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式小麥鋼板儲糧倉的製作方法
2023-11-07 12:43:27 1
專利名稱:自控式小麥鋼板儲糧倉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糧倉,具體地說是一種自控式小麥鋼板儲糧倉。
背景技術:
農戶貯存小麥,經過了藤條糧囤,水泥糧囤,牆體內糧囤,塑料和鐵皮的小糧倉,儲糧企業貯存小麥採用磚混結構的儲糧倉,從簡易房間形式,到單獨的貯存倉庫。但是隨著經濟發展,合作化生產方式越來越多,農戶式的貯糧方法,不能滿足貯糧的需要。而且對貯糧農戶來說,貯糧期間的糧食變化情況是被動的,往往是先發生情況再處理。貯糧企業的糧倉,需要投資固定資產,建立糧倉,但是一旦建成,中間的擴容難度較大靈活性較小,一次性投入較大。而且一般企業也不能實現自動控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自控式小麥鋼板儲糧倉,解決上述的問題。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自控式小麥鋼板儲糧倉,其特徵是, 包括保溫倉體、控制箱和風機,保溫倉體外部設有固定支腿和爬梯,保溫倉體頂部設有倉口,倉口上設有倉口端蓋,保溫倉體下部設有卸料口,卸料口處設有電磁閥門,電磁閥門上安裝有重量感應器,在卸料口的上方設有燻蒸網管,在倉口的下方還設有燻蒸循環管,所述的燻蒸網管與燻蒸循環管在保溫倉體外部通過循環管相連,循環管與風機相連;在燻蒸網管的下部還設有溼度探頭,在靠近倉口處還設有溫度探頭;所述的倉口端蓋、電磁閥門、溫度探頭、溼度探頭和風機均與控制箱電連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構建方便,移轉靈活,實現自動控制上料量,當物料達到一定量自動報警,自動調節倉內溫度,溼度。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倉口,2保溫倉體,3爬梯,4支腿,5燻蒸循環管,6倉口端蓋,7溫度探頭,8 溼度探頭,9燻蒸網管,10循環管,11控制箱,12風機,13卸料口,14電磁閥門,15重量感應器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自控式小麥鋼板儲糧倉,包括保溫倉體2、控制箱11和風機12,保溫倉體2外部設有固定支腿4和爬梯3,保溫倉體2頂部設有倉口 1,倉口 1上設有倉口端蓋 6,保溫倉體2下部設有卸料口 13,卸料口 13處設有電磁閥門14,電磁閥門14上安裝有重量感應器15,在卸料口 13的上方設有燻蒸網管9,在倉口的下方還設有燻蒸循環管5,所述的燻蒸網管9與燻蒸循環管5在保溫倉體2外部通過循環管10相連,循環管10與風機12 相連;在燻蒸網管9的下部還設有溼度探頭8,在靠近倉口處還設有溫度探頭7 ;所述的倉口端蓋6、電磁閥門14、溫度探頭7、溼度探頭8和風機12均與控制箱11電連接。
用提升機將待貯存的小麥,提升到倉口 1出,進入保溫倉體2,隨著小麥的進入重量感應器15將數據顯示在控制箱11的顯示屏上,當到達設定值時報警顯示,停止再進料。 關閉倉口端蓋6,保溫倉體2內的溫度探頭7數據和溼度探頭8的數據顯示在控制箱11的顯示屏上,當未達到要求數據時,控制箱11發出指令,外接風機12啟動,微起倉口端蓋6,通過燻蒸網管9,將風送入保溫倉體1內,用風進行乾燥和降溼,到達設定的溫溼度值。當要求進行倉內燻蒸時,關閉倉口端蓋6,從循環管的埠放入燻蒸藥品,啟動風機12,風吹動管內的藥物分解,氣體氣味吹入糧食中,通過燻蒸循環管5進行環流燻流,達到燻蒸的目地。 由於倉體是帶保溫設施的,對外接的輻照和溫溼度的變化影響較小,保證了貯存的環境,倉體的安裝要求密封度達到國家貯存糧食倉體的密封標準以上,當糧食需要出倉時主控箱發出指令,開啟電磁閥,物料從卸料口 13瀉出,當達到重量感應器15顯示的卸料重量時,自動關閉電磁閥門14停止卸料。
權利要求
1.自控式小麥鋼板儲糧倉,其特徵是,包括保溫倉體、控制箱和風機,保溫倉體外部設有固定支腿和爬梯,保溫倉體頂部設有倉口,倉口上設有倉口端蓋,保溫倉體下部設有卸料口,卸料口處設有電磁閥門,電磁閥門上安裝有重量感應器,在卸料口的上方設有燻蒸網管,在倉口的下方還設有燻蒸循環管,所述的燻蒸網管與燻蒸循環管在保溫倉體外部通過循環管相連,循環管與風機相連;在燻蒸網管的下部還設有溼度探頭,在靠近倉口處還設有溫度探頭;所述的倉口端蓋、電磁閥門、溫度探頭、溼度探頭和風機均與控制箱電連接。
全文摘要
自控式小麥鋼板儲糧倉,涉及一種糧倉,包括保溫倉體、控制箱和風機,保溫倉體外部設有固定支腿和爬梯,保溫倉體頂部設有倉口,倉口上設有倉口端蓋,保溫倉體下部設有卸料口,卸料口處設有電磁閥門,電磁閥門上安裝有重量感應器,在卸料口的上方設有燻蒸網管,在倉口的下方還設有燻蒸循環管,所述的燻蒸網管與燻蒸循環管在保溫倉體外部通過循環管相連,循環管與風機相連;在燻蒸網管的下部還設有溼度探頭,在靠近倉口處還設有溫度探頭;所述的倉口端蓋、電磁閥門、溫度探頭、溼度探頭和風機均與控制箱電連接。本發明構建方便,移轉靈活,實現自動控制上料量,當物料達到一定量自動報警,自動調節倉內溫度,溼度。
文檔編號A01F25/14GK102318474SQ20111025324
公開日2012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30日
發明者李明華, 汝醫, 王憲昌, 趙曉燕, 陳鋒亮, 陶海騰 申請人: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