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盤承受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21 07:27:06 3
專利名稱:卷盤承受裝置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具有通過摩擦傳送機構將電動機的旋轉力傳送至卷盤承受本體,以及使其與卷盤承受本體的旋轉、停止發生關聯並使例如自動反向機構或自動停止機構等動作的摩擦連接構件的卷盤承受裝置。
在錄音機中的卷盤承受裝置,例如圖2所示,其構成以旋轉自如地裝在立著設置在基座1上的捲軸2上,且由嵌裝在捲軸2的前端部上的止脫構件(例如E形環)4來防止脫落的卷盤承受本體3為主體。
該卷盤承受本體3,系由在下端設有突緣5的圓筒體6,被壓入到該圓筒體6的上端部上的蓋7,以及在軸向上移動自如地被安裝在該蓋7的外周邊上的卷盤驅動翼輪8所構成。該卷盤驅動翼輪8,具有在旋轉方向上與卷帶盤(未圖示)相結合的結合突起8a(通常有三個),並由第1彈簧構件9從其下側經常給予向上(捲軸2的前端方向)的力。
又,在前述圓筒體6的外周上,並在突緣5的上側旋轉自如地裝有齒輪10。上述第1彈簧構件9插裝在該齒輪10的上面和上述卷盤驅動翼輪8之間。該齒輪10是通過旋轉傳送機構20受到來自電動機的旋轉力的作用而被旋轉驅動的。
另一方面,在前述突緣5和基座1之間,旋轉自如地相對於前述捲軸2裝有摩擦連接構件11。該摩擦連接構件11有臂部13從圓盤部12的外周邊向離心方向延伸。該臂13則與隨著該卷盤承受本體3的旋轉、停止而動作的機構(例如自動反向機構、或自動停止機構)14相結合。
又,前述突緣5與齒輪10之間,以及突緣5與圓盤部12之間各自插裝有片狀摩擦構件(例如毛氈)15、16。而由於受到裝在齒輪10與前述蓋7之間的第2彈簧17彈力的作用,齒輪10和突緣5通過摩擦構件15而壓到一起,使得上述齒輪10的旋轉可通過摩擦構件15而摩擦傳送到突緣5。同時,由這些摩擦構件15,第2彈簧構件17,前述突緣5以及齒輪的各面構成將給予齒輪10的旋轉力傳送到卷盤承受本體3的摩擦傳送機構19。
又,裝在圓盤部12和基座1之間的第3彈簧構件18,通過摩擦構件16將圓盤體12向突緣5側推壓加力,然後將上述突緣5的旋轉力通過摩擦構件16摩擦傳送到圓盤體12。由此,和卷盤承受本體3的旋轉、停止發生關聯,將推壓力給予摩擦連接構件11。而且,摩擦連結構件11被作成為由於使其臂部13與機構14相結合以阻止其旋轉,故圓盤體12一面與摩擦構件16之間產生滑動,一面對機構14在其旋轉方向上產生推壓力。
即,在這樣構成的卷盤承受裝置上,若將卷帶盤(未圖示)裝到前述卷盤驅動翼輪8上,通過旋轉傳送機構20將電動機的旋轉力傳送給齒輪10,則齒輪10因而旋轉,其旋轉通過摩擦傳送機構19傳送給卷盤承受本體3,旋轉驅動上述卷帶盤。
於是,當被卷收在卷帶盤上的錄音帶到達終端時,卷盤承受本體3的旋轉在前述齒輪10和摩擦構件15之間的滑動中停止。其結果是,摩擦連接機構11對機構14所產生的推壓力消失,此時如上述機構14為自動反向機構,則將隨著該推壓力的消失,而作轉換錄音帶行走方向的動作;但如機構14為自動停止機構,則將作使錄音機停止的動作。
前述第1彈簧構件9是輔助第2彈簧構件17使得在齒輪10和摩擦構件15之間加上推壓力的同時,自已單獨作用付給卷盤驅動翼輪8向上的力。因此,當在安裝卷帶盤之際,其卷盤心接觸結合突起8a的頂端時,卷盤驅動翼輪8先下降,然後由於卷盤承受本體3旋轉開始而上述卷盤心與結合突起8a的結合脫離時再上升復位,從而和卷盤心嵌合。因此,以第1彈簧構件9而言,其所需的軸向彈性力極小。
對此,第2彈簧構件17由於需要在齒輪10與摩擦構件15之間加上充分的壓接觸力,而要求具有相當大的軸向彈性力。
再就第3彈簧構件18的軸向彈性力而論,由於視摩擦部件11對機構14的推壓力的有無來傳送卷盤承受本體的旋轉與否的信息,故並不需要那樣大的軸向彈性力。
即,最好減小第1以及第3彈簧構件9、18的彈性力,而加強第2彈簧構件17的彈性力。
然而,由上述的構造可知,第1以及第2彈簧構件9、17與第3彈簧構件18存在有將齒輪10、突緣5、以及摩擦連接構件11從上下方向上相互推擠的關係。因此,若不預先將第3彈簧構件18的彈性力加強到超過第1及第2彈簧構件9、17的推壓力,則卷盤承受本體3將下降。其結果,將發生卷盤驅動翼輪8或齒輪10,甚至摩擦連接構件11不能保持一定高度位置的缺點。基於這樣的理由,反而不能將前述第2彈簧構件17的彈性力過於加強,因而存在有難以在前述齒輪10和摩擦構件15之間加上充份的壓接觸力的問題。
又,也有發生在第3彈簧構件18和基座1之間的接觸阻力會阻礙摩擦連接構件11對卷盤承受本體3的跟隨動作的缺點。這缺點將引起例如儘管卷盤承受本體3在旋轉,但摩擦連接構件11卻無法對機構14加上足夠的推壓力。其結果會造成機構14發生錯誤動作,例如意外地引起帶的行走方向的轉換,或者令錄音機停止等。
本發明就是顧及這樣的事情而開發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通過摩擦傳送機構將電動機的旋轉力確實傳送給卷盤承受本體,可有效地防止與卷盤承受本體的旋轉、停止發生關聯而動作的例如自動反向機構或自動停止機構等的錯誤動作,且動作可靠性極高的卷盤承受裝置。
本發明的特徵是,在旋轉自如地被安裝在立著設置在基座上的捲軸上的卷盤承受本體,設置有與卷帶盤相結合的結合部以及在軸向上相面對的一對相向面;在該卷盤承受本體的外周邊上,旋轉自如地安裝有用以摩擦傳送電動機的旋轉力給該卷盤承受本體的摩擦傳送機構;同時,將結合到隨著前述卷盤承受本體的旋轉、停止而動作的機構的摩擦連接構件,裝在上述卷盤承受本體的一對相向面之間;而且在該摩擦連接構件與一方的相向面之間設置有彈簧構件,以便在他方的相向面方向上推壓該摩擦連接構件。
具體地說來,則前述卷盤承受本體由具備有從摩擦傳送機構受到旋轉力的突緣的圓筒體;壓入該圓筒體的上端部的蓋;在軸向上移動自如地安裝在該蓋外周邊上的卷盤驅動翼輪;以及對於該蓋在軸向上移動自如,且在旋轉方向上如同成一體動作地連接到前述蓋的下端的受壓體所構成,其特徵為將彈簧構件裝在把上述卷盤驅動翼輪和受壓體在軸向上相向而作成的卷盤驅動翼輪側的相向面和前述摩擦連接構件之間。
以下,參照附圖就本發明的一實施例進行說明。
圖1為實施例裝置的概略構成圖1為基座,2為立著設置在基座上的捲軸。在此軸2上旋轉自如地裝有卷盤承受本體31,該本體由嵌裝於該捲軸2的前端部上的止脫構件(例如E形環)來防止脫落。
該卷盤承受本體31的構成是與圖2所示的已有裝置相同,將蓋7壓入到其下端部備有突緣5的圓筒體6的上端部;將卷盤驅動翼輪8在軸向上移動自如地裝在該蓋7的外周邊上;再將受壓體32裝到能旋轉自如地安裝在上述圓筒體6的外周邊上的突緣5上面的齒輪10與蓋7之間。即在由卷盤承受本體31的蓋7與突緣5所形成的在軸向上相向的一對相向面之間,隔著齒輪10插裝有受壓體32。
受壓體32在其突緣部33的上面設有圓筒部34,其設在圓筒部34的上端部的結合部35則和設在前述蓋7上的被結合部7a相結合,並安裝在前述圓筒體6的外周邊上。因而受壓體32通過結合部35與被結合部7a的結合關係,在軸向上移動自如,且在旋轉方向上與蓋7作一體旋轉。
又,在該受壓體32的突緣部33與齒輪10之間,以及在齒輪10與前述突緣5之間,分別插裝有片狀的摩擦構件(例如毛氈)36、15,以便將齒輪10的旋轉分別摩擦傳送到受壓體32以及突緣5。
受壓體32的圓筒部34的內部的、裝在該受壓體32與蓋7之間的第2彈簧構件37,以其彈性力付與使受壓體32向下(齒輪10一側)的力,在中間隔有上述摩擦構件36,15的突緣部33與齒輪10之間,以及齒輪10與突緣5之間產生接觸力。並通過該第2彈簧構件37,摩擦構件36、15,受壓體32的突緣部33等,構成有用以將齒輪10的旋轉摩擦傳送到卷盤承受本體31的摩擦傳送機構38。
另一方面,在前述受壓體32的突緣部33的上面且在圓筒部34的外周邊上,旋轉自如地安裝有摩擦連接構件40。該摩擦連接構件40,與圖2所示的摩擦連接構件11相同,是將臂部42從圓盤部41的外周邊向離心方向延伸的,即是將其臂部42結合到隨著該卷盤承受本體31的旋轉、停止而動作的機構(例如自動反向機構或自動停止機構)14的。
同時,將片狀摩擦構件(例如毛氈)43插裝在圓盤部41與受壓體32的突緣部33之間,且將第一彈簧機構44插裝在圓盤部41的上面與蓋7之間。然後,由於該第1彈簧構件44的彈性力通過上述摩擦構件43將摩擦連結機構40壓接到受壓體32的突緣部33上。然後在摩擦構件43與圓盤部41之間產生滑動,同時將齒輪10的旋轉力傳送到摩擦連接構件40,因而產生對機構14進行推壓的推壓力。
就這樣,按這樣構成的卷盤承受裝置,將卷帶盤(未圖示)裝在前述卷盤驅動翼輪8上,藉助旋轉傳送機構將電動機的旋轉力傳送給齒輪10,則齒輪10因此旋轉,然後其旋轉即通過摩擦傳送機構38而傳送給卷盤承受本體31,從而旋轉驅動上述卷帶盤。
然後當被捲回到卷帶盤中的錄音帶到達終端時,卷盤承受本體31的旋轉在前述齒輪10與摩擦構件15、36之間發生滑動中停止。其結果是摩擦連接構件40對機構14產生的推壓力便消失,例如機構14應為轉換錄音帶行走方向而動作,或者為停止錄音機而動作。
至此,在摩擦傳送機構38中,中間夾有摩擦構件36的突緣部33與齒輪10之間的接觸力,以及中間夾有摩擦構件15的齒輪10與突緣5之間的接觸力,主要靠第2彈簧構件37產生。又,第1彈簧構件44的彈性力,不但呈現將卷盤驅動翼輪8向上推壓的作用,而且將摩擦連接構件40向受壓體32推壓,且上述第2彈簧構件37在輔助產生在摩擦傳送機構38上的接觸力的方向上起作用。
因此,可將第2彈簧構件37的彈性力,加強到使摩擦傳送機構38能十分確實地作用的程度。又,由於第1彈簧構件44所扮演的角色在於,使卷盤驅動翼輪8在軸向上容易移動,而且最好在摩擦連接構件40與受壓體32之間產生足以將與卷盤承受本體31的旋轉、停止有關的推壓力傳送給摩擦連接構件40的摩擦力,所以可減弱其彈性力。
故可以分別獨立地最佳設定第一和第二彈簧構件37、44的彈性力。因為能最佳設定第一彈簧構件44的彈性力,故可能隨著卷盤承受本體32的旋轉、停止在摩擦連接構件40上產生可靠的推壓力,可有效防止機構14的誤動作。
又,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例。例如將卷盤驅動翼輪8與蓋7作成一體構造亦可。這時候,第1彈簧構件44將呈現通過摩擦構件43將摩擦連接構件40向受壓體32推壓的作用,以及輔助由第2彈簧構件37所引起的摩擦傳送機構38的壓接觸力的作用。
又,將蓋7與受壓體32作成一體構造,可省掉其間的摩擦構件36,然後將第2彈簧構件37裝在蓋7與齒輪10之間亦可。即,這樣作亦可達到與前面所述的實施例同樣的效果。
如以上所述,若依本發明,則可將第1彈簧構件44的軸向彈性力,與第2彈簧構件37相獨立地加以減弱,也可使摩擦連接構件40與摩擦構件43之間的壓接觸力變小。又,由於第1彈簧構件44以及摩擦連接構件40是裝在卷盤承受本體31的在軸向上相向的一對相向面之間,此一對相向面並同時旋轉、停止,故摩擦連接構件40可確實跟隨卷盤承受本體32的旋轉、停止動作。因此,可在摩擦連接構件40上確實產生與卷盤承受本體31的旋轉、停止有關的推壓力,以保證機構14的穩定動作。
至於第二彈簧構件37,由於不能影響到第一彈簧構件44,僅在摩擦傳送機構38上產生壓接觸力,故可具有能得到所定的壓接觸力的十分強的彈性力。亦即由第1以及第2彈簧構件44、37在摩擦傳送機構38上所產生的推壓力將在同一方向上作用,所以可達到即使第2彈簧構件37具有強大的彈性力,也不至於因此損傷第1彈簧構件44的機能等的效果。
因此,與已知技術相比,可謀求構造簡化(減少彈簧構件),而且,達到可確實動作等多種實用效果。
附圖的簡單說明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裝置的概略構成圖;
圖2為已知裝置的概略構成圖。
1……基座 2……捲軸5……突緣 6……圓筒體7……蓋 8……卷盤驅動翼輪10……齒輪14……機構(自動反向機構、自動停止機構)20……旋轉傳送機構31……卷盤承受本體
35……結合部 36……摩擦構件37……第2彈簧構件38……摩擦傳送機構40……摩擦連接構件43……摩擦構件 44……第1彈簧構件
權利要求
1.一種卷盤承受裝置包括立著設置在基座上的捲軸;具有與卷帶盤相結合的結合部以及在軸向上面對著的一對相向面,而且旋轉自如地裝在前述捲軸上的卷盤承受本體;旋轉自如地裝在該卷盤承受本體的外周邊上,用以摩擦傳送電動機的旋轉力給前述卷盤承受本體的摩擦傳送機構;裝在前述卷盤承受本體上的前述一對相向面之間的摩擦連接構件;以及裝在該摩擦連接構件與一方的相向面之間,並用以將該摩擦連接構件向他方的相向面方向推壓的彈簧構件,其特徵在於把上述摩擦連接構件結合於可隨著前述卷盤承受本體的旋轉、停止而動作的機構。
2.如權利要求
1所述的卷盤承受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卷盤承受本體為由備有用以接受來自摩擦傳送機構的旋轉力的突緣的圓筒體;壓入該圓筒體的上端部的蓋;在軸向上移動自如地裝在該蓋外周邊上的卷盤驅動翼輪;以及被連接在前述蓋的下端的受壓體所構成,具有彈簧構件裝在使上述卷盤驅動翼輪與受壓體在軸向上面對著而形成的位於卷盤驅動翼輪側的相向面與前述摩擦連接構件之間。
3.如權利要求
1所述的卷盤承受裝置,其特徵在於受壓體為對蓋連接成在軸向上移動自如,且在旋轉方向上作一體動作;而摩擦傳送機構為由該受壓體、圓筒體的突緣,裝在這些受壓體與圓筒體的突緣之間的盤狀旋轉體,以及裝在前述蓋與受壓體之間並將該受壓體推壓向上述盤狀旋轉體方向的第2彈簧構件所構成。
專利摘要
一種卷盤承受裝置包括立著設置在基座上的捲軸,在旋轉自如地裝在該軸上的卷盤承受本體上,設置結合於卷帶盤的結合部及在軸向上相面對的一對相向面;在該本體的外周上旋轉自如地安裝用以摩擦傳送電動機的旋轉力給該本體的摩擦傳送機構;同時將藉由結合於隨著前述本體的旋轉、停止而動作的機構所成的摩擦連接構件裝在上述本體的一對相向面間,且在該摩擦連接機構與一方相向面之間設置彈簧構件,以便推壓該摩擦連接構件向他方的相向面。
文檔編號G11B15/26GK87102952SQ87102952
公開日1988年12月7日 申請日期1987年4月21日
發明者田中進作, 城戶國男 申請人:德利信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