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槽內不滯留洗碗雜物且永不堵塞的排水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13:40:46 2
專利名稱:一種水槽內不滯留洗碗雜物且永不堵塞的排水裝置的製作方法
所屬領域本發明屬一種排放泔水的排水裝置。它適用於食堂、飯店、家庭、賓館等一切有洗碗筷等飲事行為的場所。尤其是家庭廚房,其使用最為廣泛且必不可少。
背景技術:
廚房泔水地處理,歷來是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它長期困擾並折磨著人們,令人頭疼又無可奈何,一日三遍永不停息!泔水不僅髒濁而且油膩,誰也不想觸摸,尤其是殘留物。水槽中的篩網過疏,可減少殘留物,但卻要擔著管道被堵的風險;篩網過密雖不致堵塞,但清除過多的雜物卻極為麻煩;疏於清理則又感覺太髒,也極易汙染餐具。較早的篩網比較小,常被麵食類雜物罩死。後來人們又以加大篩網面積來增加透水量,但總擺脫不了人工清除雜物的困境。目前有的篩網為凹型結構,中心有提柄,每次提起可「運走」一些雜物,但凹面不過方寸,雜物不能盡入其中(不能進入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水流被網所阻,速度極慢,不能形成攜物同行的勢力)。所以清除仍很不徹底,很不方便。至於公共場所管道堵塞更是屢見不鮮,甚至出現嚴重影響衛生的狀況。
發明內容
為解決以上的難題,本發明打破了常規的方法,用另一種思路去解決該問題,即「調虎離山」之克隆「調物離槽」以貯之。該技術方案是水槽下面增加一個泔水處理桶(以下簡稱泔水桶),內有過濾裝置,下連排水管,水槽內不設篩網,不對泔水過濾,讓泔水及雜物順暢地流入泔水桶,經過濾液體及細碎物從排水管排出,非流質則集貯於積物桶內,待多日集滿後一併倒掉。
為使水流加速且不留雜物,並減少連接附件簡化安裝,將水槽的底漏孔延伸出槽底,並與槽體圓滑連接成一喇叭狀的漏鬥。
為防泔水桶異味外溢,可在其上加個帶孔的蓋。還可加上密封裝置。
為方便雜物的傾倒,可將集物桶與篩網做為一體,排水孔和水室為一體,它們可以分離,達到將集物桶提出倒掉的目的。
過濾裝置可以是篩網板、篩網桶,也可以是其它形狀例如可裝在排水孔處的篩網罩,再如篩網板可以小一點傾斜放在排水孔處,可增大集物桶容積。在所有方案中,排水管都用可伸縮軟管最方便。
這樣的排水裝置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乾淨衛生。由於水槽內無髒物滯流,不僅觀感乾淨整潔,而且炊具也不會被汙染。
2、簡單高效。該裝置由於水槽的改進,安裝非常方便,水流也非常迅速,泔水一旦離開炊具,便旋轉著汩汩下竄,幾秒鐘便蹤影不見,雜物也一併消失。不僅省力而且高效,據測試,一個泔水桶,能連續使用三、四個月才會被填滿。時間之長,連發明者自己也未預到。這是因為原先許多較大的雜物,經長時間地衝涮、浸泡、腐化分解變小後又被排出。這樣的循環時刻都在自動進行著,它既不用勞心費神,也不需發薪付酬,更不會耗費能源。
3、省力省水,它省去了天天清除雜物和衝涮水槽的工序,變每天幾次為幾月一次,既省力又省水。
1、水槽 7、篩網 13、擋板19、內凸緣2、底漏孔8、排水孔 14、固定環 20、上凸緣3、排水管9、桶蓋 15、S管 21、延伸孔4、泔水桶10、導流管16、進水孔 22、支撐體5、進水口11、篩網罩17、底座23、水室6、集物桶12、鉸接軸18、內置集物桶 24、水圖1是一個實施例的縱剖圖和導水管、延伸管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水槽的形狀圖。
圖3、圖4、圖5是三種設在導流管上的密封裝置結構圖。
圖6是圖7A-A剖面放大圖。
圖7是集物桶可與底座分離的立體圖。
圖8是帶蓋泔水桶有內置集物桶的縱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最簡單的實施方式,就是在水槽1下放一個敞口泔水桶4,桶4上有進水5,排水孔8與排水管3相通,泔水經篩網7或篩網罩11過濾後經排水孔8進入排水管3排出,雜物滯留於集物桶6內。
本發明水槽的結構如圖2所示。底漏孔2有一個延伸孔21,如圖1虛線所示,它伸出水槽底部,並與原底漏孔2所形成的圓緣圓滑連接,形成一喇叭狀的漏鬥。它可以省去許多連接附件,例如過濾網、由粗變細附件及固定安裝這些附件的附件,簡化安裝,同時也使水流加速,不滯留雜物且不漏水。安裝方便是由於它有延伸孔,伸縮軟管向上一套即可,甚至於不用緊固件。這對倒除雜物時的拆裝極為重要;由於連接處不積水,水流又是從上往下,自然不會漏水。即便延伸孔無足夠的長度套管,也可用一套在伸縮軟管外的彈簧以桶蓋9為支撐點,將軟管抵於底漏孔2下。這時的延伸孔則有定位的作用。水槽上部的形狀與目前的可以一樣,它有較大的空間。
泔水桶上應加上一個桶蓋9,其作用是美觀和防止異味外溢。蓋與桶的結合方式以密封為前提。一般來說,加蓋後桶內無空氣流動,孔口又小,加之每天幾次的衝涮,不會有異味產生。但為使產品有足夠的彈性,還是設置了密封裝置。密封的方式很多,有兩處最為合適一是底漏孔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人工堵塞子。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利用底部有大孔的水槽,將大孔製成一低凹區,上有疏網,利用球例如桌球,有水浮起,泔水下洩,無水自落守住孔口。再一處是桶蓋9下的導流管10上。現介紹三種密封裝置圖3中擋板13與固定環14鉸接並固定於導流管上,鉸接軸12上有扭簧將擋板堵在管口;圖4也用擋板、鉸接,但無扭簧而靠重力堵口,水至則推開擋板,無水自閉。圖5中則用了一個S管,利用低處始終有水來封閉管道。也可用彈簧託一小球封閉管口。
圖1所示的排水裝置比較簡單經濟,有一點不足就是排水管3與排水孔8之間要進行拆和裝,這可能會出現漏水。為此發明人又設計了兩套不必拆此處的方案,供選擇實施。如圖6、圖7所示,集物桶6與篩網7為一體,它可與底座17相分離。底座形似一個水桶的下半部,上有排水孔8,它沿內壁底處周圍向中心方向有一周凸緣19,上邊可以加以密封圈,用它託住集物桶6,下邊就形成水室23,它與排水孔8相通,上凸緣20的高度適可而止,如圖6所示。
另一方案如圖8所示,它與圖7相近,只是把上凸緣20加高並加蓋9,其內又有一個桶壁與篩網7組成一個內置集物桶18,它的下邊有支撐體22將它託起,形成與排水孔相通的水室23。支撐體22如果用腳輪代替,提出後的移動會更省力。以上兩種方案中內凸緣19或支撐體22也可不用,而將集物桶改為有錐度的桶,上大下小,利用這一形狀將集物桶架起。
以上兩種方案倒雜物時只需去掉桶蓋或導流管,而它們又很容易,而且不會引起漏水。
在圖1所示的方案中,排水孔8和排水管3中間也可再裝一個閥門,這樣摘掉排水管後,桶內的積水也不會外漏。在圖1所示的泔水桶4上、圖7所示的集物桶6上,特別是圖8所示的內置集物桶18上,可設置上提手、摳手或凸凹面等以方便搬移。對於有兩個以上底漏孔或兩個以上的水槽,例如整體櫥櫃一般有兩個水槽,集體場所的水槽內一般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底漏孔,可以共用一個泔水桶,也可分別使用多個泔水桶,或共用與分用相結合使用。此排水裝置也可為機關單位提供服務,例如對廢茶水的處理。
輔助說明說明書中有「集物桶與篩網做為一體,排水孔和水室為一體」。這個「一體」是相對而言的、並非一定是成型為一體,可以是組合為一體的。例如,集物桶下部有一圈凸緣,篩網放入後卡在此處成為一體。實施方式第二段有「底漏孔2有一個延伸孔21,它伸出水槽底部並與原底漏孔2所形成的圓緣圓滑連接,形成一喇叭狀的漏鬥」。上面的「連接」是對現有技術的產品如何演變為本發明所指的產品這一過程的形象描述,根本無「連接」這一工序。本發明所述的水槽是用金屬或非金屬成型為一體的,且在水槽底漏孔內側無需任何附件就能將水送出的水槽。
「進水口」和「進水孔」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為無蓋的大口,後者為蓋上的小口。「泔水桶」和「集物桶」。「泔水桶」是「泔水處理桶」的簡稱,它包括集物桶、篩網、水室、排水孔等;「集物桶」則僅指由篩網充當桶底所構成的容物空間;在圖1中,若使用篩網罩,水室則縮為罩內的空間。本輔助說明屬說明書的一部分。
權利要求
1.一種水槽內不滯留洗碗雜物且永不堵塞的排水裝置,由水槽[1]、底漏孔[2]和排水管[3]組成,其特徵在於底漏孔[2]和排水管[3]之間還有一個泔水桶[4],泔水桶由進水口[5]、集物桶[6]、篩網[7]或篩網罩[11]和排水孔[8]組成,泔水進入泔水桶經篩網或篩網罩過濾後,雜物滯留於集物桶[6]內,汙水由排水孔[8]進入排水管[3]排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裝置,其特徵在於泔水桶[4]上還有一個桶蓋9,桶蓋上有進水孔[16],水槽[1]和泔水桶之間有導流管[10]連接,泔水從導流管進入泔水桶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裝置,過濾用的是篩網[7],其特徵在於篩網和集物桶[6]是一體的,它放在底座[17]上,並能與底座分離,底座包括排水孔[8]、內凸緣[19]、上凸緣[20]和水室[23]。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裝置,過濾用的是篩網[7],其特徵在於泔水桶[4]內又有一個桶壁與篩網[7]組成一個內置積物桶[18],它可從泔水桶內中提出,它被支撐體[22]託起後形成和排水孔[8]相通的水室[23]。
5.根據權利要求2、3或4所述的排水裝置,其特徵在於水槽內或桶蓋下方的導流管[10]上設有密封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排水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泔水桶[4]或集物桶[6]或內置集物桶[18]上有提手、摳手、腳輪等一類供搬移用的裝置。
7.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權利要求,其特徵在於水槽[1]上有一個延伸孔[21],它與底漏孔[2]成型為一體並且成為一個喇叭狀的漏鬥。
8.根據權利要求2至4中任一權利要求,其特徵在於導流管[10]是和兩上或兩個以上的水槽或底漏孔相連接的。
全文摘要
本裝置是一種專門處理排放廚房廢水的裝置,可廣泛應用於家庭、食堂。工作流程如附圖所示泔水及雜物從水槽[1]中不加過濾經導流管[10]直接流入泔水桶[4]中,沒有桶蓋[9]的,不需要導流管[10]就可直接流入泔水桶,經篩網[7]或篩網罩[11]過濾後,廢水從下面的排水管[3]中排出,雜物滯留於集物桶[6]中,經多日集滿後倒掉。它有密封裝置,不產生異味。本發明還有兩個集物桶可單獨移動的方案,倒物時只需把集物桶上的軟管從延伸孔[21]上拔下即可。水槽[1]是專為本裝置設計的新型水槽,上有延伸孔[21],連接非常方便,不用附件,一拔一套即可。這樣就不用每天去清除水槽內的髒物,不僅省時省力,同時也能幹淨很省水。
文檔編號E03C1/18GK1844598SQ20051006549
公開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8日 優先權日2005年4月8日
發明者石振卿 申請人:石振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