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性固體丙烯酸樹脂的生產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09:26:39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工生產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性固體丙烯酸樹脂的生產裝置。
背景技術:
:
丙烯酸樹脂,又叫丙烯酸樹脂乳液,CAS號為9003-01-4,分子式為(C3H4O2)n,用於配製皮革及某些高檔商品的塗飾劑、製取丙烯酸樹脂漆類等,是一種化工中間體。水性固體丙烯酸樹脂具有高光澤、分散性好,優異的耐水耐磨擦性,乾燥速度快、透明度好及良好的抗粘連性。廣泛應用於柔版、凹版水性油墨,水性上光油,水性壓光油(磨光),水性塗料及水性漆等。
現有的水性固體丙烯酸樹脂生產設備,在水性固體丙烯酸樹脂生產時,很容易產生大量的粉塵顆粒狀汙染物,造成空氣汙染,危害環境,同時能耗較高,不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標準。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克服現有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水性固體丙烯酸樹脂的生產裝置,該裝置通過攪拌機構和回收機構,在水性固體丙烯酸樹脂的生產過程中,能夠有效的將排放的粉塵顆粒汙染物收集、淨化,並回收利用,與現有技術相比,生產的能耗大大降低,減少了環境汙染,節約了生產成本,保護了生產環境和工人健康,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標準。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採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水性固體丙烯酸樹脂的生產裝置,包括攪拌機構和回收機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攪拌機構包括攪拌桶、攪拌器、密封蓋,所述攪拌桶安裝在工作檯上,所述攪拌器設置在攪拌桶的內部,所述密封蓋設置在攪拌桶上部,通過攪拌桶對水性固體丙烯酸樹脂生產過程中的各種原料進行生產,通過攪拌器進行混合攪拌,通過密封蓋密封攪拌桶,避免揚塵漂浮。
所述密封蓋還傾斜設置入料口,在實際生產時,如果中途添料時,可不比將密封蓋打開,直接通過入料口添料,傾斜的入料口,減少了揚塵的上升。
所述入料口的上蓋為透明結構,便於觀察桶內情況。
所述攪拌桶外底部設置電機,電機的傳動軸一端穿過攪拌桶桶底與攪拌器連接固定,通過電機驅動攪拌器進行攪拌混合生產。
所述傳動軸與攪拌桶桶底之間設置密封軸套,避免攪拌桶桶底內部液體滲漏。
所述攪拌器為兩級攪拌器,分為上下兩層,上攪拌器的連接軸比下攪拌器的連接軸短,在實際攪拌生產時,下攪拌器由於連接軸較長,攪拌範圍更大,避免原料沉積附著在攪拌桶桶底,上攪拌器由於連接軸較短,離心力較小,能夠減小攪動產生的波紋,從而使攪拌快速均勻,增加攪拌的效率。
所述攪拌器的攪拌槳葉內側為弧形結構,增加攪拌時產生的漩渦,從而使的原料能夠自下而上立體循環,避免原料沉積附著在攪拌桶桶底,從而增加攪拌的效率。
所述攪拌槳葉的上下兩端還分別設置透過自身的通孔,在攪拌時,起到減少阻力的作用,降低能耗。
所述攪拌桶外壁還設置隔熱保溫殼,隔熱保溫殼內壁與攪拌桶外壁之間設置電多根電加熱絲,所述電加熱絲一端延伸至攪拌桶內部,另一端延伸至隔熱保溫殼的外部,並通過加熱導線連接,通過電加熱絲對桶內加熱,電加熱絲設置在通體底部的好處是,能夠與攪拌器配合,液體在攪動過程中衝刷電加熱絲,使得加熱更為均勻,加熱效率高,能耗低,通過隔熱保溫殼避免電加熱絲和攪拌桶的熱量逃逸,增加了加熱和保溫的效果,同時避免攪拌桶與人體直接接觸,燙傷工人,在增加了生產的安全性。
所述回收機構還包括收集管、吸塵件、吸塵風機和噴淋管,所述收集管下段設置在隔熱保溫殼的外部並且底端延伸至生產攪拌桶桶底部外側,收集管的上段延伸至攪拌桶內部上方;所述吸塵件傾斜設置在攪拌桶內部收集管的端頭,傾斜的吸塵件增加了吸塵面積,避免揚塵向上逃逸;所述吸塵風機傾斜設置在收集管的折彎處內部,通過吸塵風機將揚塵吸入收集管並抽送至收集管的下段,所述噴淋管設置在收集管下段內壁,通過噴淋管將粉塵顆粒液化收集,避免揚塵向上漂浮。
所述噴淋管上部還設置圓形噴頭,通過噴淋管的圓形噴頭,增加噴淋面積,降低水源的浪費;
實際生產時,通過吸塵件將攪拌桶內部的揚塵吸收進收集管,通過吸塵風機增加吸塵力度,噴霧將揚塵液化,液化後的揚塵通過收集管底端收集,二次利用。
所述回收機構設置兩個,分別對應設置在攪拌桶的兩側。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提供一種水性固體丙烯酸樹脂的生產裝置,能夠有效的將生產過程中排放的粉塵顆粒汙染物收集、淨化,並回收利用,與現有技術相比,生產的能耗大大降低,減少了環境汙染,節約了生產成本,保護了生產環境和工人健康,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標準。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水性固體丙烯酸樹脂的生產裝置,包括攪拌機構1和回收機構2,其特徵在於:
所述攪拌機構1包括攪拌桶11、攪拌器12、密封蓋13,所述攪拌桶11安裝在工作檯3上,所述攪拌器12設置在攪拌桶11的內部,所述密封蓋13設置在攪拌桶11上部;
所述密封蓋13還傾斜設置入料口131。
所述入料口131的上蓋為透明結構。
所述攪拌桶外11底部設置電機14,電機14的傳動軸141一端穿過攪拌桶桶底15與攪拌器12連接固定,通過電機14驅動攪拌器12進行攪拌混合生產。
所述傳動軸141與攪拌桶桶底15之間設置密封軸套142。
所述攪拌器12為兩級攪拌器,分為上下兩層,上攪拌器121的連接軸比下攪拌器122的連接軸短。
所述攪拌器12的攪拌槳葉123內側為弧形結構。
所述攪拌槳葉123的上下兩端還分別設置透過自身的通孔124。
所述攪拌桶11外壁還設置隔熱保溫殼111,隔熱保溫殼111內壁與攪拌桶11外壁之間設置電多根電加熱絲112,所述電加熱絲112一端延伸至攪拌桶11內部,另一端延伸至隔熱保溫殼111的外部,並通過加熱導線113連接。
所述回收機構2還包括收集管21、吸塵件22、吸塵風機23和噴淋管24,所述收集管21下段設置在隔熱保溫殼111的外部並且底端延伸至攪拌桶11底部外側,收集管21的上段延伸至攪拌桶11內部上方,所述吸塵件22傾斜設置在攪拌桶11內部收集管21的端頭,所述吸塵風機23傾斜設置在收集管21的折彎處內部,所述噴淋管24設置在收集管21下段內壁,噴淋管24上部還設置噴頭241;
所述回收機構2設置兩個,分別對應設置在攪拌桶11的兩側。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