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貨幣集成電路卡的可攜式終端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19 20:42:31 1
專利名稱:電子貨幣集成電路卡的可攜式終端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以往其中插入存儲有電子帳款信息的電子貨幣IC(集成電路)卡和用其從卡中讀出和/或往卡中寫入電子帳款信息的可攜式終端裝置。
作為與本發明有關的現有技術的實例,例如IC卡的終端裝置,過去已有文獻介紹過,例如題為「具有門構件的IC卡閱讀器和書寫器」的日本實用新型公開專利平-1-144957(1989)就介紹過。然而,現有技術的這種IC卡終端裝置只能往其插卡口中插入一張IC卡。因此,要往這種裝置插入多張IC卡以便在卡與卡之間傳送數據就須要配備另一個插卡口和另一個電連接器件或構件,用以將終端裝置與插入另一個插卡口的IC卡電連接起來,從而擴大了終端裝置的體積,這是一個缺點。
此外,作為與本發明有關的另一個現有技術,在題為「數據傳送系統和數據傳送終端」的日本公開專利平6-20106(1994)所述的終端裝置中配備有兩個插卡口,可以將兩張IC卡分別插入各插卡口中。然而,在一般的終端裝置中,如上所述,由於插卡口和內部構件的數目增加了,因而終端裝置本身變得龐大。而現有技術中所述的這種終端裝置本來就是要放在商店前面供電子記帳付款用的,因而沒有考慮裝置的便攜性。
此外,作為與本發明有關的另一個現有技術,我們知道例如題為「電子帳款信息的轉帳裝置」的日本公開專利平9-50497(1997)所述的可攜式終端裝置中也可以將兩張IC卡分別插入兩個插卡口中。現有技術的這種一般的可攜式終端裝置,其兩個插IC卡的插卡口分別設在終端裝置的前邊部分和後邊部分,兩張IC卡一張插入前邊的插卡口,另一張插入後邊的插卡口。在終端裝置中,那些插入的IC卡都插在同一個平面上就位,兩張卡的前緣彼此搭接著,這樣既減小了終端裝置的厚度,又達到便攜的優越性。
然而,通常上述那種可插兩張IC卡的可攜式終端裝置是按這樣的前提構制的,就是將讀出一張IC卡的帳款信息傳送到另一張IC卡。在此情況下有這樣的缺點這種終端裝置的結構插入後邊插卡口的IC卡由於其插入程度小(即不能深入插進插卡口中)因而容易從插卡口掉出來。此外,在可攜式裝置的操作性方面,特別是IC卡的插入,位於裝置前邊部分的插卡口是沒有問題的,然而,由於另一個插卡口安置在裝置的後邊部分(另一側),IC卡插入該另一個插卡口就有麻煩,裝置的操作性有問題。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上述問題,更具體地說,提供一種能往其中插入起碼兩張電子貨幣IC卡並用其將各自的帳款數據傳送給另一張IC卡和/或彼此交換的電子貨幣IC卡的可攜式終端裝置。
此外,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在結構上能使終端裝置體積小且在包括電子貨幣IC卡的插入在內的適用性方面優異的電子貨幣IC卡終端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裡面存儲有帳款數據的電子貨幣IC卡的可攜式終端裝置包括一個插卡口,往口中可插入多張電子貨幣IC卡;帳款數據讀寫器,供從所述電子貨幣IC卡讀取或往其中寫入帳款數據用;顯示器,供顯示從所述插入的電子貨幣IC卡讀出的式擬寫入所述電子貨幣IC卡中的帳款數據從和/或往插入所述插卡口的所述電子貨幣IC卡讀出和寫入的操作;其中所述插卡口得使多張所述電子貨幣IC卡插入時能彼此緊密堆放著並彼此沿平行於各自的主表面的方向移動。
此外,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上述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其所述用以從和往所述插入的電子貨幣IC卡讀出和寫入帳款數據的讀寫器有許多個,且分別平行於所述插入的電子貨幣IC卡的主表面在終端裝置的所述插卡口內配置。
此外,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上述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其所述插卡口為單一的插卡口。
此外,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上述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其所述插卡口內設有一個突起部分供所述各電子貨幣IC卡彼此沿其邊緣部分彼此移動就位。
除此之外,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上述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其所述插卡口有多個,彼此緊密堆置。
此外,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上述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其所述多個插卡口設在終端裝置的同一側邊部分。
此外,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上述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其所述多個插卡口設在終端裝置彼此垂直的側邊部分。
此外,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上述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其所述多個供從和往所述插入插卡口的電子貨幣IC卡讀出和寫入帳款數據的讀寫器設在襯底表面上的不同高度處。
此外,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上述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其所述多個供從和往所述插卡口的電子貨幣IC卡讀出和寫入帳款數據的讀寫器設在襯底表面上的同一個高度位置,且還配備有IC卡彎折器供彎折所述插卡口中的起碼其中一張電子貨幣IC卡用。
另外,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上述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其所述起碼一個孔口設在終端裝置外表面壁界定終端裝置所述插卡口的部分,以便將插入所述插卡口的電子貨幣IC卡排出。
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的外形透視圖;圖2是本發明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從相反的一側看去的外形透視圖;圖3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的剖視圖4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的剖視圖。
圖5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的剖視圖。
圖6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另一種方案的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的剖視圖。
圖7是電子貨幣IC卡的平面俯視圖。
圖8是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的電接觸端子從下方看去的放大透視圖,以便示出其細節。
圖9是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的外形透視圖。
圖10是電子貨幣IC卡在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中位置的平面俯視圖。
圖11是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的外形透視圖。
圖12是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的外形透視圖。
圖1中示出了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的外觀。所述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包括盒式或盒形主體10;顯示部分80;剩餘電子款額(即帳款數據)核實按鈕82。主體10有一個可插入多張電子貨幣IC卡(例如在本實施例中為3張IC卡)的插卡口12。
往這種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的插卡口12中插入多張電子貨幣IC卡100、110和120,再按壓剩餘款額核實按鈕82,插入的電子貨幣IC卡中存儲的剩餘電子款額就可顯示在顯示部分80上,從而使其用戶可核實或查明剩餘款額。顯示部分80可以由液晶顯示器(L CD)構成。此外,剩餘款額核實按鈕82還可作為切換插入的各IC卡剩餘款額顯示屏面的公用按鈕。就是說,每次按壓核實按鈕82,剩餘款額的顯示內容就周期性地自動切換。不然也可以在可攜式終端裝置的主體10上增設其它幾個按鈕來達到這個目的或進行這項操作。
圖1中還示出了多張(在本實施例中為3張)電子貨幣IC卡100,110和120,各卡各自的主表面的預定位置上設有接觸部分101,111和112,供電連接用。此外,圖7中還更詳細地示出了電子貨幣IC卡100的結構。從圖中可以看到,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各接觸部分101,111和121由101a至101h八個接觸點組成的一組觸點構成。此外,可以看到圖中的102是個壓花部分,該部分以浮雕般的形式壓印有例如發行電子貨幣IC卡的銀行和/或公司的名稱和/或標記。
另外,雖然圖中沒有示出,除上述之外,還可以在可攜式終端裝置的主體10上配備例如也叫做十按鍵組供帳款轉帳用的按鈕等,從而可以用可攜式終端裝置上的這些按鈕指定或輸入一筆款額將想轉帳的一筆電子貨幣額從一張電子貨幣IC卡轉到另一張電子貨幣IC卡上。舉例說,在這方向,通過將父親及其一個或多個孩子各自擁有的電子貨幣IC卡插入可攜式終端裝置的插卡口12中,並通過操動上述諸按鈕,就可以將電子帳款在它們之間(即父親的IC卡與其一個或多個孩子的IC卡之間)轉帳。同樣,也可以按這種方式將電子帳款轉到朋友的電子貨幣IC卡上或從朋友的電子貨幣IC卡轉來。此外,還可按同樣方式將電子帳款在用戶擁有的多張電子貨幣IC卡之間轉移,例如,在用戶銀行儲蓄用的IC卡與用戶消費用的IC卡之間轉移。
圖2示出了本發明的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從背面看去的外形透視圖。從圖中可以看到,可攜式終端裝置主體10的反面側表面的壁上開有一個橢圓形的孔一直通到插卡口12。有了這種結構,要取出插入插卡口12的一張或多張電子貨幣IC卡時,只要用手指頭(例如拇指)擠IC卡將其往一邊移就不難使IC卡滑出。
圖3中示出了本發明第一實施例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的剖視圖。終端裝置主體10內只放著一個襯底19,襯底19的表面上設有多個電接觸端子16,17和18。此外,雖然圖中沒有示出,襯底19的表面上還裝有各種電路元件,包括覆行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的處理和顯示操作的微處理器,存儲器等。多張電子貨幣IC卡100,110和120(在本實施例中為3張IC卡)插入終端裝置主體10的插卡口12中,如圖中虛線所示,彼此間隔預定間距d沿IC卡主表面縱向偏移,彼此緊密地堆置著。這裡,預定間距d相當於從電子貨幣IC卡100前沿部分直到接觸部分101的長度。
從圖8可清楚地看到,那些多個電接觸端子16,17和18各自的底面配備有八個U形彈性端子插腳,對應於電子貨幣IC卡100的接觸部分101的八個接觸點101a至101h。雖然在上述實施例中電子貨幣IC卡100之間電子帳款信息的傳送是通過它們之間的電氣接線進行的,但方案並不局限於此,也可以通過它們之間的光耦合進行。
在上述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的結構中,電接觸端子16,17和18分別與插入插卡口的多張IC卡100,110和120的電接觸部分101,111和121連接。就是說,襯底19的那些電接觸端子16,17和18構製得使其高度分別從圖面的左側至右側逐漸減小。在此情況下,可攜式終端裝置能讀出插入的電子貨幣IC卡相應的內容並往其中寫入信息。此外,從圖3中可以看到,主體10中還配備有導向件20,彎成或繞成U形,由彈性材料製成,從插卡口12插入的多張IC卡100,110和120即藉助於導向件20按插入順序引到預定的位置130,140和150,即在插卡口12中從底部到頂部的位置。
這樣,電接觸端子16,17和18在插卡口12內同一襯底19的表面上就位,多張IC卡是在彼此堆置和移動的情況下插入的,因而可以進一步減小終端裝置本身的厚度使整個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的體積小。但如圖中所示,上述實施例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的第二和第三張IC卡是通過將其後沿部分從插卡口12投入插進去的,終端裝置的長度幾乎等於IC卡在其插入方向的長度。
圖4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的剖視圖。從圖中可以看到,終端裝置主體10中只安置著一個襯底19,襯底19的表面上設有電接觸端16和17。此外,在此第二實施例中,多張(但在本實施例中只有兩張)IC卡10和110插入得彼此在終端裝置主體10的插卡口12中彼此堆置偏向一側,而且襯底19的電接觸端子16和17與IC卡100和110的電接觸部分101和111連接,在此情況下,可攜式終端裝置能讀出插入的兩張IC卡各自的內容,並/或將有關數據寫入IC卡中。
此外,此第二實施例例如柔質塑料材料界定可攜式終端裝置底部表面的一部分料壁表面製成或繞成朝插卡口12方向的U形,以形成導向件20。然而,導向件20可如上所述那樣用另一種材料單獨構制。藉助於導向件20,插入的IC卡就可以往上推,從而使該兩張IC卡100和110按從上到下的插入順序插入插卡口12中,彼此堆置和偏向一側,如圖中的虛線所示。
此外,在此第二實施例中,終端裝置主體10上形成的插卡口12中形成有一個突起部分125向插卡口12中突出,其高度等於IC卡的厚度。這樣,如圖中的虛線所示,頭一個插入的第一IC卡藉助上述導向件20的作用引導插入插卡口的上部分,因其前端部分與突起部分125搭接而停止前進,在預定位置130就位。接著,第二IC卡110插入插卡口12中時(這也可以從圖中看出),與上述IC卡100的底部表面一起前進,搭在突起部分125上在預定位置140就位,稍微有一點彎曲。
這樣,按照第二實施例的可攜式終端裝置,電接觸端子16和17在插卡口12內的同一個襯底19的表面上就位,多張IC卡插入得使其彼此堆置偏向一側,因而可以減小終端裝置本身的厚度,使整個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的體積小。然而,上述實施例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設備,如圖中所示,其第二IC卡是通過將其後沿部分從插卡口12投入插入和就位的,終端裝置的長度幾乎等於IC卡在其插入方向上的長度。
圖5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內部結構的剖視圖。從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可攜式終端裝置的主體10具有多個(兩個)插卡口12和13,分別供待插入的多張(兩張)IC卡用。然而,第二插卡口13設在盒式終端裝置主體10另一側的表面,且與第一插卡口的一部分彼此連接。此外,終端裝置主體10內也安置有襯底19,襯底19的表面上設有電端子16和17。但按照第三實施例,分別插入第一和第二插卡口12和13的兩張IC卡在可攜式終端裝置中系安置得彼此堆置偏向一側彼此靠近就位的。就是說,從第一插卡口12插入的第一IC卡100被引導到預定的位置130,因上述突起部分125而停止前進,其前沿搭接在突起部分125上。另一方面,從插卡口13插入的第二IC卡110其前沿部分由業已插入插卡口12的IC卡100被引導到預定的位置140。
此外,在第三實施例的電子貨幣IC卡式終端裝置中,在該兩張IC卡100和110按上述方式插入插卡口12和13的情況下,接觸部分101和111與襯底19上的接觸端子16和17連接,從而使可攜式終端裝置可以讀出兩張IC卡的內容並將有關數據寫入其中。第三實施例的可攜式終端裝置只配備了兩個插卡口12和13,但還可以增設另一個插卡口。
這樣,按照第三實施例的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由於電接觸端子16和17安置在插卡口12內同一個襯底19的表面上,而多張IC卡插入得彼此堆置偏向一側,因而可以縮小終端裝置本身的厚度從而使整個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的體積小。尤其是,按照第三實施例的電子貨幣IC卡式終端裝置,由於稍後插入插卡口13的第二IC卡110的後沿部分沒有伸出終端裝置外,因而用戶操作和操縱起來非常方便。
圖6示出了本發明上述第三實施另一種方案的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從圖中可以清楚看到,可攜式終端裝置的主體10也有多個(兩個)插卡口12和13,分別供接收插入其中的多張(兩張)IC卡用。然而,第二插卡口13設在盒式終端裝置主體10表面的另一側,且由間隔件25與第一插卡口12分開。這樣,按照上述方案的可攜式終端裝置,由於與圖5中所示的第三實施例不同,IC卡100和110的插入無須按上述順序,即先將第一IC卡插入第一插卡口12中,再將第二IC卡插入第二插卡口13中,因而掌握和操作起來非常容易。
雖然在上述實施例中說明的是多張IC卡插入可攜式裝置中,各IC卡在同一個方向彼此堆置,但本發明並不局限於此,如圖9所示也可以把第一插卡口12和第二插卡口13設在盒式終端裝置彼此相互垂直的側邊表面上。
在該兩張IC卡100和110插入終端裝置主體100彼此堆置且彼此相互垂直情況下的這種結構中,如圖10中所示,兩IC卡的壓花部分102和112(見圖7)彼此不相互重疊,因而受到保護不致因彼此接觸而磨損,而這樣做可以減小終端裝置的厚度,是可取的。
此外,還可以構製得如圖11所示那樣,使兩IC卡100和110彼此成小於90度的θ角插入終端裝置主體10中堆置。此外,還可以如圖12所示的那樣構製得使IC卡100和110的兩插卡口102和103在垂直於IC卡100和110插入方向上彼此移動。而且,在可攜式終端裝置這種結構的情況下也同樣可以取得保護IC卡使其壓花部分不磨損的效果,而這樣做還可以減小終端裝置的厚度,是可取的。
權利要求
1.裡面存儲有帳款數據的電子貨幣IC卡的一種可攜式終端裝置,包括一個插卡孔,可以往其中插入多張電子貨幣IC卡;讀寫器,供從和往所述插入插卡口的電子貨幣IC卡讀出和寫入帳款數據用;一個顯示器,供顯示從所述插入的電子貨幣IC卡讀出的帳款數據款額或擬寫入所述插入的電子貨幣IC卡的帳款數據款額;和一個讀寫操作操縱器,供操縱帳款數據從和往所述插入插卡口的電子貨幣IC卡的讀寫操作;其特徵在於,所述插卡口構製得使多個所述電子貨幣IC卡可插入和就位得彼此緊密堆置,且在平行於卡的主表面的方向彼此移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用以從和往插入的所述電子貨幣IC卡讀出和寫入帳款數據的讀寫器有多個,且分別在終端裝置的所述插卡口內平行於所述插入的電子貨幣IC卡的主表面就位。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插卡口是單一的插卡口。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插卡口中設有突起部分供確定沿各自的邊緣部分彼此移動的所述電子貨幣IC卡的位置。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插卡口有多個,彼此緊密堆置著。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多個插卡口設在終端裝置的同一個所述側邊部分。
7.如權利要求5所述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多個插卡口設在終端裝置的不同側邊部分。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多個供從和往所述插入的電子貨幣IC卡讀出和寫入帳款數據的讀寫器安置在襯底表面不同的高度上。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多個供從和往所述插入插卡口的電子貨幣IC卡讀出和寫入帳款數據的讀寫器安置在襯底表面的同一高度,且還配備有彎折器供彎折所述插卡口內的起碼其中一張所述電子貨幣IC卡用。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貨幣IC卡可攜式終端裝置,,其特徵在於終端裝置界定其所述插卡口的一部分外表面壁上配備有起碼一個孔供推出插入所述插卡孔的電子貨幣IC卡用。
全文摘要
電子貨幣IC卡的一種可攜式終端裝置,其主體包括:插卡口,供往其中插入多張電子貨幣IC卡用;多個電接觸端子,供從和往所述插入插卡孔的電子貨幣IC卡讀出和寫入帳款數據;顯示器,供顯示讀出的帳款數據款額或寫入的帳款數據款額;和按鈕,供操縱帳款數據從和往所述插入插卡孔的電子貨幣IC卡的讀寫操作;其中所述插卡口構製得使多張所述電子貨幣IC卡插入和就位得彼此緊密堆置且沿平行於卡的主表面的方向彼此移動。
文檔編號G07F7/08GK1178955SQ97119690
公開日1998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1997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1996年9月24日
發明者伊藤真樹, 阿部雄平 申請人:株式會社日立製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