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臀和臀部塑形的男褲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20:10:46 2

本發明涉及一種提臀和臀部塑形的男褲。所述男褲不會對穿用者的皮膚造成傷害,從而提供一種舒適的服裝。
背景技術:
牛仔褲最初是工作服裝,但是大約從1950年開始演變為青年服裝。褲子行業在最近幾年中得到了顯著發展,趨勢迅速變化,因此湧現出這種類別的新產品的潛在消費者。今天,使用牛仔褲的機會更廣泛,它們已經成為奢侈、時尚、現代和美感的同義語。因此,我們尋求能夠塑形、具有定製的洗整效果、並且具有能夠實現定製型褲子的某些細節(補片、刺繡、拉鏈、破洞)的產品。
在市場上也產生了有助於用戶的形體美觀(例如提臀)的褲子。
這種效果是以不同的方式實現的。某些褲子注重彈性材料的使用,另一些褲子在結構造型中使用切口,還有一些褲子使用彈力織物。
值得注意的是,有時上述產品僅提供提臀的外觀,而不能物理地實現臀部的塑形,在其它情況中,即使服裝具有塑形效果,所獲得的結果也不一定是使用戶感到舒適的服裝。
彈性材料的使用確保在破損時軟組織能適應施加在其上的壓力,如美國專利6,360,375中所示,該專利利用圍在腰部的滑動帶狀纏結彈簧作為主支撐結構,並利用與用戶的大腿相配的可調整滑片,該滑片經過臀部的下表面,以保持並上提臀部。
美國專利4,325,379涉及一種用於等長地鍛鍊臀部和盆底的肌肉的服裝。這種服裝是環帶型短褲,這種短褲利用皮帶狀彈性材料加強內外臀肌和盆底,因而使臀部處於非自然位置,並通過相同的皮帶上提臀部。這種技術無疑是發明者使用最多的技術,但是最終用戶發現的一個缺點是,即使不考慮穿戴舒適性,彈簧也對身體有直接影響,會在皮膚上留下壓痕。
在以上段落中,我們重點說明了牛仔褲已被視為對體形進行塑形的另一種方式,因此還出現了在一定程度上改進上述技術的發明。
例如,美國專利3,234,947說明了一種服裝,尤其是一種褲子,這種褲子包括圍在腹部的圍帶,能夠改善用戶的身姿,並使用戶的體形呈現出平滑和無皺的形態。
美國專利6,543,062公開了一種控制腹部的更好方式。該發明是分為前後兩部分的褲子,具有較短的前腰和較長的後腰以突出穿戴者的臀部,以及布置在左前和右前部中的彈性(彈力纖維)加強層,可改善用戶的身姿,同時提供提臀效果。這是藉助於在感官上對臀部塑形的線和接縫實現的,其中,使用彈力織物達到提臀效果。
為了獲得更好的輪廓,美國專利5,535,451提出了通過在褲腿中形成下腔體(即,縮短距褲襠和常規側縫的距離)會在大腿上產生一些壓力,同時牽拉皮膚以容納並上提臀部,還能避免其分開,因此能實現用戶希望獲得的輪廓美化效果。
美國專利5,888,118提供了對以前未考慮過的方面的一些補充限定,即,在服裝的後部中形成腔體以容納臀部,在該專利中還論述了織物的方向和構成對設定、監控和保持腹部、髖部和臀部的重要性。
上述發明已分別開發為具有不同的提臀特徵的特殊設計,但是在市場上還沒有專門針對男性用戶的服裝。製造具有這些特徵的男褲的難題與男人和女人的解剖學構造不同的事實相關,因此不能從現有的事物推斷滿足這些特徵的服裝對於男性用戶是舒適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涉及一種提臀的男褲。所述男褲由包含彈力纖維的織物製成,以聚攏大腿和臀部的組織,使它們容納在由服裝的切口形成的腔體中。傾斜形狀的前/後布塊的插入能夠保護生殖器區,使生殖器區保持通氣,並防止在生殖器區造成壓力,在後部中形成的切口在組裝好時能夠產生足以容納臀部和保持臀部的腔體。而且,中央側的後兜的形狀具有對角線特徵,在後兜放入後部中時,能夠產生一種分隔效果,並使臀部更圓。利用所有這些特徵,實現了一種能夠美化臀部、調節大腿、並具有不改變用戶的生殖器區的優點的褲子。
因此,這種新型褲子的細節特徵在於前部中的切口和後部中的褲褶,所述切口和褲褶在接合起來時能夠在腿部和臀部的肌肉組織上施加壓力,使它們容納在形成在後部中的腔體中。高度部分具有圓形形狀,使整個後部部分呈現圓潤外觀。這種服裝具有遮蓋生殖器的中央部分的加強布塊。
附圖說明
圖1是左前部分的獨立視圖。其中能夠看到用於產生遮蓋生殖器的中央部分和下腹部的加強布塊的織物線。
圖2是前片在完全組裝後的視圖。其中示出了遮蓋生殖器和下腹部的整個加強布塊。
圖3是未與高度部分接合的右後部分的視圖。它在頂部具有用於形成容納臀部的褲褶的切口。其中示出了後部的上緣和高度部分的下緣的曲線形狀。
圖4示出了後兜的尺寸、位置和布置,以及各部分的紗線方向。
圖5是後部的獨立視圖,以便理解襠縫的深度和與高度部分的聯接。
圖6示出了從前片和襠縫的加強布塊中部的前兩部分的內縫延續的前/後布塊。
圖7示出了標記有接合鉛錘線並用於產生保護生殖器區的褲褶的前/後布塊部分。
圖8示出了通過接合鉛錘線而形成的傾斜形狀的前/後布塊。
具體實施方式
所述的提臀男褲具有提臀作用,同時不會在生殖器區造成壓力,它採用與牛仔布類似的具有特定特徵和特性的平織布,以符合為穿用者提供優質、健康的創新產品的準則,如表1所示。
本發明的褲子由彈力纖維織物製成,在沿著織物縫製線提起褲子的各部分時,能夠獲得容納臀部的腔體。還產生使前襠縫區不受壓力的加強布塊。所述褲子還包括位於拉鏈前/後的內織物布塊,以防止在生殖器區造成不適。
在後部的後面和上面的中央處具有曲線褲褶,此部分附接至高度部分,以產生控制和容納臀肌的空間。該曲線在感官上突出臀部的形狀。後襠縫長且深,以分開臀部。後兜遮蓋在每個後部中形成褲褶時產生的過多織物。
所述提臀男褲分為4個部分,這些部分在前襠縫上形成從腰部至褲襠的加強布塊,用於使生殖器區免受壓力。該布塊控制並減小生殖器區的織物的彈性。
所述提臀褲具有前部,該前部具有在拉鏈高度處從所述布塊的內切口傾斜地延續的前/後織物布塊。所述布塊的底部從前襠縫的褲襠延續,具有在織物布塊和襠縫之間產生1"(一英寸)距離餘量的聚酯帶。為了使用戶感到舒適,所述布塊必須固定。
前部的聯接不允許織物的彈性在男性用戶的生殖器區和下腹部上施加壓力。
孔眼片接合至左前片,以布置拉鏈。假片接合到右前片,以遮蓋住拉鏈,防止男性用戶的生殖器受壓。
前/後布塊產生腔體,該腔體遮蓋生殖器區,並防止生殖器區受到用於製造褲子的織物的彈性和特性的影響。
前/後布塊標記有三條鉛錘線、警戒線或標示線,這些鉛錘線應通過接縫接合到中央鉛錘線,以獲得沒有鉛錘線的褲片,該褲片用於傾斜地保護生殖器區並使生殖器區保持通氣,避免生殖器受到由褲子在用戶的大腿上施加的壓力。此布塊是內置的。
所述提臀男褲具有沿織物的紗線方向上提的造型,以在前襠縫周圍形成從腰部至褲襠並以峰形終止的平直加強布塊。
通過將前部分為左部分和右部分,每個部分又分為兩片,從而當在豎直位置通過接縫豎直接合起來時,能看出前片分為兩部分。豎直位置的紗線織物保持不變,前部的移動受到控制,以避免自由地彈性變形,並加強對拉鏈的控制,不產生按壓腹股溝和生殖器區的造型設計。這是針對前部進行的,前部在接合起來時產生加強布塊,能夠看出加強布塊在形成後被接縫分為四個部分。
前片在大腿高度處的褲腿寬度從褲襠至側面減小,從而由彈力纖維朝後保持用戶的體重,並上提臀部。
後部(即左右部分)在附接至高度片的上緣處形成曲線。
後部的褲褶用於產生容納臀部的空間。
在後部的頂部中央處標記有三條鉛錘線、警戒線或標線。兩側的鉛錘線應通過接縫接合到中央鉛錘線上,以獲得無鉛錘線的褲褶。此褲褶固定在高度部分的下面。通過接合鉛錘線,鉛錘線還作為接合腰帶的其餘部分的導引線。兩條鉛錘線在後片的側面沿胯部的方向標出,兩條鉛錘線在高度片上處於相同的高度處,在接合邊處遵循所述部分的曲線形狀。鉛錘線(1)和(2)至(3)和(4)接合起來,形成單片;通過這種修改,後片的原有縫合線轉動一定角度。通過接合鉛錘線並將高度片接合到後片上而產生的褲褶形成容納臀肌所需的杯狀空間。上後片的曲線形狀在感官上使臀部變得圓潤,並使得後部的接合位置處於中央。織物的縫合線是側偏的。
兜位於後片的正中央,它作為通過鉛錘線(1a)、(2a)和(3a)產生的褲褶的基準,並且朝臀部的中央降低1"(一英寸)。兜的兩側在朝向後片的中心方向上距高度片的接縫的距離是1釐米,在朝向右側或髖部的方向上距高度片的距離是3毫米。在後片製作完成時,兜正位於獲得的曲線形狀上。兜遮蓋在後部的中央處產生褲褶時形成的過多織物,從而控制容納臀部的腔體。
後兜必須遮蓋後片的褲褶,使兜的中心與褲褶相符。兜應是直角的,不存在偏斜,並低於接縫1",兜的位置應與褲褶和曲線的位置相符。
後片的襠縫長於前片。後襠縫是曲線形的,以增加襠縫的深度,並分開臀部。通過將高度片接合到後部上,能夠利用曲線形狀更好地控制腰部,藉助於位於後部中央的褲褶和每片的紗線方向從上方控制臀部的自然形狀。左右後片從襠縫接合起來,然後與前部、側部和褲襠組裝在一起,以形成褲子。褲腿在大腿的位置稍稍減小,以施加壓力並將身體組織聚攏到形成在後部中的用於容納用戶的臀部的空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