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濃縮及分離排出處理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12-06 04:18:26

本發明涉及一種處理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濃縮及分離排出處理設備,屬於有機廢氣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PCB、半導體製造、醫藥、化工、電陶瓷、塗料、家具製造等處理工藝中,會產生一些有機物及異味氣體廢氣,如直接排放,會對大氣及周圍環境勢必造成汙染,故要將廢氣經過有機廢氣吸附裝置進行處理後才可排放。現有有機廢氣吸附裝置是利用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有效的除去廢氣中的有機物、異味等。由於活性炭的物理吸附性,當其吸附飽和時需要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要及時更換活性炭吸附層,用戶需要將設備關閉來檢查和維護,導致設備無法正常工作而停產,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現有技術中所採用的VOC處理設備具有下列不足:
(1)體積大:傳統設備的吸附裝置為橫向進風軸旋轉設備,通過吸附劑的風速會降低,所以如果要增加吸附量,必須增大旋轉盤的半徑,為了去除大量的VOC,設備被設計的過於龐大,有的甚至超過了LCD製造工長的高度限制。
(2)精度小:現有的設備的進風風量控制為分支型,即大風量風管和小風量風管由一颱風機提供動力,這就導致了小風管風量無法穩定,風量會在一個大的範圍內浮動,影響VOC吸附效率。
(3)耗能大:現有設備無法做到熱量的回收和利用,導致大量的熱能被不必要的浪費,加大了設備的能耗。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提出一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濃縮及分離排出處理設備,將室內VOC進行吸附、濃縮、釋放、排出於一體的處理設備,該設備還具有熱量回收節能構造,在大量去除VOC的同時達到節能、減小體積的目的。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濃縮及分離排出處理設備,包括機體,所述機體內依次設有送風區、吸附區和淨化氣體出風區,所述吸附區上連接有釋放區;所述送風區包括與所述吸附區連通的第一獨立送風機構、與所述釋放區連通的第二獨立送風機構;所述第一獨立送風機構的送風功率大於所述第二獨立送風機構的送風功率。
優選方案,所述吸附區為可旋轉的豎向設置的圓柱狀框架式結構;在所述圓柱狀框架式結構內裝有模塊化設置的吸附劑。
優選方案,所述釋放區包括分別相對設置在所述圓柱狀框架式結構外壁、內壁的外側通風區、與外側通風區相通的內側通風區。
優選方案,所述第二獨立送風機構包括第二功率風機、與所述第二功率風機連通的第二送風管道和一端連接在所述第二送風管道連通的送風支管;所述第二送風管道上接有氣體加熱器。
優選方案,所述外側通風區包括外連接體,在所述外連接體內間開設有外冷風腔、外熱風腔;所述外連接體上兩側還分別設有與第二功率風機連通的進風管和與外熱風腔連通的VOC釋放管道。
優選方案,所述內側通風區包括內連接體;所述內連接體上兩側分別設有與所述第二送風管道相通的上接口、與所述送風支管連通的側接口;在所述內連接體內間開設有與所述上接口相通的內熱風腔、與側接口相通的內冷風腔。
優選方案,在所述外側通風區、內側通風區與所述圓柱狀框架式結構外壁、內壁之間設有密封構造區。
優選方案,所述密封構造區包括擋板、密封法蘭和密封鋁塊;所述密封法蘭一端與所述擋板之間設有彈性體;所述密封鋁塊一端與密封法蘭連接,另一端呈與所述圓柱狀框架式結構外壁、內壁相匹配的弧形狀結構。
優選方案,所述出風區依次設有冷卻器、化學過濾器和淨化氣體出風法蘭。
優選方案,所述圓柱狀框架式結構外壁、內壁上均設有矽膠條。
由於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本發明方案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濃縮及分離排出處理設備,處理風量獨立供應,結構簡單,能耗小,具有性能穩定等優點,解決了用戶由於需要設備維護而停產帶來的不必要損失,可以長時間連續運行,廢氣淨化效率達到95.9%~99%以上,設備使用壽命長,佔地面積小,使投資管理成本大大降低。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濃縮及分離排出處理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發明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濃縮及分離排出處理設備的另一側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本發明的吸附區及釋放區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本發明附圖3的吸附區及釋放區的俯視剖面圖;
附圖5為本發明的吸附區的外側通風區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6為本發明的吸附區的內側通風區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7本發明的密封構造區與吸附區連接關係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8為表達本發明的密封構造區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機體;
2-送風區;21-第一獨立送風機構;22-第二獨立送風機構;221-第二功率風機;222-第二送風管道;223-送風支管;224-氣體加熱器;
3-吸附區;31-圓柱狀框架式結構;32-模塊化設置的吸附劑;311-矽膠條;
4-淨化氣體出風區;41-冷卻器;42-化學過濾器;43-淨化氣體出風法蘭;
5-釋放區;51-外側通風區;511-外連接體;512-外冷風腔;513-外熱風腔;514-進風管;515-VOC釋放管道;52-內側通風區;521-內連接體;522-上接口;523-側接口;524-內熱風腔;525-內冷風腔;
6-密封構造區;61-擋板;62-密封法蘭;63-密封鋁塊;64-彈性體;65-上/下固定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附圖1、2所示的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濃縮及分離排出處理設備,包括機體1,所述機體1內依次設有送風區2、吸附區3和淨化氣體出風區4,吸附區3上連接有釋放區5;送風區2包括與吸附區3連通的第一獨立送風機構21、與釋放區5連通的第二獨立送風機構22;第一獨立送風機構21的送風功率大於所述第二獨立送風機構22的送風功率。
通過兩臺功率不同的獨立送風機構分別對吸附區3、釋放區5進行獨立供風,達到風量穩定的目的,從而提高去除效率。
如附圖3、4所示,吸附區3為可旋轉的豎向設置的圓柱狀框架式結構31;在圓柱狀框架式結構31內裝有模塊化設置的吸附劑32。
如附圖2所示,第二獨立送風機構22包括第二功率風機221、與所述第二功率風機221連通的第二送風管道222和一端連接在所述第二送風管道222連通的送風支管223;第二送風管道222上接有氣體加熱器224。
釋放區5包括分別相對設置在圓柱狀框架式結構31外壁、內壁的外側通風區51、與外側通風區51相通的內側通風區52。
如附圖5所示,外側通風區51包括外連接體511,在外連接體511內間開設有外冷風腔512、外熱風腔513;外連接體511上兩側還分別設有與第二功率風機221連通的進風管514和與外熱風腔513連通的VOC釋放管道515,VOC釋放管道515外端接入焚化爐。
如附圖6所示,內側通風區52包括內連接體521;所述內連接體521上兩側分別設有與第二送風管道222相通的上接口522、與送風支管223連通的側接口523;在內連接體521內間開設有與上接口522相通的內熱風腔524、與側接口523相通的內冷風腔525。
本發明方案,通過第一獨立送風機構21將含有VOC的空氣通過大功率的第一功率風機吸入設備,進入吸附區3,進行吸附處理,在吸附區3去除VOC後將乾淨的空氣依次通過出風區4的冷卻器41、化學過濾器42和淨化氣體出風法蘭43回送到房間內;其中冷卻器41將淨化氣體冷卻到指定溫度;化學過濾器42,進一步去除VOC,提高去除效率;淨化氣體出風法蘭43將淨化氣體回送到房間內。
另外一臺小功率的第二功率風機221將小風量空氣經進風管514、外冷風腔512、內冷風腔525進入吸附區3,對原本高溫的已去除VOC的吸附區進行降溫的同時這部分氣體的升溫,之後經內冷風腔525、側接口523進入送風支管223內,經送風支管223後送入至氣體加熱器224後,繼續加熱後經內熱風腔524與釋放區內的吸附劑接觸,利用高溫的空氣將被吸附區內吸附的VOC釋放出來(此時的VOC濃度是原來的39倍),最後通過外熱風腔513、VOC釋放管道515接入焚化爐排出銷毀,可徹底去除VOC,避免VOC對大氣產生汙染,影響環境。
其中內/外冷風腔521/512及送風支管223將常溫空氣首先經高溫的已去除VOC的吸附區進行加熱後,再經過氣體加熱器224進行加熱後送至釋放區5進行VOC釋放分離。因為用於釋放區5內釋放VOC的熱量殘留在上面,即影響了VOC的吸附,也浪費了資源;當小風量的空氣通過它時,會將釋放區5降溫,同時帶走原本被浪費的熱量,加以重新利用,達到了熱能回收利用的目的,從而達到提高吸附能力和降低能耗的雙重目的,這是現有設備所不具有的功能。
吸附區為圓柱狀框架式結構31,在圓柱狀框架式結構31內裝有模塊化設置的吸附劑32,圓柱狀框架式結構31在底部動力裝置作用下,可實現自動順時針旋轉,當釋放區5接觸部分的吸附劑中的VOC全部分離出後,圓柱狀框架式結構順時針旋轉一角度,釋放區繼續工作,使吸附濃縮及分離同時進行,提高設備使用效率。
如附圖7、8所示的,為防止釋放區洩露,提高其密封性能,在外側通風區51、內側通風區52與圓柱狀框架式結構31外壁、內壁之間設有密封構造區6。密封構造區6包括擋板61、密封法蘭62和密封鋁塊63;密封法蘭62一端與擋板之間設有彈性體64。擋板61、彈性體64、密封法蘭62設置在上/下固定板65之間,密封法蘭62可以沿著上/下固定板65相對移動,密封鋁塊63一端與密封法蘭62連接,另一端呈與圓柱狀框架式結構外壁、內壁相匹配的弧形狀結構,分別卡接在圓柱狀框架式結構31外壁、內壁上。為進一步加強其密封性能,在圓柱狀框架式結構31外壁、內壁上均設有矽膠條311,密封鋁塊弧形狀結構緊緊卡接在矽膠條上,矽膠條311具有一定的彈性力,以及在彈性體64的共同作用下,其密封性能顯著提高。
通過上述結構設計使密封構造區具有自適應的能力,可以緊密貼合密封面,使洩露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本實施例中的,彈性體採用彈簧。
以上僅是本發明的具體應用範例,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不構成任何限制。凡採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權利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