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鍋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00:36:35
專利名稱:炒菜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炊具,特別涉及一種可以用來炒菜或燒烤的鍋。
背景技術:
傳統的炒菜鍋, 一般僅在鍋體的側面設置發熱體,通過該發熱體使鍋內的 食物升溫直至全熟。
這樣的加熱方式,由於熱量有限且不均勻,經常需要30 40分鐘,導致食 物水分過分流失,且食物表面焦黃,令人沒有食慾。
另外,現有的炒菜鍋,在作烘烤的時候,由於網架不能旋轉,經常導致食 物受熱不均勻而烤糊、烤焦或者局部不熟。
因此,如何縮短加熱時間,保留食物的水分,並且提高烘烤質量,成為本 領域技術人員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炒菜鍋,縮短加 熱食物的時間,保留食物的水分,使食物的色澤誘人、味道鮮美。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釆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炒菜鍋,包括一個底座,所述的底座向下形成一個凹陷空間, 一個內 鍋卡套在所述的凹陷空間內,所述的底座上設有至少一個發熱體,所述的發熱 體與所述的內鍋的外側側壁導熱連接,且所述的發熱體與電源相通,其特徵在 於在所述的底座上設有至少一個電發熱器,所述的電發熱器與所述的內鍋的 底部導熱連接,且所述的電發熱器與所述的電源相通。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的電發熱器呈直條狀、盤管狀、S形或者U形。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的電發熱管是呈C型的電發熱管,所述的電發 熱管的兩個開放端通過一個固定片固定在底座上。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 一個電熱管護蓋罩設在所述的電發熱管上。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在所述的內鍋內放置有一個網架。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的內鍋底面中心位置開設有中心孔,所述的網 架中心位置固定連接有一根導柱,所述的導柱從內鍋內部穿過所述的中心孔而 穿出到內鍋外部,且所述的導柱的穿出內鍋外部的一端與一個電機動力連接, 所述的電;fc/L與所述的電源相通。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的導柱的穿出內鍋外部的一端與一個卡塊固定 連接,所述的卡塊與所述的電機的動力輸出軸固定連接。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在所述的底座上進一步設有一個風扇,所述的風扇 與所述的電源相通,且所述的風扇的出風口朝向所述的發熱體。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進一步包括一個蓋體,所述的蓋體與所述的底座相 互蓋合,將所述的內鍋密閉其中。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的蓋體一端與所述的底座樞接,另一端與所述 的底座之間設置有能夠開合的卡扣裝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在於採 用本實用新型來烹飪食物,由於加熱時間大大縮短,而且加熱更加均勻,可以 使熟的食物儘可能地保留水分,並且食物外形飽滿,色澤鮮嫩。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剖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蓋體l;內鍋2;固定架3;網架4;卡塊5;電才幾6;固定 片7;底座8;凹陷空間81;發熱體9;導柱10;電熱管護蓋11;電發熱器12; 風扇13。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形狀、構造以及特點能夠更好地被理解,以下將通過 較佳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結構 更加清晰,所述的附圖有可能在繪製過程中改變了實際的比例關係,這不應當 被理解為對本專利申請的具體限定。
由圖1、圖2所示,分別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和側視剖視圖,其揭示了一種炒菜鍋,包括能夠相互蓋合的底座8與蓋體1,所述的蓋體1 一端樞接在所述的底座8上,另一端與所述的底座8之間設置有能
夠開合的卡扣裝置(圖中未標示)。所述的底座8向下形成一個凹陷空間81, 一個內鍋2卡套在所述的凹陷空間81內,並被所述的蓋體1密閉其中。與現有 技術相同,本實用新型的底座8上用環狀的固定架3固定有至少一個發熱體9, 所述的發熱體9與所述的內鍋2的外側側壁導熱連接,且所述的發熱體9與電 源(未予圖示)相通,用來給內鍋2內的食物提供熱量。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不同的是,在所述的底座8上設有至少一個電發熱 器12,所述的電發熱器12與所述的內鍋2的底部導熱連接,且所述的電發熱器 12與所述的電源相通。如此設計,可以提供輔助熱量到內鍋2的底部,不但可 以節約加熱食物的時間,還可以使食物的受熱更加均勻。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電發熱器12的形狀並不需要也不能特別限定,可 以是直條狀、盤管狀、S形或者U形。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電發熱器12是以 呈C型的電發熱管為例說明,如圖1、圖2所示,所述的電發熱管的兩個開放 端通過一個固定片7固定在底座8上,並在所述的電發熱管上罩設有一個電熱 管護蓋11。所述的電熱管護蓋11能夠避免所述的電發熱管受到刮蹭而損壞,還 能夠避免電熱管晃動而發生危險。
為了使所述的內鍋2具有盛放燒烤食物的功能, 一般在所述的內鍋2內還 可以放置有一個網架4。然而,由於一般炒菜鍋的網架4不能旋轉,使得被燒烤 的食物不能均勻受熱,經常性的,食物的某一局部烤焦、烤糊,另一局部卻還 是生的。
為了避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增加了下述結構設計在所述的內鍋2底 面中心位置開設一個中心孔(圖中未標示),並在所述的網架4中心位置焊接 一根導柱10,然後將所述的導柱10從內鍋2內部穿過所述的中心孔而穿出到內 鍋2外部,接著將所述的導柱10的穿出內鍋2外部的一端與一個卡塊5固定連 接,所述的卡塊5與一個電機6的動力輸出軸動力連接,最後將所述的電機6 固定並與所述的電源相通。如此設計,當烘烤食物的時候,啟動所述的電機6, 所述的卡塊5帶動所述的導柱10以及所述的網架4 一同旋轉,使網架4上的食 物可以邊旋轉邊受熱,不僅可以縮短烘烤時間,還可以是烘烤出來的食物口感 更好,更加適於食用。
為了進一步提高加熱效率,還在所述的底座8上進一步設有一個風扇13, 所述的風扇13與所述的電源相通,且所述的風扇13的出風口朝向所述的發熱體9。使用的時候,風扇13吹出的氣流首先在發熱體9處吸收熱量,然後環繞 內鍋2的側壁行走,將熱量釋放到內鍋2側壁後,排出到炒菜鍋外部。如此一 來,可以進一步提高加熱效率,還能促使內鍋2被均勻加熱。
採用本實用新型來烹飪食物,由於加熱時間大大縮短,而且加熱更加均勻, 可以使熟的食物儘可能地保留水分,並且食物外形飽滿,色澤鮮嫩。
以上說明對本實用新型而言只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領域普通技 術人員理解,在不脫離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可作出許多修 改、變化或等效,但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炒菜鍋,包括一個底座,所述的底座向下形成一個凹陷空間,一個內鍋卡套在所述的凹陷空間內,所述的底座上設有至少一個發熱體,所述的發熱體與所述的內鍋的外側側壁導熱連接,且所述的發熱體與電源相通,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底座上設有至少一個電發熱器,所述的電發熱器與所述的內鍋的底部導熱連接,且所述的電發熱器與所述的電源相通。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炒菜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電發熱器呈直條狀、 盤管狀、S形或者U形。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炒菜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電發熱管是呈C型 的電發熱管,所述的電發熱管的兩個開放端通過一個固定片固定在所述的底座 上。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炒菜鍋,其特徵在於 一個電熱管護蓋罩設在所 述的電發熱管上。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炒菜鍋,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內鍋內放置有一 個網架。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炒菜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內鍋底面中心位置 開設有中心孔,所述的網架中心位置固定連接有一根導柱,所述的導柱從內鍋 內部穿過所述的中心孔而穿出到內鍋外部,且所述的導柱的穿出內鍋外部的一 端與一個電機動力連接,所述的電機與所述的電源相通。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炒菜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導柱的穿出內鍋外 部的一端與一個卡塊固定連接,所述的卡塊與所述的電機的動力輸出軸固定連 接。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炒菜鍋,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底座上進一步設 有一個風扇,所述的風扇與所述的電源相通,且所述的風扇的出風口朝向所述 的發熱體。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炒菜鍋,其特徵在於進一步包括一個蓋體,所 述的蓋體與所述的底座相互蓋合,將所述的內鍋密閉其中。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炒茱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蓋體一端與所述 的底座樞接,另一端與所述的底座之間設置有能夠開合的卡扣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炒菜鍋,包括一個底座,所述的底座向下形成一個凹陷空間,一個內鍋卡套在所述的凹陷空間內,所述的底座上設有至少一個發熱體,所述的發熱體與所述的內鍋的外側側壁導熱連接,且所述的發熱體與電源相通,在所述的底座上設有至少一個電發熱器,所述的電發熱器與所述的內鍋的底部導熱連接,且所述的電發熱器與所述的電源相通。採用本實用新型來烹飪食物,由於加熱時間大大縮短,而且加熱更加均勻,可以使熟的食物儘可能地保留水分,並且食物外形飽滿,色澤鮮嫩。
文檔編號A23L1/01GK201365494SQ2009200057
公開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請日期2009年2月24日 優先權日2009年2月24日
發明者陸華國 申請人:陸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