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2023-07-28 22:18:48 1
《開學第一課》在宏偉壯觀的長城腳下開講,具有特殊的意義,在新中國成立60年這一時間節點上,進行愛的教育、愛國的教育,要傳承五千年中華文明,更要面向未來。《開學第一課》以愛,讓中國更美麗為口號,融入演講與互動,把傳統的愛國主義教育課變成了一堂別開生面的主題班會。晚會共分四個篇章: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通過這四個篇章,啟示愛國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愛同學、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只有付出、傳遞小愛才能匯聚成榮耀祖國的大愛。
開場:愛是什麼?《開學第一課》在彭麗媛的主題宣傳片《愛是什麼》中抒情開場,細膩描繪出一幅幅也許我們未曾留意卻蘊涵真愛的畫面:愛是什麼?可能一千個同學會有一千個答案。汶川地震時,愛是媽媽為保護孩子而被壓彎的身軀,是老師讓學生先逃而撐起的生命之門,是戰士們從廢墟裡救出孩子時的笑臉,愛,是大家捐贈的每一分錢,是全國共同跳動的一顆心,是天安門廣場上發自內心的吶喊,中國,加油!。愛是臨行前母親密密縫製的棉被,是父老鄉親牽掛的眼神,是回望故鄉時對家鄉一草一木的眷念。愛是戰友們執行任務時流淌的汗水,是提振信心時嘹亮的歌聲,是在平凡崗位上,踏踏實實盡職盡責的堅守。緊接著,鋼琴女孩李木子清脆的童聲我愛你中國劃破了長城上的夜空,與西藏、雲南、蒙古大草原、四川地震災區等少數民族的孩子們齊聲同唱一首歌,用不同民族的語言訴說出相同的我愛你,中國!
愛是分享
第一小節班會愛是分享請來了愛講故事的知名學者於丹。於丹這次講的是一個和大草原有關的故事。在呼倫貝爾大草原和大興安嶺深處,有很多少數民族部落,這裡的孩子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卻都擁有天籟般的嗓音。30多個稚氣未脫的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和布裡亞特、巴爾虎蒙古族孩子為了上學,走到了一起,組成了五彩呼倫貝爾兒童合唱團。這群純真的孩子們走出了遼闊的草原,走上了國際舞臺。在她們的小集體中,會發生怎樣的故事?
於丹的演講帶領孩子們思考著愛是分享的定義:
大家到現在還忘不了2008年的5.12大地震,那一次地震之後,雖然我們付出很多代價,但是學會了什麼呢?就是學會了分擔痛苦和分享愛的快樂。一場苦難讓人覺得愛不是索取,而是給予。當他能給別人愛的時候,他們就長大了。所以其實我們今天都在說,人人是喜歡被愛的,人人是渴望被人愛的,但是這個開學第一課,讓我們換了一個角度,愛是給予,愛是分享,當我們能去愛別人的時候,我們的生命就有力量。
於丹還與青春偶像李宇春一起,和孩子們做起了互動遊戲愛是支持與分享,她的即興點評贏得了久久的掌聲:我們平時做前排人的時候,我們都希望世間有愛,但做後排人的時候,因為沒有危險,所以不會那麼輕易、積極地伸出雙手。所以今天這個遊戲看起來是考驗前排的孩子是不是信任後排,最後我還想呼籲,當我們大家都平平安安做後排人的時候,別忘了,隨時伸出你的雙手。
班會小結:五十六個民族組成了我們國家這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裡,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只有我們團結互助、和諧友愛,我們這個大家庭才會和睦共處、蒸蒸日上。愛,讓中國更美麗!
[寫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