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看這些手機依賴症症狀 很多人都已「病入膏肓」
2025-07-23 08:11:17
"手機依賴症"就是社會群體在日常生活中將使用手機作為人際交往、娛樂和生活的主要手段,並且存在強烈、持續的需求感和依賴感的心理和行為。通俗一點來說,手機依賴症是一種病,而這種病有其顯著的具體症狀表現,我們可以根據症狀對照,來看看你是病情初期還是病入膏肓!
手機依賴症症狀
症狀一:焦慮。
出門如果忘記帶手機就會心神不寧,有落寞感或總想著手機,總擔心會漏掉接電話。經常會害怕手機沒電,充電器隨身攜帶。手機不在身邊或是沒有電的時候,心裡就會莫名焦慮,想盡一切辦法去趕緊恢復常態。即使是拖延症晚期的你在手機這件事上絕對是健康萬分。
症狀二:情緒失控。
手機沒信號或信號減弱便開始煩躁。當手機經常連不上線、收不到信號時,脾氣也會變得暴躁起來。如外出用餐、下午茶的時候,如果店裡的信號不好,對於整個餐廳或咖啡廳的形象評價會較低,對於服務員的服務會有點容易挑刺。
症狀三:強迫症。
常把手機放在隨時能拿到的地方,即使睡覺的時候也要放在身邊。然後會經常下意識地拿出手機看。在開會或者要求靜音的其他場合,會悄悄查看手機。手機成為寸步不離的"玩具"。
症狀四:依賴症。
完全依賴手機進行人際交往,明明可以直接面對面交流,卻要發信息或打電話。如現在的人有時候即使在同一個房間,同一個餐桌上,兩個人也會在微信或者QQ上發信息聊天。甚至有人在洗澡的時候都會將自己的手機帶到浴室當中,哪怕是打開一個視頻或者是音樂,甚至只是靜靜的放在那邊,都會覺得心情極好!
症狀五:交流障礙症。
現在的人們相互之間的距離似乎可以用"你在我身邊,卻感覺相距千裡"來形容。如親朋好友們在聚會的時候,圍坐在一張桌子前的彼此都已經不會相互之間交流了,而是抱著自己的手機,表情各異的莫名詭異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當中。這種交流障礙已經不是交流能力的障礙,而變成了交流欲望的障礙了。
症狀六:食欲不振症。
民以食為天,中華美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用餐講究細嚼慢咽,色香味細細品鑑。但是現在的人在吃飯的時候,眼睛總是緊緊盯著自己的手機屏幕,而吃飯的過程幾乎已經機械化為夾菜、放入嘴中、咀嚼、吞咽的流程了。長此以往,人會出現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的症狀,本該是享受的用餐變成了單調機械。
症狀七:睡眠質量差,視力下降。
依賴症患者晚上躺在床上的時候總是在不斷的刷著自己的手機,預計的睡覺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就過去了幾個小時,於是凌晨一兩點睡覺成為家常便飯。晚睡自然會使得睡眠質量極差,第二天學習工作狀態也極為不在狀態。而長久的盯著手機屏幕造成的最直接的一大影響就是視力的下降。
手機依賴症的危害
1、生活圈子變窄
手機使得以往的家庭聚會、同學聚會等傳統社交模式變得「不那麼重要」。沉溺於手機的人們就像「活在氣泡裡的一代」。「手機和其他多媒體工具像一個氣泡把我們包裹起來,讓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小的屏幕上。」
2、容易忽略疲勞感
人們在玩手機的過程中往往忽略了身體的疲勞感,事實上,長時間盯著手機屏幕會造成眼疲勞;長時間低頭使用手機會造成頸部、手臂肌肉疲勞;而長時間過度使用觸屏手機,會導致手部關節、肌腱損傷性症狀群,包括手指、手腕關節疼痛無力,動作不靈活等,形成所謂的「觸屏手」。
3、 削減思考的能力
呂寶才介紹,手機會讓人陷入一種持續的「多任務」狀態,長此以往甚至會讓人們患上類似「注意力障礙」的心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人的注意力受到 了嚴重的影響,思維不斷被打斷,這大大削減了思考的能力,讓思維變得更難以深入。此外,過度關注手機還會讓人處於應激狀態。外間的一切變化,隨時可以接收 得到,讓人難以安定。「即使是在休假的時間裡,也與手機形影相伴,讓自己的行蹤時刻掌握在每一個想與你聯絡的人手裡。其實這樣做並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
4、影響人際關係
如果你在和家人、朋友交流時,不停地擺弄手機,會讓對話產生「延遲」,使對方覺得你缺乏誠意,也更容易引起衝突。
5、總聽見手機振動聲
手機明明靜音,有時甚至壓根沒帶手機,卻感覺它仿佛在響或振動,這就說明你已經因沉迷於手機而產生幻覺了。
如何減輕對手機的依賴
1、將生活重心從手機上轉移
對於成年人,呂寶才建議大家通過自我約束逐漸減少不必要使用手機的次數,嘗試著離手機遠一點。「很多人上車第一件事就是掏出手機來玩,其實完全可以靜下心來,看看車外,放鬆一下身心。」
2、試著不帶充電器
你可以嘗試不帶充電器,逼著自己減少手機上網(這個很耗電)的時間,這個辦法很有效。換一個非智慧型手機,功能單一、無複雜操作„„對手機依賴的毛病或許慢慢就沒有了。
3、我能經常感到滿足
所有的依賴症的根本原因都是「沒有滿足感」,如果不能知道自己感到滿足是一種怎樣的狀態,那麼你就總是處於不滿足的狀態。因此你需要經常告訴自己,我對這樣的狀況感到滿足,我知道當自己感到滿足時是怎樣的狀態。
4、轉移注意力
有意識地把手機放到一邊,通過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轉移自己的注意力,能夠不用手機完成的事情,儘量不用手機,等我們慢慢戒除對手機的過分依賴,它自然就會回歸「工具」的角色。
5、把手機裝在包裡
拿在手上會讓人們時刻意識到手機的存在,一旦離開,就會產生較為嚴重的「分離焦慮」。不妨放在包裡,調一個響亮些的鈴聲,這樣既可以避免漏接電話,也可以減輕對手機的依賴。
6、多讀書看報和運動
多在現實生活中積極與人交談,多讀讀書、看看報,通過自我約束逐漸減少不必要使用手機的次數,儘量將生活的重心從手機上轉移。如果客觀條件允 許,最好多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動,如:聽音樂、外出散步、郊遊、健身等。如果對手機依賴過於嚴重,就要去看心理醫生,以免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結語:手機依賴症患者極大多數都知道時候對自己帶來的一些不利之處,但是卻都無法控制自己,小編也是其中之一。讓我們離開手機,估計多數人只能回復一句"臣妾做不到啊!"最後我想說的是,如果以上做不到,請找個女朋友或許可以改變你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