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民間鬼故事

午夜買東西的女人

    這個故事發生在1910年冬天左右,地點:河南獲嘉縣城。    獲嘉縣城靠近城門口有家鋪子,賣的是吃食,什麼油條、油餅、包子、麻花、燒餅等等,食鋪老闆每天賣到天黑才關門。    這天,食鋪老闆生意非常好,關門比往常晚了許多。他吃了飯,打掃了一下鋪子,又為天的買賣準備了一下,一看時間竟然

智擒長舌鬼

    清鹹豐年間,國勢衰微,貪官汙吏到處橫行,英法聯軍犯我中華,到處燒殺劫掠。可恨,就在這時候,鬼怪也頻繁出沒,到處殘害百姓,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生活在湖南臨武境內北部山區的家財嶺、鄧家村和附近的幾個村莊的老百姓,在「長舌鬼」的淫威威懾下,白天不敢獨自出山,晚上不敢獨居一室。    長舌

細娘

    作者自話:《聊齋志異》看多了,居然做了個情節非常完整、想像力十分豐富、具有強烈的聊齋風格的夢,就連女主角的名字也符合蒲松齡先生的風格。醒來一想,不能浪費了這麼重要的靈感,故據夢境改寫成聊齋風格的白話文章,名曰《細娘》。    李文迪,山東濟南人,和父母、姐姐一起生活。5歲那年,舉家遷

新聊齋之曇花

    花婦不知是何方人氏?亦不知何姓何名?只是似乎突然之間來到小城,又突然間融入了小城。未聞有夫,更未聞有父母諸親,只有孤女一人陪伴左右。    她佔據花市一角,以販花為生。母女二人相依為命,仗著明了花性,經營得當,也到撈得個溫飽有餘。    花市開早市的時候,總會看到一個瘋子,瘋子本來沒

荒寺鬼僧

    大明崇禎年間。    杭州舉子蘇書平入京趕考,其父蘇員外為蘇生準備了紋銀五百兩做為盤纏,並令家丁蘇原陪同前往。蘇生拜別家父,啟程赴京,一路曉行夜宿,飢餐渴飲。倒也順利,並未遇歹人劫財之事,再加之蘇原自幼跟隨蘇家,會些武藝,蘇生又思慮真有歹人擋道也只是圖些銀兩罷了,並不會傷及性命,兩人

空山鬼影

    清朝光緒年間,有一個安徽的珠寶商人王天豪,有一次,從廣東販賣一批珠寶首飾前往直隸,途徑河南的一座山時,天色已晚,但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他只好硬著頭皮往前走,真是怕什麼來什麼,沒走多遠就遇到一群強人,要搶他的珠寶,眼看是羊入虎口,在這危難之際,忽然,從山坡上殺出一男一女,替她趕走了那

好人自有好報

    赤日炎炎似火燒,園田禾苗已枯焦,這年夏天,天熱的象冒了火,人熱的喘著粗氣,狗熱的吐著舌頭。    此時,在距村莊不遠的一條小路上,正急急火火的走著一個陰陽先生,只見他氣喘籲籲,汗流夾背,又熱又渴已經精疲力竭。 陰陽先生走進村裡,急於討口水喝,連走幾家確都大門緊鎖,情急之中,忽然發現一

閨女墳

    閨女墳在耿村這一帶挺有名,就在附近晉州一個村旁邊。    閨女墳年代很久了,誰也不知道是哪朝哪代就有了,也不知道埋的是誰,墳上經常鬧神鬧鬼,沒有人敢到哪兒去。土堆上長滿野草野花,花開的很大,而且鮮豔,上面有棵老榆樹,根壯葉茂,每年春天,樹上結滿了榆錢。    耿村有個小夥子,這年剛好

梨花傳奇

    吳生訪友歸來,信馬由韁,不覺走入一岔道,正迷糊間,只見前行不遠,有一小鎮。近前觀之,小鎮繁花似錦,美不勝收,看著看著,吳生不禁大奇,整個小鎮上只盛開著一種花——梨花。    吳生找了個小店住下,反正不急著回家,想在此盤桓幾天,且看小鎮有何古怪。    鎮名梨花鎮,蓋因遍鎮梨花得名,吳

墳前的鏡子莫看

    這是一個相傳已久的故事,時時警醒著後輩人。上方鎮奇山村裡的張二溪是個年輕獵手,但因一次意外經歷,使其瘋癲了幾個月。    話說這天,張二溪一大早就扛著獵槍竄進山裡去了。二溪剛好是而立之年,年輕力壯,而且經驗老到,每次都能滿載而歸。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夕陽西下了。二溪看看自己掛得滿身都是的

京城遇鬼

    光緒二十三年,大清帝國已經像是垂暮的老人了。加上洋毛子折騰革命黨鬧,好不熱鬧的亂世。    但百姓還得活;生意還得做。儘管京城亂成了粥,太原府的郭山還是得來京辦事。夜宿在了喜來客棧。    這家客棧是一對漢人夫婦所開,郭山每回進京都住這裡,算是熟客了。客家招呼了郭山,道了安就回房去了

陽間的承諾

    傳說唐朝末年的南洋城住著一個富商叫張田,但是他的兒子張成在十年前爬山時失足跌下山崖死了。    這天,正是他兒子的祭日。於是張田陪同她的夫人李氏一起上墳進香,並在附近的廟宇中為其做了場法式。之後,兩人便帶著回憶和傷心回家了。    半夜,正當兩人都在熟睡中時。李氏隱約聽到他兒子在呼喚

聊齋鬼眼

    舉人周牽乃是全文齋的主人。    在他的全文齋經常會聚集一些文客來此吟詩唱曲,品聯作畫。雖是陋室,卻也是另有一番情趣。    一日,好友石富文帶了一位客人來到全文齋,此人名為黃子劍,黃子劍生得白皙細嫩,卻也氣宇軒昂,斯文得體,眉宇間透著一絲豪氣。    一番禮數後,周牽先出一上聯:「

千萬不要開門

    唐朝初年,李世民平定了叛亂之後,就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大興科舉之風,廣募人才。這天,順應縣的秀才上官博到京城去趕考,路上錯過了宿頭,眼看著天快黑了,四下裡還是不見人煙,他和書僮不禁著了急,拼命地往前趕,轉過一個山頭他們突然發現前邊有一家小客棧。    上官博的心裡很是高興,趕緊催促書僮快

善惡終有報

    小的時候生活在農村,山高樹荗的,生長著不少的動物植物,關於精靈的故事也就多了起來,老人講故事時會稱它們為某某精,而我還是喜歡稱它們為精靈。    故事講的也是一個小山村。在那兒,幾乎家家戶戶都供奉著仙家的牌位,大多為狐仙,其次是蛇仙。說是迷信也好,說是信仰也好,反正村民們始終都保持著

張生和狐狸精

    張生考完科舉回來,父母早已經死去,因為科舉不中,十分失意。鄉裡的長老說他離家多年,地早已經被收回,但如果他能找到空閒的地,就可以分配給他。    鄉裡的土地都十分貧瘠,但他想碰碰運氣,他沿著山邊走了很遠很遠,發現都是石頭和沙子,根本無法種植。但他不灰心,繼續找尋。    終於有一天,

對聯度女鬼

    黔南才子桂清亭生性風流,才華橫溢,而且身懷絕技。這一日閒情四溢,獨踏扁舟向北而去,江上清風拂面,兩岸花翠鳥鳴。桂清亭好生喜歡,情不自禁呤詩一首:「風送輕舟獨踏浪,悠悠吾心滿庭芳,江邊翠葉聲聲繞,疑為九天玄妙音。」    正在興頭之上,忽聞林中深處有一隱隱啼哭之聲,桂清亭皺了皺眉,郎聲

新墳

    正午,林間古道,溫暖的陽光,照耀著大地。道路兩旁的樹木,隨風輕輕搖擺著枝條,樹葉迎風而舞,在枝頭跳動著。林間的碧綠小草,盡情吐露著生命的氣息。小花爭豔開放,盡情展露美麗玲瓏嬌小的花瓣。    一年約四十書生模樣,身穿一件灰衣粗布長衫,腳穿一雙已經破舊不堪了的布鞋,背背一書簍子的中年人

落井下石

    這是一個同事講的。他小時玩伴的家事。    同事的玩伴的父親甲,是當地的一個副局長。局長乙,不但當時是他的上級,而且一直是他的上級。甲參軍,就是乙把他從日本人手裡救出來的。甲當兵,乙是班長,甲幹到連長,乙是營長。轉業以後,一個副局,一個局長。    倆個人的關係不必說,就是倆家人,都

鬼娘

    「娘,我餓。」一個微弱細小的聲音,可憐的拉著躺在他旁邊的女人說。「乖,寶貝再堅持一會,等天黑了,娘就帶你去買吃的東西。」女人用同樣微弱的聲音回應著自己的兒子,每個字都帶著說不出的悽涼。    山上的夜伸手不見五指,漆黑的讓人窒息。山下的小鎮卻燈火通明,女人推醒餓的迷糊過去的孩子,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