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鬼故事
考場上的冤魂
清乾隆年間永平府建安縣有一戶遠近聞名的大財主,家有良田幾百畝,騾馬成群,又在城裡開了幾處商號,日進鬥金,家財萬貫。遺憾的是劉家世代沒出過一個做官的,這就使老當家的劉百萬感到富而不貴,雖然富甲一方終究是個「土包子財主」。據說陽宅主「財」,陰宅主「人」,要想出做官為宦的後代必須祖瑩的風脈
鄉村詭事之過陰還陽
從小到大,農村總有一些令人難以解釋的事情,這樣的事情真要說起,我可以寫成一本書。小時候信息化媒體化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所以大多數的茶餘飯後都是鄰居們坐在一起天南地北天方夜譚的聊著到深夜。而我從我的親人鄰居等聊天裡也聽到了許多的詭異或者說鬼怪的事情,有些是眾所周知,有些是道聽途說,但卻也
聊齋故事之傘異
少年唐寅出生在一個商人世家,在他成名之前,曾隨家人北上學習經商。他有一房親戚,在北京前門大柵欄開著「善水堂」傘坊,是一家百年老字號,集制骨、裱糊、繪畫、熬油等七十二道工藝於一身,是「善水堂」手工傘地地道道的手藝人,唐寅對這些並不感興趣,唯獨對從傘上作畫情有獨鍾。 那年京城秋雨連
新聊齋之打棺材
馬國臣一手好木匠活,尤其擅長打棺材。馬國臣打的棺材,不但樣子美觀,棺材四壁畫的二十四孝圖更是栩栩如生。 這天中午,馬國臣吃了午飯,有些累,就躺炕上歇著了。忽然,屋裡進來一個人,此人雙目如電,身穿灰色長袍,頭上髮髻高綰,臉上五綹長髯。他開門見山對馬國臣說:「給我打一口上好的棺材,
民間異事之正屋
清朝末年,江蘇某地有個朱姓鄉紳,是個暴發戶,和外國人做生意發了大財。家裡一富,自然要營建宅院,他便買下了鎮上一個破落世家的宅子,準備拆了翻建。 拆到東北角上時,工匠突然說挖出東西來了。這房子的原主是當地世家,朱鄉紳聽說有東西,連忙跑過去看,見是個一尺見方的黑木盒子,無紋無飾,打
民間異事之鱉渡
我奶奶是一位很有名的接生婆,一輩子為人接生無數。奶奶常說接生這事關乎著兩條人命,一點也含糊不得,所以不管是白天黑夜,還是颳風下雨,只要有人來請,奶奶總是拔腿就走,從不耽擱。 1965年七月初六,天降大雨。那一年奶奶已經快七十歲了,依然耳不聾眼不花。雨天沒事,奶奶便坐在炕頭上,做
柳發鬼
東谷縣近日發生一樁命案,有人在河道旁發現一具無頭女屍,地方官府很快便破案,原是一富家小姐名叫晚婷,與一書生私奔,不想這書生是個騙子,騙了這富家小姐的錢財後便將她殺害了。案子雖然破了,可是這富家小姐的頭卻一直沒找到。 隨後,縣中開始接連有人失蹤,生死不明。捕快們急得焦頭爛額,卻絲
民間異事之乞丐奇術
這天,一個長相奇特叫做黑馬的人,倒在松山小鎮外的長生亭旁。他渾身都是傷口,已經暈死過去了。亭旁有一個老乞丐,那老乞丐把尿撒在乞討用的破碗裡,灌黑馬喝下,又捉來一隻老鼠,用火烤了餵給黑馬吃。 黑馬撿回一條命,就離開長生亭向鎮子裡走去。鎮中心有家「好運來」飯莊,老闆王老五六十歲,還
民間異事之山鴞
唐朝天寶年間,滕陽縣滕山的小溪裡出產一種通體粉嫩、腮部酷似桃花的桃花魚,遠近聞名。有個姓屠的落魄書生流落到此,靠捕桃花魚為生。 這天早上,屠生發現前一晚放置的捕魚籠破了個大口子,裡面一條魚也沒有了,只散落著許多魚鱗和一截兩尺長的爛木頭。一連三天都是如此,到了第四天,屠生犯起了嘀
民間異事之鬼殺
同治十五年秋,廣東籍的龍城知府謝光祖帶著一家老小和隨從告老還鄉,乘船順黔江而下。這天,船行至仙城境內,天色已晚,謝光祖吩咐靠岸停泊留宿。 吃過晚飯,眾人早早進船艙休息。謝光祖獨自坐在船頭,在夜色中回想官場的種種往事。前方不遠處是並排的五座高山,將滾滾江水攔腰折彎,逼迫江水改道迂
廟子嶺上趕屍人
荒山深處的廟子嶺上,有家晚上開門營業的客棧,在這裡住宿的趕屍人和屍體都會神秘失蹤。這天來了一個神秘的趕鼠人…… 一、深夜開張的客棧 民國時期,荒山深處的廟子嶺上,有家晚上開門營業的客棧。 這一夜,夜色如墨。四周一片靜寂,只有樹葉輕輕的婆娑聲。此時,客棧內卻有燈火亮了
貴妃還魂
一、繡在屏風上的死人 這是唐朝黑暗時期的黑夜,天寶十五年隆冬的子夜,一個丫鬟領著身披薄紗的女主子走在梨枝的陰翳中。 一陣陰風蕩過,燈籠裡忽而「噼啪」爆出一個大大的燈花,丫鬟的臉一下子就綠了,女主子的臉更是綠得發藍。 「啊!」丫鬟冷不丁尖叫一聲,燈籠險些落地,她的目光
現代聊齋之野店
一 三月十三日夜晚 我開著破舊的吉普車在荒野中緩緩前行著,四周一片黑暗,車猶如陷在黑夜的泥沼裡一樣,想要快卻不能加大油門,因為一個不小心,車輪都可能滑進一個未知的深淵。 車燈努力地撐出幾分光亮,但微弱的燈光總被黑暗高速地稀釋著,我坐在車內,神經緊張地盯著前方,打起十
槐樹鬼姬
話說晚清年間有個劊子手,大名王一刀,在當時非常有名,號稱「手起刀落不血」,在這行當裡幹了十餘年砍了上千個腦袋瓜,別看人長得五大三粗的,是個典型的悶葫蘆,四十好幾了還討不到老婆,媒婆給他找了好幾家姑娘,沒有一家願意的, 原因只有一個,姑娘家都覺得,跟著個劊子手過日子不吉利,陰氣太
鬼黃金
明朝洪武初年,南京首善之區,有一類人專門從事淘糞的行當。淘大糞可不白淘,官府定期拿銀子補助給這些淘糞工。此外,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這糞賣到城外那些菜農手裡,換回來的可都是真金白銀。淘糞這行當有個糞頭叫單五德,誰想淘糞,淘哪裡的糞,他說了算。 話說淘了大半輩子糞的陳大有年前得
張作霖遇鬼
張作霖幼年時家裡很窮,父母去世又早,只給他留下了一間破茅草屋。無依無靠的張作霖只好四處流浪討要度日,穿著破衣爛衫沿村乞討,冷一口熱一口,餓的時候多飽的時候少。可是,張作霖漸漸地過慣了吃「現成飯」的日子,雖然吃的是殘羹剩飯穿的是破衣爛衫,但既不用費苦力幹活又不受管轄,無拘無束自在逍遙。
古代聊齋之離魂記
有個叫黃玉山的人,生性機敏聰慧,可是家裡貧困,時常連讀書用的燈油也買不起,靠給人家畫像掙得一點錢,不過倒也遠近聞名。 剛好他到山西各地去遊玩,平陽太守桂公,籍貫是東海榮城人。他的母親已年過七十了,就請黃玉山給他母親畫像。 當時,還是初春,當天天氣陰晦寒冷,太夫人穿著貂裘大
折腰土地爺
鉅野有個叫張文翰的人,考了很多次童子試都沒有考取,一生就到人家家裡去坐館,教授蒙童。 他曾經帶著他的學生去,也和學生們一同參加考試,他的學生有很多都考上了,而他仍是榜上無名。 張文翰在一個村子的村口的廟裡,開設學堂,教授學生。每天傍晚,上完課之後,學生們都如鳥獸一樣,各自
索命病屍
一 這個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初深冬的哈爾濱傅家甸。這天午後,一隊臉蒙棉布、手持刀槍的官差突然闖進以燒制木炭為生的秦老七家中,二話不說架起他就走。秦老七的妻子巧蓮先是一怔,緊接著撲上前來,意欲阻攔。一個官差長刀一挺抵在她的心口,厲聲喝道:「我等是奉命行事,馬上退後。再敢靠近,格殺勿
聊齋故事之人狐恩怨
明朝末年,太行山下一崔姓人家,為了躲避連年戰亂,帶一家老小和村裡其他人家拋家舍業開始了逃難生涯。 他們風餐露宿,跋山涉水,不知經過了多少苦難,這天來到山東兗州府日照境內。他們到了一座大山腳下,崔家當家人看到此處山勢平緩,山前有條小河,河兩岸土地肥沃,就決定不走了。於是搭起窩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