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開關櫃手車限位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14:41:19 1
專利名稱:一種開關櫃手車限位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開關櫃手車限位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現有產品主要存在以下問題開關櫃內手車通過操作蝸輪蝸杆實現 推入與退出,手車到達工作位置後通過絲槓定位,沒有防止手車後退的限位裝置, 容易因震動使手車後退或手車操作不到位而造成動靜觸頭拉弧事故。核級成套開 關設備在地震環境條件下要求仍能執行其安全功能,原有的結構設計模式不能滿 足抗震的設計要求。 發明內容
為解決以上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開關櫃手車限位裝置,其所 採取的技術方案為
該限位裝置的鎖定板、彎板和懸臂座固定在櫃體中隔板上,限位盤固定在鎖 定板上,限位盤可限制操作杆的轉動角度,操作杆穿過限位盤和彎板上的限位孔 後與拐臂固定連接,該限位孔為正六邊形孔,可限制操作杆的旋轉,操作杆為與 正六邊形孔相嵌合的正六邊形軸,靠近限位孔後端的操作杆部分為圓軸,操作杆 上套有壓簧和限位套,限位套可限制操作杆的位置,操作杆的後端固定有限位壓 板,壓簧卡接在限位壓板和彎板之間,限位套卡接在彎板和拐臂之間,懸臂座的 底端活動連接小側板,拉杆的兩端固定有連杆接頭,它們分別活動連接各自對應 的小側板,拉杆的中間部分卡在拐臂的滑槽上,限位杆位於懸臂座附近,當小側 板向上轉動時,小側板可頂著限位杆穿過櫃體中隔板。
該裝置通過手車限位,對於防止手車退位造成觸頭拉弧事故、開關設備的抗 地震作用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具有加工精度高,定位準確的特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鎖定板l、彎板4和懸臂座14固定在櫃體中隔板16上, 限位盤2固定在鎖定板l上,操作杆3穿過限位盤2和彎板4上的限位孔後與 拐臂9固定連接,該限位孔為正六邊形孔,操作杆3為與正六邊形孔相嵌合的正 六邊形軸,靠近限位孔後端的操作杆3部分為圓軸,操作杆3上套有壓簧7和限 位套5,操作杆3的後端固定有限位壓板8,壓簧7卡接在限位壓板8和彎板4 之間,限位套5卡接在彎板4和拐臂9之間,懸臂座14的底端活動連接小側板 13,拉杆10的兩端固定有連杆接頭11,它們分別活動連接各自對應的小側板13, 拉杆10的中間部分卡在拐臂9的滑槽6上,限位杆15位於懸臂座14附近,限 位杆15可穿過櫃體中隔板16上下運動。
當手車底盤操作到工作位置後,拉出操作杆3,壓簧7被壓縮,順時針旋轉 操作杆3,此時操作杆3在限位孔內的部分為圓軸,不會被限制轉動,拐臂9在 操作杆3的作用下向上轉動,在拐臂9的滑槽6的制約下帶動拉杆10橫向運動, 拉杆10推動小側板13繞懸臂座14佝上旋轉,從而推動限位杆15向上運動,當 操作杆3旋轉60度後限位盤2限位,操作到位,操作杆3在壓簧7的作用力下 復位並被鎖定,手車底盤也被限位鎖定。將操作杆3拉出後逆時針旋轉60度可 解除限位鎖定。
權利要求1、一種開關櫃手車限位裝置,包括鎖定板(1)、限位盤(2)、操作杆(3)、彎板(4)、拐臂(9)、拉杆(10)、小側板(13)、懸臂座(14)和限位杆(15),其特徵在於鎖定板(1)、彎板(4)和懸臂座(14)固定在櫃體中隔板(16)上,限位盤(20)固定在鎖定板(1)上,限位盤(20)可限制操作杆(3)的轉動角度,操作杆(3)穿過限位盤(2)和彎板(4)上的限位孔後與拐臂(9)固定連接,該限位孔為正六邊形孔,可限制操作杆(3)的旋轉,操作杆(3)為與正六邊形孔相嵌合的正六邊形軸,靠近限位孔後端的操作杆(3)部分為圓軸,操作杆(3)上套有壓簧(7)和限位套(5),限位套(5)可限制操作杆(3)的位置,操作杆(3)的後端固定有限位壓板(8),壓簧(7)卡接在限位壓板(8)和彎板(4)之間,限位套(5)卡接在彎板(4)和拐臂(9)之間,懸臂座(14)的底端活動連接小側板(13),拉杆(10)的兩端固定有連杆接頭(11),它們分別活動連接各自對應的小側板(13),拉杆(10)的中間部分卡在拐臂(9)的滑槽(6)上,限位杆(15)位於懸臂座(14)附近,當小側板(13)向上轉動時,小側板(13)可頂著限位杆(15)穿過櫃體中隔板(1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開關櫃手車限位裝置,該限位裝置的鎖定板、彎板和懸臂座固定在櫃體中隔板上,限位盤固定在鎖定板上,操作杆穿過限位盤和彎板上的限位孔後與拐臂固定連接,操作杆上套有壓簧和限位套,懸臂座的底端活動連接小側板,拉杆的兩端固定有連杆接頭,它們分別活動連接各自對應的小側板,拉杆的中間部分卡在拐臂的滑槽上,小側板可頂著限位杆穿過櫃體中隔板。該裝置通過手車限位,對於防止手車退位造成觸頭拉弧事故、開關設備的抗地震作用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具有加工精度高,定位準確的特點。
文檔編號H02B11/00GK201230154SQ20082017328
公開日2009年4月2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08年10月20日
發明者豐正茂, 張憲東, 徐魯雲, 李培忠, 鄭維霞 申請人:山東泰開成套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