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魚類分選暫養打包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3-28 07:21:05 1

本發明涉及魚類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魚類分選暫養打包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對魚類的分選加工大多採用手工的方式進行。手工分選作業工作效率低,耗時長,勞動強度大,而且分級後的產品規格極不均勻,不準確。為了提高分選精度,有些企業還要對其進行二次分級作業,這又容易導致魚體受到汙染或發生變質,不僅影響產品的質量,而且提高了生產成本,降低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因此,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存在問題,提供一種分選效率高、分選精度好的加工分選的技術顯得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魚類分選暫養裝置,分選效率高,分選精度好,同時提高魚的活性和存活率。
本發明實施例一種魚類分選暫養打包裝置的技術方案包括:
魚類分選裝置、魚類暫養裝置和打包裝置;
所述魚類分選裝置包括進魚通道和與所述進魚通道相通的至少一個過濾稱重分選組件;所述過濾稱重分選組件包括依次設置的過濾單元、稱重單元和分選單元;所述分選單元上設有若干獨立的分選區間,每一分選區間對應一導魚槽;
所述魚類暫養裝置可選擇性的與所述導魚槽相通或斷開,所述魚類暫養裝置設有若干相通的且由高到低設置的暫養池;
所述打包裝置包括打包水池、位於打包水池內的抽魚通道與所述抽魚通道相通的打包臺。
優選的,各所述導魚槽上均設有第一可開合部件,所述第一可開合部件使所述導魚槽導通或斷開,各所述可開合部件的下方均設有第一回收單元。
優選的,所述導魚槽與位於最高處的所述暫養池之間設有第二可開合部件和位於第二可開合部件下方的濾槽,所述濾槽與所述魚類暫養裝置相通。
優選的,所述第二可開合部件和/或所述第一可開合部件均為旋轉件。
優選的,每一所述暫養池均包括間隔設置且相通的魚流動腔和過濾腔。
優選的,所述魚流動腔和所述過濾腔通過位於所述暫養池底部的倒置錐形腔相通。
優選的,所述魚流動腔的底壁上設有若干間隔設置的排氣孔。
優選的,所述打包水池與位於最低處的所述暫養池之間設有傾斜板。
優選的,所述打包平臺上設有打包稱重單元。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種魚類分選裝置的結構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種魚類暫養裝置的結構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種魚類分選裝置和魚類暫養裝置之間的可開合部件和濾槽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本發明中的魚類分選暫養打包裝置包括魚類分選裝置、魚類暫養裝置和打包裝置,下面結合附圖分別進行說明。
(一)魚類分選裝置
請參閱圖1,本發明實施例一種魚類分選裝置的技術方案包括:
進魚通道1和與所述進魚通道1相通的至少一個過濾稱重分選組件。過濾稱重分選組件數量不局限於圖示的四個,對應的進魚通道1上設有與過濾稱重分選組件相對應的四個導魚撥杆11,導魚撥杆11用於將進魚通道1上的待分選魚導入不同的過濾稱重分選組件。
所述過濾稱重分選組件包括依次設置的過濾單元2、稱重單元3和分選單元4,下面針對過濾單元2、稱重單元3和分選單元4進行展開說明:
(1)過濾單元2
過濾單元2與進魚通道1相通,由於本實施例中的魚類分選裝置是通過待分選魚的重量進行分類,所以本實施例中的過濾單元2放置在稱重單元3之前,待分選魚進入過濾單元2時可濾掉自身攜帶的水分,確保後續稱重單元3的稱重準確性。
如圖1所示,過濾單元2可以由若干間隔設置的滾筒21組成,為了便於待分選魚的流動,過濾單元2可以設為相對於水平面傾斜設置。
此外,過濾單元2也可以由設有若干通孔的濾網組成。同理,為了便於待分選魚的流動,過濾單元2可以設為相對於水平面傾斜設置。
(2)稱重單元3
所述稱重單元3設有稱重機,用於稱取待分選魚的重量,根據不同的重量分配其進入分選單元4上的設定的分選區間42。
(3)分選單元4
所述分選單元上設有若干獨立的分選區間42,不局限於圖示的七個。每一分選區間42對應一導魚槽5,便於將不同重量的待分選魚輸送到不同的導魚槽。
所述分選單元包括與稱重單元3相通的分選通道41,沿所述分選通道41長度延伸的方向上設有若干間隔設置的分選區間42,各所述分選區間42均由分選擋板421和分選斜板422組成。
各所述導魚槽5上均設有第一可開合部件,所述第一可開合部件使所述導魚槽5導通或斷開,各所述第一可開合部件的下方均設有第一回收單元。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可開合部件為一旋轉件,所述可開合部件選擇性的與所述導魚槽連接或分離。
(二)魚類暫養裝置
請參閱圖2和圖3,本發明實施例一種魚類暫養裝置7的技術方案包括:
由高到低依次設置的若干暫養池、循環水管道和冰水管道,暫養池不局限圖中所示的高暫養池71、中暫養池72、低暫養池73,相鄰的兩個暫養池通過可開合的魚連通通道相通。
位於最低處的所述暫養池設有出水口,所述循環水管道與所述出水口相通且在每一所述暫養池上設有出水管,且所述冰水管道在每一所述暫養池上設有出水管。
魚類分選裝置和魚類暫養裝置之間設有第二可開合部件6和位於所述第二可開合部件下方的濾網8,所述濾網8的下方設有第二回收單元,導魚槽5與第一可開合部件6選擇性的相通或斷開,當導魚槽5與第二可開合部件6斷開時,經過魚類分選裝置的分選魚和導魚槽內的水落在濾網8上,此時水經過濾網8落入第二回收單元9,而位於濾網8上的魚則進入魚類暫養裝置。
在每一暫養池內均設有間隔設置且相通的魚流動腔和過濾腔,待暫養魚在魚流動腔內流動,魚流動腔的底部上設有若干間隔設置的噴氣孔,用於向魚流動腔內補充氧氣。需要說明的是,在暫養池沿流動方向的末端的底部設有倒置錐形腔,倒置錐形腔分別與魚流動腔和過濾腔相通,實現魚流動腔內的水進入過濾腔過濾,同時,倒置錐形腔上連接有排汙管,用於將收集到的汙物排出。
(三)打包裝置
打包裝置包括打包水池、位於打包水池內的抽魚通道與所述抽魚通道相通的打包臺,打包水池與位於最低處的暫養池的出魚口通過一傾斜板相連通,抽魚通道在打包水池內傾斜設置,通過電機將待打包的魚從抽魚通道的底部輸送至抽魚通道的頂部;打包平臺與抽魚通道的頂部相通,抽上來的魚在打包平臺上稱重後進行打包。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