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生活化 為什麼智能家居不夠智能
2025-03-18 04:36:26
許多時候,對於無數科技愛好者來說,總是幻想未來的生活方式是簡單的,豐富的,而且是充滿智能化的。一直以來,我們所起居的家居,是我們心靈停泊的一個港灣,它可以慰藉你一天下來的疲憊。今天我們不聊理想化的生活,只是聊一聊智能家居為什麼不夠智能的話題。
首先我們了解下市場上的智能家居都有哪些?
什麼是智能家居:我們可以理解成是一個組合型的套裝產品,它的整體布局是一個團體型的合作。通過主要智能控制系統,要求其他產品實現統一工作分配,實現生活簡單且智能的全新感受。那麼一般市場上,智能家居大致分為哪些呢,我們來看一下:綜合控制系統,智能燈光系統,智能安防系統,智能監控系統,電器控制系統,電動窗簾系統,背景音樂系統,家庭影院系統,數字可視對講系統燈等。
說到智能家居,其實我們在去年就已經接觸到一系列的智能產品。經過一系列的測試體驗後,我們感覺目前這些智能家居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化產物,在國內還處在一個理想化的程度,至少拿現在來說是可以這麼形容的。比方說,現在所謂的智能家居,許多都是通過手機與WIFI進行控制,從本質上來說這種主動式的操控,根本就與智能無多大關聯。
智能真正的定義是什麼,智能就是可以根據你每天的生活習慣,通過學習,通過數據信息收集,從而建立成一個全新的生活個體資料庫。而它最終的目的,就是能夠讓我們實現生活簡單而不失情調的藉由。比如說,當我從早到晚都是在固定的時間去打開空調,打開電視,打開窗簾,打開淨化器等,那麼從智能家居體系來說,這些事情它都是可以為你去自動去開啟的,而不是通過所謂的手機,和連接WIFI才能享受到這種智能管家式的待遇。
智能家居不夠智能的最大缺陷!
一,過於裸露:現在我們看到的智能化產物許多都是裸露於外部環境,繁雜的線體和過大的外觀部件,擱置在屋內既無科技感,反而顯得佔足了空間。真正智能化的東西它應該是「隱藏」的,而不是過於主張的將智能設備無限的袒露在外,它應是自動化的,毫無聲息的去「照看」你的生活,也可以稱之為智能家居在未來起到的作用,理應是一個無形的私人管家。
二,路由器為基點:現在的智能家居往往是以路由器為基準,在智能家居產品中有一個智能網關設備,這個網關設備首先就是與路由器進行連接,這種連接方法其實很不理想。因為用戶的使用環境不同,必定大家並都只是處在單一的居室內。例如像別墅這種往往是幾層樓,如果每層都使用智能家居設備,一個路由器是肯定不夠的,想要將每個樓層實現智能設備,還需安裝多個路由才能實現智能化的連鎖效應,當然這種方法根本就是駁斥了智能家居設備的原有初衷。
試想在智能生活中,路由器只是供設備進行連接網絡的,也就是所以的基點都要集中到路由的設備點上。而智能家居是擴散型的點,就是一個網關設備將另外的附屬智能產品以點對點的方式進行連接。簡單來說,智能設備應該是不用路由器控制智能家居生活的。如果按照一個指定的協議方式用個體連接個體,這樣一來智能家居設備無論處在一個多遠的距離,也會依託於你附近的智能設備進行連接,以及收集信息數據,這種模式才是我們真正要發現和創造的智能家居。
三,工程浩大:為什麼說工程浩大,現如今我們購買回來的智能家居產品,往往與我們的居室格格不入,所以建議大家如果想要購置智能家居的產品,可以嘗試但不建議實用。因為這些智能家居產品,目前來說在融入家居體系的完善上還是非常粗糙的。
我們在體驗過程中發現許多智能設備,是需要一個一個將它們粘貼在房間的各處。許多線體通常是袒露在外,更換電池還得揭開不斷的安裝。一是視覺上不夠美觀,二則從科技的角度來看,這種狀態的智能產物完全不夠理想。比如智能插座,智能燈泡,智能網關等設備首先需要埋進家居裡面,所以在房間裝修前,就要布置好各個智能產品的位置和空間,方便在日常使用中,這些設備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這是從家裝裝潢的角度出發。
我們看到,現在許多廠商推出的智能家居產品過於急切,產生了諸多的問題,用戶是覺得站在實用的角度上去勾勒未來美好生活的,而不是買來當作消遣,如果不實用我想許多智能產品都只是曇花一現,當然我們對這種情況還是持鼓勵狀,畢竟從社會角度上,許多政策還無法讓廠商形同在一條利於民,利於形的規劃道路上,但我們可以預見在未來,智能家居必定是人們日常最為息息相關的生活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