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民間故事

狼咬死了魚

唐時,武則天曾下令禁止天下屠殺牲畜及捕撈魚蝦,違者嚴加治罪。朝廷大員們清腸寡肚受不了,便都「肚裡沒有油,下鄉走一走」,藉機打打牙祭解解饞,反正天高皇帝遠,你知我知,天知地知。 御史中丞婁師德是朝廷重臣,平日花天酒地慣了,乍一約束,咋受得了?便瞅準機會奏明聖上,恩準到陝西巡視。陝西地方官自然

「結拜」之後

清光緒年間,山東濟南府有個「欣欣」銀號,主人姓趙,人稱「趙百萬」。這一日,趙母仙逝,趙家為母治喪,親朋好友來往絡繹不絕。 帳房中,來了一位弔唁上禮的人,自稱「張金龍」。此人30上下,身穿長袍馬褂,頭戴瓜皮小帽,英俊瀟灑,氣宇軒昂,一副富商模樣。 這張金龍出手闊綽,上禮紋銀一千兩,令掌簿的瞠

知縣夫人除野僧

話說早先,漳州城五裡八鄉的人,逢年過節便到雲洞巖上朝拜十八羅漢殿,同時遊覽巖頂風光。可是到了明朝時,卻出現了一件怪事:每每年節一過,龍溪縣大堂便響起擊鼓鳴冤的聲音,原來是不少少婦少女到雲洞巖上燒香時失蹤了。有幾任知縣馬上率領衙役上山踏勘、搜尋,羅漢殿裡除了一個老僧以外,沒有任何人的蹤影。一

屯爺「破案」

屯爺六十來歲,慈眉善目,德高望重。屯裡出了什麼事兒,誰也不去找村長,都去找屯爺。屯民打架械鬥,找屯爺;兒子不孝敬老人,找屯爺;夫妻吵嘴也找屯爺,屯爺是屯裡的老寶貝。 屯爺還是破案的能手,一些偷雞摸狗的案子,儘管曲裡拐彎兒,在屯爺那裡都能給弄個涇渭分明水落石出。 屯裡有個年輕的寡婦叫丁丫,長

蒲松齡救貧婦

一日,蒲松齡見一位面黃肌瘦,衣服破爛的婦女在一座新墳前痛哭,訴說自己死了丈夫後生活的艱難。蒲松齡覺得該婦女十分可憐,就走上前說:「別哭了,人死不能復生,你的困難我知道了,這樣吧,我寫張狀子到縣衙大堂上去告吧。」那婦女感到莫名其妙,說:「我丈夫得病死的,與別人無冤無仇,告誰去?」蒲松齡說:「

惡狼三請奸狽

日本人謀炸張大帥那年的年關,在遼寧一座臨海小城打工的王金城奉老媽之命,回去辦喜事。他匆匆置辦物品後,將它們連同那把練功用的青鋒劍打在一個包裹裡,穿在一根做鋤把用的蠟木桿上,朝肩上一搭,隻身孤影行走在空曠的野地裡。 王金城始料不及的是,這年不知從哪裡冒出一群餓狼,連續叼走家畜,甚至傷人,使當

攬風島

元朝延礻右年間,廣東黃崗有一艘商船要運一批柑橘到北方去,船上有客商及船工20餘人。他們原打算穿越臺灣海峽北上,哪知途經澎湖時,突然遇到颶風,海浪湧起,波濤洶湧,風雨交加,瞬息之間船被颶風席捲不知漂流了幾千裡,船上的人都覺得再也不能活著回去了,只好任船在海浪中顛簸漂泊。忽然猛地一震,船隨之跌

米芾買石

宋代著名畫家米芾,是個才思敏捷的文人,當他創作作品時,情感也異常充沛與投入,經常使自己處於一種如痴如癲的狀態,往往鬧出許多笑話,因此人們都親切地稱他為「米癲」。「米癲」平生喜愛奇山異石、流泉飛瀑,並以此浮想聯翩,揮毫作畫,創作了許多驚世之作。其中米芾買石的故事就是他創作生涯中的一段趣聞。

唐太宗縱囚

玄武門之變後,唐太宗李世民正式登基稱帝,年號「貞觀」。李世民相當勤勉,每天都要親自批閱大量的奏章,可謂日理萬機,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從隋滅亡的教訓中看到了百姓的巨大力量,認識到要使國家長治久安,必須贏得百姓的擁護和愛戴,聽取人民的呼聲,了解百姓的疾苦。於是他下了一道詔書,廣開言路,允

俠女暗香

南宋末年,山河破碎,鐵蹄下,中原大地盡成焦土。江湖上人稱風流劍客的魯三,自毀容貌,隱姓埋名,投身到江南最負盛名的青樓萬花坊當了一名提茶壺的龜奴。被人呼為醜奴。 戰爭能夠改變人的一生。魯三過去風流倜儻,如今卻進了妓院這種少廉寡恥的地方。但他忍受了下來,個人的屈辱早變得無足輕重,他厚著臉受人喝

喋血白虎坡

寇準到巴東上任的第二年春天,帶著隨從到後鄉去體察民情。 這一天,風和日麗,寇準和隨從走進一座山寨,只聽前面接連幾通牛皮鼓響,緊接著又是一陣嗚嗚的牛角號聲。 寇準和隨從心裡奇怪,疾步趕去,只見前面一處平壩搭了一處祭臺,幾個梯瑪(道士)身著紅藍法袍,手搖八寶銅鈴,口中念念有詞,正圍著一男一女兩

光緒打擂

清朝光緒帝自打4歲登基,就一直受慈禧太后的挾制,他看著大清國力日衰,慈禧太后一味地賣國求榮,榮祿、李鴻章和李蓮英也和她一唱一和,心裡異常氣憤。他為大清國憂心如焚,雖然也想重振朝綱,可自己空有帝位,手中無兵無權,心有餘而力不足。光緒帝每想到此,心情就十分沮喪,不是悶悶不樂,就是帶著太監小張子

魏三娘救子

抗戰時期,天津「三不管」地面上有家老字號的綢布莊,叫「榮順德」。老闆娘姓魏,人稱魏三娘。 魏三娘早年喪夫,膝下有一獨子,小名來喜兒,年已18歲,卻是狗肉包子——上不了桌。整日吊兒郎當,不學無術,根本不能替母親在生意上分憂。綢布莊裡裡外外,都靠魏三娘一人打點。 這天傍晚,魏三娘見生意清淡,剛

豬狗相爭

這是發生在膠東沿海的一件趣事。一年春末,大灣島漁村盡東頭的漁民張海順家的大院中,匆匆跑出了一頭大公豬,它像往日一樣徑直向海邊跑去。來到海邊,大公豬熟練地在退潮後的碎礁石中用有力的長嘴巴拱捉下面的海蟹、香螺解饞。 這天,大公豬似乎運氣不佳,接連拱翻了幾塊兒大石頭,結果連一隻小螃蟹也沒找到,氣

棺材作陪嫁

肖光緒十二年八月初八,是皖南宣城東門炒貨店老闆王裕恆的兒子結婚大喜的日子。只見王家門前張燈結彩,鋪紅掛綠,鞭炮聲聲,鑼鼓不斷,洋溢著一派熱鬧喜慶的氣氛。這一天,幾乎全城的人都擁到王家的門前來看稀奇了,他們要看新娘子的嫁妝。這王裕恆兒媳婦所陪送的嫁妝實在是與眾不同。 原來,王裕恆的親家名叫譚

以沙充糧退敵兵

南北朝時,宋國將領檀道濟率領大軍討伐魏國。宋軍經浴血奮戰,在屢敗魏軍後,長驅直入,直逼魏國重鎮歷城。但由於部隊前進太快,以至於戰線拉得過長,後勤供應出現嚴重不足,恰巧宋軍的後方倉庫遭魏軍偷襲,糧草被燒,更加之又有人投靠魏軍,一時間宋軍軍心動搖,士氣大減。無奈,檀道濟只好決定退兵。 由於對宋

絕妙的制裁

康熙年間,綿州酒店老闆尚夫有一絕活:紅燒狗肉。在綿州,有層次有身份的人相互問候,必道今天吃過紅燒狗肉沒有。尚夫的紅燒狗肉是從宮廷一脈傳承過來的,大致工序是將各種佐料研磨成細粉,再置於103動物油和27物油中熬上21再冷卻21製成配料。吃客來時,撬一坨配料和上雄性嫩狗肉邊煮邊吃,味道鮮美異常

真假借據

清朝福建永安縣有個叫趙前的知縣,剛上任第三天,當地富戶張大昆就來告狀。張大昆有地數十頃,開著三個雜貨店,他告窮小子李小山借錢不還。 公堂上,張大昆把李小山兩次借錢的情況講了個明明白白:一次是乾隆三年臘月,一次是乾隆四年五月。趙知縣問有何證據?張大昆把兩張借據呈上。趙知縣把兩張借據細看一番,

搓澡

丁旦兒是京城丁家大少爺,自幼嬌生慣養,專有一老僕侍候著。老僕叫陳寬,淶陽人,已年逾花甲。 丁少爺最大的嗜好還是泡澡堂子。丁旦兒在「華清池」包一單間,每天吃完早點一準帶陳寬去,一泡半天,雷打不動。「華清池」搓澡匠不少,不過丁旦兒一個也不用。他屁股上有塊兒黑痣,怕人笑話。這樣,搓澡的任務便落在

賊看門

有個老師叫索有良,他有一些文友。這天,他剛剛把飯做上,電話響了,是市區內的幾個文友邀請他到酒樓一聚。索老師無職無權,最近又退了休,很少有人宴請他,便覺得十分高興,決定立即應邀。可是,老伴買菜沒回來。等吧,怕誤了時間;留個便條,老伴沒拿鑰匙,怎麼能夠看得到?貼在門上吧,又不敢,那等於告訴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