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民間鬼故事

不能捉的大雁

    清朝鹹豐年間,青州府海韻縣有一個楊家村,村裡有一個楊七郎,與《楊家將》中的楊七郎同名。《楊家將》一書中描寫楊七郎身高八尺,是個黑臉環眼捎帶點暴躁情緒的少年英雄,使丈八蛇矛槍,勇猛過人。可楊家村的這個楊七郎身高卻只有一米六,身上沒有二兩肉,一雙三角眼陷在深深的眼眶中,人們都說他不像力劈

鯉魚精報恩

    江文浩錯過了客棧,被迫找了個山洞,準備將就一晚,吃了點乾糧他就睡下了。    正睡得迷糊,忽然聽到有人叫他名字。他迷迷糊糊地看到一個美貌女子坐在身側,嚇了一跳,再仔細一看那女子的面容,當下就哭了。    「小蓮,我想你想得你好苦啊!」    江文浩和陳小蓮從小一起長大,感情非常好。兩

遁牆術

早年間,在鈞縣北,有個叫小六的閒漢,生性懶惰,除了正經事不做,別的都幹。父母活著的時候,尚且能啃啃老,父母一駕鶴西去,他生活就沒了依靠,幾畝薄田被他賣了個精光,到後來,連三間老宅連同地契都轉給了別人。卻還是不願扛麻袋賣力氣餬口,整日東悠悠西逛逛,跟個討飯的沒啥兩樣。這日,實在餓得慌,去田裡偷

民間怪談之御鼠術

    民國時期,贛南小鄉村裡偏安一隅,倒也沒有受戰亂的影響,也能自給自足,但村裡有戶人家不知道為何,分的田地特別少,特別窮,連飯都吃不上,常常吃上頓沒下頓,父母也沒文化,雖是大姓李,但從小到大都叫他做「二狗子」,從小營養不良,面黃肌瘦的,身村矮小,看上去就像一個5.6歲的小孩,屋漏偏縫連陰

黃仙借壽

    相傳,黃鼠狼最會討巧,活的年頭久了,便會戴著草帽,披塊黃布,模仿人的樣子四處行走。它逢人便拜,倘若來人一不小心說了:「咿,真像人!」黃鼠狼就會變成人,此乃「討封」。    倘若,「討封」失敗,黃鼠狼便會記恨那個嘴賤之人,伺機報復,不死不休。聽起來毛骨悚然,荒誕可笑。「討封」本就虛無縹

黃鼠狼救恩人

    鳳岐山下有個叫松楊嶺的小鎮,鎮上有個姓宋的屠夫,為人心狠手辣,靠著替人宰殺牲口動物為生,此人有一個絕活,就是一刀下去能將動物皮完整撥下而不損壞,因此,許多人要殺動物取皮的都喜歡找他。    宋屠夫喜好喝酒,每次喝醉了回家對著媳婦不是打就是罵,媳婦受不了他,終於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跟著

書生夜遇妖狐

    宋時,越州有少年周安,於會稽山中拾草結廬,苦讀詩書。會稽山,鍾靈奇秀,而那草廬也是結於一處小潭之畔,竹林環伺左右,背山望水,景色甚是雅致。三年光陰下來,這周安只覺得心念通達,身魂圓融,竟然似有化仙之感!    一晚,周安正於草廬外對月寓懷,忽然見有三五佳人自翠竹林內款款而出,徑直來到

民間怪談之神蟲

    小時候聽老輩人講過一種蟲子的故事,具體這玩意叫什麼名字,我給忘了。不過,這種蟲子挺神奇的,如果家裡的米缸、麵缸裡有了它,會讓你有吃不完的糧食。雖然這蟲子的名字我給忘了,但是為了講故事方便,姑且就叫它神蟲吧!    故事發生在解放前的小籬笆村,這年,連著幾個月都沒下過雨,炎炎烈日烘烤著

狐仙故事:不解風情的書生

    從前有個年輕的讀書人,為了考取功名能光宗耀祖,每天夜裡點燈熬夜讀書讀到很晚。家裡人為了不打擾他讀書,給他住的是一個單獨的院子,除了一日三餐有專人送飯以外,其他有重要事情的時候才來通知他一聲。    書生呢!為了將來金榜題名,說頭懸梁、錐刺股有點過分,但書生每天都在刻苦用功著,讀書讀的

鄭家怪談

    鄭晴柔是富商之女,因出落得水靈標緻竟然入了城裡大官的眼,執意要把她納為小妾。    這天,是鄭家祭祖燒香的日子。鄭定一想,最近家中發生了很多事,生意上也有很多不順。所以,去拜拜佛,燒燒香也是好的。他們生意人信這個。    在佛寺燒完香,已來不及在天黑前趕回府邸,夜晚行走不便,匪徒眾多

雨打棺材頭,輩輩出王侯

    我的家鄉,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    這裡不出高官,專出具有天眼功能的風水先生。    省內各地到這裡請先生看風水的人絡繹不絕,也流傳下來不少的稀奇怪事。    傳說,很久以前,縣城西門住著一位姓廖的風水先生,他有一雙透視眼,能看見地下的龍脈情況。人稱他為「天眼廖」。    有一

保家仙

    這是聽七奶奶講的一個故事,七奶奶已經七十多歲了,對人和藹親切,平時在村裡總愛坐在大樹下,給圍坐在她周圍的小朋友講故事!    這次七奶奶講的,是一個關於保家仙的故事,七奶奶家裡一直供奉著兔仙,七奶奶對供奉的仙家也十分恭敬!其實,在七奶奶小的時候,對家裡供奉的保家仙,心裡總是充滿恐懼,

鼠指甲

    家鄉是位於西江邊上一座老城區中,名為瓶隱巷的故街巷裡。    小時候,記得老太公給我們說過的眾多故事裡,有個關於老鼠吃指甲會變成人的可怕橋段。    故事是這樣的:從小到大,老人都會不斷告誡小孩,剪下來的指甲不要隨便丟棄,而應該妥善保管起來統一燒掉,而許多年前,瓶隱巷裡曾經有一位年輕

柑仙

    西江堤畔高處的瓶隱巷, 數百年倚水而居,民風樸實;人們生活安樂,與世無爭,幾乎到了夜不閉戶的程度。    當地人除了傳統的打漁為生,也有少數人是商賈經營,做些走街串巷的小本買賣,有時外地人也會遊寓到此,不外乎是些買花種草,或說書唱戲的營生。    這一年有個五十幾歲的花草匠人來到瓶隱

土地廟怪談

    家鄉是位於西江邊上一座老城區的故街巷裡,這一帶因為自古臨江所以常淹水患,街坊尊長便請來風水先生,算計一番給本地更名為瓶隱巷,大約是取寶瓶吸水祛除隱患之意,並在面江巷口豎起大塊寶瓶石方,自此竟果然水患減少,方圓一帶生活安定富足。    冬晌午、夏涼夜,小孩子常搬來板凳聽奶奶說過去的故事

聊齋故事之畫鬼

    明朝年間,洛陽城中有一惡少名叫韓彪,他倚仗姨父在朝中為官,經常禍亂鄉鄰,百姓雖有怨恨,卻也無可奈何。    這一日,韓彪率領爪牙在街頭閒逛,迎面撞見一對外鄉母女。他見那年輕女子貌美如花,頓時起了色心,竟欲上前調戲。少女驚得花容失色,連連躲閃,她身旁的老母忙護住女兒,大聲質問道:「你是

妄想不勞而獲,險遭喪命之禍

    《警世通言》裡的一則故事饒有趣味。宋朝有一個翩翩少年郎叫魏宇,年方十七,丰神俊朗,性子溫柔,每次赴文會,同伴們都調戲他,稱他為魏娘子。魏宇羞惱之下從此不會賓客,專心在閣樓上讀書,只與表兄服生交往。    這天,服生因為母親病了要回家鄉侍疾,留下魏宇一個人。二更的時候,魏宇突然聽到敲門

地府鬼差不好當

    據《子不語》記載,揚州有個姓唐的男子,他的老婆不僅善妒,還十分剽悍潑辣,家中的小妾、婢女被她折磨致死的不計其數。後來,唐妻因為一場急病而送了命。    唐妻咽氣的前一天,鄰居徐元忽然暈了過去,他一邊打鼾,一邊呼叫喝罵連天,好像平時和別人角鬥那樣。過了三天,他才甦醒過來。別人問他發生了

茶香慰孤魂

    會稽郡剡縣中人陳務早喪,留下遺孀與兩個孤兒。婦人帶著尚未成年的兩個兒子寡居在一座山野老宅中,日子雖然清苦貧寒,卻被她活出了自己獨特清雅的滋味。大約受丈夫影響,婦人對南朝士族飲茶的風尚頗為欽羨,逐漸也形成了好飲的習慣,閒時便於山野之間採摘鮮嫩的茶葉,陽光暴曬後再用明火幹炒一番,芳香四溢

霍不老

    月亮掛在東山,河裡隱隱浮起白霧,王不得從河底升起來,爬上河岸,去找霍不老喝酒。    霍不老是下河汊的艄公,四十多歲,面前兩隻酒碗,青幽幽地映著月光。    王不得拾起一碗酒,虛敬霍不老,艄公點點頭,拿起另一隻,喝了半碗。    王不得定定地望著霍不老:「其實我完全喝不到酒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