有通孔,所述底部角板上開設有螺紋孔,所述支撐板與所述底部角板通過螺栓連接,螺栓連接方便支撐板與底部角板的連接與拆卸,也就方便了過濾器的安裝與拆卸。
於本實施例中,所述通孔是腰型孔,使得安裝結構更加的靈活,不同規格的過濾器6都可以合適的安裝。螺栓7穿過腰型孔3時可根據過濾器6的厚度選擇螺栓7固定的位置,保證底部角板202的側面剛好與過濾器6的側面接觸進行限位。這種結構設計密封性能好,漏風率低,還不會劃傷過濾器6。
對於本實施例提供的安裝結構的密封性能做了相應實驗,實驗內容如下:
實驗環境:環境溫度20℃,負壓400Pa,箱體風速2.5m/s。
表一為風量測試值表:
表一
表二為材料用量及漏風率對比:
表二
表一和表二中的框架前取和滑道側取為背景技術中提及的兩種現有的安裝方式。
於本實施例中,頂部限位件1還包括第二頂部立板103和過渡板102,第二頂部立板103與第一頂部立板101之間通過過渡板102連接,頂部限位件1通過第二頂部立板103安裝在外框架4上。
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頂部立板101、過渡板102與第二頂部立板103是一體成型結構,加強了頂部限位件1整體結構上的強度。
於本實施例中,第二頂部立板103與第一頂部立板101位於過渡板102的同一側,這樣第二頂部立板103在作為與外框架4相連的連接件的同時還起到了對過濾器6限位的作用。
於本實施例中,還包括連接件5,頂部限位件1和底部限位件2通過連接件5固接於外框架4上,方便頂部限位件1和底部限位件2與外框架4之間的連接與拆卸。
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了清楚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裡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