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遊魯迅故居作文
2025-02-21 17:53:25
魯迅的故居可大啦!裡面包括了他的祖居、兒時嬉戲的地方,小編收集了遊魯迅故居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遊魯迅故居
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寫了大量的文章:《狂人日記》、《孔乙己》、《藥》、《吶喊》等等。他用筆來與敵人抗爭,我非常崇拜他。於是,爸爸媽媽帶我去了魯迅的故居。
「魯迅祖居」裡的陳設很簡單,由於年代久遠,家具也顯得陳舊,衣架上還掛著幾件魯迅的衣服呢!
「三味書屋」是魯迅小時候的學校,屋裡充滿了花香。正中央是壽鏡吾老先生的座位,老先生只收八位學生。當年上課都要從自己家帶桌椅,魯迅坐在東北角。他的桌子上有一個字——「早」,這個字還有一段來歷呢,就是這個字讓魯迅時時早,事事早,奮鬥了一生。
人人都喜歡玩,魯迅也是,「百草園」就是魯迅玩耍的地方,下課時,他就和同學一起在這裡玩遊戲。
魯迅的一生離不開文章,就在他逝世前的第三天,還人主病痛寫下了最後一篇文章。由於父親的長年生病,家裡窮困潦倒、一貧如洗,所以魯迅決定學醫。但不久他就意識到,醫學只能挽救身體,並不能挽救人的想法和意志。於是,他棄醫從文,從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魯迅還留下了難以計數的名言,語文書裡曾經有過:「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卡分的功夫用在工作上。」古詩集裡曾經有過:「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第二篇:遊魯迅故居
今天,夏令營的活動是去紹興參觀魯迅的故居。
魯迅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因此,他的故居也吸引了許多外國遊客。
魯迅的故居可大啦!裡面包括了他的祖居、兒時嬉戲的地方——百草園、上課學習的三味書屋和他的紀念館。
隨著擁擠的人流,我們參觀了這些古老的宅子。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是小兒房。聽導遊介紹,紹興的人們很講迷信。他們一般會在小孩的房頂上掛一盞燈籠,燈籠旁放子著一根蔥。每當夜幕降臨時,就會點上燈籠。真令人好奇,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原來這樣做才能讓孩子「蔥」明呵!
我們早就聽說過「三味書屋」裡魯迅課桌上的那一個「早」字了。因此,一到「三味書屋」,大家就一個勁兒地往裡擠,都希望能親眼看一下這有名的「早」字。可到了裡面,只見一條又粗又長的繩子把課桌圍了起來。好不容易擠到了前排,也只能在遠遠的地方,望「桌」興嘆,連「早」字在桌子的什麼地方都不知道。可真是掃興呀!
這次遊魯迅故居使我受益非淺。故居通過原狀展示,生動形象地反映了魯迅青少年時期紹興居民的生活狀況,真實再現了魯迅的光輝業績和思想發展過程。「俯首甘為孺子牛」也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我們應該像魯迅一樣從小刻苦學習,將來才能有所成就。
第三篇:遊魯迅故居
今天是10月1日,也是一年一度的國慶節,我和爸爸一起來到了魯迅故居.
一走進大門,就聞到了一股清香,原來這裡種著兩棵茂盛的桂樹.所以這裡叫掛花明堂.
過了桂花明堂就來到了保存完好的魯迅故居兩樓兩底,向四周一看,到處都是房間.東首前半間是客廳,是魯迅吃飯會客的地方.西首前半間是魯迅繼祖母蔣氏的臥室,她性格幽默,孫子們都很喜歡到她那兒去聊天.蔣氏常給幼年的魯迅講「貓是老虎的師傅」、「水漫金山」等民間故事和傳說,給魯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樓上東首一間是魯迅原配夫人朱安的臥室,她和魯迅性格不同,所以魯迅對她無愛情可言.
穿過蜿蜒曲折的長弄堂,便是美麗的花園,相傳叫作百草園.百草園名稱雖雅,但只是一個普通的菜園.平時種一些瓜菜,秋天曬稻穀,但那是兒時的魯迅的樂園.魯迅經常和小夥伴到這裡來玩耍,正是因為這樣,魯迅才會12歲被家人送到三味書屋讀書,所以他非常留戀這個屬於自己的樂園.
走過長長的小路,映入眼帘的就是魯迅筆下的風情園.臺門內有一方400平方米的清澈見底的水池,水中的魚兒們在自由自在地遊來遊去.看著看著,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假如我能像水中的魚兒們一樣,那該有多好啊!
天色已經暗了,而我卻還想在遊覽下去,不過沒辦法,我只能回家了.不過我永遠不會忘記這個令人回味無窮的名人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