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響可不是缺鈣 而是一種髕骨軟骨軟化症
2025-07-22 07:25:09
你是不是發現自己在做一些動作時,比如下蹲這種需要用到膝蓋的動作的時候,就會聽到響聲?其實伸屈膝關節的異常彈響非常常見,很多人還會伴有膝關節的疼痛、酸脹等不適感,那是因為你髕骨上的軟骨出了問題了,醫用術語叫做:髕骨軟骨軟化症。現在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吧!
髕骨軟骨軟化症是什麼
髕骨軟骨軟化症是指髕骨軟骨面因慢性損傷後,軟骨腫脹、龜裂、破碎、侵蝕、脫落,最後與之相對的股骨髁軟骨也發生相同病理改變,而形成髕股關節的骨關節病。
髕骨軟骨軟化症的病因
1.生物力學因素
(1)創傷學說在髕骨軟化症致病因素中,創傷學說漸趨公認,包括直接創傷、間接創傷及各種反覆作用超過關節軟骨生理範圍的物理應力,導致關節軟骨的「薄殼結構」和「拱形結構」破壞,軟骨細胞失去它們的保護而壞死,軟骨基質合成減少,導致關節軟骨進行性破壞。
(2)髕骨不穩定學說指高位髕、低位髕、髕骨傾斜、髕骨半脫位或脫位。髕骨不穩可造成髕骨關節面上壓力增大、分布異常,引起軟骨損傷。
(3)髕股壓力學說髕股關節生物力學研究的進展,對髕股壓力與髕骨軟化症的關係出現了不同認識。強調接觸高壓對髕骨軟骨軟化症的影響。但用壓力過高學說難以解釋臨床上髕骨內側偏面為髕骨軟骨軟化症高發區的現象。
2.生物化學因素
(1)自身免疫學說關節軟骨表面能阻止抗膠原抗體進入軟骨深層組織而對其有保護作用。
(2)軟骨營養障礙各種致傷因素使關節液的分泌及其成分發生異常變化,影響髕軟骨正常的營養和生理生化過程,促使軟骨變性而發病。
(3)軟骨溶解學說關節滑膜受傷後滲透壓改變,血漿中的酶進入滑液增多、活性增強,進而溶解軟骨。
髕骨軟骨軟化症的病症
1、初期為髕骨下疼痛,開始訓練時明顯,稍加活動後緩解,過久訓練又加重,休息後漸消失,隨病程延長,疼痛時間多於緩解,以致不能下蹲,上、下階梯困難或突然無力而摔倒。2、髕骨邊緣壓痛。伸膝位擠壓或推動髕骨可有摩擦感、伴疼痛,單純髕骨軟骨損害時,無關節積液後期形成髕股關節骨關節病時,可繼發滑膜炎而出現關節積液,此時浮髕試驗陽性。病程長者,有股四頭肌萎縮。
3、髕骨軟骨面磨損較重時會感覺有咔咔的異常彈響。
髕骨軟骨軟化症的治療
1.非手術療法
(1)藥物治療西樂葆、扶他林、泰諾林等等,但藥物只是止疼不治病,因為得病的根源--股四頭肌內側頭髕骨的磨損繼續在
進行,到一定程度,藥效就沒用了,只能做手術。
(2)體療伸膝繃勁操如圖4箭頭所示,(已有膝關節伸不直的,在膝關節上負加5-6斤重的沙袋助壓)。但它無法單獨鍛鍊加強股四頭肌內側頭,只作為輔助治療手段,具體做法:膝上放5--6斤沙袋(加熱或不加熱均可),曲膝30度,(因為曲膝30度時,鍛鍊加強股四頭肌內側頭為主)然後用力向下繃勁5秒,放鬆,間隔5~6秒鐘,再重複下一次,每天練習2、3次,每次半個小時。
2.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的目的為了克服髕骨向外側傾或半脫位,試圖從根本上解除髕骨軟化症發病的病因。
(1)膝關節支持帶的外側松解,內側重疊縫合。
(2)韌帶轉移法。
(3)脛骨結節內移術或截骨術。這些過去使用了幾十年的方法,因切口和手術創傷較大而放棄。人工髕骨關節表面置換術治療單純的嚴重的髕股關節炎有一定療效。
髕骨軟骨軟化症的預防
1、主動充分活動關節,要在不負重條件下進行。如平臥在床上主動伸、屈膝關節。堅持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分鐘。充分活動關節可使髕骨關節面各個部分都受到刺激,滑液營養成分能均勻滲透到軟骨組織中去,並能增強關節的潤滑作用。
2、防止髕骨關節面持續受壓,屈膝位髕骨所受壓力較大,容易損傷關節面。要避免持續性蹲位對髕骨關節面的壓力。
3、石膏固定或下肢牽引治療時,要主動行股四頭肌鍛鍊,股四頭肌舒縮時能帶動髕骨上下移動,有利於軟骨的營養滲透及減輕髕股關節面的持續受壓。
4、膝關節出現不適或不定位疼痛時,要考慮到早期髕骨軟化症的可能,要及時休息、及時治療,防止關節軟骨退變加重。
總結:雖然髕骨軟骨軟化症早期常不嚴重,休息或服一般止痛藥即可緩解,病變在「隱蔽狀態」下不斷發展,直至發展為髕股關節炎,嚴重者膝關節伸屈活動受限,不能單腿站立,晚期已形成髕股骨關節炎時,病變區軟骨及軟骨下骨已有明顯破壞,軟骨已無再生修復能力,所以嚴重的話就要一定要去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