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肘關節功能障礙牽引儀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02:21:36
專利名稱:一種肘關節功能障礙牽引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牽引儀,特別是指一種用以對肘關節進行功能障礙治療的醫療儀器。
背景技術:
人們在日常生活或者運動的時候經常會出現關節脫 位或者存在功能障礙的情況,肘關節脫位或者發生功能障礙的情況佔全身關節脫位之首,多見於青壯年,當跌倒時,上肢外展,手掌著地,傳達暴力可致肘關節脫位。脫位的橈、尺骨上端可同時發生橈側或尺側移位,也可合併骨折或尺神經損傷。肘關節脫位在關節脫位中最為常見,根據脫位情況不同,可分為前脫位、後脫位與側方脫位。肘關節脫位佔全身四大關節脫位總數的一半。構成肘關節的肱骨下端呈內外寬厚,前後薄扁。側方有堅強的韌帶保護,關節囊前後部相當薄弱。肘關節的運動,主要為屈伸。尺骨冠狀突較鷹嘴突小。因此對抗尺骨向後移動的能力要比對抗向前移動的能力差。所以肱關節後脫位遠比其它方向的脫位較為常見。新鮮脫位經早期正確診斷及適當處理後,不會遺有明顯的功能障礙。如早期未能得到及時正確的處理,則可能導致晚期嚴重的功能障礙。此時無論何種精心治療,都難以恢復正常功能,而僅僅是得到不同程度的功能改善而已。在醫療實踐中治療肘關節脫位或者出現功能障礙的情況一般都採用牽引復位的方法,具體描述為,醫務人員需要一手握住傷肢前臂、旋後,使肱二肌鬆弛後進行牽引,助手作反牽引,先糾正側方移位,再在繼續牽引下屈曲肘關節,同時將肱骨稍向後推,復位時可感到響聲,如已復位,關節活動和骨性標誌即恢復正常,如果一人操作,可用膝肘復位法或椅背復位法。在復位後,可用石膏或夾板將肘固定於屈曲90度位,3 4周後去除固定,逐漸練習關節自動活動。但是對於後期康復階段也就是修復肘關節功能過程是一個階段很長的過程,尤其是對於肘關節在遭受嚴重傷害的時候,比如因工受傷、從事重體力勞動受傷伴有骨折的,在這種情況下首先需要進行內固定,再用石膏或夾板將肘關節固定;待初步康復後拆除石膏或夾板,在這種情況下由於肘關節被固定了一段時間,肘關節長期沒有正常運動過,活動度會明顯受限,所以要進行功能障礙的修復。在修復肘關節功能的過程中患者需要經常前往醫院進行逐漸的修復,在具體修復的時候需要醫務人員採用一對一人為修復康復的方式對患者進行長時間的治療,這種醫療方式不但需要額外佔用大量的醫療資源,同時受限於醫務人員的專業水平,患者康復的時間康復的程度也容易被掌握,現在市面上還沒有出現一種能夠治療肘關節功能障礙的儀器,而此是為傳統技術的主要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肘關節功能障礙牽引儀,通過本實用新型的牽引儀能夠對肘關節進行功能障礙牽引治療,從而達到代替人工治療的作用,而此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0006]本實用新型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肘關節功能障礙牽引儀,其包括手臂固定板、第一牽引單元以及第二牽引單元,在具體使用的時候,患者的後臂被固定在該手臂固定板上,該第一牽引單元以及該第二牽引單元同時對患者的手腕施加牽引力,使位於患者後臂與前臂之間的肘關得到拉伸牽引,從而達到修復肘關節功能障礙的作用。在具體修復的時候,該第一牽引單元以及該第二牽引單元同時進行拉伸牽引,通過改變該第一牽引單元以及該第二牽引單元拉力的大小以及方向可以根據需要控制作用於肘關節上拉力的大小以及方向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該第一牽引單元包括第一拉環、第一牽引線以及第一滑輪組,該第一牽引線前端與該第一拉環相連接,該第一牽引線從該第一滑輪組中繞過後該第一牽引線的後端與攪力器相連接。在具體實施的時候,該第一拉環套設在患者的手腕上,通過該第一滑輪組根據需要改變該第一牽引線的拉力方向以及傳遞方向,通過該攪力器控制該第一拉環對患者手腕 拉力的大小。在具體實施的時候,該第一拉環由柔性帶狀材料製成,比如布帶,該第一拉環上設置有開合結構,從而方便手腕的放入以及取出,該開合結構可以為紐扣、拉鏈或者粘條等等,該第一滑輪組包括第一受力滑輪以及第一上滑輪,該第一牽引線依次經過該第一受力滑輪以及該第一上滑輪後連接到該攪力器中。與該第一牽引單元的結構相類似,該第二牽引單元包括第二拉環、第二牽引線以及第二滑輪組,該第二牽引線前端與該第二拉環相連接,該第二牽引線從該第二滑輪組中繞過後該第二牽引線的後端與該攪力器相連接。在具體實施的時候,該第二拉環套設在患者的手腕上,通過該第二滑輪組根據需要改變該第二牽引線的拉力方向以及傳遞方向,通過該攪力器控制該第二拉環對患者手腕拉力的大小。在具體實施的時候,該第二拉環由柔性帶狀材料製成,比如布帶,該第二拉環上設置有開合結構,從而方便手腕的放入以及取出,該開合結構可以為紐扣、拉鏈或者粘條等等,該第二滑輪組包括第二受力滑輪以及第二上滑輪,該第二牽引線依次經過該第二受力滑輪以及該第二上滑輪後連接到該攪力器中。該第一拉環與該第二拉環連接成一整體,從而使該第一牽引單元以及該第二牽引單元同時在同一受力點上對患者的手腕施加牽引力。該攪力器中設置有兩套施力結構,兩套該施力結構分別對該第一牽引線以及該第二牽引線施加作用力,在具體實施的時候可以分別通過兩套該施力結構調整該第一牽引線以及該第二牽引線的牽引力的大小。在具體實的時候,可以分別在該第一牽引線以及該第二牽引線上設置牽引力計量器,該牽引力計量器分別位於該第一拉環與該攪力器以及該第二拉環與該攪力器之間。該手臂固定板上設置有綁帶,通過該綁帶能夠固定患者的後臂。在具體實施的時候,該肘關節功能障礙牽引儀還包括架體,該手臂固定板、該第一滑輪組、該第二滑輪組以及該攪力器分別固定設置在該架體上,通過該架體能夠方便患者躺在床上或者坐在座椅上或者以各種任意的姿勢使用本實用新型進行治療。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由於本實用新型包括手臂固定板、第一牽引單元以及第二牽引單元,在具體使用的時候,患者的後臂被固定在該手臂固定板上,該第一牽引單元以及該第二牽引單元同時對患者的手腕施加牽引力,使位於患者後臂與前臂之間的肘關得到拉伸牽引,從而達到修復肘關節功能障礙的作用,該第一牽引單元以及該第二牽引單元同時進行拉伸牽弓I,通過改變該第一牽弓I單元以及該第二牽弓丨單元拉力的大小以及方向可以根據需要控制作用於肘關節上拉力的大小以及方向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功能原理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架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至3所示,一種肘關節功能障礙牽引儀,其包括手臂固定板10、第一牽引單元20以及第二牽引單元30。在具體使用的時候,患者的後臂A被固定在該手臂固定板10上,該第一牽引單元20以及該第二牽引單元30同時對患者的手腕B施加牽引力,使位於患者後臂A與前臂C之間的肘關得到拉伸牽弓I,從而達到修復肘關節功能障礙的作用。在具體修復的時候,該第一牽引單元20以及該第二牽引單元30同時進行拉伸牽弓丨,通過改變該第一牽引單元20以及該第二牽引單元30拉力的大小以及方向可以根據需要控制作用於肘關節上拉力的大小以及方向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該第一牽引單元20包括第一拉環21、第一牽引線22以及第一滑輪組23。該第一牽引線22前端與該第一拉環21相連接。該第一牽引線22從該第一滑輪組23中繞過後該第一牽引線22的後端與攪力器40相連接。在具體實施的時候,該第一拉環21套設在患者的手腕B上,通過該第一滑輪組23根據需要改變該第一牽引線22的拉力方向以及傳遞方向,通過該攪力器40控制該第一拉環21對患者手腕B拉力的大小。在具體實施的時候,該第一拉環21由柔性帶狀材料製成,比如布帶,該第一拉環21上設置有開合結構,從而方便手腕的放入以及取出,該開合結構可以為紐扣、拉鏈或者粘
條等等。該第一滑輪組23包括第一受力滑輪231以及第一上滑輪232。該第一牽引線22依次經過該第一受力滑輪231以及該第一上滑輪232後連接到該攪力器40中。與該第一牽引單元20的結構相類似,該第二牽引單元30包括第二拉環31、第二牽引線32以及第二滑輪組33。該第二牽引線32前端與該第二拉環31相連接。該第二牽引線32從該第二滑輪組33中繞過後該第二牽引線32的後端與該攪力器40相連接。在具體實施的時候,該第二拉環31套設在患者的手腕B上,通過該第二滑輪組33根據需要改變該第二牽引線32的拉力方向以及傳遞方向,通過該攪力器40控制該第二拉環31對患者手腕B拉力的大小。在具體實施的時候,該第二拉環31由柔性帶狀材料製成,比如布帶,該第二拉環31上設置有開合結構,從而方便手腕的放入以及取出,該開合結構可以為紐扣、拉鏈或者粘
條等等。該第二滑輪組33包括第二受力滑輪331以及第二上滑輪332。該第二牽引線32依次經過該第二受力滑輪331以及該第二上滑輪332後連接到該攪力器40中。該第一拉環21與該第二拉環31連接成一整體,從而使該第一牽引單元20以及該第二牽引單元30同時在同一受力點上對患者的手腕B施加牽引力。該攪力器40中設置有兩套施力結構,兩套該施力結構分別對該第一牽引線22以及該第二牽引線32施加作用力,在具體實施的時候可以分別通過兩套該施力結構調整該第一牽引線22以及該第二牽引線32的牽引力的大小。在具體實的時候,可以分別在該第一牽引線22以及該第二牽引線32上設置牽引力計量器50,該牽引力計量器50分別位於該第一拉環21與該攪力器40以及該第二拉環31與該攪力器40之間。該手臂固定板10上設置有綁帶11,通過該綁帶11能夠固定患者的後臂A。如圖3中點劃線所示,在具體實施的時候,該肘關節功能障礙牽引儀還包括架體60,該手臂固定板10、該第一滑輪組23、該第二滑輪組33以及該攪力器40分別固定設置在該架體60上。通過該架體60能夠方便患者躺在床上或者坐在座椅上或者以各種任意的姿勢使用本實用新型進行治療。
權利要求1.一種肘關節功能障礙牽引儀,其特徵在於包括手臂固定板、第一牽引單元以及第二牽引單元,該第一牽引單元包括第一拉環、第一牽引線以及第一滑輪組,該第一牽引線前端與該第一拉環相連接,該第一牽引線從該第一滑輪組中繞過後該第一牽引線的後端與攪力器相連接,該第一拉環套設在患者的手腕上,通過該第一滑輪組根據需要改變該第一牽引線的拉力方向以及傳遞方向,通過該攪力器控制該第一拉環對患者手腕拉力的大小,該第二牽引單元包括第二拉環、第二牽引線以及第二滑輪組,該第二牽引線前端與該第二拉環相連接,該第二牽引線從該第二滑輪組中繞過後該第二牽引線的後端與該攪力器相連接,該第二拉環套設在患者的手腕上,通過該第二滑輪組根據需要改變該第二牽引線的拉力方向以及傳遞方向,通過該攪力器控制該第二拉環對患者手腕拉力的大小。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肘關節功能障礙牽引儀,其特徵在於該第一拉環由柔性帶狀材料製成,該第一滑輪組包括第一受力滑輪以及第一上滑輪,該第一牽引線依次經過該第一受力滑輪以及該第一上滑輪後連接到該攪力器中,該第二拉環由柔性帶狀材料製成,該第二滑輪組包括第二受力滑輪以及第二上滑輪,該第二牽引線依次經過該第二受力滑輪以及該第二上滑輪後連接到該攪力器中。
3.如權利要求I或者2所述的一種肘關節功能障礙牽引儀,其特徵在於該第一拉環與該第二拉環連接成一整體。
4.如權利要求I或者2所述的一種肘關節功能障礙牽引儀,其特徵在於該攪力器中設置有兩套施力結構,兩套該施力結構分別對該第一牽引線以及該第二牽引線施加作用力。
5.如權利要求I或者2所述的一種肘關節功能障礙牽引儀,其特徵在於分別在該第一牽引線以及該第二牽引線上設置牽引力計量器,該牽引力計量器分別位於該第一拉環與該攪力器以及該第二拉環與該攪力器之間。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肘關節功能障礙牽引儀,其特徵在於該手臂固定板上設置有綁帶。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肘關節功能障礙牽引儀,其特徵在於該肘關節功能障礙牽引儀還包括架體,該手臂固定板、該第一滑輪組、該第二滑輪組以及該攪力器分別固定設置在該架體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肘關節功能障礙牽引儀,包括手臂固定板、第一牽引單元以及第二牽引單元,該第一牽引單元包括第一拉環、第一牽引線以及第一滑輪組,該第二牽引單元包括第二拉環、第二牽引線以及第二滑輪組,在具體使用的時候,患者的後臂被固定在該手臂固定板上,該第一牽引單元以及該第二牽引單元同時對患者的手腕施加牽引力,使位於患者後臂與前臂之間的肘關得到拉伸牽引,從而達到修復肘關節功能障礙的作用。
文檔編號A61F5/042GK202619930SQ201220273779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2日
發明者王玉龍, 梁偉容, 劉家裕 申請人: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 深圳市龍崗區南澳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