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鬼故事
皇宮幽冥案
一 唐代宗年間,皇宮內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幽冥案,這件幽冥案鬧得整個皇宮人心惶惶,談之色變。說起這件幽冥案,還得從公元767年冬天一個大雪初霽的早晨說起。 這天一大早,善喜宮的管事太監王金木從臥房裡出來,來到院中,舉目一看滿眼的銀白,原來昨晚下雪了。再看大門,他驚訝地發現
狐本多情
我是一隻狐,我一心修煉,只待一日飛升為仙…… 我的種族和那些高貴的狐屬不同。類似於天狐、火狐、銀狐,甚至於白狐這些狐屬,它們修仙都相對於很容易。而我,只是一隻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灰狐,對,就是那種很容易見到的種類。所以,我是卑微的,其他的狐狸都笑我,說我無論如何都是不可能成為狐仙
聊齋故事之終極往事
書生趙平行走在進京趕考的途中,行至一處郊外荒嶺,恰是傍晚時分,狂風驟起,大雨傾盆。 鬥大的雨點急促地敲打在身上,趙平忙將書簍緊緊地護在胸前,眼看著唯一值錢的家當——孔孟老莊四書五經——就要被大雨毀去,不由得焦急萬分。突然,如漆如墨的雨幕中,隱現一點燭火,不遠處竟有人家!欣喜萬分
絕命屍錢蠱
我們家祖傳下來一些道術的知識,但家規是不能以道術為業,必須在道術之外另謀一份職業。我爺爺解放前也算是一個小業主,開一個小型的冶鐵作坊。解放後,作坊公私合營併入了鋼鐵廠,爺爺做一個小幹部。因為每年多少能分點紅利,所以生活雖然過得沒有原來那麼好,但是比起同時期的其他家庭也要好很多了。
「勾魂牌」上的塗痕
建安縣永寧莊有一個叫王永仲的青年人,他幼年喪父,是寡母苦熬歲月把他撫養成人,後來又給他娶了媳婦。小兩口恩恩愛愛,現在小兒子已經七歲了。夫妻倆對老娘百般孝順,日子雖然貧苦,但一家四口卻是歡歡樂樂。這年的冬季,王永仲的老娘得了重病,王永仲到處為老娘求醫買藥,但母親的病卻終不見好轉。後來,
風水寶地之謎
太行山下有個叫黃土崗的村莊,村子不大,不過百十戶人家。這天,村裡來了一個四十多歲的南蠻子(北方人對南方人的俗稱),是個行散醫的江湖郎中。他身背包裹,手裡拿著一條紅布幌子,上面寫著「聖手徐智,專治惡瘡腫毒」。南蠻子徐智要在這一帶行醫,想找個落腳的地方,他聽說黃土崗村有個叫劉義的人,妻子
催生娘子
說不清是哪朝哪代的事啦。在陝西綏德府米脂縣的北門坡上,有家兩間門臉的小豆腐店。店主姓崔,名叫崔生。婆姨無姓沒名,街坊四鄰都喊她崔生娘子。小兩口上無老下無小,一撲納心放在生意上,每日挑北山桃花泉水做出的豆腐,雪白細嫩、味鮮筋道,而且買賣公道、童叟無欺,有錢的買著吃,沒錢的人家先賒著一樣
狐仙報恩記
很久以前,王家村有一個寡婦劉氏與十幾歲的兒子王雲龍相依為命。家裡只有半畝薄田,生活十分貧苦。一年冬天劉氏帶著兒子到山裡砍柴,路上看見一隻狐狸趴在雪地裡,渾身發抖。狐狸身下的雪被血水染紅了。劉氏走過去把它抱起來,發現它身上有好幾個傷口讓人看著心疼。 劉氏把狐狸抱回家,給它上上自己
黃鱔精
我叫白涵,出生於蘇北的農村,一個靈異愛好者,我的身邊或多或少的發生著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有的故事是我聽來的,有的是我自己親身經歷的,下面我會把自己知道的故事一一向大家道來。 這件事是我爺爺跟我說的,我的爺爺今年已經78歲了,經歷了許多事情,那個年代的事情很多無法用科學去解釋,人
閻玉與閻王
張先生對勘輿學研究非常精到,經常被遠鄉近村人家請去選「陰宅」或「陽宅」。有一天,張先生岀外做事,天氣炎熱又走遠路,累得他滿頭大汗,口乾舌燥。可是,偏偏這裡前無村莊後無店,沒處去討水喝,生只好忍著往前走。剛拐過一個小山灣卻瞧見到面前有一戶人家,張先生這下可高興了,便急忙上前敲門。一位女
新聊齋之違諾之禍
初春的一天,石河村一個打柴的中年人擔著柴擔下山後,放下柴擔坐在路邊休息。這時候,一個過路人走累了,也在打柴人對面坐下來歇腳,兩個人便湊在一起聊了起來。過路人東張西望的看了一會兒,便指著路旁的一片很大的墳地對打柴人說:「這塋地風脈很硬,但是,他們的後人決不會是善良之輩……」 打柴
朱元璋貶城隍
明太祖朱元璋幼時家貧,念不起書,從小就給財主家放牛。朱元璋是個淘氣的孩子,在山上放牛不好好看放牛群,經常和幾個放牛娃在—起耍棍棒,練打仗,所以牛兒時常進田裡糟蹋莊稼,為此多次遭東家嚴厲訓斥。據說,朱元璋還帶頭宰殺過東家的小牛犢,幾個放牛娃用薄石片煎牛肉吃。後來,就被東家解僱了。
替死鬼中狀元
榆林莊高家的媳婦請來一位算卦的盲人給小兒子金柱算命,這算卦的先生姓李,李先生深通命理卦爻,運算如神,無論是求財求喜或算禍福吉兇,一算一個準,故人稱「神算李」。 高家的隔壁丁家媳婦聽說高家請來「神算李」,也想給自已的小兒子拴住算算命,便匆匆地來到高家。 「神算李」坐下後,讓
貪財不足的人
這個故事也就發生在十幾年前,故事中的人叫李利民,住在鐵路西邊的大羅莊。李利民年近三十,是個從小就喜歡捕捉黃鱔的人。 那是八七年秋的一天晌午,村民們正準備吃午飯。李利民嫌天太熱,於是拎起竹子編的黃鱔簍、拿起鐵絲做的黃鱔鉤,在村裡陰暗潮溼的石頭堆下挖了十幾條做餌用的蚯蚓,而後出了村
天燈
第一章 妓女腦袋上的燈蕊 張小辮第一次聽說「紅牌坊」是在民國二十六年初的某個傍晚,當時他在破落的侯氏祖祠避雨,一個打更的和一個趕屍的蜷縮在角落裡,借著長明燈的光,依著墓碑說起了那個男人的「銷金窟」。 紅牌坊位於一個龐大的天坑中,四周雲蒸霧繞,荒草迷離,凡是下去的嫖客都必須
鬼父救子
那一年屍橫遍野,餓殍滿地,漫山遍野都是血淋淋殘缺不全的屍體,烏煙瘴氣,鬼魅恒生,那一年的人們還很貧窮,窮到易子而食,窮到樹根都是一些奢侈物,漫山遍野,只要是能吃的,容易被消化的東西都被人們哄搶而光,就算是不容易消化的,只要對生命沒有威脅。人們也會去撿來吃。 有的人家實在貧窮的沒
餓死鬼的故事
「餓,餓,我要吃東西,你給我吃東西……」 這就是今天我要講的故事,關於餓死鬼的故事。 不知道你們對於餓死鬼有多少的了解呢?其實餓死鬼不是很能吃東西,顧名思義他們是很餓但是他們吃不下東西,因為他們的肚子很大,脖子很細,嘴裡還會噴火,所以一吃東西基本就會被口中的火焰燒為灰燼,
甲醫楊林
民國初年,重慶江北人楊林經營著一家叫濟善堂的藥鋪,兼坐診看病。他診病時從不遵循傳統中醫「望聞問切」的法子,而是通過悉心觀察患者的指甲,來對症施藥。他依靠這種方法治好了不少疑難雜症,人們都稱他為「甲醫」! 楊林時年六十有餘,鶴形蝦須,夏著白綢,冬著黑綢,翩然若仙。他性情沉穩,少語
為你死去活來
明朝萬曆年間的一個傍晚,在青州古城十裡外的驛站長亭裡,有一個長得又黑又胖的養娘,斜站在亭側。一旁是長相俏麗的丫鬟,用手斜舉著一個八角的宮燈。宮燈是黑檀木架,燈頭雕鏤龍鳳圖紋,墜金蟬琉璃寶珠流蘇──這些東西本是皇家用的,平日裡是不許民間使用,除非是新婚大喜的日子。可是這樣的夜晚也不像辦
古代聊齋之桂公子
宜城首富桂老爺家中有四子,其中三個兒子桂老爺都很喜歡,卻唯獨不喜第三子。 桂三公子雖生得倜儻俊朗,但性格內斂沉默寡言。雖不得父親喜愛,卻仍是勤勤懇懇、孝順有加。 一次桂老爺重病,四子每日輪流餵藥。這一日輪到桂三公子,他剛將藥端到床前,桂老爺就將臉面對著牆說:「先放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