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娘
2025-02-25 02:01:24
作者自話:《聊齋志異》看多了,居然做了個情節非常完整、想像力十分豐富、具有強烈的聊齋風格的夢,就連女主角的名字也符合蒲松齡先生的風格。醒來一想,不能浪費了這麼重要的靈感,故據夢境改寫成聊齋風格的白話文章,名曰《細娘》。李文迪,山東濟南人,和父母、姐姐一起生活。5歲那年,舉家遷往洞庭湖畔。姐姐比文迪大8歲,名叫文寧。文迪9歲那年,父母忙於在外做生意,不常回家,留下文寧照顧文迪。家裡剛養了一群鴨子,文寧便帶文迪一起去湖邊趕鴨子。
正當他們趕著鴨群往湖畔走的時候,在他們面前忽然破土而出一直巨蛤,那隻蛤蟆有一人高,身上的賴瘡比碗口都大。姐弟倆嚇得掩面尖叫。巨蛤叼起鴨群中的一隻鴨子,便鑽回土裡消失了。文寧抱緊弟弟,哆嗦了好久才敢動,急忙把鴨群喚回家。
過了幾天,沒有什麼奇怪的事情發生,文寧就帶文迪繼續去趕鴨子。哪知走著走著,那隻巨蛤又出現了,依然叼起一隻鴨子就消失了。文寧害怕極了,再也不敢去湖邊了。
這樣平靜了幾天。有一天,文寧去鴨群餵鴨子,忽然發現鴨子好像少了一隻。她連數3遍,確實是少了一隻。她感到很奇怪,又不知道怎麼回事。第二天再去看,又少了一隻。這樣連著幾天,每天都毫無徵兆地少一隻鴨子。文寧實在忍不住了,到了晚上沒有睡覺,藏在鴨棚後面的樹叢裡觀看鴨棚裡面的動靜。到了半夜都沒有聲響,文寧又冷又困,差不多都要睡著了,忽然鴨群驚叫了起來,文寧睜眼一看,天啊,那隻巨蛤又出現了!居然在鴨棚裡面!它照例叼起一隻鴨子就消失了,剩下驚慌失措的鴨群。文寧不禁忘記了害怕,而轉成了對巨蛤的憤恨。她想,我們家沒有惹到你什麼,為何跟我們過不去!
到了白天,文寧拿著菜刀,帶著文迪再次來到湖邊。她想找到那隻巨蛤,為鴨子報仇。文迪在一邊玩,文寧轉了半天也沒見到任何奇怪的人和事,眼看夕陽落山了,該回家做飯了。她就叫弟弟一起回家。弟弟聽到姐姐的呼喚,馬上跑過來,正在這時,那個巨蛤又出現了。它橫在姐弟之間,一口叼起小文迪,消失在土地裡。文寧一看嚇壞了,伸手要拉弟弟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眼看著弟弟從眼前消失,文寧又是後悔又是氣憤。她拿著菜刀挖著弟弟消失的那片土地,期望能把弟弟挖出來。剛挖了一點點,忽然聽到遠處傳來的弟弟的呼叫聲。她順著聲音一看,原來在洞庭湖上,一條巨大的鯊魚載著弟弟飛快地向湖中心遊去。文寧急忙跑到湖邊,跳下去追,但她剛剛跳下,鯊魚和弟弟忽然不見了。
文寧不甘心,奮力遊到弟弟消失的地方,潛到水底去撈,哪知湖水深不見底。撈了一會兒,體力實在受不了了,只好上了岸。傷心得哭了一夜。正巧這夜父母回來了,文寧哭哭啼啼地和父母說了弟弟消失的經過,父母自然也心急如焚,把跑貨物的船停到文迪消失的地方,沒日沒夜地打撈,另外請了周圍的鄉親們幫忙在岸上四處尋找,可找了幾天幾夜,沒有任何結果。
文寧責怪自己沒把弟弟看好,懊惱得整天睡不著覺。有一天,她覺得精疲力竭,就迷迷糊糊地睡著了。忽然夢到弟弟,弟弟對她說:「姐姐,不用擔心我,我很好。這裡有個姐姐很照顧我。告訴爸爸媽媽不要找我了,我會想辦法回去的。」文寧正要問弟弟在哪裡,忽然,自己醒了。 1 2 3 4 5 6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