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背心袋的製作方法
2023-11-05 19:50:32 1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背心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背心袋,特別是涉及一種無紡布的新型背心袋。
背景技術:
現有的容易攜帶的柔性袋子一般都採用塑料薄膜製造而成,其存在有如下的不足之處塑料薄膜製造而成的袋子只能使用一次;塑料薄膜製造的袋子丟棄後形成白色垃圾不容易分解,汙染環境。該塑料薄膜製造的袋子一般只在底邊緣和頂部分別壓合固接,則手提部分及側邊容易出現撕邊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現有的易攜帶的柔性袋子所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背心袋,該新型背心袋可以多次使用,環保,牢固。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背心袋,它包括兩塊結構相同的無紡布,該無紡布形狀為背心式,其包括一主體,該主體上邊緣左、右部分別向上延伸成吊帶式的左、右延伸片;兩主體的左邊緣壓合固接,右邊緣壓合固接;兩無紡布的左邊緣向內摺疊形成左擴展部,兩無紡布的右邊緣向內摺疊形成右擴展部;兩主體的底邊緣壓合固接,兩左延伸片上邊緣壓合固接,兩右延伸片上邊緣壓合固接。
所述左擴展部和右擴展部對稱設置。
所述左延伸片和右延伸片對稱設置。
所述左擴展部中,無紡布左延伸片向內摺疊部分寬度為左延伸片寬度的一半;所述右擴展部中,無紡布右延伸片向內摺疊部分寬度為右延伸片寬度的一半。
所述兩左延伸片壓合固接方式採用上邊緣包邊壓合,兩右延伸片壓合固接方式採用上邊緣包邊壓合;兩主體的左邊緣壓合固接方式採用左邊緣包邊壓合,右邊緣壓合固接方式採用右邊緣包邊壓合;兩主體的底邊緣壓合固接方式採用底邊緣包邊壓合。
所述兩左延伸片壓合固接方式採用上邊緣折邊壓合,兩右延伸片壓合固接方式採用上邊緣折邊壓合;兩主體的左邊緣壓合固接方式採用左邊緣折邊壓合,右邊緣壓合固接方式採用右邊緣折邊壓合;兩主體的底邊緣壓合固接方式採用底邊緣折邊壓合。
所述兩主體上邊緣其中位於兩個延伸片之內的部分均橫向並排開設有多個通孔;另匹配有一柔性繩子,其兩端分別依此交錯穿過通孔,而且兩端可相系解。
所述一主體上邊緣內側面設置第一魔術貼,另一主體上邊緣內側面設置第二魔術貼;所述第一魔術貼和第二魔術貼可粘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背心袋的製造過程包括壓合固接兩主體的左邊緣、右邊緣;兩無紡布的左邊緣向內摺疊形成左擴展部,兩無紡布的右邊緣向內摺疊形成右擴展部;兩主體的底邊緣壓合固接,兩左延伸片上邊緣壓合固接,兩右延伸片上邊緣壓合固接;由兩塊結構相同的無紡布壓合固接而成,由於採用無紡布所以可以多次使用,而且環保,製造方便成本低;其二,兩主體的左邊緣、右邊緣壓合固接,袋子的邊緣結構牢固;其三,壓合固接方式採用先包邊再壓合,可以增加固定聯結的聯結強度,防止出現撕邊現象;其四,壓合固接方式採用先折邊再壓合,可以增加固定聯結的聯結強度,防止出現撕邊現象;其五,柔性繩子兩端分別依此交錯穿過通孔,而且兩端可相系解,則可以方便封閉袋子的開口,防止袋子內的東西掉出;其六,第一魔術貼和第二魔術貼可粘接,則封閉袋子開口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的背心袋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的無紡布的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的背心袋在無紡布的邊緣向內摺疊形成擴展部的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二的背心袋的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三的背心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一種新型背心袋,如
圖1、2、3所示,包括兩塊結構相同的無紡布1,該無紡布形狀為背心式,其包括一主體2,該主體2上邊緣左、右部分別向上延伸成吊帶式的左延伸片3、右延伸片4,其中,左延伸片3和右延伸片4對稱設置。
左延伸片3的左右邊緣和兩主體2的上邊緣之間平滑過渡;右延伸片4的左右邊緣和兩主體2的上邊緣之間平滑過渡。
兩主體2的左邊緣直接壓合固接,右邊緣直接壓合固接。兩無紡布1的左邊緣向內摺疊形成左擴展部5,其中,左延伸片3向內摺疊部分寬度為左延伸片3寬度的一半。兩無紡布1的右邊緣向內摺疊形成右擴展部6,其中,右延伸片4向內摺疊部分寬度為右延伸片4寬度的一半。左擴展部5和右擴展部6對稱設置。兩主體2的底邊緣直接壓合固接,兩左延伸片3上邊緣直接壓合固接,兩右延伸片4上邊緣直接壓合固接。
實施例二本實施例和實施例一不同之處在於如圖4所示,兩主體2的底邊緣壓合固接方式採用另匹配一包邊7,包邊7包裹兩主體2的底邊緣,然後再壓合固定聯結。其餘的壓合固接如兩左延伸片3之間的壓合固接方式、兩右延伸片4之間的壓合固接方式、兩主體1的左邊緣之間的壓合固接方式、兩主體1的右邊緣之間的壓合固接方式均採用包邊壓合固接。
實施例三本實施例和上述兩個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如圖5所示,兩主體2上邊緣其中位於左延伸片3和右延伸片4之內的部分均橫向並排開設有多個通孔8;另匹配有一柔性繩子9,其兩端分別依此交錯穿過通孔8,而且兩端可相系解。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範圍,即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背心袋,其特徵是它包括兩塊結構相同的無紡布,該無紡布形狀為背心式,其包括一主體,該主體上邊緣左、右部分別向上延伸成吊帶式的左、右延伸片;兩主體的左邊緣壓合固接,右邊緣壓合固接;兩無紡布的左邊緣向內摺疊形成左擴展部,兩無紡布的右邊緣向內摺疊形成右擴展部;兩主體的底邊緣壓合固接,兩左延伸片上邊緣壓合固接,兩右延伸片上邊緣壓合固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背心袋,其特徵是所述左擴展部和右擴展部對稱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背心袋,其特徵是所述左延伸片和右延伸片對稱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背心袋,其特徵是所述左擴展部中,無紡布左延伸片向內摺疊部分寬度為左延伸片寬度的一半;所述右擴展部中,無紡布右延伸片向內摺疊部分寬度為右延伸片寬度的一半。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背心袋,其特徵是所述兩左延伸片壓合固接方式採用上邊緣包邊壓合,兩右延伸片壓合固接方式採用上邊緣包邊壓合;兩主體的左邊緣壓合固接方式採用左邊緣包邊壓合,右邊緣壓合固接方式採用右邊緣包邊壓合;兩主體的底邊緣壓合固接方式採用底邊緣包邊壓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背心袋,其特徵是所述兩左延伸片壓合固接方式採用上邊緣折邊壓合,兩右延伸片壓合固接方式採用上邊緣折邊壓合;兩主體的左邊緣壓合固接方式採用左邊緣折邊壓合,右邊緣壓合固接方式採用右邊緣折邊壓合;兩主體的底邊緣壓合固接方式採用底邊緣折邊壓合。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背心袋,其特徵是所述兩主體上邊緣其中位於兩個延伸片之內的部分均橫向並排開設有多個通孔;另匹配有一柔性繩子,其兩端分別依此交錯穿過通孔,而且兩端可相系解。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背心袋,其特徵是所述一主體上邊緣內側面設置第一魔術貼,另一主體上邊緣內側面設置第二魔術貼;所述第一魔術貼和第二魔術貼可粘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背心袋,它包括兩塊結構相同的無紡布,該無紡布形狀為背心式,其包括一主體,該主體上邊緣左、右部分別向上延伸成吊帶式的左、右延伸片;兩主體的左邊緣壓合固接,右邊緣壓合固接;兩無紡布的左邊緣向內摺疊形成左擴展部,兩無紡布的右邊緣向內摺疊形成右擴展部;兩主體的底邊緣壓合固接,兩左延伸片上邊緣壓合固接,兩右延伸片上邊緣壓合固接。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背心袋可以多次使用,環保,製造方便。
文檔編號A45F3/00GK2901990SQ20062008329
公開日2007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13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13日
發明者劉翔 申請人: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