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實現不規則安裝的led燈串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11:53:21 2
專利名稱:可實現不規則安裝的led燈串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LED顯示及照明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實現不規則安裝的LED燈串。
背景技術:
LED (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是一種固態的半導體器件,它的功能是能夠直接將電能轉化為光能散發出去。LED作為顯示屏具有體積小、耗電量低、使用壽命長及環保等優點,正因為如此LED顯示屏被廣泛地運用在交通、通信、醫療及體育等領域,並由此開發出了一大批與LED相關的產品,這其中也包括用於裝飾和照明的LED產品,這些LED產品被廣泛地運用在各種需要裝飾的場合,如大型運動會、大型的節日及大型集會等,其作為裝飾品起到美化布局的作用。·[0003]現有技術中的大多數透光LED顯示屏為燈條結構,燈條結構的LED顯示屏有光線射出時,光線射出的面積大,以散射的方式向外輻射,透光性難以達到設計者所需的要求,而且燈條結構的LED顯示屏不易擴展顯示單元的長度,延展性較差。當需要將多個LED燈條串接起來時,會增加諸多附屬構件,這些構件會增加了 LED顯示屏的生產成本,並且這種多個燈條串接的結構會影響整個LED產品的結構,裝飾效果會大打折扣,因此,有必要對LED顯示屏的結構進行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中LED顯示屏多為燈條結構,單個燈條結構的延展性較差,當需要將燈條結構長距離串接時,會增加諸多附屬構件,這樣致使LED顯示屏的透光性降低,LED燈條串接後形成的LED顯示屏整體結構不一致而影響其視覺效果,提供了一種可實現不規則安裝的LED燈串。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新實用新型採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LED燈串,包括LED發光單元、連接件及屏體支架;所述LED發光單元包括LED燈珠、驅動板、連接器、燈板及外殼;所述外殼分為上殼和下殼,所述上殼與下殼連接後構成一容置空間,所述LED燈珠、驅動板、連接器及燈板均位於所述容置空間內;所述LED燈珠焊接於所述燈板上並通過所述連接器電連接所述驅動板,所述燈板經所述連接及驅動板固定於所述下殼內,所述驅動板設有外接導線的焊接點,所述下殼底部設有開口,所述開口對應於所述LED燈珠設置;所述連接件包括線套、內置於所述線套的導線、左底座及右底座;所述線套的兩端底部均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內空間分別容置所述左底座及右底座;所述左底座上設有左底座彎角排針,所述右底座上設有右底座彎角排針,所述左底座彎角排針及所述右底座彎角排針的一端均為接線端子,所述接線端子通過導線電連接,所述左底座彎角排針的另一端與所述右底座彎角排針的另一端均焊接於相鄰LED發光單元中驅動板的焊接點上;所述屏體支架包括多根鋼繩,所述多根鋼絲形成網狀結構,所述LED發光單元固定於所述鋼繩形成的網點上。[0006]其中,所述LED發光單元的上殼及下殼均為半球狀結構,所述蓋體與所述殼體固定連接成球狀結構。其中,所述LED發光單元中的驅動板上連接有螺柱,所述螺柱的一端為內螺紋連接段,所述螺柱的另一端為外螺紋連接段;所述上殼上設有承接部,所述承接部中設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通過螺釘與所述螺柱的內螺紋連接段螺接,所述下殼上設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與所述螺柱的外螺紋連接段螺接。其中,所述LED發光單元的上蓋上還設有四個缺口,所述缺口位於以上殼中心為圓心的同一圓上。其中,所述LED彩珠發光單中的上殼與下殼包裹住所述鋼繩形成的網點。其中,所述連接件的線套上設有卡槽,所述鋼繩嵌接於所述卡槽中,所述卡槽與鋼繩過盈配合。 其中,所述卡槽的內側壁均設有用於卡位的凸條。其中,所述線套的底部還設有容置腔,所述導線的外側包裹有線管,所述線管與容置腔相適配。其中,所述線套為軟質材料,所述左底座及右底座為硬質材料。其中,所述線套與左底座及右底座一體成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區別於現有技術中LED顯示屏多為燈條結構,單個燈條結構的延展性較差,當需要將燈條結構長距離串接時,會增加諸多附屬構件,這樣致使LED顯示屏的透光性降低,LED燈條串接後形成的LED顯示屏整體結構不一致而影響其視覺效果,本實用新型一種LED燈串,通過採用球形的LED發光單元和LED發光單元連接件便於拓展LED燈串的延展性,而且球形的LED發光單元由於半球形殼體能夠提高光線的聚合度,因此其透光性要好;採用網狀鋼繩,結構輕巧,通透率強,並且能夠做到大面積鋪設的情況下無需其它固定結構來支撐;採用將LED發光單元固定在網狀鋼繩的交叉點上形成的LED燈串結構簡單且穩定,無需增加諸多的附屬構件,生產成本較低,而且位於網狀鋼繩上的LED發光單元整體結構勻稱,具有較佳的視覺效果;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LED燈串的透光性較強,延展性較好,整個結構簡單、輕巧、穩定且勻稱,其裝飾效果較好,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圖I是本實用新型LED發光單元的結構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連接件的結構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燈串的結構圖。標號說明10-LED發光單元101-上殼,102-下殼,103-驅動板,104-燈板。108-連接器;106-螺釘,106a-第一螺釘,106b-第二螺釘;107_螺柱,107a-第一螺柱,107b-第二螺柱;20-連接件:201-線套,201a-卡槽,201c-容置腔;202_左底座;203_右底座,204-導線,205-線管;30-屏體支架301-鋼繩,302-網點。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徵、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並配合附圖詳予說明。請參閱圖I至圖3,本實用新型一種LED燈串,包括LED發光單元10、連接件20及屏體支架30 ;LED發光單元10,包括LED燈珠、驅動板103、連接器108、燈板104及外殼;所述外殼分為上殼101和下殼102,所述上殼101與下殼102連接後構成一容置空間,所述LED燈珠、驅動板103、連接器108及燈板104均位於所述容置空間內;所述LED燈珠焊接於所述燈板104上,LED燈珠通過連接器108與所述驅動板103電連接,所述燈板104經所述連接器及驅動板103固定於所述下殼102內,所述驅動板103設有焊接點,所述下殼102底部設有開口,其對應於所述LED燈珠設置;所述連接件20包括線套201、內置於所述線套201的導線204、左底座202及右底座203 ;所述線套201的兩端底部均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內空間分別容置所述左底座202及右底座203 ;所述左底座202上設有左底座202彎角排針,所述右底座203上設有右底座203彎角排針,所述左底座202彎角排針及所述右底座203彎角排針的一端均為接線端子,所述接線端子通過導線204電連接,所述左底座202彎角排針的另一端與所述右底座203彎角排針的另一端均為連接相鄰LED發光單元10中驅動板103的焊接端子;所述屏體支架30包括多根鋼繩301,所述多根鋼絲形成網狀結構,所述LED發光單元10固定於所述鋼繩301形成的網點302上。在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上殼101與下殼102均呈半球結構,上殼101與下殼102構成整個球狀的LED發光單元10,其具有較佳的視覺效果,且半球結構的下殼102能夠增強LED燈珠的透光性。在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驅動板103連接有螺柱107,所述螺柱的一端為內螺紋連接段,其另一端為外螺紋連接段;所述上殼101上設有承接部,所述承接部中設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通過螺釘106與所述螺柱107的內螺紋連接段螺接,所述下殼102上設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與所述螺柱107的外螺紋連接段螺接,所述螺釘106具體包括第一螺釘106a和第二螺釘106b,所述螺柱107具體為第一螺柱107a和第二螺柱107b,所述第一螺柱107a和第二螺柱107b的外螺紋連接段分別與下殼102上的第二螺孔螺接固定;所述第一螺釘106a和第二螺釘106b分別通過上殼101上的承接部中的第一螺孔與所述第一螺柱107a和第二螺柱107b的內螺紋連接段螺接固定,同一螺柱既能夠通過其內螺紋連接段連接上殼101,還能夠通過其外螺紋連接段連接下殼102,便於固定結構的優化,結構精簡,能夠降低生產成本。在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上殼101上還設有四個缺口,所述缺口允許通過連接線及縱橫交叉狀結構的鋼絲或鋼繩301,連接線通過所述缺口焊接於驅動板103上,所述缺口位於以上殼101中心為圓心的同一圓上,結構對稱且均勻,便於將LED發光單元固定於鋼絲或鋼繩301的網點302,所述LED發光單元10中的上殼101與下殼102固定後包裹住所述鋼繩301形成的網點302,有利於提高LED發光單元10的穩固性。在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線套201的頂部還設有卡槽201a,所述鋼繩301嵌接於所述卡槽201a,所述卡槽201a沿線套201的軸向上設置,所述卡槽201a與鋼繩301過盈配合,卡槽201a與鋼絲或鋼繩301卡接,結構簡單,省去了附加固定夾或固定扣,且穩定性較好,卡槽201a能夠隱藏鋼絲,使鋼絲不影響整體外觀結構;,所述卡槽201a的內側壁延伸均有用於限位的凸條,所述卡槽201a的寬度大於所述卡槽201a兩側凸條間的間距,凸條與卡槽201a形成卡位機構,能夠固定住卡槽201a內部的鋼絲。在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線套201的底部還設有容置腔201c,所述導線204的外側包裹有線管205,所述線管205與容置腔201c相適配,容置腔201c與線管205相適配能夠使得整個連接件20的結構更緊湊,增加視覺效果。在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線套201及所述線管205為軟質材料,如矽膠、塑膠等,軟質材料便於嵌接或套接;所述左底座202及右底座203為硬質材料,如硬質塑料等,硬質材料能夠使彎角排針與底座的固定關係更穩定。在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線套201與底座一體成型,整體包膠提高了強度和外觀·整潔性。背部卡槽201a可以方便卡在鋼絲固定支架上,並且隱藏鋼絲不影響外觀。本實用新型區別於現有技術中LED顯示屏多為燈條結構,單個燈條結構的延展性較差,當需要將燈條結構長距離串接時,會增加諸多附屬構件,這樣致使LED顯示屏的透光性降低,LED燈條串接後形成的LED顯示屏整體結構不一致而影響其視覺效果,本實用新型一種LED燈串,通過採用球形的LED發光單元和LED發光單元連接件便於拓展LED燈串的延展性,而且球形的LED發光單元由於半球形殼體能夠提高光線的聚合度,因此其透光性要好;採用網狀鋼繩,結構輕巧,通透率強,並且能夠做到大面積鋪設的情況下無需其它固定結構來支撐;採用將LED發光單元固定在網狀鋼繩的交叉點上形成的LED燈串結構簡單且穩定,無需增加諸多的附屬構件,生產成本較低,而且位於網狀鋼繩上的LED發光單元整體結構勻稱,具有較佳的視覺效果;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LED燈串的透光性較強,延展性較好,整個結構簡單、輕巧、穩定且勻稱,其裝飾效果較好,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可實現不規則安裝的LED燈串,其特徵在於,包括LED發光單元、連接相鄰LED發光單元的連接件、承載LED發光單元及連接件的屏體支架; 相鄰LED發光單元之間通過連接件電連接,所述屏體支架包括多根鋼繩,所述多根鋼絲形成網狀結構,所述LED發光單元固定於所述鋼繩形成的網點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LED燈串,其特徵在於,所述LED發光單元包括LED燈珠、驅動板、連接器、燈板及外殼;所述外殼分為上殼和下殼,所述上殼與下殼連接後構成一容置空間,所述LED燈珠、驅動板、連接器及燈板均位於所述容置空間內;所述LED燈珠焊接於所述燈板上並通過所述連接器電連接所述驅動板,所述燈板經所述連接及驅動板固定於所述下殼內,所述驅動板設有外接導線的焊接點,所述下殼底部設有開口,所述開口對應於所述LED燈珠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LED燈串,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件包括線套、內置於所述線套的導線、左底座及右底座;所述線套的兩端底部均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內空間分別容置所述左底座及右底座;所述左底座上設有左底座彎角排針,所述右底座上設有右底座彎角排針,所述左底座彎角排針及所述右底座彎角排針的一端均為接線端子,所述接線端子通過導線電連接,所述左底座彎角排針的另一端與所述右底座彎角排針的另一端均焊接於相鄰LED發光單元中驅動板的焊接點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LED燈串,其特徵在於,所述LED發光單元的上殼及下殼均為半球狀結構,所述上殼與所述下殼固定連接成球狀結構,所述LED發光單元中的上殼與下殼包裹住所述鋼繩形成的網點。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LED燈串,其特徵在於,所述LED發光單元中的驅動板上連接有螺柱,所述螺柱的一端為內螺紋連接段,所述螺柱的另一端為外螺紋連接段;所述上殼上設有承接部,所述承接部中設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通過螺釘與所述螺柱的內螺紋連接段螺接,所述下殼上設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與所述螺柱的外螺紋連接段螺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LED燈串,其特徵在於,所述LED發光單元的上殼上還設有至少一個缺口,所述缺口位於以上殼中心為圓心的同一圓上。
7.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LED燈串,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件的線套上設有卡槽,所述鋼繩嵌接於所述卡槽中,所述卡槽與鋼繩過盈配合。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LED燈串,其特徵在於,所述卡槽的內側壁均設有用於卡位的凸條。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LED燈串,其特徵在於,所述線套的底部還設有容置腔,所述導線的外側包裹有線管,所述線管與容置腔相適配。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LED燈串,其特徵在於,所述線套為軟質材料,所述左底座及右底座為硬質材料,所述線套與左底座及右底座一體成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實現不規則安裝的LED燈串,屬於LED顯示及照明技術領域,該燈串包括LED發光單元、連接件及屏體支架;所述LED發光單元包括LED燈珠、驅動板、連接器、燈板及外殼;所述外殼分為上殼和下殼,所述上殼與下殼連接後構成一容置空間,所述LED燈珠、驅動板、連接器及燈板均位於所述容置空間內;所述連接件包括線套、內置於所述線套的導線、左底座及右底座;所述屏體支架包括多根鋼繩,所述多根鋼絲形成網狀結構,所述LED發光單元固定於所述鋼繩形成的網點上。本實用新型LED燈串的透光性較強,延展性較好,整個結構簡單、輕巧、穩定且勻稱,其裝飾效果較好,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文檔編號F21Y101/02GK202708635SQ201220160478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6日
發明者謝光明, 肖尤金, 徐小川 申請人:深圳市金立翔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