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艉柱的鑄造方法與流程
2023-09-19 16:01:50 2
本發明屬於鑄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艉柱的鑄造方法。
背景技術:
艉柱是指船尾端,從船底到艉肋板,連接兩側外板和龍骨的構件,為了保證船體上艉柱的性能要求,對船體艉柱鑄件的化學成分、金相組織、石墨形態、抗拉強度、硬度等均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實際生產中由於鑄件中含片狀石墨的強度、塑性、韌性幾乎為零,存在石墨地方就相當於存在孔洞、微裂紋,它不僅破壞了基體的連續性,減少了基體受力有效面積,而且在石墨片尖端處形成應力集中,使材料形成脆性斷裂,石墨片的數量越多,尺寸越粗大,分布越不均勻,鑄鐵的抗拉強度和塑性就越低,其中c型石墨對基體的割裂作用最大,其次是d+e型石墨。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艉柱的鑄造方法,該種艉柱鑄造方法方法簡單易行,採用上下模具然後通過射砂機得到的造型,更容易達到澆注平均,澆注完成後進行熱處理,改變了艉柱的晶體結構,提高了艉柱的硬度。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艉柱的鑄造方法,按照以下幾個步驟:
(1)爐料熔煉:將廢鋼和生鐵按照重量比為2:1置於電爐中熔煉,在溫度為1550-1680℃的條件下熔煉2-3h,得到的鐵液中含硫量小於0.01%,含磷量小於0.03%,含銅量小於0.2%,含碳量為0.20-0.22%,含矽量0.3-0.45%,含錳量0.55-0.65%;
(2)造型:按照鑄件圖紙尺寸要求設計制模,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將上模具和下模具組裝到射芯機,通過射芯機將型砂壓滿模型內,型砂在溫度為110-120℃條件下加熱固化成型後,備用;
(3)澆註:將步驟(1)中的鐵液在溫度為1380-1500℃條件下,加入孕育劑,澆注到步驟(2)中的造型中,澆注時間為5-6min,澆注完成後,降溫至500-600℃取出艉柱;
(4)熱處理:將艉柱在500-600℃條件下保溫1-2h,再升溫至820-860℃,保溫2-3h,降溫至320-360℃,保溫1-2h,再回溫至620-640℃,保溫40-60min,快速降溫至500-600℃,保持40-50min,自然冷卻,拋光後得到成品艉柱。
優選地,所述型砂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矽砂100-200份、硅藻土30-60份、丙烯酸樹脂5-15份、叔胺1-10份、矽烷偶聯劑1-8份和水3-20份。
進一步地,所述型砂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矽砂120-180份、硅藻土40-50份、丙烯酸樹脂8-12份、叔胺2-8份、矽烷偶聯劑1-5份和水5-15份。
更進一步地,所述型砂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矽砂150份、硅藻土45份、丙烯酸樹脂10份、叔胺4份、矽烷偶聯劑2份和水10份。
進一步地,所述矽砂中二氧化矽的含量為82-86%。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化方案,所述型砂是通過以下步驟獲得的:將矽砂和水混合均勻後,緩慢加入丙烯酸樹脂和硅藻土,攪拌均勻後加入矽烷偶聯劑,最後加入叔胺,快速攪拌混合3-5min後得到型砂。
進一步地,所述孕育劑的加入量為鐵液重量的0.3-0.6%。
優選地,所述孕育劑為矽鍶孕育劑。
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的艉柱鑄造工藝簡單,採用上下模具然後通過射砂機得到的造型,更容易達到澆注平均,澆注完成後進行熱處理,改變了艉柱的晶體結構,提高了艉柱的硬度。
(2)本發明提供的艉柱鑄造材料為特質的型砂,且由於樹脂及硅藻土等成分加強了型砂的熱穩定性,從而解決艉柱鑄造成品中抗拉強度和塑性低的問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於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實施例1
一種艉柱的鑄造方法,按照以下幾個步驟:
(1)爐料熔煉:將廢鋼和生鐵按照重量比為2:1置於電爐中熔煉,在溫度為1550℃的條件下熔煉2h,得到的鐵液中含硫量小於0.01%,含磷量小於0.03%,含銅量小於0.2%,含碳量為0.20%,含矽量0.3%,含錳量0.55%;
(2)造型:按照鑄件圖紙尺寸要求設計制模,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將上模具和下模具組裝到射芯機,通過射芯機將型砂壓滿模型內,型砂在溫度為110℃條件下加熱固化成型後,備用;
所述型砂包括以下原料製成:矽砂100kg、硅藻土30kg、丙烯酸樹脂5kg、叔胺1kg、矽烷偶聯劑1kg和水3kg。
其中,矽砂中二氧化矽的含量為82%;
且上述型砂是通過以下步驟獲得的:將矽砂和水混合均勻後,緩慢加入丙烯酸樹脂和硅藻土,攪拌均勻後加入矽烷偶聯劑,最後加入叔胺,快速攪拌混合3min後得到型砂。
(3)澆註:將步驟(1)中的鐵液在溫度為1380℃條件下,加入矽鍶孕育劑,澆注到步驟(2)中的造型中,澆注時間為5min,澆注完成後,降溫至500℃取出艉柱;
所述孕育劑的加入量為鐵液重量的0.3%。
(4)熱處理:將艉柱在500℃條件下保溫1h,再升溫至820℃,保溫2h,降溫至320℃,保溫1h,再回溫至620℃,保溫40min,快速降溫至500℃,保持40min,自然冷卻,拋光後得到成品艉柱。
實施例2
一種艉柱的鑄造方法,按照以下幾個步驟:
(1)爐料熔煉:將廢鋼和生鐵按照重量比為2:1置於電爐中熔煉,在溫度為1580℃的條件下熔煉2.2h,得到的鐵液中含硫量小於0.01%,含磷量小於0.03%,含銅量小於0.2%,含碳量為0.21%,含矽量0.32%,含錳量0.58%;
(2)造型:按照鑄件圖紙尺寸要求設計制模,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將上模具和下模具組裝到射芯機,通過射芯機將型砂壓滿模型內,型砂在溫度為112℃條件下加熱固化成型後,備用;
所述型砂包括以下原料製成:矽砂120kg、硅藻土40kg、丙烯酸樹脂8kg、叔胺2kg、矽烷偶聯劑1kg和水5kg。
其中,矽砂中二氧化矽的含量為83%;
且上述型砂是通過以下步驟獲得的:將矽砂和水混合均勻後,緩慢加入丙烯酸樹脂和硅藻土,攪拌均勻後加入矽烷偶聯劑,最後加入叔胺,快速攪拌混合4min後得到型砂。
(3)澆註:將步驟(1)中的鐵液在溫度為1400℃條件下,加入矽鍶孕育劑,澆注到步驟(2)中的造型中,澆注時間為5min,澆注完成後,降溫至520℃取出艉柱;
所述孕育劑的加入量為鐵液重量的0.4%。
(4)熱處理:將艉柱在520℃條件下保溫1.2h,再升溫至830℃,保溫2.2h,降溫至330℃,保溫1.2h,再回溫至625℃,保溫45min,快速降溫至520℃,保持42min,自然冷卻,拋光後得到成品艉柱。
實施例3
一種艉柱的鑄造方法,按照以下幾個步驟:
(1)爐料熔煉:將廢鋼和生鐵按照重量比為2:1置於電爐中熔煉,在溫度為1600℃的條件下熔煉2.5h,得到的鐵液中含硫量小於0.01%,含磷量小於0.03%,含銅量小於0.2%,含碳量為0.21%,含矽量0.38%,含錳量0.60%;
(2)造型:按照鑄件圖紙尺寸要求設計制模,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將上模具和下模具組裝到射芯機,通過射芯機將型砂壓滿模型內,型砂在溫度為115℃條件下加熱固化成型後,備用;
所述型砂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矽砂150kg、硅藻土45kg、丙烯酸樹脂10kg、叔胺4kg、矽烷偶聯劑2kg和水10kg。
其中,矽砂中二氧化矽的含量為84%;
且上述型砂是通過以下步驟獲得的:將矽砂和水混合均勻後,緩慢加入丙烯酸樹脂和硅藻土,攪拌均勻後加入矽烷偶聯劑,最後加入叔胺,快速攪拌混合4min後得到型砂。
(3)澆註:將步驟(1)中的鐵液在溫度為1420℃條件下,加入矽鍶孕育劑,澆注到步驟(2)中的造型中,澆注時間為6min,澆注完成後,降溫至550℃取出艉柱;
所述孕育劑的加入量為鐵液重量的0.5%。
(4)熱處理:將艉柱在550℃條件下保溫1.5h,再升溫至840℃,保溫2.5h,降溫至340℃,保溫1.5h,再回溫至630℃,保溫50min,快速降溫至550℃,保持45min,自然冷卻,拋光後得到成品艉柱。
實施例4
一種艉柱的鑄造方法,按照以下幾個步驟:
(1)爐料熔煉:將廢鋼和生鐵按照重量比為2:1置於電爐中熔煉,在溫度為1650℃的條件下熔煉2.8h,得到的鐵液中含硫量小於0.01%,含磷量小於0.03%,含銅量小於0.2%,含碳量為0.20%,含矽量0.42%,含錳量0.62%;
(2)造型:按照鑄件圖紙尺寸要求設計制模,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將上模具和下模具組裝到射芯機,通過射芯機將型砂壓滿模型內,型砂在溫度為118℃條件下加熱固化成型後,備用;
所述型砂包括以下原料製成:矽砂180kg、硅藻土50kg、丙烯酸樹脂12kg、叔胺8kg、矽烷偶聯劑5kg和水15kg。
其中,矽砂中二氧化矽的含量為85%;
且上述型砂是通過以下步驟獲得的:將矽砂和水混合均勻後,緩慢加入丙烯酸樹脂和硅藻土,攪拌均勻後加入矽烷偶聯劑,最後加入叔胺,快速攪拌混合5min後得到型砂。
(3)澆註:將步驟(1)中的鐵液在溫度為1480℃條件下,加入矽鍶孕育劑,澆注到步驟(2)中的造型中,澆注時間為5min,澆注完成後,降溫至580℃取出艉柱;
所述孕育劑的加入量為鐵液重量的0.5%。
(4)熱處理:將艉柱在580℃條件下保溫1.8h,再升溫至850℃,保溫2.8h,降溫至350℃,保溫1.8h,再回溫至635℃,保溫55min,快速降溫至580℃,保持48min,自然冷卻,拋光後得到成品艉柱。
實施例5
一種艉柱的鑄造方法,按照以下幾個步驟:
(1)爐料熔煉:將廢鋼和生鐵按照重量比為2:1置於電爐中熔煉,在溫度為1680℃的條件下熔煉3h,得到的鐵液中含硫量小於0.01%,含磷量小於0.03%,含銅量小於0.2%,含碳量為0.22%,含矽量0.45%,含錳量0.65%;
(2)造型:按照鑄件圖紙尺寸要求設計制模,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將上模具和下模具組裝到射芯機,通過射芯機將型砂壓滿模型內,型砂在溫度為120℃條件下加熱固化成型後,備用;
所述型砂包括以下原料製成:矽砂200kg、硅藻土60kg、丙烯酸樹脂15kg、叔胺10kg、矽烷偶聯劑8kg和水20kg。
其中,矽砂中二氧化矽的含量為86%;
且上述型砂是通過以下步驟獲得的:將矽砂和水混合均勻後,緩慢加入丙烯酸樹脂和硅藻土,攪拌均勻後加入矽烷偶聯劑,最後加入叔胺,快速攪拌混合5min後得到型砂。
(3)澆註:將步驟(1)中的鐵液在溫度為1500℃條件下,加入矽鍶孕育劑,澆注到步驟(2)中的造型中,澆注時間為6min,澆注完成後,降溫至600℃取出艉柱;
所述孕育劑的加入量為鐵液重量的0.6%。
(4)熱處理:將艉柱在600℃條件下保溫2h,再升溫至860℃,保溫3h,降溫至360℃,保溫2h,再回溫至640℃,保溫60min,快速降溫至600℃,保持50min,自然冷卻,拋光後得到成品艉柱。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