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體裝配式配重的製作方法
2023-08-09 12:54:01 1
專利名稱:分體裝配式配重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裝載機附屬部件,尤其是一種分體裝配式配重。
背景技術:
在裝載機作業過程中,配重是保證工作正常進行,不傾翻的重要部件。配重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鑄鐵配重,直接裝配到後車架上去;另一類是水泥配重,而水泥配重又分為裝配式和焊接式。鑄鐵配重結構簡單,直接通過螺栓裝配到車架上,但是成本比較高,不太實用。水泥配重目前採用比較多的是整體裝配式水泥配重,即,先將水泥鐵礦石放入配重殼體內,封裝好後再裝配到車架上,因為配重整體體積比較大,因此,重心很難保證,螺栓受力不均勻,拆裝很不方便,而且不好定位,製作安裝孔難度比較大;而焊接式水泥配重,是先將配重焊接到車架上,然後再現場澆注水泥,由於水泥凝固需要時間,這就影響了生產節拍。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分體裝配式配重,它既可以解決現有的鑄鐵配重成本高,又可以解決現有的水泥澆灌配重體積大,定位困難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有配重體,所述配重體其外裝有配重殼體,所述配重殼體為箱型結構,所述配重殼體底部設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與焊接於所述配重殼體內底部的固定搭子下部的螺紋孔連通。上述技術方案中,更具體的方案是:所述配重殼體上設有電瓶箱定位板,該電瓶箱定位板一端設在預埋於所述配重體內的支座上,電瓶箱定位板的另一端從設在所述配重殼體上的封板上伸出。進一步的:所述配重體由水泥礦砂澆灌製成。進一步的:所述支座上設有用於起吊的圓柱定位筒。由於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於本實用新型的配重體澆灌在底部設有安裝孔的配重殼體內,因此,本配重裝配方便,且易定位。2、由於本實用新型的配重體是由水泥礦砂直接在配重殼體內澆灌而成,因此,製造簡單,成本低廉。
附圖1是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實施例1的配重殼體的結構示意視圖附圖3是實施例1裝配到車架上的示意圖。圖4是實施例2的配重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實施例1中,配重殼體1,封板2,固定搭子3,配重體4,封板5,支座6,電瓶箱定位板7,底板8,側板9,車架10,螺栓11,平衡重箱體12,圓柱定位筒13。如圖1和圖2所示的實施例1,本實施例包括有配重體4,配重體4其外裝有配重殼體1,配重殼體I由底板8、側板9焊接形成縱向橫截面為L形的箱體結構,底板8上設有用於與車架連接的安裝孔,配重殼體I內底部焊接有固定搭子3,固定搭子3底部設有螺紋孔,該螺紋孔與安裝孔連通,這樣相當於加長了安裝孔,使螺紋安裝更加的穩固;在預埋於配重體4內的支座6上設有用於固定電瓶箱的電瓶箱定位板7,電瓶箱定位板7的頂端從封板2上伸出,支座6上還設有用於起吊的圓柱定位筒13 ;配重體4是由水泥礦砂在配重殼體I內澆灌製成,澆灌後的水泥礦砂風乾後,將封板2和封板5蓋在配重殼體上並焊接固定,製造簡單。如圖3所示,將本配重配對分別裝配到車架10後面的平衡重箱體12內,通過螺栓11將本配重和車架10連接在一起,裝配非常的方便。實施例2中,配重殼體由底板、側板焊接形成一側為立方體、另一側縱向橫截面為L形的箱體結構,其他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
權利要求1.一種分體裝配式配重,包括有配重體(4),其特徵在於:所述配重體(4)其外裝有配重殼體(I ),所述配重殼體(I)為箱型結構,所述配重殼體(I)底部設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與焊接於所述配重殼體(I)內底部的固定搭子(3)下部的螺紋孔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裝配式配重,其特徵在於:所述配重殼體(I)上設有電瓶箱定位板(7 ),該電瓶箱定位板(7 ) 一端設在預埋於所述配重體(4 )內的支座(6 )上,電瓶箱定位板(7 )的另一端從設在所述配重殼體(I)上的封板上伸出。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體裝配式配重,其特徵在於:所述配重體(4)由水泥礦砂澆灌製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體裝配式配重,其特徵在於:所述支座(6)上設有用於起吊的圓柱定位筒(1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分體裝配式配重,包括有配重體,所述配重體其外裝有配重殼體,所述配重殼體為箱型結構,所述配重殼體底部設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與焊接於所述配重殼體內底部的固定搭子下部的螺紋孔連通,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配重體澆灌在底部設有安裝孔的配重殼體內,裝配方便,製造簡單,且易定位。
文檔編號E02F9/18GK203022050SQ20122070744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0日
發明者李孫力, 梁光明, 羅慶玉, 黃家勝 申請人: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