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螢光染料的白光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及其製備方法
2023-05-26 04:45:41 1
專利名稱:基於螢光染料的白光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螢光染料的白光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及其製備 方法。
背景技術:
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被視為平板顯示器產業中最為熱門的新興顯示 技術,目前已經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同無機電致發光器件相比,有機 電致發光器件具有材料選擇範圍寬、可實現由藍光區到紅光區的全彩 色顯示、驅動電壓低、發光亮度和發光效率高、視角寬、響應速度快、 製作工藝簡單、成本低,並易實現大面積和柔性顯示等諸多優點,因
而在過去的近20多年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目前,有機發光顯示器件 領域的研究早已不限於學術界,幾乎所有國際知名的電子大公司以及 化學公司都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資金進入這一研究領域,呈現研究、開 發與產業化齊頭並進的局面,有機電致發光顯示技術正在飛速邁向產 業化。
1987年由柯達公司鄧青雲等人發明的有機發光二極體是一種雙層 三明治結構(鄧青雲,萬斯來科,應用物理快報,51期,913頁,1987 年C.W.Tang, S.A.VanSlyke, Appl.Phys丄ett. 51, pp913,(1987),美國專 利,專利號4,769,292和4,885,211 , U.S. Pat. Nos. 4,769,292和 4,885,211),它是由空穴傳輸層和電子傳輸/發光層組成,並夾在銦錫 氧化物ITO和金屬電極之間。多層器件包括空穴注入層、空穴傳輸層、
發光層、電子傳輸層、電子注入層以及染料摻雜型器件後來也被設計 製造出來,通過有機層厚度的優化以及製備工藝的改進,器件的電致 發光性能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有機白光電致發光器件按照發光的性質可以分為螢光器件和磷光 器件兩類。螢光器件是目前研究得較多的一類器件,其工藝研究也最 成熟,並且己部分實現產業化。自從1995年由日本城戶研二等人首次 報導螢光白光電致發光器件(城戶研二,小島木村,永井長尺,科學,
1995年267期1332頁,Junji Kido, Masato Kimura, Katsutoshi Nagai, Science 1995,267, 1332)以來,這方面的研究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展, 不同器件結構和不同的發光材料被研究。2002年安德烈等人首次用磷 光材料製備出了白光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安德烈,佛瑞斯特,湯普森, 先進材料,2002年14巻2期147頁,B.W.D,Andrade, S.R.Forrest, M.E.Thompson,Adv.Mater. 2002, 14(2), 147)。隨後,螢光/磷光混合型
白光有機電致發光器件也被製作出來(孫儀如,蓋爾伯因克,卡恩諾, 馬畢武,湯普森,佛瑞斯特,自然,2006年440巻13期908頁,Yim Sun, N. C. Giebink, H. Kanno, Biwu Ma, M. E. Thompson, S. R. Forrest, Nature: 2006, 440(13), 908)。但是,從目前的發展來看,白光有機電致發光器 件距離大規模的商業化應用還有比較長的路要走,存在許多問題有待 去解決。合理的設計器件結構,有效的調控激子複合,開發新的高性 能電致發光材料,從而得到高效率、高亮度、高穩定性的白光有機電 致發光器件將是進一步研究重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基於螢光染料的白光有機電致發光器件。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基於螢光染料的白光有機電致發光器 件的製備方法。
如附圖1和2所示,本發明提供的基於螢光染料的白光有機電致
發光器件,它是由基於螢光染料的白光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徵 在於,它是由襯底l、陽極層2、金屬氧化物層3、空穴傳輸層4、
紅光發光層5 、綠光發光層6、藍光發光層7、電子傳輸層8和陰極層 9構成的;其中,在陽極層2上蒸鍍一層金屬氧化物層3,之後依次蒸 鍍空穴傳輸層4、紅光發光層5、綠光發光層6、藍光發光層7,電子 傳輸層8和陰極層9;
襯底層1是玻璃或聚碳酸酯柔性襯底;
陽極層2採用銦錫氧化物(IT0)、金屬銀(Ag)、鎳(Ni)、鈀(Pd)、 銅(Cu)、金(Au)、鉑(Pt)或釤(Sm);
金屬氧化物層3採用五氧化二釩(V205)、三氧化鉬(Mo03)和三氧 化與(W03)中的任何一種;
空穴傳輸層4採用N,N'-雙(l-萘基)-N, N, -二苯基-l,l, -二苯基-4, 4, -二胺(簡稱NPB)或4,4,,4,'-三(N-咔唑)三苯胺(簡 稱TCTA);
紅光發光層5採用一種紅光有機染料摻雜在有機分子NPB中的有 機混合材料,其中摻雜的紅光有機染料為5, 6, 11, 12—四苯基一萘 並萘(簡稱rubrene)、 2_{2-叔丁基-6-[2-(1, 1, 7, 7-四甲基-2, 3, 6, 7-
四氫-lH,5H-吡啶並[3,2,卜ij]喹啉-9-基)-乙烯基]-吡喃-4-內鏺鹽 烯卜丙二腈(簡稱DCJTB)、 2-{2-異丙基-6-[2-(l,l,7,7-四甲基 -2, 3, 6, 7-四氫-lH, 5H-吡啶並[3, 2, 1-ij]喹啉-9-基)-乙烯基]-吡喃 -4-內鎗鹽烯)-丙二腈(簡稱DCJTI)和4一 (二氰基亞甲基)—2—甲基 一6—[對一 (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4H—吡喃(簡稱DCM)中的任 意一種;
或者,發光層5採用一種紅光有機染料和一個綠光染料共摻雜在 有機分子NPB中的有機混合材料,其中摻雜的紅光有機染料為5, 6, 11, 12 —四苯基 一 萘並萘(簡稱rubrene)、 2-{2-叔丁基 -6-[2-(1, 1, 7, 7-四甲基-2, 3, 6, 7-四氫-1H, 5H-吡徒並[3, 2, H j]喹 啉-9-基)-乙烯基]-吡喃-4-內鐵鹽烯:卜丙二腈(簡稱DCJTB)、 2-{2-異 丙基-6-[2-(1' 1, 7, 7-四甲基-2, 3, 6, 7-四氫-lH, 5H-吡啶並[3, 2, 1-ij] 喹啉-9-基)-乙烯基]-吡喃-4-內鎗鹽烯}-丙二腈(簡稱DCJTI)和4一 (二氰基亞甲基)一2—甲基一6—[對一 (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一 4H—吡喃(簡稱DCM)中的任意一種;綠光染料為10- (2-苯並噻唑基) -2, 3, 6, 7-四氫-l, 1, 7, 7-四甲基-lH, 5H, 11H- (1)-苯並呲喃 酮基-(6, 7, 8-ij)喹嗪-ll-酮(簡稱C545T)和喹吖啶(簡稱DMQA) 其中的任意一種;
或者,發光層5採用一種紅光有機染料和rubrene共摻雜在有機 分子NPB中的有機混合材料,其中摻雜的紅光有機染料為2-{2-叔丁基 -6-[2-(1, 1, 7, 7-四甲基-2, 3, 6, 7-四氫-lH, 5H-吡啶並[3, 2, l-ij]喹 啉-9-基)-乙烯基]-吡喃-4-內鐺鹽烯:卜丙二腈(簡稱DCJTB)、 2-{2-異
丙基-6-[2-(1, 1, 7, 7-四甲基-2, 3, 6, 7-四氫-1H, 5H-吡啶並[3, 2, 1-ij] 喹啉-9-基)-乙烯基]-吡喃-4-內鎿鹽烯}-丙二腈(簡稱DCJTI)和4一 (二氰基亞甲基)一2—甲基一6—[對一 (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 4H—吡喃(簡稱DCM)中的任意一種;
綠光發光層6採用的是一種綠光有機染料摻雜在主體材料8-羥基 喹啉鋁(簡稱Alcj3)中的有機混合材料,其中摻雜的綠光染料為C545T 和DMQA其中的任意一種;
藍光發光層7採用的是一種藍光有機染料摻雜在藍光主體材料中 的有機混合材料,藍光染料是對一雙(對一氮,氮一二苯基一氨基苯 乙烯)苯(簡稱DSA—Ph)、芘,四叔丁基芘(簡稱TPBe)和對一雙 (對一氮,氮一二苯基一氨基苯乙烯)二苯(簡稱DPVBi)中的任意 一種;藍光主體材料可以是9, IO — 二 (2 —萘基)蒽(簡稱ADN), 2 —甲基一9, 10 — 二(2 —萘基)蒽(簡稱MADN)和9, 10—雙一[(2, 7,-二叔丁基)一9' ,9'-螺二芴]蒽(簡稱TBSA)中的任意一種; 摻雜的有機染料與主體材料的重量比均為0. 1%—5%; 電子傳輸層8採用8-羥基喹啉鋁(簡稱Alq3)、 3-苯基-4-(1,-萘 基)-5-苯基-1, 2, 4-三唑(簡稱TAZ)和二(2-甲基-8-羥基喹啉)-(4-苯 基苯酚)鋁(簡稱BAlq3)中的任何一種;
陰極層9採用金屬鋁(Al)和界面層氟化鋰(LiF)組成的複合電
極;
所述的電極層2和電極層9相互交叉形成器件的發光區,面積為 16平方毫米,金屬氧化物層3的厚度為3 — 20納米,空穴傳輸層4的
厚度為70—150納米,發光層5的厚度為15-25納米,發光層6的厚 度為2-4納米,發光層7的厚度為35_45納米,電子傳輸層8的厚 度為8-12納米,金屬電極層9的厚度為100-500納米。
當在兩個電極之間施加電壓時,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就會發出白光。
基於螢光染料的白光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製備方法如下
先將IT0玻璃上的IT0層2光刻成細條狀的電極,然後清洗,氮 氣吹乾,用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後把它轉移到真空鍍膜系統中,待 真空度達到1至5X 10—4帕時,在IT0層2上依次蒸鍍金屬氧化物層3、 空穴傳輸層4、發光層5、發光層6、發光層7、電子傳輸層8和陰極 層9;其中兩個電極相互交叉形成器件的發光區,面積為16平方毫米, 金屬氧化物層3的厚度為3 — 20納米,空穴傳輸層4的厚度為70 — 150 納米,發光層5的厚度為15-25納米,發光層6的厚度為2-4納米, 發光層7的厚度為35—45納米,和電子傳輸層8的厚度為8-12納米, 金屬電極層9的厚度為100-500納米;金屬氧化物層3和空穴傳輸層4、 發光層5、發光層6、發光層7和電子傳輸層8中的NPB、 TCTA、 MADN、 ADN、 TBSA、 TAZ、 BA1化和Alq3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2-0. 3納米每秒, 染料DCJTB、 DCJTI、 Rubrene、 DCM、 C545T、 DSA—Ph、 DPVBi、芘、TPBe、 DPVBi和DMQA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01-0. 005納米每秒,陰極層9的 蒸發速率控制在0. 5-5納米每秒;發光層5、發光層6和發光層7摻雜
時,有機染料和主體材料在不同的蒸發源中同時蒸鍍,摻雜的有機染 料與主體材料的重量比為0. 1%—5。%。
本發明的優點是沿陽極到陰極方向發光層依次採用了紅、綠、藍
構型,通過對摻雜濃度和各層厚度的控制來調控載流子的複合區域, 實現高效率、高亮度和光譜穩定的白光有機電致發光器件。
本發明的另一個優點是把紅光染料摻雜在寬帶隙的空穴傳輸材料 NPB中作為紅光發光層,這種摻雜在保證紅光發射的同時,也將有更多 的空穴傳輸到綠光區和藍光區,使器件能夠發射更好的白光。
本發明的第三個優點是採用金屬氧化物作為空穴注入層,金屬氧 化物空穴注入層的使用不但降低了器件的工作電壓,使器件能在較低 的工作電壓下實現較高的亮度和效率,也使器件顯示了較好的穩定性。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圖1是基於螢光染料的白光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結構示意圖。圖
中,1、玻璃或柔性襯底;2、陽極層IT0; 3、金屬氧化物層;4、空 穴傳輸層;5、紅光發光層;6、綠光發光層;7、藍光發光層;8、電 子傳輸層;9、複合陰極。圖l也是摘要附圖。 圖2是圖l的剖面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實施例1的電壓-電流密度一 亮度特性曲線。器件亮度隨著電流密度和電壓的升高而升高,器件的 起亮電壓為3伏,在電壓為16. 8伏,電流密度為364. 4毫安每平方釐 米(mA/cm"時器件的最大亮度為48400. 8坎德拉每平方米(cd/m2)。
圖4是本發明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實施例1的電流效率-電流密度 特性曲線。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20.8坎德拉每安培(cd/A)。
圖5是本發明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實施例1的功率效率-電流密度
特性曲線。器件的最高功率效率為16.0流明每瓦特(lm/W)。
圖6是本發明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實施例1中的電致發光光譜一
電壓特性曲線。器件表現出紅、綠、藍三色發光,光譜隨電壓變化不
大。器件在IO伏的驅動電壓下色坐標為(0.411, 0.420)。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先將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寬、30毫米長的電極,然後 清洗,氮氣吹乾,用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在真空度為l至5X10—4 帕的鍍膜系統中,在處理好的ITO電極上依次蒸鍍8納米厚的Mo03、 150納米厚的NPB空穴傳輸層、20納米的DCJTB以重量比為0. 5%的濃 度摻雜NPB的紅光發光層、3納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摻雜Alq3 的綠光發光層、40納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X摻雜MADN的藍光發 光層、10納米的BAlq3電子傳輸層和1納米的LiF界面層,最後在LiF 上蒸鍍與ITO交叉的寬4毫米、長30毫米、厚度200納米的金屬Al 電極,製備成結構為ITO/Mo03/NPB/DCJTB:NPB/C545T:Alq3/DSA—Ph: MADN/BAlq3/LiF/Al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有效面 積為16平方毫米。Mo03、 NPB、 MADN、 Al化和BAlq3的蒸發速率控制在 0. 2納米每秒,C545T、 DCJTB和DSA—Ph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02納 米每秒,LiF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05納米每秒,A1電極的蒸發速率控 制在1納米每秒。附圖3給出了此白光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電壓一電 流密度一亮度特性曲線,器件的起亮電壓為3伏,器件的最大亮度為 48400.8 cd/m2。附圖4給出了器件的電流密度一 電流效率特性曲線,
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20. 8 Cd/A,附圖5給出了器件的電流密度一功
率效率特性曲線,器件的最高功率效率為16 lm/W。附圖6給出了器件 的電致發光光譜一驅動電壓特性曲線,器件表現出紅、綠、藍三種顏 色的發光,在10伏的驅動電壓下,器件的色坐標為(0.411, 0.420)。 實施例2:
先將聚碳酸酯基底上的IT0光刻成4毫米寬、30毫米長的電極, 然後清洗,氮氣吹乾,用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在真空度為1至5 X 10—4 帕的鍍膜系統中,在處理好的IT0電極上依次蒸鍍8納米厚的Mo03、 70納米厚的NPB空穴傳輸層、20納米的C545T和DCJTB分別以重量比 為0. 5%和1%的濃度摻雜NPB的紅光發光層、3納米的C545T以重量 比0.5%摻雜Alq3的綠光發光層、40納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 摻雜MADN的藍光發光層、10納米的Alq3電子傳輸層和1納米的LiF 界面層,最後在LiF上蒸鍍與IT0交叉的寬4毫米、長30毫米、厚度 200 納米的金屬 Al 電極,製備成結構為 ITO/Mo0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 — Ph : MADN/Alq3/LiF/Al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有效面 積為16平方毫米。Mo03、 NPB、 MADN和Alq3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2納 米每秒,C545T、 DCJTB、和DSA—Ph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02納米每 秒,LiF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05納米每秒,電極的蒸發速率控制在1 納米每秒。器件的起亮電壓為3. 7伏,器件的最大亮度為45800 cd/m2, 在6. 9伏電壓的亮度為1040 cd/m2,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18. 7 cd/A, 最大的功率效率是11.9 1m/W。器件的光譜表現出紅、綠、藍三種顏色
的發光,在10伏的驅動電壓下,器件的色坐標為(0.36, 0.43)。 實施例3
在處理好的空白玻璃上蒸鍍4毫米寬、30毫米長的電極Ag,然後 用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在真空度為1至5X10—4帕的鍍膜系統中, 在處理好的Ag電極上依次蒸鍍20納米厚的Mo03、 150納米厚的NPB 空穴傳輸層、20納米的C545T和DCJTB分別以重量比為0. 5%和1%的 濃度摻雜NPB的紅光發光層、3納米的C545T以重量比0. 5X摻雜Alq3 的綠光發光層、40納米的DSA—Ph以重量比0. 5X摻雜MADN的藍光發 光層、10納米的Alq3電子傳輸層和1納米的LiF界面層,最後在LiF 上蒸鍍與Ag交叉的寬4毫米、長30毫米、厚度200納米的金屬Al電 極,製備成結構為Ag/Mo0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_ Ph: MADN/Alq3/LiF/Al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有 效面積為16平方毫米。Mo03、 NPB 、 MADN和Alq3的蒸發速率控制在 0.2納米每秒,C545T、 DCJTB、和DSA—Ph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002 納米每秒,LiF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05納米每秒,電極的蒸發速率控 制在1納米每秒。器件的起亮電壓為3. 9伏,器件的最大亮度為38800 cd/m2,在6. 9伏電壓的亮度為1040 cd/m2,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19. 1 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14.2 1m/W。器件的光譜表現出紅、綠、藍三 種顏色的發光,在10伏的驅動電壓下,器件的色坐標為(0. 36, 0. 42)。
實施例4
在處理好的空白玻璃上蒸鍍4毫米寬、30毫米長的電極Ni,然後 用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在真空度為1至5X10—4帕的鍍膜系統中,在處理好的Ni電極上依次蒸鍍3納米厚的Mo03、 100納米厚的NPB空 穴傳輸層、15納米的C545T和DCJTB分別以重量比為0. 5%和1%的濃 度摻雜NPB的紅光發光層、2納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摻雜Alq3 的綠光發光層、45納米的DSA—Ph以重量比0. 5X摻雜MADN的藍光發 光層、12納米的Alq3電子傳輸層和1納米的LiF界面層,最後在LiF 上蒸鍍與Ni交叉的寬4毫米、長30毫米、厚度200納米的金屬Al電 極,製備成結構為Ni/Mo0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 — Ph: MADN/Alq3/LiF/Al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有 效面積為16平方毫米。Mo03、 NPB 、 MADN和Alq3的蒸發速率控制在 0.2納米每秒,C545T、 DCJTB、和DSA—Ph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002 納米每秒,LiF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05納米每秒,電極的蒸發速率控 制在1納米每秒。器件的起亮電壓為4. 0伏,器件的最大亮度為34000 cd/m2,在7. 9伏電壓的亮度為1200 cd/m2,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18. 3 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12. 2 lm/W。器件的光譜表現出紅、綠、藍三 種顏色的發光,在IO伏的驅動電壓下,器件的色坐標為(O. 381,0. 400)。 實施例5
在處理好的空白玻璃上蒸鍍4毫米寬、30毫米長的電極Au,然後 用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在真空度為1至5X10—4帕的鍍膜系統中, 在處理好的Au電極上依次蒸鍍8納米厚的Mo03、 100納米厚的NPB空 穴傳輸層、25納米的C545T和DCJTB分別以重量比為0. 5%和1%的濃 度摻雜NPB的紅光發光層、4納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摻雜Alq3 的綠光發光層、35納米的DSA—Ph以重量比0. 5X摻雜MADN的藍光發
光層、8納米的Alqs電子傳輸層和1納米的LiF界面層,最後在LiF
上蒸鍍與Au交叉的寬4毫米、長30毫米、厚度200納米的金屬Al電 極,製備成結構為Au/Mo0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_ Ph: MADN/Alq3/LiF/Al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有 效面積為16平方毫米。Mo03、 NPB 、 MADN和Alq3的蒸發速率控制在 0.2納米每秒,C545T、 DCJTB、和DSA—Ph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002 納米每秒,LiF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05納米每秒,電極的蒸發速率控 制在1納米每秒。器件的起亮電壓為3. 9伏,器件的最大亮度為30000 cd/m2,在6.5伏電壓的亮度為1100 cd/V,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19.1 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13.0 1m/W。器件的光譜表現出紅、綠、藍三 種顏色的發光,在10伏的驅動電壓下,器件的色坐標為(O. 401,0. 420)。 實施例6:
先將IT0玻璃上的IT0光刻成4毫米寬、30毫米長的電極,然後 清洗,氮氣吹乾,用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在真空度為1至5X10—4 帕的鍍膜系統中,在處理好的ITO電極上依次蒸鍍8納米厚的V205、150 納米厚的NPB空穴傳輸層、20納米的C545T和DCJTB分別以重量比為 0. 5%和1%的濃度摻雜NPB的紅光發光層、3納米的C545T以重量比 0.5%摻雜Alq3的綠光發光層、40納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摻 雜MADN的藍光發光層、10納米的Alq3電子傳輸層和1納米的LiF界 面層,最後在LiF上蒸鍍與ITO交叉的寬4毫米、長30毫米、厚度200 納米的金屬 Al 電極,製備成結構為 ITO/ VA/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 — Ph : MADN/Alq3/LiF/Al
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有效面積為16平方毫米。 V205、 NPB、 MADN和Alq3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2納米每秒,C545T、 DCJTB、 和DSA—Ph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02納米每秒,LiF的蒸發速率控制在 0.05納米每秒,電極的蒸發速率控制在1納米每秒。器件的起亮電壓 為3. 9伏,器件的最大亮度為38600 cd/m2,在6. 9伏電壓的亮度為1010 cd/m2,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19.3 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14.2 lm/W。器件的光譜表現出紅、綠、藍三種顏色的發光,在10伏的驅動 電壓下,器件的色坐標為(0.36, 0.395)。 實施例7:
先將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寬、30毫米長的電極,然後 清洗,氮氣吹乾,用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在真空度為1至5X10—4 帕的鍍膜系統中,在處理好的ITO電極上依次蒸鍍8納米厚的W03、 150 納米厚的NPB空穴傳輸層、20納米的C545T和DCJTB分別以重量比為 0. 5%和1%的濃度摻雜NPB的紅光發光層、3納米的C545T以重量比 0.5%摻雜Alq3的綠光發光層、40納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摻 雜MADN的藍光發光層、10納米的Alq3電子傳輸層和1納米的LiF界 面層,最後在LiF上蒸鍍與ITO交叉的寬4毫米、長30毫米、厚度200 納米的金屬 Al 電極,製備成結構為 ITO/ W0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Ph: MADN/Alq3/LiF/Al的 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有效面積為16平方毫米。W03、 NPB、 MADN和Alq3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2納米每秒,C545T、 DCJTB、 和DSA—Ph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02納米每秒,LiF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05納米每秒,電極的蒸發速率控制在1納米每秒。器件的起亮電壓
為3. 9伏,器件的最大亮度為38400 cd/m2,在6. 9伏電壓的亮度為1010 cd/m2,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17.3 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13.2 lm/W。器件的光譜表現出紅、綠、藍三種顏色的發光,在10伏的驅動 電壓下,器件的色坐標為(0.38, 0.37)。 實施例8:
先將ITO玻璃上的IT0光刻成4毫米寬、30毫米長的電極,然後 淸洗.氮氣吹乾.用爭、等離子休處理2分鐘'沐真空度為1審5X 10—4 帕的鍍膜系統中,在處理好的ITO電極上依次蒸鍍8納米厚的Mo03、 150納米厚的TCTA空穴傳輸層、20納米的DCJTI以重量比為0. 5%的 濃度摻雜NPB的紅光發光層、3納米的C545T以重量比0. 5%摻雜Alq3 的綠光發光層、40納米的DSA—Ph以重量比0. 5X摻雜MADN的藍光發 光層、10納米的BAlq3電子傳輸層和l納米的LiF界面層,最後在LiF 上蒸鍍與ITO交叉的寬4毫米、長30毫米、厚度200納米的金屬Al 電極,製備成結構為IT0/Mo03/TCTA/DCJTI:NPB/C545T:Alq3/DSA—Ph: 區DN/BAlci3/LiF/Al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有效面 積為16平方毫米。Mo03、 TCTA、 NPB、 MADN、 Al化和BAlq3的蒸發速率 控制在0. 2納米每秒,C545T、DCJTI和DSA—Ph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02 納米每秒,LiF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05納米每秒,A1電極的蒸發速率 控制在1納米每秒。器件的起亮電壓為2. 8伏,器件的最大亮度為42000 cd/m2。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16.2 cd/A,器件的最高功率效率為11 lm/W。在10伏的驅動電壓下,器件的色坐標為(0.393, 0.480)。
實施例9:
先將IT0玻璃上的IT0光刻成4毫米寬、30毫米長的電極,然後 清洗,氮氣吹乾,甩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在真空度為1至5X10—4 帕的鍍膜系統中,在處理好的ITO電極上依次蒸鍍8納米厚的Mo03、 150納米厚的TCTA空穴傳輸層、20納米的DCM以重量比為0. 5%的濃 度摻雜NPB的紅光發光層、3納米的C545T以重量比0. 5%摻雜Alq3 的綠光發光層、40納米的DSA—Ph以重量比0. 5X摻雜MADN的藍光發 光層、10納米的BAlq3電子傳輸層和1納米的LiF界面層,最後在LiF 上蒸鍍與ITO交叉的寬4毫米、長30毫米、厚度200納米的金屬Al 電極,製備成結構為IT0/Mo03/TCTA/DCM:NPB/C545T:Alq3/DSA —Ph: MADN/BAlq3/LiF/Al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有效面 積為16平方毫米。Mo03、 TCTA、 NPB、 MADN、 Al化和BAlq3的蒸發速率 控制在0. 2納米每秒,C545T、 DCM和DSA — Ph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02 納米每秒,LiF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05納米每秒,A1電極的蒸發速率 控制在1納米每秒。器件的起亮電壓為2. 8伏,器件的最大亮度為39000 cd/m2。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19.2 cd/A,器件的最高功率效率為12 lm/W。在10伏的驅動電壓下,器件的色坐標為(0.390, 0.410)。
實施例10:
先將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寬、30毫米長的電極,然後 清洗,氮氣吹乾,甩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在真空度為1至5X10—4 帕的鍍膜系統中,在處理好的ITO電極上依次蒸鍍8納米厚的Mo03、 150納米厚的NPB空穴傳輸層、20納米的DMQA和DCJTB分別以重量比
為0. 5%和1%的濃度摻雜NPB的紅光發光層、2納米的C545T以重量 比0. 5%摻雜Alcj3的綠光發光層、40納米的DSA—Ph以重量比0. 5% 摻雜MADN的藍光發光層,10納米的Alq3電子傳輸層和1納米的LiF 界面層,最後在LiF上蒸鍍與IT0交叉的寬4毫米、長30毫米、厚度 200 納米的金屬 Al 電極,製備成結構為 IT0/Mo03/NPB/DMQA:DCJTB:NPB/C545T:Alq3/DSA — Ph : MADN/Alq3/LiF/Al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有效面 積為16平方毫米。Mo03、 NPB、 MADN和Alq3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2納 米每秒,DMQA、 C545T、 DCJTB和DSA—Ph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02納 米每秒,LiF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05納米每秒,電極的蒸發速率控制 在1納米每秒。器件的起亮電壓為3.6伏,器件的最大亮度為43000 cd/m2,在7. 5伏電壓的亮度為1010 cd/m2,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18. 0 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11.3 lm/W。器件的光譜表現出紅、綠、藍三 種顏色的發光,在IO伏的驅動電壓下,器件的色坐標為(0. 42, 0. 45)。 實施例11:
先將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寬、30毫米長的電極,然後 清洗,氮氣吹乾,用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在真空度為1至5X10—4 帕的鍍膜系統中,在處理好的ITO電極上依次蒸鍍8納米厚的Mo03、 150納米厚的TCTA空穴傳輸層、20納米的DCJTB以重量比為0. 5%的 濃度摻雜NPB的紅光發光層、3納米的C545T以重量比0. 5%摻雜Alq3 的綠光發光層、40納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X摻雜MADN的藍光發 光層、10納米的BAlq3電子傳輸層和1納米的LiF界面層,最後在LiF
上蒸鍍與IT0交叉的寬4毫米、長30毫米、厚度200納米的金屬Al 電極,製備成結構為IT0/Mo03/TCTA/DCJTB:NPB/C545T:Alq3/DSA—Ph.. MADN/BAlq3/LiF/Al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有效面 積為16平方毫米。Mo03、 TCTA、 NPB、 MADN、 Alq3和BAlq3的蒸發速率 控制在O. 2納米每秒,C545T、DCJTB和DSA—Ph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02 納米每秒,LiF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05納米每秒,A1電極的蒸發速率 控制在1納米每秒。器件的起亮電壓為2. 8伏,器件的最大亮度為48000 cd/m2。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18.2 cd/A,器件的最高功率效率為13 lm/W。在10伏的驅動電壓下,器件的色坐標為(0.359, 0.486)。 實施例12:
先將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寬、30毫米長的電極,然後 清洗,氮氣吹乾,用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在真空度為1至5X10—4 帕的鍍膜系統中,在處理好的ITO電極上依次蒸鍍蒸鍍8納米厚的 Mo03、 150納米厚的NPB空穴傳輸層、20納米的C545T和Rubrene分別 以重量比為0. 5%和1X的濃度摻雜NPB的紅光發光層、3納米的C545T 以重量比0.5X摻雜Alq3的綠光發光層、40納米的DSA—Ph以重量比 0.5X慘雜MADN的藍光發光層、10納米的Alq3電子傳輸層和l納米的 LiF界面層,最後在LiF上蒸鍍與IT0交叉的寬4毫米、長30毫米、 厚度200納米的金屬 Al電極,製備成結構為 IT0/Mo03/NPB/C545T:Rubrene:NPB/C545T:Alq3/DSA — Ph : MADN/Alq3/LiF/Al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有效面 積為16平方毫米。Mo03、 NPB、 MADN和Alq3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2納
米每秒,C545T、 Rubrene和DSA—Ph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02納米每 秒,LiF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05納米每秒,電極的蒸發速率控制在1 納米每秒。器件的起亮電壓為4. 1伏,器件的最大亮度為46000 cd/m2, 在9. 1伏電壓的亮度為1000 cd/m2。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13. 6 cd/A, 最大的功率效率是7.6 lm/W。器件的光譜表現出紅、綠、藍三種顏色 的發光,在10伏的驅動電壓下,器件的色坐標為(0.36, 0.43)。 實施例13:
先將IT0玻璃上的IT0光刻成4毫米寬、30毫米長的電極,然後 清洗,氮氣吹乾,用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在真空度為1至5X10—4 帕的鍍膜系統中,在處理好的ITO電極上依次蒸鍍8納米厚的Mo03、 150納米厚的NPB空穴傳輸層、20納米的C545T和DCJTB分別以重量 比為0. 5%和1%的濃度摻雜NPB的紅光發光層、3納米的C545T以重 量比1%摻雜Alq3的綠光發光層、40納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 摻雜MADN的藍光發光層、10納米的Alq3電子傳輸層和1納米的LiF 界面層,最後在LiF上蒸鍍與IT0交叉的寬4毫米、長30毫米、厚度 200 納米的金屬 Al 電極,製備成結構為 IT0/Mo0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 — Ph : MADN/Alq3/LiF/Al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有效面 積為16平方毫米。Mo03、 NPB、 MADN和Alq3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2納 米每秒,C545T、 DCJTB和DSA—Ph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02納米每秒, LiF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5納米每秒,電極的蒸發速率控制在1納米 每秒。器件的起亮電壓為3.6伏,器件的最大亮度為47600 cd/m2,在
8.9伏電壓的亮度為1050 cd/m2,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16.8 cd/A, 最大的功率效率是9.2 lm/W。器件的光譜表現出紅、綠、藍三種顏色 的發光,在10伏的驅動電壓下,器件的色坐標為(0.38, 0.45)。 實施例14:
先將IT0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寬、30毫米長的電極,然後 清洗,氮氣吹乾,用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在真空度為1至5X1(T 帕的鍍膜系統中,在處理好的IT0電極上依次蒸鍍8納米厚的Mo03、 150納米厚的NPB空穴傳輸層、20納米的C545T和DCJTB分別以重量 比為0. 5%和1%的濃度摻雜NPB的紅光發光層、3納米的C545T以重 量比1. 5%摻雜Alq3的綠光發光層、40納米的DSA—Ph以重量比0. 5 %摻雜MADN的藍光發光層、10納米的Alq3電子傳輸層和1納米的LiF 界面層,最後在LiF上蒸鍍與IT0交叉的寬4毫米、長30毫米、厚度 200 納米的金屬 Al 電極,製備成結構為 IT0/Mo0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 — Ph : MADN/Alq3/LiF/Al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有效面 積為16平方毫米。Mo03、 NPB、 MADN和Alq3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2納 米每秒,C545T、 DCJTB和DSA—Ph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02納米每秒, LiF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5納米每秒,電極的蒸發速率控制在1納米 每秒。器件的起亮電壓為4.0伏,器件的最大亮度為45000 ccl/m2,在 9. l伏電壓的亮度為1000 cd/m2,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15.9 cd/A, 最大的功率效率是10 lm/W。器件的光譜表現出紅、綠、藍三種顏色的 發光,在10伏的驅動電壓下,器件的色坐標為(0.37, 0.46)。實施例15:
先將ITO玻璃上的IT0光刻成4毫米寬、30毫米長的電極,然後 清洗,氮氣吹乾,用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在真空度為1至5X10—4 帕的鍍膜系統中,在處理好的ITO電極上依次蒸鍍8納米厚的Mo03、 150納米厚的NPB空穴傳輸層、20納米的Rubrene和DCJTB分別以重 量比為0. 5%和1%的濃度摻雜NPB的紅光發光層、3納米的C545T以 重量比0. 5%摻雜Alq3的綠光發光層、40納米的DSA—Ph以重量比0. 5 %摻雜TBSA的藍光發光層、10納米的Alq3電子傳輸層和1納米的LiF 界面層,最後在LiF上蒸鍍與IT0交叉的寬4毫米、長30毫米、厚度 200 納米的金屬 Al 電極,製備成結構為 IT0/Mo03/NPB/rubrene:DCJTB:NPB/C545T:Alq3/DSA — Ph : ADN/Alq3/LiF/Al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有效面積 為16平方毫米。Mo03、 NPB、 ADN和Alq3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2納米每 秒,rubrene、 DCJTB、和DSA—Ph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02納米每秒, LiF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5納米每秒,電極的蒸發速率控制在1納米 每秒。器件的起亮電壓為3.7伏,器件的最大亮度為35000 cd/m2,在 6.9伏電壓的亮度為1000 cd/m2,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19.3 cd/A, 最大的功率效率是14.9 1m/W。器件的光譜表現出紅、綠、藍三種顏色 的發光,在10伏的驅動電壓下,器件的色坐標為(0.40, 0.42)。
實施例16:
先將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寬、30毫米長的電極,然後 清洗,氮氣吹乾,用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在真空度為1至5X10—4
帕的鍍膜系統中,在處理好的IT0電極上依次蒸鍍8納米厚的Mo03、
150納米厚的NPB空穴傳輸層、20納米的C545T和DCJTB分別以重量 比為0. 5%和1%的濃度摻雜NPB的紅光發光層、0. 5納米的C545T以 重量比0. 5%摻雜Alq3的綠光發光層、40納米的DSA — Ph以重量比0. 5
n , ,4、 —、t, r>、- ,',/,^H^ ", 〃、. 、1, rri ■(八 /,,(, 、r, a i ' " 7 /K入P —卞rt 1 力,h 、f, AA, t , r
"/o竹鄰!VlAUi、 M、m兀/乂幾te:、 "w"、n、J 1々柳te々"i ^M、n、J Lii
界面層,最後在LiF上蒸鍍與IT0交叉的寬4毫米、長30毫米、厚度 200納米的金屬Al電極,製備成結構為 ITO/Mo0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 — Ph : MADN/Alq3/LiF/Al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有效面 積為16平方毫米。Mo03、 NPB、 MADN和Alq3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2納 米每秒,C545T、 DCJTB和DSA—Ph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02納米每秒, LiF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5納米每秒,電極的蒸發速率控制在1納米 每秒。器件的起亮電壓為3.6伏,器件的最大亮度為31000 cd/m2,在 7.9伏電壓的亮度為1080 cd/m2,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15.6 cd/A, 最大的功率效率是10. 4 lm/W。器件的光譜表現出紅、綠、藍三種顏色 的發光,在10伏的驅動電壓下,器件的色坐標為(0.39, 0.45)。 實施例17:
先將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寬、30毫米長的電極,然後 清洗,氮氣吹乾,用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在真空度為1至5X10—4 帕的鍍膜系統中,在處理好的ITO電極上依次蒸鍍8納米厚的Mo03、 150納米厚的NPB空穴傳輸層、20納米的C545T和DCJTB分別以重量 比為0. 5%和1%的濃度摻雜NPB的紅光發光層、3納米的DMQA以重量比0.5%摻雜Alq3的綠光發光層、40納米的DSA — Ph以重量比0.5% 摻雜MADN的藍光發光層、10納米的Alcj3電子傳輸層和1納米的LiF 界面層,最後在LiF上蒸鍍與IT0交叉的寬4毫米、長30毫米、厚度 200 納米的金屬 Al 電極,製備成結構為 IT0/Mo03/NPB/C545T:DCJTB:NPB/DMQA:Alq3/DSA — Ph : MADN/Alq3/LiF/Al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有效面 積為16平方毫米。Mo03、 NPB、 MADN和Alqs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2納 米每秒,C545T、 DCJTB、 DMQA和DSA—Ph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02納 米每秒,LiF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05納米每秒,電極的蒸發速率控制 在1納米每秒。器件的起亮電壓為4伏,器件的最大亮度為48000 cd/m2, 在9. 3伏電壓的亮度為1020 cd/m2,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16. 2 cd/A, 最大的功率效率是9.0 lm/W。器件的光譜表現出紅、綠、藍三種顏色 的發光,在10伏的驅動電壓下,器件的色坐標為(0.29, 0.45)。 實施例18:
先將ITO玻璃上的IT0光刻成4毫米寬、30毫米長的電極,然後 清洗,氮氣吹乾,用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在真空度為1至5X10—4 帕的鍍膜系統中,在處理好的ITO電極上依次蒸鍍8納米厚的Mo03、 150納米厚的NPB空穴傳輸層、20納米的C545T和DCJTB分別以重量 比為0. 5%和1%的濃度摻雜NPB的紅光發光層、3納米的匿QA以重量 比1%摻雜Al(j3的綠光發光層、40納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摻 雜MADN的藍光發光層、10納米的Alq3電子傳輸層和1納米的LiF界 面層,最後在LiF上蒸鍍與ITO交叉的寬4毫米、長30毫米、厚度200
納米的金屬 Al 電極,製備成結構為
IT0/Mo03/NPB/C545T:DCJTB:NPB/DMQA:Alq3/DSA _ Ph : MADN/Alq3/LiF/Al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有效面 積為16平方毫米。Mo03、 NPB、 MADN和Alq3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2納 米每秒,C545T、 DCJTB、 DMQA和DSA—Ph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02納 米每秒,LiF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05納米每秒,電極的蒸發速率控制 在1納米每秒。器件的起亮電壓為4. 1伏,器件的最大亮度為48000 cd/m2,在9. 5伏電壓的亮度為1020 cd/m2,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15. 6 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9.0 lm/W。器件的光譜表現出紅、綠、藍三 種顏色的發光,在10伏的驅動電壓下,器件的色坐標為(0. 34, 0. 42)。
先將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寬、30毫米長的電極,然後 清洗,氮氣吹乾,用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在真空度為1至5X10—4 帕的鍍膜系統中,在處理好的ITO電極上依次蒸鍍8納米厚的Mo03、 150納米厚的NPB空穴傳輸層、20納米的C545T和DCJTB分別以重量 比為0. 5%和1%的濃度摻雜NPB的紅光發光層、3納米的DMQA以重量 比1.5%摻雜Alq3的綠光發光層、40納米的DSA — Ph以重量比0.5% 摻雜MADN的藍光發光層、10納米的Alq3電子傳輸層和1納米的LiF 界面層,最後在LiF上蒸鍍與IT0交叉的寬4毫米、長30毫米、厚度 200 納米的金屬 Al 電極,製備成結構為 IT0/Mo03/NPB/C545T:DCJTB:NPB/DMQA:Alq3/DSA — Ph : MADN/Alq3/LiFAl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有效面
積為16平方毫米。Mo03、 NPB、 MADN和Alq3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2納 米每秒,C545T、 DCJTB、 DMQA和DSA — Ph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02納 米每秒,LiF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05納米每秒,電極的蒸發速率控制 在1納米每秒。器件的起亮電壓為3.8伏,器件的最大亮度為45500 cd/m2,在7. 9伏電壓的亮度為1020 cd/m2,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15. 0 cd/A,最大的功率效率是10.0 1m/W。器件的光譜表現出紅、綠、藍三 種顏色的發光,在10伏的驅動電壓下,器件的色坐標為(0. 39, 0. 42)。 實施例20:
先將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寬、30毫米長的電極,然後 清洗,氮氣吹乾,用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在真空度為1至5X10—4 帕的鍍膜系統中,在處理好的ITO電極上依次蒸鍍8納米厚的Mo03、 100納米厚的NPB空穴傳輸層、20納米的C545T和DCJTB分別以重量 比為0. 5%和1%的濃度摻雜NPB的紅光發光層、3納米的C545T以重 量比0.5%摻雜Alq3的綠光發光層、40納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 0%摻雜MADN的藍光發光層、10納米的Alq3電子傳輸層和1納米的LiF 界面層,最後在LiF上蒸鍍與IT0交叉的寬4毫米、長30毫米、厚度 200 納米的金屬 Al 電極,製備成結構為 IT0/Mo0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 _ Ph : MADN/Alq3/LiF/Al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有效面 積為16平方毫米。Mo03、 NPB、 MADN和Alq3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2納 米每秒,C545T、 DCJTB、和DSA—Ph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02納米每 秒,LiF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05納米每秒,電極的蒸發速率控制在
納米每秒。器件的起亮電壓為3. 5伏,器件的最大亮度為48000 cd/m2, 在6. 9伏電壓的亮度為1070 cd/m2,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16. 1 cd/A, 最大的功率效率是10.5 1m/W。器件的光譜表現出紅、綠、藍三種顏色 的發光,在10伏的驅動電壓下,器件的色坐標為(0.37, 0.38)。 實施例21:
先將ITO玻璃上的IT0光刻成4毫米寬、30毫米長的電極,然後 清洗,氮氣吹乾,用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在真空度為1至5XKT4 帕的鍍膜系統中,在處理好的ITO電極上依次蒸鍍8納米厚的Mo03、 60納米厚的NPB空穴傳輸層、20納米的C545T和DCJTB分別以重量比 為0. 5%和1%的濃度摻雜NPB的紅光發光層、3納米的C545T以重量 比0.5%摻雜Alqs的綠光發光層、40納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 摻雜MADN的藍光發光層、10納米的Alq3電子傳輸層和1納米的LiF 界面層,最後在LiF上蒸鍍與IT0交叉的寬4毫米、長30毫米、厚度 500 納米的金屬 Al 電極,製備成結構為 IT0/Mo0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 — Ph : MADN/Alq3/LiF/Al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有效面 積為16平方毫米。Mo03、 NPB、 MADN和Alq3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2納 米每秒,C545T、 DCJTB、和DSA—Ph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02納米每 秒,LiF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05納米每秒,電極的蒸發速率控制在1 納米每秒。器件的起亮電壓為3. 6伏,器件的最大亮度為46800 cd/m2, 在6. 9伏電壓的亮度為1050 cd/m2,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13. 9 cd/A, 最大的功率效率是8.4 lm/W。器件的光譜表現出紅、綠、藍三種顏色
的發光,在10伏的驅動電壓下,器件的色坐標為(0.37, 0.43)。
實施例22:
先將IT0玻璃上的IT0光刻成4毫米寬、30毫米長的電極,然後 清洗,氮氣吹乾,用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在真空度為1至5X10—4 帕的鍍膜系統中,在處理好的ITO電極上依次蒸鍍3納米厚的Mo03、 150納米厚的NPB空穴傳輸層、20納米的C545T和DCJTB分別以重量 比為0.5%和1X的濃度摻雜NPB的紅光發光層、3納米的C545T以重 量比0.5X摻雜Alq3的綠光發光層、40納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 %摻雜MADN的藍光發光層、10納米的Alq3電子傳輸層和1納米的LiF 界面層,最後在LiF上蒸鍍與IT0交叉的寬4毫米、長30毫米、厚度 100 納米的金屬 Al 電極,製備成結構為 IT0/Mo0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 — Ph : MADN/Alq3/LiF/Al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有效面 積為16平方毫米。Mo03、 NPB、 MADN和Alq3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2納 米每秒,C545T、 DCJTB、和DSA—Ph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02納米每 秒,LiF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05納米每秒,電極的蒸發速率控制在1 納米每秒。器件的起亮電壓為3. 7伏,器件的最大亮度為45800 cd/m2, 在6. 7伏電壓的亮度為1050 cd/m2,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14. 9 cd/A, 最大的功率效率是9.2 lm/W。器件的光譜表現出紅、綠、藍三種顏色 的發光,在10伏的驅動電壓下,器件的色坐標為(0.37, 0.43)。
實施例23:
先將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寬、30毫米長的電極,然後清洗,氮氣吹乾,用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在真空度為1至5X10—4
帕的鍍膜系統中,在處理好的ITO電極上依次蒸鍍20納米厚的Mo03、 150納米厚的NPB空穴傳輸層、20納米的C545T和DCJTB分別以重量 比為0.5%和1X的濃度摻雜NPB的紅光發光層、3納米的C545T以重 量比0. 5%摻雜Alq3的綠光發光層、40納米的DSA—Ph以重量比0. 5 %摻雜MADN的藍光發光層、10納米的Alq3電子傳輸層和1納米的LiF 界面層,最後在LiF上蒸鍍與IT0交叉的寬4毫米、長30毫米、厚度 200納米的金屬Al電極,製備成結構為 IT0/Mo0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 — Ph : MADN/Alq3/LiF/Al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有效面 積為16平方毫米。Mo03、 NPB、和Alq3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2納米每 秒,C545T、 DCJTB、和DSA—Ph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02納米每秒, LiF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5納米每秒,電極的蒸發速率控制在1納米 每秒。器件的起亮電壓為3.7伏,器件的最大亮度為48800 cd/m2,在 6.7伏電壓的亮度為1000 cd/m2,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14.5 cd/A, 最大的功率效率是9.0 lm/W。器件的光譜表現出紅、綠、藍三種顏色 的發光,在10伏的驅動電壓下,器件的色坐標為(0.35, 0.42)。
先將ITO玻璃上的IT0光刻成4毫米寬、30毫米長的電極,然後 清洗,氮氣吹乾,用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在真空度為1至5X10—4 帕的鍍膜系統中,在處理好的ITO電極上依次蒸鍍20納米厚的Mo03、 150納米厚的NPB空穴傳輸層、20納米的C545T和DCJTB分別以重量
比為0.5%和1X的濃度摻雜NPB的紅光發光層、3納米的C545T以重 量比0.5%摻雜Alq3的綠光發光層、40納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 X摻雜MADN的藍光發光層、10納米的Alq3電子傳輸層和1納米的LiF 界面層,最後在LiF上蒸鍍與IT0交叉的寬4毫米、長30毫米、厚度 150納米的金屬Al電極,製備成結構為 IT0/Mo0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 _ Ph : MADN/Alq3/LiF/Al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有效面 積為16平方毫米。Mo03、 NPB、 MADN和Alq3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2納 米每秒,C545T、 DCJTB、和DSA—Ph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02納米每 秒,LiF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05納米每秒,電極的蒸發速率控制在1 納米每秒。器件的起亮電壓為3. 9伏,器件的最大亮度為38800 cd/m2, 在6. 9伏電壓的亮度為1040 cd/m2,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17. 3 cd/A, 最大的功率效率是10.2 1m/W。器件的光譜表現出紅、綠、藍三種顏色 的發光,在10伏的驅動電壓下,器件的色坐標為(0.35, 0.45)。 實施例25:
先將ITO玻璃上的IT0光刻成4毫米寬、30毫米長的電極,然後 清洗,氮氣吹乾,用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在真空度為1至5X10一4 帕的鍍膜系統中,在處理好的ITO電極上依次蒸鍍8納米厚的Mo03、 150納米厚的NPB空穴傳輸層、20納米的C545T和DCJTB分別以重量 比為0.5%和1X的濃度摻雜NPB的紅光發光層、3納米的C545T以重 量比0.5%摻雜Alq3的綠光發光層、40納米的DSA—Ph以重量比0.5 %摻雜AND的藍光發光層、10納米的Alq3電子傳輸層和1納米的LiF
界面層,最後在LiF上蒸鍍與IT0交叉的寬4毫米、長30毫米、厚度 200納米的金屬Al電極,製備成結構為 IT0/Mo0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 — Ph : ADN/Alq3/LiF/Al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有效面積 為16平方毫米。Mo03、 NPB、 ADN和Alq3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2納米每 秒,C545T、 DCJTB、和DSA—Ph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002納米每秒, LiF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5納米每秒,電極的蒸發速率控制在1納米 每秒。器件的起亮電壓為3.7伏,器件的最大亮度為36400 cd/m2,在 6.9伏電壓的亮度為.1050 cd/m2,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14. 3 cd/A, 最大的功率效率是8.9 lm/W。器件的光譜表現出紅、綠、藍三種顏色 的發光,在10伏的驅動電壓下,器件的色坐標為(0.37, 0.42)。 實施例26:
在處理好的空白玻璃上蒸鍍4毫米寬、30毫米長的電極Sm,然後 用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在真空度為1至5X10—4帕的鍍膜系統中, 在處理好的Sm電極上依次蒸鍍8納米厚的Mo03、 150納米厚的NPB空 穴傳輸層、20納米的C545T和DCJTB分別以重量比為0. 5%和1%的濃 度摻雜NPB的紅光發光層、3納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摻雜Alq3 的綠光發光層、40納米的DPVBi以重量比0. 5X摻雜MADN的藍光發光 層、10納米的Alq3電子傳輸層和l納米的LiF界面層,最後在LiF上 蒸鍍與Sra交叉的寬4毫米、長30毫米、厚度200納米的金屬Al電極, 製備成結構為Sm/Mo03/NPB/C545T: DCJTB: NPB/C545T: Alq3/DPVBi : MADN/Alq3/LiF/Al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有效面積為16平方毫米。Mo03、 NPB、 MADN和Alq3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2納 米每秒,C545T、 DCJTB、和DPVBi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02納米每秒, LiF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5納米每秒,電極的蒸發速率控制在1納米 每秒。器件的起亮電壓為3.7伏,器件的最大亮度為34400 cd/m2,在 6.9伏電壓的亮度為1150 cd/m2,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13.7 cd/A, 最大的功率效率是8.9 lm/W。器件的光譜表現出紅、綠、藍三種顏色 的發光,在10伏的驅動電壓下,器件的色坐標為(0.38, 0.42)。 實施例27:
在處理好的空白玻璃上蒸鍍4毫米寬、30毫米長的電極Pt,然後 用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在真空度為1至5X10—4帕的鍍膜系統中, 在處理好的Pt電極上依次蒸鍍8納米厚的Mo03、 150納米厚的NPB空 穴傳輸層、20納米的C545T和DCJTB分別以重量比為0. 5%和1%的濃 度摻雜NPB的紅光發光層、3納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摻雜Alq3 的綠光發光層、40納米的DSA—Ph以重量比0. 5X摻雜TBSA的藍光發 光層、10納米的Alq3電子傳輸層和1納米的LiF界面層,最後在LiF 上蒸鍍與Pt交叉的寬4毫米、長30毫米、厚度200納米的金屬Al電 極,製備成結構為Pt/Mo03/NPB/C545T:DCJTB:NPB/C545T:Alq3/DSA_ Ph: TBSA/Alq3/LiF/Al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有 效面積為16平方毫米。Mo03、 NPB、 ADN和Alq3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2 納米每秒,C545T、 DCJTB、和DSA—Ph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002納米 每秒,LiF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5納米每秒,電極的蒸發速率控制在1 納米每秒。器件的起亮電壓為3. 7伏,器件的最大亮度為36800 cd/m2,
在6. 9伏電壓的亮度為1050 cd/m2,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15. 3 cd/A, 最大的功率效率是9.9 lm/W。器件的光譜表現出紅、綠、藍三種顏色 的發光,在10伏的驅動電壓下,器件的色坐標為(0.43, 0.42)。 實施例28:
在處理好的空白玻璃上蒸鍍4毫米寬、30毫米長的電極Cu,然後 用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在真空度為卜5X10—4帕的鍍膜系統中,在 處理好的Cu電極上依次蒸鍍8納米厚的Mo03、 150納米厚的NPB空穴 傳輸層、20納米的DCJTB以重量比0. 5%的濃度摻雜NPB的紅光發光 層、3納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摻雜Alqs的綠光發光層、40納米 的DSA—Ph以重量比0. 5%摻雜MADN的藍光發光層、10納米的Alq3 電子傳輸層和1納米的LiF界面層,最後在LiF上蒸鍍與Cu交叉的寬 4毫米、長30毫米、厚度200納米的金屬Al電極,製備成結構為 Cu/Mo03/NPB/DCJTB:NPB/C545T:Alq3/DSA — Ph: MADN/Alq3/LiF/Al的有 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有效面積為16平方毫米。Mo03、 NPB、 MADN和Alq3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2納米每秒,C545T、 DCJTB和 DSA—Ph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002納米每秒,LiF的蒸發速率控制在 0.05納米每秒,電極的蒸發速率控制在1納米每秒。器件的起亮電壓 為3. 8伏,器件的最大亮度為48000 cd/m、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20. 4 cd/A,器件的最高功率效率為13.2 lm/W。在10伏的驅動電壓下,器 件的色坐標為(0.392, 0.417)。
在處理好的空白玻璃上蒸鍍4毫米寬、30毫米長的電極Pd,然後
用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在真空度為1至5X10—4帕的鍍膜系統中, 在處理好的Pd電極上依次蒸鍍8納米厚的Mo03、 150納米厚的NPB空 穴傳輸層、20納米的DCJTB以重量比0. 5%的濃度摻雜NPB的紅光發 光層、3納米的C545T以重量比0.5%摻雜Alq3的綠光發光層、40納 米的DSA—Ph以重量比0. 5X摻雜MADN的藍光發光層、10納米的TAZ 電子傳輸層和1納米的LiF界面層,最後在LiF上蒸鍍與Pd交叉的寬 4毫米、長30毫米、厚度200納米的金屬Al電極,製備成結構為 Pd/Mo03/NPB/DCJTB: NPB/C545T: A1 q3/DSA—Ph: MADN/TAZ/L iF/A 1的有 機電致發光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有效面積為16平方毫米。Mo03、 NPB、 MADN、 TAZ和Alq3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2納米每秒,C545T、 DCJTB 和DSA—Ph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 002納米每秒,LiF的蒸發速率控制在 0.05納米每秒,電極的蒸發速率控制在1納米每秒。器件的起亮電壓 為3. 3伏,器件的最大亮度為36000 cd/m2。器件的最高電流效率為16 cd/A,器件的最高功率效率為11.2 lm/W。在10V的驅動電壓下,器件 的色坐標為(0.38, 0.42)。
權利要求
1.基於螢光染料的白光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徵在於,它是由襯底(1)、陽極層(2)、金屬氧化物層(3)、空穴傳輸層(4)、紅光發光層(5)、綠光發光層(6)、藍光發光層(7)、電子傳輸層(8)和陰極層(9)構成的;其中,在陽極層(2)上蒸鍍一層金屬氧化物層(3),之後依次蒸鍍空穴傳輸層(4)、發光層(5)、發光層(6)、發光層(7),電子傳輸層(8)和陰極層(9);襯底層(1)是玻璃或聚碳酸酯柔性襯底;陽極層(2)採用銦錫氧化物、金屬銀、鎳、鈀、銅、金、鉑或釤;金屬氧化物層(3)採用五氧化二釩、三氧化鉬和三氧化鎢中的任何一種;空穴傳輸層(4)採用N,N』-雙(1-萘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或採用4,4』,4」-三(N-咔唑)三苯胺;紅光發光層(5)採用一種紅光有機染料摻雜在有機分子N,N』-雙(1-萘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中的有機混合材料,其中摻雜的紅光有機染料為5,6,11,12-四苯基-萘並萘、2-{2-叔丁基-6-[2-(1,1,7,7-四甲基-2,3,6,7-四氫-1H,5H-吡啶並[3,2,1-ij]喹啉-9-基)-乙烯基]-吡喃-4-內鎓鹽烯}-丙二腈、2-{2-異丙基-6-[2-(1,1,7,7-四甲基-2,3,6,7-四氫-1H,5H-吡啶並[3,2,1-ij]喹啉-9-基)-乙烯基]-吡喃-4-內鎓鹽烯}-丙二腈和4-(二氰基亞甲基)-2-甲基-6-[對-(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4H-吡喃中的任意一種;或者,紅光發光層(5)採用一種紅光有機染料和一個綠光染料共摻雜在有機分子N,N』-雙(1-萘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中的有機混合材料,其中摻雜的紅光有機染料為5,6,11,12-四苯基-萘並萘、2-{2-叔丁基-6-[2-(1,1,7,7-四甲基-2,3,6,7-四氫-1H,5H-吡啶並[3,2,1-ij]喹啉-9-基)-乙烯基]-吡喃-4-內鎓鹽烯}-丙二腈、2-{2-異丙基-6-[2-(1,1,7,7-四甲基-2,3,6,7-四氫-1H,5H-吡啶並[3,2,1-ij]喹啉-9-基)-乙烯基]-吡喃-4-內鎓鹽烯}-丙二腈和4-(二氰基亞甲基)-2-甲基-6-[對-(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4H-吡喃中的任意一種;綠光染料為10-(2-苯並噻唑基)-2,3,6,7-四氫-1,1,7,7-四甲基-1H,5H,11H-(1)-苯並呲喃酮基-(6,7,8-ij)喹嗪-11-酮和喹吖啶其中的任意一種;或者,紅光發光層(5)採用一種紅光有機染料和5,6,11,12-四苯基-萘並萘共摻雜在有機分子N,N』-雙(1-萘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中的有機混合材料,其中摻雜的紅光有機染料為2-{2-叔丁基-6-[2-(1,1,7,7-四甲基-2,3,6,7-四氫-1H,5H-吡啶並[3,2,1-ij]喹啉-9-基)-乙烯基]-吡喃-4-內鎓鹽烯}-丙二腈、2-{2-異丙基-6-[2-(1,1,7,7-四甲基-2,3,6,7-四氫-1H,5H-吡啶並[3,2,1-ij]喹啉-9-基)-乙烯基]-吡喃-4-內鎓鹽烯}-丙二腈和4-(二氰基亞甲基)-2-甲基-6-[對-(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4H-吡喃中的任意一種;綠光發光層(6)採用的是一種綠光有機染料摻雜在主體材料8-羥基喹啉鋁中的有機混合材料,其中摻雜的綠光染料為10-(2-苯並噻唑基)-2,3,6,7-四氫-1,1,7,7-四甲基-1H,5H,11H-(1)-苯並呲喃酮基-(6,7,8-ij)喹嗪-11-酮和喹吖啶其中的任意一種;藍光發光層(7)採用的是一種藍光有機染料摻雜在藍光主體材料中的有機混合材料,藍光染料是對-雙(對-氮,氮-二苯基-氨基苯乙烯)苯、芘,四叔丁基芘和對-雙(對-氮,氮-二苯基-氨基苯乙烯)二苯中的任意一種;藍光主體材料可以是9,10-二(2-萘基)蒽,2-甲基-9,10-二(2-萘基)蒽和9,10-雙-[(2』7』-二叔丁基)-9』,9』-螺二芴]蒽中的任意一種;摻雜的有機染料與主體材料的重量比均為0.1%-5%;電子傳輸層(8)採用8-羥基喹啉鋁(簡稱Alq3)、3-苯基-4-(1』-萘基)-5-苯基-1,2,4-三唑和二(2-甲基-8-羥基喹啉)-(4-苯基苯酚)鋁中的任何一種;陰極層(9)採用金屬鋁和界面層氟化鋰組成的複合電極;所述的電極層(2)和電極層(9)相互交叉形成器件的發光區,面積為16平方毫米,金屬氧化物層(3)的厚度為3-2納米,空穴傳輸層(4)的厚度為70-150納米,紅光發光層(5)的厚度為15-25納米,綠光發光層(6)的厚度為2-4納米,藍光發光層(7)的厚度為35-45納米,電子傳輸層(8)的厚度為8-12納米,金屬電極層(9)的厚度為100-500納米。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於螢光染料的白光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 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和條件如下按給出的材料,先將ITO玻璃上的ITO層(2)光刻成細條狀的電極,然後清洗,氮氣吹乾,用氧等離子體處理2分鐘後把它轉移到真空鍍膜系統中,待真空度達到1至5X10—4帕時,在IT0層(2)上依 次蒸鍍金屬氧化物層(3)、空穴傳輸層(4)、紅光發光層(5)、綠光 發光層(6)、藍光發光層(7)、電子傳輸層(8)和陰極層(9);其中 兩個電極相互交叉形成器件的發光區,面積為16平方毫米,金屬氧化 物層(3)的厚度為3 — 20納米,空穴傳輸層(4)的厚度為70 — 150納 米,紅光發光層(5)的厚度為15-25納米,綠光發光層(6)的厚度 為2-4納米,藍光發光層(7)的厚度為35—45納米,和電子傳輸層(8)的厚度為8-12納米,金屬電極層(9)的厚度為100-500納米; 金屬氧化物層(3)和空穴傳輸層(4)、紅光發光層(5)、綠光發光層(6)、藍光發光層(7)和電子傳輸層(8)中的N,N'-雙(l-萘基) -N, N, -二苯基-l,l, -二苯基-4, 4, -二胺、4,4,,4,,-三(N-味唑) 三苯胺、2 —甲基一9, 10 —二 (2 —萘基)蒽、9, IO—二 (2 —萘基) 蒽、9, 10_雙一[(2, 7, -二叔丁基)一9, ,9,-螺二芴]蒽、3-苯 基—4-(1,-萘基)-5-苯基-1, 2, 4-三唑、二(2-甲基-8-羥基喹啉)-(4-苯 基苯酚)鋁和8採用8-羥基喹啉鋁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2-0.3納米每 秒,染料2-{2-叔丁基-6-[2-(1, 1, 7, 7-四甲基-2, 3, 6, 7-四氫-1H, 5H-吡啶並[3, 2, l-ij]喹啉-9-基)-乙烯基]-吡喃-4-內鎿鹽烯}-丙二腈、 2-{2-異丙基-6-[2-(1, 1, 7, 7-四甲基-2, 3, 6, 7-四氫-1H, 5H-吡啶並 [3,2,1-ij]喹啉-9-基)-乙烯基]-吡喃-4-內鑰鹽烯}-丙二腈、5, 6, 11, 12 —四苯基一萘並萘、4— (二氰基亞甲基)一2—甲基一6—[對 一 (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一4H—吡喃、10- (2-苯並噻唑基)-2, 3, 7-四氫-l, 1, 7, 7-四甲基-lH, 5H, 11H-(1)-苯並呲喃酮基-(6, 7, 8-ij)喹嗪-ll-酮、對—雙(對一氮,氮一二苯基一氨基苯乙烯) 苯(簡稱DSA—Ph)、對—雙(對一氮,氮一二苯基一氨基苯乙烯)二 苯、芘、四叔丁基芘、和喹吖啶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001-0.005納米 每秒,陰極層(9)的蒸發速率控制在0.5-5納米每秒;紅光發光層(5)、 綠光發光層(6)和藍光發光層(7)摻雜時,有機染料和主體材料在 不同的蒸發源中同時蒸鍍,摻雜的有機染料與主體材料的重量比為0. 1 % —5%。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一種基於螢光染料的白光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及其製備方法。採用紅、綠、藍發光層結構,把金屬氧化物作為緩衝層,製備成結構為銦錫氧化物ITO/金屬氧化物/空穴傳輸層/紅光發光層/綠光發光層/藍光發光層/電子傳輸層/金屬陰極的白光有機電致發光器件,製備的器件用直流電壓驅動,發射高效率的白光,最大電致發光的電流效率為20.8cd/A,最大電致發光的功率效率為16lw/W,最大亮度為48000cd/m2,器件在工作時表現出紅光、綠光和藍光的同時發射,光譜穩定性較好。
文檔編號H01L51/50GK101179115SQ20071019355
公開日2008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17日
發明者代巖峰, 劉一鵬, 張智強, 漢 遊, 琦 王, 馬東閣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