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散熱機箱的製作方法
2023-11-03 09:18:07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計算機機箱,特別涉及計算機散熱機箱。
背景技術:
計算機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熱,散熱不及時或不充分的話會使計算機主要部件受到很大傷害,甚至導致計算機燒毀。現有的計算機機箱都是在機箱內設置散熱風扇來完成散熱,由散熱風扇轉動加速機箱內的空氣流動,通過空氣的熱交換來實現散熱,散熱效果較差,這就給人們在使用計算機時帶來一定的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計算機散熱機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計算機散熱機箱,包括機箱的殼體,所述殼體內設置有散熱板,所述散熱板與箱殼體的頂部之間形成一個通風腔體,所述散熱板上設置有通風孔,所述殼體側壁上設置有進風孔和出風孔,所述出風孔與通風腔體連通,所述出風孔內側設置有通風風機,所述散熱板為中空結構,所述散熱板一側連接有進水管,所述進水管與循環泵連接,所述循環泵設置在水箱上,所述循環泵的進水管與水箱內腔連通,所述水箱設置在殼體底部,所述水箱還連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設置有散熱部,所述散熱部由彎曲的管路組成,所述散熱部一端連接出水管另一端與水箱內腔連通,所述散熱部位於殼體外,所述散熱部旁邊還設置有散熱風機。
以上結構,計算機機箱內的通風風機可增加空氣流動,風流從進風孔經通風孔、通風腔體從出風孔排出,增加風流速度達到散熱目的;循環泵可將水箱內的冷水從進水管輸送到散熱板內部,散熱板表面積大,且位於殼體內腔上方,熱氣上浮通過散熱板進行熱交換,達到冷卻的目的;熱交換後的水經過散熱部並配合散熱風機進行冷卻散熱,散熱風機將熱氣吹離風機殼體,冷卻後的水回流到水箱內。
較佳的,所述散熱板表面有凸起,所述凸起位於朝著通風腔體一側。凸起增大表面積,便於將散熱板的熱量傳導至空氣中隨風流排出機箱外,散熱效果好。
較佳的,所述散熱板上設置有若干個傳導片,所述傳導片位於遠離通風腔體的一側。傳導片可將殼體內零部件的熱量快速傳導至散熱板上,通過冷熱水循環,將熱量帶走。
較佳的,所述進水管上設置有冷卻部,所述冷卻部由若干個冷卻管組成,所述冷卻管沿進水管周向分布,所述冷卻部正對著進風孔。經進風孔的風流,流經冷卻管進行冷卻,達到降溫殼體內部的作用。
較佳的,所述通風孔、進風孔和出風孔上均設置有防塵網。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可通過通風風機增加風流量散熱,也可通過循環泵通過冷熱循環水進行散熱;凸起、傳導片、冷卻管進一步提高散熱效果;整個系統散熱效果好,散熱系統可靠。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包括殼體1、散熱板2、進水管6、出水管7、循環泵8、水箱9、通風風機10、散熱風機11、冷卻管12等部件。
如圖1所示,殼體1內設置有散熱板2,散熱板2與箱殼體1的頂部之間形成一個通風腔體3,散熱板2表面有凸起2b,凸起2b位於朝著通風腔體3一側,散熱板2上設置有若干個傳導片2c,傳導片2c位於遠離通風腔體3的一側,散熱板2上設置有通風孔2a,殼體1側壁上設置有進風孔4和出風孔5,其中通風孔2a、進風孔4和出風孔5上均設置有防塵網13;出風孔5與通風腔體3連通,出風孔5內側設置有通風風機10,散熱板2為中空結構,散熱板2一側連接有進水管6,進水管6與循環泵8連接,循環泵8設置在水箱9上,循環泵8的進水管與水箱9內腔連通,水箱9設置在殼體1底部,水箱9還連接有出水管7,出水管7上設置有散熱部7a,散熱部7a由彎曲的管路組成,散熱部7a一端連接出水管7另一端與水箱9內腔連通,散熱部7a位於殼體1外,散熱部7a旁邊還設置有散熱風機11;進水管6上設置有冷卻部,冷卻部由若干個冷卻管12組成,冷卻管12沿進水管6周向分布,冷卻部正對著進風孔4。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