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鰲拜是奸臣還是忠臣?他與多爾袞有什麼關係?

2023-10-15 12:04:21

  受一些影視劇的影響,如今的人對於鰲拜,就是一個和皇帝做對的奸臣,甚至有人認為鰲拜要謀朝篡位。首先,電視劇是一種對歷史進行再創造的藝術,撰寫劇本的編劇就有可能對真實的歷史並不了解。就算了解那一段歷史,有些時候為了吸引觀眾的目光,也會肆意放大既有事實,這些都是正常的。因此我們在看歷史電視劇的時候,只把劇情當做故事來看即可,而不應將其視作真實的歷史再現。其次,對於歷史人物,本就不應該隨意對他進行判斷。因為時間已隔了這麼久,真相如何已經不得而知,而史籍往往也有篡改的方面。所以對於鰲拜這個人,我們不應該隨意的判定忠奸。前期他是忠臣也是功臣,後期也並不能說他是奸臣,而只能說他是權臣。畢竟他並沒有背叛國家,也沒有謀朝篡位,而只是在政治上與皇帝出現了背離之處。

  

鰲拜為滿族瓜爾佳氏人,隸屬滿清太宗皇太極直轄的鑲黃旗。鰲拜的家族可以說是功勳世家,對愛新覺羅一脈,忠心耿耿,為大清的開創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伯父費英東早年追隨努爾哈赤起兵,是清朝的開國元勳之一,二哥卓布泰也是清初軍功卓著的戰將。而鰲拜雖然也很早就為努爾哈赤效力,但聲名不顯,直到皇太極之時,才逐漸步入人們的視線。史書記載,天聰六年鰲拜等人「自明界捉生還。獲蒙古人五、漢人三十、牲畜三十二。上命即以所獲賞之」。此後鰲拜開始嶄露頭角,天聰八年升為「管護軍大臣」。皇太極二徵朝鮮時,鰲拜勇猛無畏,為皇太極攻下重要島嶼,獲得「巴圖魯」的稱號,巴圖魯翻譯為漢語就是勇士,為他後來被人稱為「滿洲第一勇士」打下堅實基礎。

  皇太極在二徵朝鮮時,注意到一個叫「皮島」的島嶼。這個小島不管是距離朝鮮還是大陸都很近,是一個戰略要地,明將毛文龍曾據守此島。皇太極對這座島嶼極為重視,認為「此島可比大城」。於是就命碩託、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率軍攻打。但眾人攻擊不力,久攻不下,於是皇太極派阿濟格前去增援。而此時的鰲拜也知道自己君主,誓要拿到這座島嶼的決心,於是他對阿濟格說:「我等若不得此島,必不來見王面!」於是在作戰時,他「冒矢石直前搏戰」,然後舉火為號,引來後續部隊,攻下了皮島。皇太極對此很是高興,對鰲拜越發重視。提升他為三等梅勒章京,賜號「巴圖魯」,加世襲六次,準再襲十二次。

  後來在松錦之戰,以及入關後統一全國的戰爭中屢立戰功。甚至在出兵四川,和張獻忠對陣時,「鰲拜等奮擊,大破之,斬獻忠於陣」。斬掉敵首,讓鰲拜以首功被順治皇帝超升為二等公,授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在,擢領侍衛內大臣,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教習武進士。從這個時候看,鰲拜是個忠臣,還是個有大功的忠臣,可是他後來為什麼又被如今的人們理解成了奸臣呢?

  這一切都源於「權利」二字,男人往往對權利毫無抵抗力,那種大權在握的感覺,實在太過美妙。鰲拜是個鐵血的勇士,在他逐漸走上權利的高層時,就迷失了自己。他變得越來越驕橫,飛揚跋扈,甚至有些時候一意孤行,連皇帝的旨意都不顧。這就相當於和當朝統治者為敵,這種不將皇帝放在眼裡的做法,觸犯了統治者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康熙皇帝設計擒獲鰲拜,並列了三十大罪,將鰲拜囚禁。在封建統治社會,權臣和皇帝的鬥爭是司空見慣的,並不止康熙和鰲拜這一例。這是因為當時的制度存在的矛盾,因此我們說鰲拜沒有什麼忠奸之辨,只能說他是個實實在在的權臣。

  鰲拜和多爾袞對上,全在皇太極死後,由誰繼承皇位上。皇太極因為死的太過突然,因此沒有指定繼承人。在其死後,最終引發了皇位之爭。當時呼聲最高的繼承人分別是:35歲的肅親王豪格、5歲的福臨、2歲的博穆博果爾和32歲的睿親王多爾袞。鰲拜當時位屬鑲黃旗,而兩黃旗正黃旗和鑲黃旗,都是皇太極直轄的兵將。作為鑲黃旗貴族的鰲拜,不用說自然是支持皇太極的血脈登上皇位。當諸位大臣在崇政殿召開會議,商量皇位由誰來繼承時,以鰲拜和、索尼為首的兩黃旗大臣迫不及待的在大清門盟誓,擁護豪格繼承皇位,並部署兩黃旗巴牙喇(即護軍營,為禁軍中護衛皇帝的部隊)張弓挾矢,環衛崇政殿。當多爾袞以兩人資歷不夠,不配在崇政殿發言。鰲拜和索尼雖然暫時退出大殿,仍然讓兩黃旗士兵包圍崇政殿。

  後來資歷最高的代善表示:「帝之長子,當承大統」。這個時候豪格有兩黃、正藍和兩紅旗的支持。他當然認為自己繼承皇位已經大局已定,於是作死的謙虛道:「豪格福少德薄,非所堪當!」這句話不說還好,一說多爾袞就抓住他的小辮子了。兩白旗的人才不管豪格是不是真謙虛呢,當下就說肅親王這句話說的好。豪格吃了個悶虧,也只能往肚裡咽,被兩白旗壓的節節後退,最後終於在皇位繼承爭奪戰中退出。

  在這種情況下,鰲拜和索尼為首的兩黃旗大臣佩劍向前說:「我們這些人吃先帝的,穿先帝的,先帝對我們的恩情有天大。要是不立先帝的兒子,我們寧可以死追隨先帝於地下!」

  幾方爭奪毫不相讓的情況下,最終退出了福臨繼位。皇太極的血脈繼承了皇位,鰲拜和索尼自然滿意的退場。可是多爾袞沒有得到皇位,對阻撓自己登皇位的鰲拜可就恨極了。於是此後鰲拜的日子就難過了,多次被多爾袞問罪下獄,革職查辦,甚至還差點被議罪論死。在這麼多次的打壓下,鰲拜仍然忠心侍主,盡心為順治帝辦事。也是因為鰲拜的忠心和功績,在順治帝死前,將他立為四大輔政大臣之一。至於後來康熙繼位後,鰲拜隨著權利的增大,而愈發跋扈驕橫,也只能說他是個權臣。古來因為封建制度,權臣和皇帝本就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所以我們縱觀鰲拜的一生,他忠心事主是不可否認的。所以忠奸之辨實在沒有必要,我們在說起鰲拜時,只能說他是忠臣也是權臣,而不能說他是奸臣。

同类文章

傅恆後代是誰?傅恆我們被稱為傅六爺?乾隆明相傅恆的個人成就

  傅恆為沙濟地方富察氏,乾隆一朝重臣,深受乾隆帝寵信,步入仕途之後,出將入相,活躍在乾隆朝堂。他不到三十歲就成為首輔,在乾隆一朝權傾一時,分量極重。  傅恆為名門出生,先祖旺吉努在努爾哈赤起兵時,便率族人歸附,為清太祖心腹。曾祖哈什屯在太宗與世祖兩朝位列議政大臣,祖父米思涵為康熙帝戶部尚書、議政大

乾隆名將兆惠是個什麼樣的人?兆惠將軍的優缺點

  人物檔案  姓名:烏雅·兆惠  諡號:文襄  國家:中國  民族:滿族  旗籍:正黃旗  所處朝代:清朝乾隆時期  出生時間:公元1708年  去世時間:公元1764年  職業:都統  爵位:一等武毅謀勇公  主要成就:平準部、回部  兆惠是清朝乾隆年間著名戰將,曾經參與過平定大小金川之亂、平定

兆惠是誰?兆惠是怎麼死的?

  兆惠,烏雅氏,全名烏雅·兆惠,字和甫,滿洲正黃旗人,生於公元1708年,去世於公元1764年,是清朝乾隆時期的著名將領。兆惠在乾隆時代曾經多次鎮壓叛亂,阻攔外族進攻,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安全,是乾隆朝非常重要的一位將領。  雍正九年,已經二十四歲的兆惠以筆帖式的身分入值軍機處,授軍機章京,算是

清朝將領和琳簡介 和琳是怎麼死的?

  雖然文章開頭就已經給和琳添加了標籤,說他是清朝時期著名將領,但實際上今天知道和琳到底是誰的卻並不多。歷史上姓和的官員不少,但是說到清朝姓和的官員,大家第一個想到的絕對是「和珅」!添上乾隆朝著名權臣、貪官標籤的和珅,加上今日各類影視劇對其的刻畫傳播,和珅絕對算的上是家喻戶曉的一位歷史人物。  在往

和琳與和珅、紀曉嵐的關係如何?和琳為什麼能戴三眼花翎?

  和琳,清朝乾隆時期著名將領,滿洲正紅旗人,生於公元1753年,去世於公元1796年,鈕祜祿氏,字希齋。和琳,又是鈕祜祿氏,想來大家心裡都有數了。沒錯!和琳除了是清朝乾隆時代的著名將領之外,同時也是清朝著名權臣和珅的親弟弟。因為有和珅的幫助,和琳自從入仕開始,官路可以說是一路暢通,歷任兵部侍郎、工

王輔臣是誰?王輔臣是怎麼死的?

  王輔臣是明末清初之時的一位軍閥,曾經兩次反清也兩次降清,是一位首鼠兩端之人。  王輔臣為山西大同人氏,原本是明朝一官宦人家僕傭的孩子,生年不詳。他本姓李。,後來給王進朝當誼子,此後便改姓王。  明朝末年,內憂外患,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王輔臣後來跟隨姐夫劉某參加農民軍。王輔臣非常好賭,常常一擲千金

清朝將領王輔臣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什麼自殺?如何評價王輔臣?

  王輔臣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地方軍閥,曾經先後在明朝和清朝為官為將。他多次加入反清勢力,也曾多次投降清朝,後來在投靠吳三桂反清,隨後再次降清之後,畏罪自盡而亡。  王輔臣是一位能幹的將領,這一點小編並不否認。雖然他在今天名聲並不大,但是卻非常能打。早在明末之時,他跟隨大同守將姜瓖麾下就曾經屢建奇功。當

王輔臣與吳三桂有沒有關係?王輔臣的故事

  王輔臣山西大同人,原本是明朝宦官奴僕的兒子,後來硝煙四起,天下大亂,王輔臣跟隨姐夫一起參加起義農民軍。後來他又投靠在山西大同守將姜瓖麾下,跟隨姜瓖一起投靠大清。多爾袞去世,順治帝親政之後,王輔臣受到重用,此後青雲直上,步步高升。  王輔臣原本前途無量,可惜一步錯步步錯,後來他參加吳三桂反清勢力,

河西四漢將趙良棟簡介 趙良棟是怎麼死的?趙良棟歷史評價

  人物檔案  姓名:趙良棟  字:擎之  號:西華  諡號:襄忠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時代:清朝  出生地:甘肅寧夏  出生時間:公元1621年  去世時間:公元1697年  官職:勇略將軍、雲貴總督  爵位:一等伯爵  主要成就:平定三藩之亂  主要作品:《趙忠襄奏疏存稿》  趙良

甘龍是誰?他為何反對商鞅變法?

  甘龍是秦孝公時代的臣子,他的後代甘茂、甘羅都成為了秦國的國相,得到了秦國君主的重用。他是秦國有名的世家貴族,也是反對派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反對商鞅變法,可是並沒有什麼用,但是他為何要反對呢?  商鞅變法在中國古代歷史中很有名,經過變法圖強,秦國從一個邊陲小國,一躍而躋身春秋戰國四大強國之一。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