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體感染的原因 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治療方法
2025-07-23 02:23:09
肺炎支原體感染是肺炎支原體引起的急性間質性肺炎,起病緩慢,發病初期有咽痛、頭痛、發熱等等症狀,它是由口、鼻分泌物經空氣傳播引起散發流行的呼吸道感染,通常都發生在兒童身上,不過近些年成年人、老年人身上也出現不少,患者生活中要接受正確的治療,做好預防工作。
肺炎支原體感染症狀
肺炎支原體感染人體後,經過2~3周的潛伏期,繼而出現臨床表現,約1/3的病例也可無症狀。它起病緩慢,發病初期有咽痛、頭痛、發熱、乏力、肌肉酸痛、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等症狀。發熱一般為中等熱度,2~3天後出現明顯的呼吸道症狀,突出表現為陣發性刺激性咳嗽,以夜間為重,咳少量黏痰或黏液膿性痰,有時痰中帶血,也可有呼吸困難、胸痛。發熱可持續2~3周,體溫正常後仍可遺有咳嗽。
支原體肺炎患者雖然自感症狀較重,但胸部體檢一般無明顯異常體徵。鼻部輕度鼻塞、流涕,咽中度充血。耳鼓膜常有充血,約15%有鼓膜炎。頸淋巴結可腫大。約10%~15%病例發生少量胸腔積液。除呼吸系統的表現外,支原體肺炎可伴發多系統、多器官損害。皮膚損害可表現為斑丘疹、結節性紅斑、水皰疹等。胃腸道系統可見嘔吐、腹瀉和肝功損害。血液系統損害較常見溶血性貧血。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可見多發性神經根炎、腦膜腦炎及小腦損傷等。心血管系統病變偶有心肌炎及心包炎。
肺炎支原體感染的原因
肺炎支原體感染指的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急性間質性肺炎,其患病原因主要是因為病毒的傳播。
肺炎支原體感染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健康人吸入患者咳嗽,打噴嚏時噴出的口、鼻分泌物而感染。
支原體為動物多種疾病的致病體,而其中只有肺炎支原體肯定對人致病。它是由口、鼻分泌物經空氣傳播引起散發流行的呼吸道感染,主要見於兒童和青少年,不過,近幾年發現,肺炎支原體感染在成人中亦非少見。呼吸道感染有咽炎和支氣管炎,少數累及肺支原體肺炎約佔非細菌性肺炎的1/3以上。
肺炎支原體在發病前2~3天直至病癒數周皆可在呼吸道分泌物中發現。它通過接觸感染,長在纖毛上皮之間不侵入肺實質,其細胞膜上有神經氨酸受體,可吸附於宿主的呼吸道上皮細胞表面抑制纖毛活動和破壞上皮細胞,同時產生過氧化氫進一步引起局部組織損傷。
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治療方法
主要是大環內酯類藥物紅黴素或阿奇黴素。療程短則1—2周,長則3—4周,甚至更長。因為肺炎支原體抗體檢測受感染時間限制,對疑似近期感染者,在未取得檢測結果前,經驗性選擇大環內酯類藥物治療,是十分必要的。經有效抗生素治療可縮短病程,減輕症狀,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如治療不徹底,不能完全清除病原體則病情易復發,甚至可從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分離出肺炎支原體達數月之久,從而成為感染的傳播者。
怎麼預防肺炎支原體感染
1、積極鍛鍊身體。平日要有計劃地鍛鍊身體,睡眠時室內要保持空氣清新,溫度適宜。應開窗睡眠,至少應間接通風。充分利用日光浴、空氣浴及水浴。增強體質是防病的第一重要因素。
2、講衛生,避免交叉感染。不到人群密集、通風不良的影劇院、百貨公司、超市等處去。儘量避免接觸患者,有病就近就醫,少跑大醫院,縮短候診時間。以往認為呼吸道疾病僅由呼吸傳播,近年已證實,接觸傳染是重要的傳播方式。
3、藥物預防。某些中西藥物可提高機體細胞及體液免疫功能,最好是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4、注射疫苗。有些地方用減毒病毒疫苗,但尚不能普及應用,曾設計疫苗進行預防,但保護率僅50%,抗生素預防也無系統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