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複方銀翹氨敏膠囊的製備方法
2023-07-23 13:27:16
專利名稱:一種複方銀翹氨敏膠囊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製藥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一種成分穩定、安全有效的複方銀翹氨敏膠囊。
背景技術:
複方銀翹氨敏膠囊已在市場銷售使用多年,療效明確,自2002年上市至今未見不良反應的報導。該膠囊處方一般由對乙醯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連翹揮髮油、薄荷油、維生素C、銀翹浸膏、荊芥揮髮油和輔料組成。具體地,每1000粒複方銀翹氨敏膠囊由下列組分組成對乙醯氨基酚113g、馬來酸氯苯那敏1. 13g、連翹揮髮油0. 32ml、薄荷油1. 16ml、維生素C53. 23g、銀翹浸膏161. 3g、荊芥揮髮油0. 24ml和適量輔料。但該製劑在生產工藝中採用傳統的膠囊劑生產路線製備,即在對乙醯氨基酚,維生素C及馬來酸氯苯那敏混勻後, 將處方中的另外三種揮髮油成分(連翹揮髮油、薄荷油、荊芥揮髮油)採用乙醇溶解噴入顆粒的方法加入,因此在生產過程中油類成分極易揮發損失,導致藥品穩定性差,無法保證揮髮油成分的長期穩定存在。近年來包合技術在藥學中的應用日益廣泛,特別是中西藥製劑的研究和開發。藥物製成包合物後再製成微丸或微囊,顯著地改善了藥物的理化性質。促進藥物穩定化,增加難溶性藥物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減少藥物副作用和刺激性,改變液態藥物粉末化,掩蓋臭味,防止揮發或製成較純的濃縮製劑,達到提高療效目的。實驗證明,當環糊精與藥物以適當處理後,可將藥物包含於其環狀結構中形成超微囊狀包含物,供口服或注射,在體內以酶水解釋放出藥物,因其超微結構呈分子狀,故分散效果較好,易於吸收,且因其劑型類似微型膠囊,釋藥緩慢,副反應低。因此,為了解決複方銀翹氨敏膠囊藥物製劑中揮髮油成分穩定性的問題,可以考慮採用環糊精將揮發性成分包合後再加入製劑,既能保證藥物的安全有效,又能增加揮發性成分的穩定性。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申請採用現代製劑新技術將複方銀翹氨敏膠囊中的揮髮油包合後再加入製劑,這樣既能保證藥物的安全有效,又能增加揮發性成分的穩定性。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複方銀翹氨酚膠囊及其製備方法。用於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複方銀翹氨敏膠囊,所述膠囊包含對乙醯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維生素C、銀翹浸膏、薄荷油、連翹揮髮油、荊芥揮髮油和環糊精。在複方銀翹氨敏膠囊中,所述環糊精優選為β-環糊精。進一步優選地,該複方銀翹氨敏膠囊中的薄荷油、連翹揮髮油、荊芥揮髮油和 β-環糊精形成包合物。並且,該環糊精在複方氨敏銀翹膠囊中的含量優選為每1000粒中含15. 5 18. 9克的β-環糊精(β-CD)。BP,每1000粒複方氨敏銀翹膠囊包含對乙醯氨基酚113g、馬來酸氯苯那敏 1. 13g、連翹揮髮油0. 32ml、薄荷油1. 16ml、維生素C53. 23g、銀翹浸膏161. 3g、荊芥揮髮油
0.24ml, β -環糊精15. 5 18. 9克。其中β -環糊精的量進一步優選為18. 9克。此外,上述複方銀翹氨敏膠囊中還包含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優選地,所述輔料為澱粉,澱粉含量為每1000粒複方氨敏銀翹膠囊包含11. lg-14. 5g。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上述複方銀翹氨敏膠囊的製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薄荷油、連翹揮髮油、荊芥揮髮油和環糊精包合形成包合物的步驟。其中,所述環糊精優選為β-環糊精。簡單來說,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從連翹、荊芥分別提取連翹揮髮油和荊芥揮髮油;2)採用步驟1)中連翹、荊芥提取揮髮油後的剩餘藥渣與處方量的金銀花、淡豆豉、淡竹葉、蘆根、桔梗、甘草、牛蒡子製備銀翹浸膏;3)按處方量取薄荷油和步驟1)中製備的連翹揮髮油、荊芥揮髮油,與β-環糊精包合形成包合物;4)取處方量的對乙醯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維生素C、步驟幻中製備的銀翹幹浸膏和步驟幻中製備的包合物以及任選地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混合,潤溼,制粒。其中,優選地,所述步驟1)中連翹揮髮油和荊芥揮髮油分別採用下述操作提取按處方比例稱取藥材,置揮髮油提取器,加水至規定量,緩緩加熱至沸,在規定時間內保持微沸,提取揮髮油,油液密封保存。所述步驟2~)優選包括將步驟1)中連翹、荊芥提取揮髮油後的剩餘藥渣與處方量的金銀花、淡豆豉、淡竹葉、蘆根、桔梗、甘草加水煎煮2次,加水量分別為7倍量、5倍量,每次2小時,合併煎液, 濾過備用;牛蒡子破碎後,用60 %乙醇加熱提取2次,加乙醇量分別為6倍量、4倍量,每次2小時,濾液合併,回收乙醇,濃縮液備用;將上述備用液合併,濃縮至相對密度1. 25
1.30(65 700C )的浸膏,真空乾燥(-0. 07Mpa—0. 08Mpa)至幹浸膏,即銀翹浸膏。所述步驟幻優選包括按處方量量取連翹揮髮油、薄荷油、荊芥揮髮油,混勻成揮髮油混合液,加適量乙醇,配製成40%-60% (體積比)的揮髮油乙醇溶液,搖勻,密封,備用;稱取一定量的β-環糊精製成水溶液,56-60°C下,以240-250轉/分鐘的攪拌速度與所述揮髮油乙醇溶液混合、 包合1-3小時,然後將製得的混懸液置2 6°C下M 36小時,抽濾,沉澱物在40 50°C 烘箱中放置2-6小時。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步驟幻中以11克β-環糊精Iml揮髮油混合液的比例稱取β-環糊精與所述揮髮油乙醇溶液混合。優選地,所述步驟幻包括按處方量量取連翹揮髮油、薄荷油、荊芥揮髮油,混勻成揮髮油混合液,加適量乙醇,配製成50%的揮髮油乙醇溶液,搖勻,密封,備用;以11克β-環糊精Iml揮髮油混合液的比例稱取一定量的β -環糊精,在60°C下製成飽和水溶液,然後與所述揮髮油乙醇溶液以240-250轉/分鐘的攪拌速度混合、包合2小時,然後將製得的混懸液置4°C下36小時,抽濾,沉澱物在45°C烘箱中放置4小時。所述步驟4)優選包括稱取處方量的對乙醯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維生素C、銀翹浸膏、揮髮油包合物與適量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混勻,以80% -85%乙醇為潤溼劑,制軟材,過14目篩制溼顆粒,40°C真空乾燥1小時,過14目篩整粒,分裝,即得。其中,所述輔料為澱粉。以下是本發明的詳細描述複方銀翹氨敏膠囊已在市場銷售使用多年,療效明確,自2002年上市至今未見不良反應的報導。該藥品的處方為
對乙醯氨基酚連翹揮髮油
113g 0.32ml 0.24ml 161.3g
馬來酸氯苯那敏薄荷油維生素C 輔料
1.13g
1.16ml
53.23g
適量
荊界揮髮油銀忽浸膏(按幹膏計)
製成1000粒其中銀翹浸膏採用下列處方和製法金銀花 200g 連翹 200g 蘆根 120g桔梗 120g 淡竹葉80g 荊芥 80g淡豆豉 IOOg 甘草 IOOg 牛蒡子 120g製法連翹、荊芥分別提取揮髮油,油液另器收集備用。藥渣與金銀花、淡豆豉、淡竹葉、蘆根、桔梗、甘草加水煎煮2次,加水量分別為7倍量、5倍量,每次2小時,合併煎液, 濾過備用。牛蒡子破碎後,用60%乙醇加熱提取2次,加乙醇量分別為6倍量、4倍量,每次2小時,濾液合併,回收乙醇,濃縮液備用。將上述備用液合併,濃縮至相對密度1. 25 1. 30(65 70°C )的浸膏360g。浸膏測定水分(按中國藥典2000年版二部附錄VIII L) 後,折算成幹浸膏投料。將銀翹浸膏加入適量澱粉(通常為每1000粒30克)作為輔料,乾燥、粉碎、過篩, 加入對乙醯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混勻、過重篩,然後噴入連翹揮髮油、荊芥揮髮油和薄荷油,混勻、分裝即得。在這一生產和儲存過程中,連翹揮髮油、荊芥揮髮油和薄荷油極容易揮發損失。針對上述這一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的複方銀翹氨敏膠囊,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製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連翹、荊芥分別提取揮髮油,油液另器收集備用。這一提取過程參考《中國藥典》 2005版一部附錄》)揮髮油測定法甲法(附錄57頁),主要包括以下操作按處方比例稱取藥材,置揮髮油提取器,加水至規定量,緩緩加熱至沸,在規定時間內保持微沸,提取揮髮油,油液密封保存。2)將步驟1)的剩餘藥渣與金銀花、淡豆豉、淡竹葉、蘆根、桔梗、甘草加水煎煮2 次,加水量分別為7倍量、5倍量,每次2小時,合併煎液,濾過備用。牛蒡子破碎後,用60% 乙醇加熱提取2次,加乙醇量分別為6倍量、4倍量,每次2小時,濾液合併,回收乙醇,濃縮液備用。將上述備用液合併,濃縮至相對密度1.25 1.30(65 70°C)的浸膏,真空乾燥(-0. 07Mpa—0. 08Mpa)至幹浸膏,即銀翹浸膏。3)按處方量量取步驟1)的連翹揮髮油、荊芥揮髮油和薄荷油,混勻,成揮髮油混合液加適量乙醇,配製成50%揮髮油乙醇溶液,搖勻,密封,備用。稱取一定量的 β-⑶(β-⑶揮髮油混合液=Ilg Iml)於適量水中,60°C加熱溶解成飽和溶液,在 240 250r/min的攪拌速度下加入一定量的50%揮髮油乙醇溶液,包合2小時,混懸液置 4°C靜置36小時,抽濾,沉澱物在45°C烘箱中放置4小時,即得包合物。4)稱取處方量的對乙醯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維生素C、步驟幻的銀翹浸膏與步驟幻的揮髮油包合物及適量澱粉混勻,以80%乙醇為潤溼劑,制軟材,過14目篩制溼顆粒,40°C真空乾燥1小時,過14目篩整粒,混勻,分裝,即得。現有複方銀翹氨敏膠囊在生產工藝中採用傳統的膠囊劑生產路線製備,包括將處方中的有效成分-揮髮油採用乙醇溶解噴入顆粒的方法加入。由於揮髮油強烈的揮發性, 導致這類藥品穩定性極差,在生產與儲存過程中,由於物理因素的影響而無法保證揮髮油成分的長期穩定存在,在藥品到達患者手中時,起解表作用的揮髮油幾乎喪失貽盡。相比之下,本發明利用現代製劑新技術-微囊技術在該藥品生產上加以應用,將藥品處方中的揮髮油製成包合物(微囊)再加入製劑,因此,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技術效果第一、揮髮油(荊芥揮髮油、連翹揮髮油、薄荷油)水溶性差,在空氣中不穩定,易揮發和氧化。將揮髮油與β-環糊精進行包合,可改善揮髮油的水溶性,又能防止揮髮油揮發和氧化,增強了揮發性成分的穩定性,從而在製劑中保證配方的準確,保證該藥品的療效;第二、環糊精的包合作用將液體藥物成分粉末化,因此極大地方便了製劑過程,並且顯著提高藥品的穩定性;第三、含包合物的複方銀翹氨敏膠囊與傳統複方銀翹氨敏膠囊相比,其生產工藝環節並未有太大變化,通過對現有生產車間進行相應的調整及增加部分設備與輔料即可滿足生產需要。
以下,結合附圖來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為本發明的複方銀翹氨敏膠囊劑的工藝流程圖,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複方銀翹氨敏膠囊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包括使薄荷油、連翹揮髮油、荊芥揮髮油和環糊精包合形成包合物的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環糊精為環糊精。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從連翹、荊芥分別提取連翹揮髮油和荊芥揮髮油;2)採用步驟1)中連翹、荊芥提取揮髮油後的剩餘藥渣與處方量的金銀花、淡豆豉、淡竹葉、蘆根、桔梗、甘草、牛蒡子製備銀翹浸膏;3)按處方量取薄荷油和步驟1)中製備的連翹揮髮油、荊芥揮髮油,與環糊精包合形成包合物;4)取處方量的對乙醯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維生素C、步驟幻中製備的銀翹幹浸膏和步驟幻中製備的包合物以及任選地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混合,潤溼,制粒。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1)中連翹揮髮油和荊芥揮髮油分別採用下述操作提取按處方比例稱取藥材,置揮髮油提取器,加水至規定量,緩緩加熱至沸,在規定時間內保持微沸,提取揮髮油,油液密封保存。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幻包括將步驟1)中連翹、荊芥提取揮髮油後的剩餘藥渣與處方量的金銀花、淡豆豉、淡竹葉、 蘆根、桔梗、甘草加水煎煮2次,加水量分別為7倍量、5倍量,每次2小時,合併煎液,濾過備用;牛蒡子破碎後,用60%乙醇加熱提取2次,加乙醇量分別為6倍量、4倍量,每次2小時, 濾液合併,回收乙醇,濃縮液備用;將上述備用液合併,濃縮至相對密度1. 25 1. 30 (65 70°C )的浸膏,真空乾燥(-0. 07Mpa—0. 08Mpa)至幹浸膏,即銀翹浸膏。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幻包括按處方量量取連翹揮髮油、薄荷油、荊芥揮髮油,混勻成揮髮油混合液,加適量乙醇,配製成40-60%的揮髮油乙醇溶液,搖勻,密封,備用;稱取一定量的β-環糊精製成水溶液, 56-60°C下,以240-250轉/分鐘的攪拌速度與所述揮髮油乙醇溶液混合、包合1_3小時,然後將製得的混懸液置2 6°C下M 36小時,抽濾,沉澱物在40 50°C烘箱中放置2_6 小時。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3)中以11克β-環糊精Iml揮髮油混合液的比例稱取β-環糊精與所述揮髮油乙醇溶液混合。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幻包括按處方量量取連翹揮髮油、薄荷油、荊芥揮髮油,混勻成揮髮油混合液,加適量乙醇,配製成50%的揮髮油乙醇溶液,搖勻,密封,備用;以11克β-環糊精Iml揮髮油混合液的比例稱取一定量的β-環糊精,在60°C下製成飽和水溶液,然後與所述揮髮油乙醇溶液以 240-250轉/分鐘的攪拌速度混合、包合2小時,然後將製得的混懸液置4°C下36小時,抽濾,沉澱物在45°C烘箱中放置4小時。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4)包括稱取處方量的對乙醯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維生素C、銀翹浸膏、揮髮油包合物與適量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混勻,以80% 85%乙醇為潤溼劑,制軟材,過14目篩制溼顆粒, 40°C真空乾燥1小時,過14目篩整粒,分裝,即得。
10.根據權利要求1 9所述的製備方法製得的複方銀翹氨敏膠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製藥技術領域,具體提供了一種新型的複方銀翹氨敏膠囊的製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薄荷油、連翹揮髮油、荊芥揮髮油和環糊精包合形成包合物的步驟。本發明提供的製備方法使得製得的複方銀翹氨敏膠囊中的揮髮油成分長期保持穩定,因此保證了製劑配方的準確和該藥品的療效。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了採用該方法製得的複方銀翹氨敏膠囊。
文檔編號A61K9/48GK102188492SQ20111010365
公開日2011年9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5日
發明者楊文強, 溫晉雄, 滕亮, 王嶧, 王海峰, 石柳, 霍澤君 申請人:新疆全安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