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堂視頻20130409期溫病專題
2025-07-16 22:50:09
養生堂視頻20130409期溫病專題
中醫把外感病分為傷寒與溫病。大家可能聽說過溫病,但了解什麼是溫病嗎?
從古至今,人類遭遇了無數的瘟疫,其中有些瘟疫特別嚴重,對人類後代的影響巨大的有:黑死病、鼠疫、天花、流感等。
在中醫的眾多溫病學著作中,清代吳鞠通的《溫病條辨》最為著名,對後世的影響很大。
防治溫病,固表為先。外感病的發生,是邪氣從體外侵襲人體,所以初起病變部位在體表,中醫學稱之為表證,它是反映在體表的證候。這裡要特別強調,治療的重點在於解除體表的邪氣而不在於臟腑。也就是說,凡是表證,都要解除表邪,治療用解表法。
辛溫解表法是解表法之一。解表必須要使用辛味的藥物。「辛」,是指藥物的味,它有發散作用;「溫」,是指藥性,它有祛除寒邪的作用;「解表」是把病變定位在體表。所以,辛溫解表法是針對外感寒邪所導致的表寒證的治法,它通過藥物的辛散、溫化作用,就可以祛除在表的寒邪。
表寒證,稱為「寒邪束表」。中醫學說「寒主收引」、「寒主凝滯」,這就是說,外感寒邪之後,人體的皮毛、肌肉、筋脈都會收縮、拘緊。受寒之後人體的血液、水液都發生凝聚現象,因為血液、水液的凝聚,流動就不再通暢,所以人受寒以後口唇、爪甲發紫、發青,這就是血液凝滯的結果。因為寒主收引、主凝滯,所以就衍生出了「寒主痛」的說法。而表寒證最為突出的症狀便是怕冷。
中醫治病是因勢利導,給邪氣找出路。辛溫解表法的作用就是通過發汗把邪氣從表散出去。辛溫解表法的代表方劑是《傷寒論》中的麻黃湯。這個方劑雖好,但是麻黃與桂枝都是大辛大溫的藥物,配伍在一起使用發汗力量非常之強,專家提示大家一定要諮詢醫生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