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興最動聽的話(我不想改變寧恕的結局)
2023-06-09 06:35:39 1
作者/Glace
編輯/藍 河
《相逢時節》收官,簡家與崔家長達數十年的恩怨糾葛,終以簡寧兩家和解,寧恕鋃鐺入獄做結。
「其實不算意外,他邁上復仇第一步的時候,可能就想到了會有這一刻。」作為寧恕本恕,張藝興和叨叨感慨。
我們問他對這個結局滿意麼,「出於正義我是滿意的,」他坦言,「出於感情,我很心疼他。」
最初接觸這個角色,張藝興很喜歡寧恕落子不悔、恩怨分明的性格,面對仇家與親人,寧恕遊走於亦正亦邪的邊緣,詮釋出這種複雜性也是作為演員會期待的挑戰。
「從頭到尾,他身上的反差感都非常吸引我。」
進入寧恕的世界時,他能充分理解寧恕「一條道走到黑」的執念;但作為張藝興,他想和寧恕說,「人生還很長,值得的事情很多,不要做讓自己後悔的事。」
「另外,他的下場已經很慘了,大家就別揍了,可憐一下他吧(笑)。」
寧恕的確是《相逢時節》的沙包擔當。
小時候被簡敏敏打,長大了被女友掌摑,繼20集寧恕得罪才哥慘遭報復,《相逢時節》當晚實時收視率飆升後,34集因為監控庫房的事情敗露,寧恕又被簡宏圖一記悶棍敲暈。
「聽說這戲有打戲時我是很開心的,但沒想到,都是只打我(笑)。」張藝興有些替寧恕不值得,「籌謀了那麼多,自己什麼也沒得到,反倒還挨了頓打!」
如果回看《相逢時節》,寧恕也許是在一部現代版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劇裡,錯拿了基督山伯爵劇本的人。
父輩間的恩怨令崔家家破人亡,也讓當時還叫崔啟明的寧恕自小落下了癲癇的病根。隱姓埋名、帶著新身份回到臨水,寧恕的目的只有一個:找簡家復仇,「一條道走到黑」。
做局搞垮立新集團,讓簡宏成花9000萬買單,不斷利用身邊人搞事情的寧恕讓觀眾看了血壓升高。
而在情感上,寧恕也被網友戲稱為剛開始很甜、後面只剩下渣的「甘蔗男」。為了復仇大計,他苦心孤詣將女友蔡凌霄安插在立新集團,事情敗露時狠心分手。
利用之中,是否有過心動?
「站在寧恕的視角,蔡凌霄永遠是他會記得的人,即使是利用,」張藝興覺得。「畢竟只有她從頭至尾一直跟他站在一起。」
羈絆雖在,但張藝興還是提醒戲外追劇的網友,如果遇見寧恕這樣的對象要清醒分辨,任何情況下保護自己最重要。
從角色角度出發,他能體會這個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除了所謂正派與反派的標籤,寧恕首先是個有血有肉的人。我的經驗沒辦法說什麼真正『拿捏』這個角色,但我希望我能理解他很多事為什麼這麼做。」
進入角色前,張藝興試著去揣摩劇本之外,寧恕之所以成為寧恕的經歷和故事。
「他有家人、有朋友、有夢想,可能也曾有過充滿希望、幾乎放棄復仇的校園時代,有過讓他覺得幸福的愛情——但每次發病的時候、拜祭父親的時候、想起「崔啟真、崔啟明」的時候,他可能都在努力跑向光明的路上被反覆拖回泥沼。」
劇中令張藝興印象最深的一句臺詞,是寧恕向姐姐寧宥怒吼,「我什麼都沒有,我憑什麼寬恕?」
那場戲是劇中寧恕的第一次真情流露,觀眾會發現這樣一個看似光鮮的青年,內心早已墮入仇恨的深淵:被簡敏敏追進家中討命的恐懼,得病後求職四處碰壁的困頓如夢魘般揮之不去,甚至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女朋友,「聽到我有這個毛病,就躲得遠遠的」。
種種傷痛回憶幾乎刻進骨血,讓寧恕無法饒恕簡家人,更不肯饒恕自己。
放下執念的機會並非不存在。
簡宏成從才哥手中救下寧恕,並暗中幫助其母子遠赴海南定居。 「那時候更多是不甘心,強迫自己放下(仇恨),」張藝興分析著寧恕的心理。「所以當知道這一切是簡宏成安排時,更加憤怒,有那種殺人不過頭點地,但怎麼能這麼在他自尊上踩來踩去的憤恨。
在他看來,寧恕真正放棄復仇,是在重新遇到程可欣之後。真誠主動的程可欣不念過往,單純執著的愛情為為寧恕的人生點燃了一道光。他刪掉了對宏圖電子的監控視頻,打算在海南安穩過日子。
但命運和他開了個玩笑。本來回臨水是打算拆除為布局安下的監控,卻被簡宏圖發現,再次挑起兩家的是非;另一方面,寧恕最初為復仇,建議程可欣找簡宏圖虛開發票的事出現紕漏,讓兩人陷入情感危機。
聊到寧恕坎坷的命運,張藝興坦言,「人的感情是非常複雜的,尤其在寧恕這個過往那麼多歲月都一心復仇的人來說,愛情什麼時候來的,又是什麼時候走的,可能他自己都說不清楚。他有良心發現的時刻,但想挽回時已經錯過。」
對於寧恕的結局,張藝興覺得一切都是最合理的安排。
「我不會想要改寫(結局)。在這個故事裡,因為環境、經歷、成長性格,可能寧恕必須這樣過這半生,每個決定都是他自己的決定,一旦改變,他也就不是他了。」
與雷佳音、袁泉演對手戲過癮,「大家的批評建議我都看見了」戲裡簡家與崔家關係劍拔弩張,戲外則是一家人的氛圍,一起約飯、健身成為日常。
聊到劇中和自己最親的「姐姐」袁泉,他覺得兩人之間的感情自然到好像不需要培養。「袁泉姐本身就讓我感覺非常溫暖、溫柔,拍攝時姐姐也非常能帶動人的情緒,我下意識地就會把她當作自己的親姐姐。」
專業、投入、溫暖,是《相逢時節》劇組留給張藝興的印象。
「寧恕對我來說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和挑戰,同組的導演和各位老師們在所有的配合裡,教會我進一步去摸索、塑造這個人物。」
於他而言,寧恕表裡不一、永遠藏著「第二層意圖」的複雜性,需要更加細緻的表演來把控分寸感。他和導演溝通,給角色設計了轉木槍和轉戒指的小動作,為寧恕思考「搞事情」時的黑化狀態增加細節。
最難詮釋的是劇中寧恕癲癇發作的那場戲(不確定劇情,可能需要修改),母親與簡敏敏糾纏中跌下樓梯,醫院裡接到病危通知書,讓寧恕瞬間回憶起兒時父親自殺的經歷。憤怒、恐懼、憋屈等情緒五味陳雜,激動的寧恕口吐白沫厥倒在地。
為詮釋好病發的狀態,張藝興提前請教了導演和同場的演員前輩。「他們給了我一些非常專業的建議,」他告訴叨叨。「可以說拍這部劇的過程裡,不斷讓我在塑造更複雜的人物上得到了更多的學習和經驗,也在與前輩們共同工作的過程中,看到「演員」這個職業的莊嚴和美好之處。」
而觀眾看的很過癮的一場戲,是寧恕姐弟在餐廳巧遇簡宏成、田景野,幾人看似許久未見,其實早已暗中關注打探對方底細。
寧恕在簡宏成面前裝糊塗,對其詢問弟弟簡宏圖以及立新大廈出售地皮的事一問三不知;回到姐姐身邊的寧恕則扮起無辜,反口質疑是寧宥私會簡宏成,導致簡家查到他們的真實身份。
「我們幾個人表面看似平靜地坐在同一張桌子上,實則內心波濤洶湧(笑)。」
對於網友評價這場戲寧恕「雙面人」的演技很絕,張藝興很謙虛地表示主要還是劇本賦予的角色張力,以及和雷佳音、賈乃亮、袁泉等前輩演對手戲,大家給到不少指點,「我只是在我的能力範圍內把他呈現出來」。
而與他共事的演員,會評價張藝興是閒不下來的人。
在把時間充分利用這件事上,張藝興似乎存在和寧恕一樣的執念。由於今年的工作重心是演戲,在有時間的情況下,儘可能地保持每天3小時的表演學習。,拍戲時收工回去先去看臺詞,有時會抄寫一遍方便背誦,然後去做運動、跳舞編舞,「還睡不著覺就做音樂」。
《相逢時節》播出後,他有留意網上對於寧恕演技的各種反饋。「大家的批評、爭議、建議我都看見了,也都接受。」張藝興相信觀眾站在第三方視角,更能看到演員的問題所在,「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比起「滿意」,張藝興更願意聊「成長」,「回過頭去看自己之前演的角色,或多或少都會覺得有很多不足,還有太多需要再努力的地方。」
音樂新作在路上,做演員不想辜負自己今年過年時,張藝興去影院看了《這個殺手不太冷靜》。「非常有意思!」他和我們感慨,「很搞笑又出其不意。」
做演員後,他有意識地加大自己的閱片量,「什麼類型的電影都會去看,看的過程中也是在學習。多看作品、多長見識、多拓寬視野,各種風格導演的作品都有去了解,包括很多年輕導演們。」
更加落地的學習則是在片場。從《一齣好戲》本性善良卻墮於欲望的小興,到《大明風華》裡紈絝昏聵,卻又歷盡家破人亡人世風霜的朱祁鎮,《掃黑風暴》中嫉惡如仇的林浩,每接一部戲,張藝興都希望挑戰不同類型,而沒有所謂的表演「舒適區」。
「還蠻想演喜劇的。」他很感謝一路以來合作過的導演與前輩演員,以及孫紅雷、黃渤、黃磊等「極挑男人幫」的哥哥們,「大家都在表演上給了我很多建議和幫助,有適合我的角色,哥哥們也會叫我,我經常請教他們,有什麼不太懂的就問(笑)。」
去年拍攝的電影《捕魚行動》,是張藝興第一次擔當主角的大銀幕作品,這次他需要進入的角色,是一名處境落魄還被捲入網絡詐騙的程式設計師。
「角色本身的故事情節我很喜歡」,張藝興坦言。在看完申奧導演的《受益人》後,他就很期待能與導演合作,「申奧導演有自己很鮮明獨特的風格,他永遠知道自己要什麼,永遠有新的創意和強大的個人魅力,跟他合作的每一天都非常非常開心。」
對喜歡音樂的粉絲而言,2022年也值得期待。聊到新的舞臺和演唱會,張藝興透露最近正在準備,「相信很快就可以和大家見面了!」
做演員需要感受別人的故事,而做音樂是自我表達。從第三張專輯起,張藝興創立了M-POP(mix-mandarin-pop)的概念,以中國文化為基礎融入多語言創作,讓中國樂器、國風元素和西方流行元素碰撞出火花。
比如《蓮》的配樂在M-POP曲風中融入了琵琶和中國大鼓,以及霸王卸甲、花開見佛等東方文化意向。
從穿越前世今生的《蓮》,到開啟神遊之旅的《東》,張藝興仍在不斷創造驚喜的路上。三月初他在社交媒體上曬了一小段視頻,網友們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張PD對著新beat隨著音樂律動。
聊到新專輯的風格,張藝興選擇暫時保持神秘,「還是會用到中國樂器的融合,不過可能會和之前的專輯有很大區別。」
在追求進階的路上,他不肯輕易放過自己。去年原本計劃發布《飛天》的MV,張藝興覺得拍攝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索性選擇不放出來,只留下驚鴻一瞥的40秒片段,令看過的人對敦煌心馳神往。
正如人們不能理解寧恕為何執意復仇,現實中亦有很多人無法理解張藝興為何如此執著於音樂。讓中國音樂登上世界舞臺,似乎成為他生命中錨定的某種精神坐標。三十而立,做一名優秀的演員成為新的目標,加入他的人生航道,他希望「每次出現,都能有更大的進步」。
一點進步的背後需要經年累月的磨礪,值得麼?
張藝興覺得值。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變化莫測,「他心裡始終堅守著自己的準則,不想辜負自己想當好演員的心意。」
我們問張藝興,如果可以任選《相逢時節》裡的一個人物來演,想嘗試誰,他不假思索——
「還是寧恕。」
桃氣三千問
桃叨叨 :出道十年,你覺得自己做過最正確、最帥的決定是什麼?
張藝興 :建立自己的事業版圖。
桃叨叨 :你怎麼看待工作與生活的關係,會覺得有些累、想要調適一下麼?
張藝興 :工作和生活是一個互補的狀態,不過最近確實有調適自己,讓自己放鬆。
桃叨叨 :對參加綜藝的心態是什麼樣的,今年考慮上音樂類的綜藝嗎?
張藝興 :會考慮,還是希望可以給貝殼們呈現更多新的舞臺吧。
桃叨叨 :上表演課是你自己主動報的班嗎?關於如何提升演技,是怎麼考慮的?
張藝興 :對,了解到了很多關於表演藝術的理論知識。這個東西不能著急,還是一步一個腳印,紮實的走好每一步。
桃叨叨 :最想記住的瞬間是什麼?
張藝興 :2021年在春晚的舞臺表演《畫卷》。
桃叨叨 :2022年,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
張藝興 :希望疫情能夠有所好轉。
桃叨叨 :最想對粉絲說的一句話是?
張藝興 :希望我們今年可以在熟悉的地方見面。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