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自動窗簾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11:23:41 1
專利名稱:感光自動窗簾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控制技術,特別涉及感光自動控制窗簾。
技術背景目前的很多房間都有窗簾,其結構為導軌上安裝滑輪,滑輪與窗簾頂部連接,但是窗簾 的打開和關上都要靠人為的去拉動,很浪費時間,也不方便,並且由於人手的用力不均,很 容易破壞窗簾的結構,減少了窗簾的使用壽命;現在還有一種窗簾為電動窗簾,使用電機通 過傳動裝置帶動窗簾的打開和關閉,但是也需要人去按動窗簾的開關,當窗簾完全打開或關 閉時如果人沒注意,還繼續按動開關,會增加電機的負荷及造成傳動裝置的打滑現象,且浪 費電力。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電動窗簾需要人為控制的缺點,提供一種感光自動窗簾。 本實用新型解決所述技術問題,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感光自動窗簾,包括窗簾、導軌、 滑輪、電機、傳動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光電開關、微處理器及監測裝置,所述光電開 關與微處理器連接,所述監測裝置與微處理器連接,所述電機與微處理器連接; 具體的,所述光電開關安裝於室外;更進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監測裝置為2個紅外光電傳感器,其安裝位置分別與窗簾打開和 關閉時的位置相對應。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自動控制系統控制電動窗簾開合,不用人為操作,讓窗 簾更加方便。
圖l為實施例的系統框圖; 圖2為實施例窗簾完全關上時的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窗簾完全打開時的示意圖。 其中l為第一監測裝置,2為第二監測裝置,3為窗簾。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使用自動控制系統控制電動窗簾,不用人為操作,讓窗簾更加方便。實施例本例是使用本技術方案設計的感光自動窗簾,其系統框圖如圖l。 其中的監測裝置為紅外光電傳感器。其中第一監測裝置和第二監測裝置分別安裝於與窗簾完全關上和打開時相對應的位置, 其位置示意圖如圖2和圖3。由光電開關發出信號控制微處理器給電機和監測裝置供電。當光電開關受強光照射時,微處理器給電機和第一監測裝置供電,電機帶動窗簾自動關 上,當窗簾完全關上時,第一監測裝置發出的紅外光被窗簾擋住,反射回第一監測裝置,由 第一監測裝置向微處理器發出信號,停止向電機和第一監測裝置供電;當光電開關不再受強光照射時,微處理器給電機反向供電並同時給第二監測裝置供電, 電機帶動窗簾自動打開,當窗簾完全打開時,第二監測裝置發出的紅外光不再被窗簾擋住, 第二監測裝置不再接收到反射信號,由第二監測裝置向微處理器發出信號,停止向電機和第 二監測裝置供電。由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中的各具體電路都屬於本領域常規技術,此處不再詳述。本領 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上述描述,可以採用各種電路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其皆屬 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 感光自動窗簾,包括窗簾、導軌、滑輪、電機、傳動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光電開關、微處理器及監測裝置,所述光電開關與微處理器連接,所述監測裝置與微處理器連接,所述電機與微處理器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控制技術,特別涉及感光自動控制窗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窗簾需要人為控制的缺點,提供一種感光自動窗簾。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感光自動窗簾,包括窗簾、導軌、滑輪、電機、傳動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光電開關、微處理器及監測裝置,所述光電開關與微處理器連接,所述監測裝置與微處理器連接,所述電機與微處理器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自動控制系統控制窗簾開合,不用人為操作,讓窗簾更加方便。
文檔編號A47H5/02GK201101389SQ200720201358
公開日2008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14日
發明者黎 陳, 琴 黃 申請人:黃 琴;陳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