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智殲海匪

2023-09-12 05:46:55 3

抗戰時期,渤海灣一帶的海匪常常出來禍害貧苦漁家。他們在海上 「綁船票」,害得很多漁家船毀人亡、傾家蕩產。

  漢沽海邊有一戶姓董的人家,幾代人辛辛苦苦才攢下一點家業,養了一對打網船。打網船是兩條船,一條大一條小,大的叫網船,小的叫笸籮,兩條船配合起來才能打網捕魚。

  這天一早,海面上清風徐徐,一輪紅日從東方升起。網船上,董老大一隻手把著舵杆子,另一隻手搭眼罩向遠方眺望。波光粼粼中他看到黃花魚泛起的水花兒,就知道今天遇到了大魚群。他順手放了一把蓬角的繩子,船頭打了一個旋兒。笸籮船上的董老二明白了,大哥這是要撂網了。可他放眼一看,海面上一條船都沒有,要是海匪來了怎麼辦?他勸董老大還是先找到大船幫再撂網,可董老大不聽,說撂一網就走沒事兒。董老大是駕長,說一不二,董老二即使不情願也得跟著幹了。

  網船上的人唱著「撂網號子」,把漁網撒在海裡,那些黃花魚便在網中活蹦亂跳了。

  突然,董老大發現一隻風船向他們駛來,頓時臉色大變,因為那是一隻飛燕船。所謂飛燕船就是船帆比正常的漁船大,這種船百分百是海匪的船。

  董老二急得直跺腳,大聲喊道:「趕緊把網剁了,滿了蓬快跑!」說著話,忙轉身跳入艙中,拿出一把太平斧,砍斷繩子落下舵。夥計們也匆忙把蓬打到最高處,兩條船順風快速逃離了。

  可漁船的速度遠比不上飛燕船,海匪很快就把董家的船追上了。刺耳的槍聲響過,董家兩條船的大蓬一下落了下來。這是海匪慣用的手法,讓漁船失去動力無法逃脫。

  手持長短槍的海匪上了船。領頭的是個獨眼龍,身後跟著個刀疤臉。獨眼龍讓刀疤臉先把船上的人控制住,又收繳了太平斧、菜刀、剪子等利器,然後命人翻箱倒櫃一通搜,見沒啥值錢的東西,就讓刀疤臉和一個光頭押著董老大的網船回老巢,讓董老二駕笸籮船回家送信。一切安排好,獨眼龍帶著其他海匪駕著飛燕船尋找下一個目標去了。

  董老二見獨眼龍的飛燕船走遠了,才駕起笸籮船往回走。剛走工夫不大,一條四五斤重的白眼魚突然躍上船來,在甲板上「啪啪」直蹦。海裡的魚受到驚嚇蹦到漁船上是常有的事,可這麼大一條白眼魚蹦上來董老二還是頭一回遇見。白眼魚是渤海灣特產,熬出來味道十分鮮美,神仙聞見味兒都走不動道。但白眼魚機靈不好捕,一般人很難吃到。董老二看著白眼魚,眼珠兒一轉,計上心來。

  此時,董老大正與海匪拖延時間。他心裡明白,讓家裡人贖他們根本不可能,因為這兩條打網船是他家的全部財產。此去海匪老巢兇多吉少,他必須想辦法脫身。正想著,見董老二駕船又回來了,董老大急得直跺腳,心說老二啊老二,你回家送信不正好脫身嗎,又回來幹啥?董老大連忙向董老二擺手,可董老二像沒看見一樣,已經把笸籮船貼到了網船上。

  刀疤臉一見,把眼一瞪就衝董老二舉起了王八盒子:「你小子不回家籌錢,回來找死啊!」董老二拎起白眼魚,笑呵呵地說:「這位爺,我給您老送好吃喝來了!」說著,登上網船,衝刀疤臉一哈腰,「這是很難捕到的白眼魚呀,熬出來特別香,您老吃過嗎?」刀疤臉一聽,嘴巴張得老大:「什麼?你捕到白眼魚了?都說這魚是世間美味,哎呀,你快快去給我把魚熬上!」

  董老二嘿嘿一笑,側臉給董老大遞了個眼色,大聲說:「大哥,我去熬魚,你把藏在黃板(船最底層的艙板)底下的好酒和螃蟹肉拿出來,把兩位爺伺候好了!」董老大點點頭,似乎明白了什麼。

  刀疤臉讓董老大先下錨,等著董老二熬魚,然後就和光頭坐到了前甲板上。董老大命人下了錨,拿出好酒和螃蟹肉,讓刀疤臉和光頭先吃著喝著。兩個海匪也不客氣,把槍往屁股底下一坐,抄起酒罈子就喝上了。

  董老二用魚筐把白眼魚扣在鍋上,對刀疤臉說:「大爺,這條魚這麼大,得截成段去鱗之後才能熬啊!」刀疤臉一聽不耐煩了:「那你就截呀!」董老二兩手一攤:「可我沒有刀呀?」刀疤臉一瞪眼:「廢話真他媽多,刀都讓大駕長拿走了,我上哪給你找刀去!」

  「沒刀這魚咋熬呀?」董老二故意頓了一下,然後像發現救星一樣,看著光頭的長槍說:「這位爺槍上的刺刀能用嗎?」

  「用刺刀?」刀疤臉想了想說,「你用行,可你給我老實點兒,你要是不老實,爺可對你不客氣!」說著,衝董老二揚了揚王八盒子。董老二點頭哈腰:「爺,我就用刺刀切魚,切完了就還給那位爺。」刀疤臉點點頭,衝光頭一擺手,光頭卸下了槍刺,扔給了董老二。

  董老二撿起刺刀,從魚筐裡抓出魚,一手摳住魚頭,心裡默默對魚說:「先委屈你了,如果我們得救,一定不忘了你的恩情。」說完,董老二用刺刀刨開魚肚子,把魚腸子扔進海裡,又慢慢地刮掉魚鱗,再把魚切成幾段。把魚收拾好後,董老二把魚段放在竹筐裡,故意大聲說:「好嘍,給大爺們熬魚去了!」然後隨手把刺刀放在魚筐邊,又不經意似的碰了一下魚筐,讓魚筐把刺刀蓋住。

  董老二端著魚進了艙裡,拿出最好的手藝開始熬魚。不一會兒,艙口便散發出濃濃的魚香,饞得刀疤臉和光頭直吧嗒嘴。

  魚熬好了,董老二把鍋端到刀疤臉和光頭面前:「二位大爺,你老看這魚熬得咋樣?」刀疤臉看看鍋裡的魚,點頭說:「不賴,放這裡吧,你們到後邊吃飯去,誰也不許過來!」說著一指董老二,「你,吃完飯趕緊滾蛋,回家籌錢去!」

  董老二連聲答應,退出前甲板和董老大到後邊吃飯,一邊吃,一邊小聲對董老大說了幾句話。說完,董老二站起身來,說:「我吃完了,澆澆船就走。」說著,便漫不經心地拎出水筲,從海裡打上水來澆船。澆著澆著,董老二就繞到了剛才扣魚的魚筐前,趁兩個海匪不注意,伸手把刺刀拿出來,藏在了竹筐裡。

  董老二拿著竹筐從刀疤臉和光頭身邊經過,身子靠近刀疤臉時,突然一手握住刺刀,一手提起竹筐。刀疤臉和光頭還沒明白怎麼回事,董老二已經將竹筐砸向了刀疤臉,而手中的刺刀也同時刺向了光頭。

  就在這時,董老大衝幾個夥計大喊:「爺兒幾個,快動手!」夥計們一見,全都衝過去撲向兩個海匪。

  看到董老二動了手,董老大帶著夥計飛身跨步撲了過來,大夥一起撲向海匪。刀疤臉已經被董老二砸躺下了,正要伸手摸槍,一個夥計衝上去壓在他身上,和他奪起槍來。光頭被董老二刺中了肩膀,「嗷」的一聲怪叫抓起槍,大栓還沒拉開,董老二又一刀刺過去,結果了光頭的性命。

  就在刀疤臉將要抓到槍的時候,董老大衝過去把槍踢進了船艙。刀疤臉見光頭已死,自知肯定敵不過這麼多人,就掙脫那個夥計,縱身跳到了海裡。

  董老二追到船頭,衝夥計們大喊:「抓住他,絕不能讓他跑了!」董老大和夥計們開始四處尋找,終於在網船舵後發現了刀疤臉。董老二抄起船篙,用鐵尖對準刀疤臉。刀疤臉嚇得趕緊求饒:「大爺饒命,大爺饒命啊!」董老二眼珠子一瞪:「呸!你們殘害了多少漁家?饒了你,我們以後還得讓你們禍害!」說著,猛地將蒿尖刺進刀疤臉胸膛。見刀疤臉慘叫一聲沉入了大海,董老二跪在甲板上:「蒼天吶,大海呀!我董老二殺人是萬不得已,請寬恕我吧!」眾人一見,趕忙把董老二拉起來,匆匆駕船離開了是非之地。

  到家之後,董家老爺子請人畫了兩張畫,一張掛在家裡,一張掛在船上。那畫上畫的不是別的,正是幫助董家殲滅海匪的大白眼魚。從此,董家也定下了規矩,任何人不許捕撈也不許吃白眼魚。

同类文章

揭皮

 1.國寶露面   1945年農曆五月,束鹿城「德藝軒」裝裱店來了個大買賣。   一個日本軍官領著一群鬼子,點名要見老闆尚國如,尚國如慌忙從裝裱工作間裡奔出來。日本鬼子佔領這個華北小縣城八年來,一天也沒消停過,他每天都提心弔膽,捐稅從沒有晚交過,他實在想不通日本人找他幹什麼。   「尚掌柜

晉楚爭霸中原的第二次較量:邲之戰

 邲之戰,是春秋中期的一次著名會戰,是當時兩個最強大的諸侯國——晉、楚爭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較量。在作戰中,楚軍利用晉軍內部分歧、指揮無力等弱點,適時出擊,戰勝對手,從而一洗城濮之戰中失敗的恥辱,在中原爭霸鬥爭中暫時佔了上風。至於楚莊王本人,也由於此役的勝利,而無可爭辯地擠入史所稱道的「春秋

大明帝國戰爭史:皇族爭霸

爭的旋渦中,英宗的後裔也不可避免地面對骨肉相殘的局面。繼承英宗帝位的是憲宗,接著又由孝宗傳到了武宗。武宗天性放蕩不羈,喜歡四處遊玩,他那些有違傳統的所作所為讓某些心懷異志的藩王覺得有機可乘,蠢蠢欲動。1510年(正德五年)4月,封地在陝西中部的安化王朱首先造反,但叛亂僅持續了18天就被平息

虎牢關大捷:竇建德的不歸路

平心而論,竇建德是條好漢。   竇建德,河北人,自小家貧,為人義氣,被同鄉視為尊長。   大業七年,隋煬帝發兵徵高麗,竇建德號召鄉人反抗兵役,拉杆子造反,從此風風雨雨一直到唐武德四年,也算是個老革命了,他與士卒同甘共苦,善出良策,屢敗隋軍,為河北、山東一帶的豪傑所稱道,威望很高。   不但

不懂地理學害慘了項羽

 陳勝吳廣起義爆發以後,原來被秦始皇掃滅的六國貴族們紛紛趁勢而起,短短兩年之內,秦與六國對抗的後戰國局面再一次出現。巨鹿之戰中,項羽破釜沉舟,擊敗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坑殺20萬秦卒,威震天下,儼然成為各路反秦軍的首領。    當時六國貴族們很多已經據地稱王,項羽想要自己立刻當上一統天下的皇

木牛流馬之謎

為解決糧草運輸的問題,諸葛亮發明了一種新的運輸工具——木牛流馬,這種工具節省人力,在當時是一種比較先進的工具。《三國志》的作者詳盡地描述了木牛的形象,並且對流馬的尺寸作了記載,但沒有任何實物與圖形存留後世。   據說,過了200多年,南北朝時的科技天才祖衝之再造了木牛流馬,但他也沒有留下詳

刮骨療傷

 三國時期,關羽在攻打樊城的時候,右臂被毒箭射中。後來,傷口漸漸腫大,十分疼痛,不能動彈。經多方診治始終無效。一天,關羽和他的部將正在發愁。忽然,部下前來報告,說名醫華佗來了。   華佗進來後說:「我是為治您的傷才來的。辦法倒是有,就怕您忍受不了疼痛。」關羽聽後笑了笑說:「我是一個久經沙場

許褚戰赤膊戰馬超

  你知道嗎?「赤膊上陣」這個成語,來自許褚與馬超的那場大戰——   當年,馬超為報父仇,出動大軍進攻曹操,雙方在渭口一帶對陣。第二天,兩軍出營布成陣勢。馬超挺槍縱馬,與曹操的猛將許褚交戰。兩人大戰一百多個回合,不分勝負。因為戰馬疲憊不支,於是各回軍中,換了一匹馬出營再戰,仍然勝負不分。許

鮮為人知的叛亂:烏泰「獨立」事件平叛始末

 1912年初,內蒙古科右前旗郡王烏泰公開響應外蒙,宣布獨立,並且組織隊伍進行大規模武裝叛亂。民國政府斷然組織軍隊進行平叛,山東籍將軍吳俊升是這次平叛戰役的主力。這次成功平叛被譽為「中華民國開國以來的第一件體面之事」。   過繼的郡王   在中國的版圖上,位於內蒙古地區境內有一片美麗富饒的

慘烈無比的北漢大軍與後周大軍的高平血戰

 五代後漢的開國君主漢高祖劉知遠死後,漢隱帝即位。隱帝即位幾年以後,對於幾個執政的顧命大臣感到不滿,皇帝的寵臣也乘機在隱帝面前進言,要誅殺這幾個大臣。隱帝於是不顧太后的勸阻,在後漢乾三年,趁大臣朝見的機會,伏兵殺死了楊斌、史弘肇、王章。然後宣布這幾個大臣意圖謀反,又派使者率領人馬搜捕幾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