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晶體拆卸的自動定心夾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11:57:09 2

本實用新型屬於晶體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晶體拆卸的自動定心夾持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把晶體棒棒體從爐臺拆卸時多依靠人力及輔助機械完成,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因晶體棒易脆裂和對純淨度要求極高的性質,在拆卸晶體棒過程中,易對晶體材料產生汙染,一旦把握不好力度,易導致晶體棒脆裂,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影響晶體產品質量,增加生產成本。因晶體棒碎塊鋒利、尖銳,人力拆卸晶體棒時,一旦發生倒棒、斷棒等情況時極易對操作人員造成傷害。
因此,需要一種在拆卸晶體棒過程中,減輕晶體棒的晃動,防止晶體棒脆裂,保證晶體棒質量穩定性,降低人員傷害的風險的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供一種用於晶體拆卸的自動定心夾持裝置,達到防止晶體棒脆裂,保證晶體棒質量穩定性目的。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包括安裝座、滑軌、動力機構、左夾緊機構、鎖緊機構、右夾緊機構,所述安裝座上固定設置滑軌,所述滑軌的一端滑動設置左夾緊機構,另一端滑動設置與左夾緊機構配合的右夾緊機構;所述動力機構的本體設置在左夾緊機構上,且動力機構的動力輸出部連接右夾緊機構;所述鎖緊機構固定設置在處於左夾緊機構與右夾緊機構之間的安裝座上,且鎖緊機構的軸心線與安裝座的縱向中分線重合,所述鎖緊機構的工作端連接動力機構的動力輸出部;所述動力機構、鎖緊機構電連接控制單元。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根據力的相互作用原理,通過動力機構拉動右夾緊機構移動,從而帶動左夾緊機構移動,實現對晶體棒的夾持和自動定心,其夾持性能穩定可靠,調整方便,能有效減輕晶體棒拆卸過程中產生的晃動,防止晶體棒脆裂,從而提高晶體棒性能的穩定性,在消除不安全因素、降低汙染、提高晶體產品質量的同時,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中標號:1~動力機構,2~左滑塊,3~左夾持臂,4~滑軌,5~安裝座,6~鎖緊架,7~鎖緊器,8~阻擋塊,9~連接件,10~右夾持臂,11~右夾持片,12~左夾持片,13~右滑塊。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附圖1~2所示的用於晶體拆卸的自動定心夾持裝置,包括安裝座5、滑軌4、動力機構1、左夾緊機構、鎖緊機構、右夾緊機構,所述安裝座5上固定設置滑軌4,所述滑軌4的一端滑動設置左夾緊機構,另一端滑動設置與左夾緊機構配合的右夾緊機構;所述動力機構1的本體設置在左夾緊機構上,且動力機構1的動力輸出部連接右夾緊機構;所述鎖緊機構固定設置在處於左夾緊機構與右夾緊機構之間的安裝座5上,且鎖緊機構的軸心線與安裝座5的縱向中分線重合,所述鎖緊機構的工作端連接動力機構1的動力輸出部;所述動力機構1、鎖緊機構電連接控制單元。
所述的左夾緊機構包括左滑塊2、左夾持臂3、左夾持片12,所述左夾持臂3的固定通過左滑塊2設置在滑軌4上,左夾持臂3的工作端固接左夾持片12。
所述的鎖緊機構包括鎖緊架6和鎖緊器7,鎖緊架6的頂端固接在安裝座5上,鎖緊架6的中上部設置通孔,滑軌4穿過通孔,鎖緊架6的底端設置鎖緊器7,鎖緊器7連接動力機構1的動力輸出部。
所述的右夾緊機構包括右滑塊13、右夾持臂10、右夾持片11,所述右夾持臂10的固定端通過右滑塊13設置在滑軌4上,右夾持臂10的工作端設置右夾持片11。
所述的動力機構1固接在左夾緊機構的左夾持臂3的中上部的安裝孔上,隨左夾緊機構移動,動力機構1的動力輸出部依次穿過左夾持臂3、鎖緊器7後通過連接件9連接右夾持臂10,且動力機構1的動力輸出部與連接件9同軸線設置。
所述的左夾持片12有兩塊,對稱固接在左夾持臂3工作端設有的安置槽或孔上,使兩塊左夾持片12相互配合組成一個鈍角或弧形的缺口γ,且兩塊左夾持片12之間留有一定的間距,使兩塊左夾持片12的間距能根據實際操作需要進行調節大小。
所述的右夾持片11有兩塊,對稱固接在右夾持臂10工作端上設有的安置槽或孔上,使兩塊右夾持片11相互配合組成一個鈍角或弧形的缺口β,且兩塊右夾持片11之間留有一定的間距,使兩塊右夾持片11的間距能根據實際操作需要進行調節大小。
其中,所述的缺口γ和缺口β的大小是保持相等的,同時調大或調小。
所述的滑軌4的兩端分別設置有阻擋塊8,且阻擋塊8固接在裝座5上,防止左夾緊機構、右夾緊機構移動時從滑軌4的兩端脫落。
所述的動力機構1為氣缸或液壓缸。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方式:首先把本裝置通過安裝座5安裝固定在晶體生長爐的機器人上,工作時,由機器人帶動本裝置移動到完成生長的晶體棒的位置,此時左夾緊機構、鎖緊機構、右夾緊機構保持鬆開狀態,且使晶體棒處於左夾持片12與右夾持片11之間;在輔助檢測機構的定位輔助下,輔助檢測機構把晶體棒的位置信息反饋給控制單元,控制單元根據位置信息控制氣缸或液壓缸,使氣缸或液壓缸的活塞杆拉動右夾持臂10,右夾持臂10通過右滑塊13在滑軌4上向晶體棒方向移動,從而使右夾持片11緩慢接近晶體棒;另一方面,右夾持臂10移動的過程中,由於力是相互作用的,故左夾持臂3受到氣缸或液壓缸拉動右夾持臂10時,右夾持臂10受力會施加給氣缸或液壓缸一個反作用力,從而使左夾持臂3也通過左滑塊2在滑軌4上向晶體棒方向移動,從而使左夾持片12緩慢接近晶體棒,最終使左夾持片12配合右夾持片11夾持住晶體棒;在此過程中,當左夾持片12或右夾持片11的任一夾持片接觸到晶體棒後即停止移動,另一夾持片則繼續移動直到夾緊晶體棒,晶體棒的中心能在左夾持片12與右夾持片11中的任意位置被夾持住,完成左右定心,而且當左夾持片12與右夾持片11中的鈍角或弧形缺口的遠離中心一端的摩擦力不足以夾持住晶體棒時,晶體棒會滑落到左夾持片12與右夾持片11中的鈍角或弧形缺口的中心位置,使左夾持片12與右夾持片11夾持住晶體棒完成上下定心;當左夾持片12與右夾持片11完全夾持住晶體棒後,輔助檢測機構把信息反饋給控制單元,控制單元控制鎖緊器7鎖死氣缸或液壓缸的活塞杆,使左夾緊機構和右夾緊機構停止在滑軌4上移動,保證左夾緊機構和右夾緊機構停止在夾持住晶體棒的位置上不偏移,再由機器人帶動本裝置把夾持住的晶體棒從晶體生長爐安全拆卸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