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夏季為什麼容易腦卒中?老人腦卒中怎麼辦?
2025-07-17 00:32:08
如果患有腦血管疾病,那麼因為某種原因導致腦動脈缺血嚴重或者動脈破裂等等會引起急性腦血液障礙循環,從而患者會出現神經功能障礙,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腦卒中。腦卒中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尤其是夏季。那麼老人夏季為什麼容易腦卒中?老人腦卒中怎麼辦??下面是對這些問題的解答。
據資料統計,每12秒鐘就有1位腦卒中新發病者,每21秒鐘就有1人死於腦卒中。可見,腦卒中的預防、治療和康復現狀不容樂觀,需要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尤其是廣大醫療工作者和患者的重視。然而,很多人對這名「死亡殺手」的印象是,經常在秋冬季發生,在夏季不容易出現。其實夏季卒中的發生率也不低。
夏季也是中風的高發期之一。有關統計表明,70歲以上老人夏季中風的發病率不低於冬季。在炎熱的夏季、氣候多變時,中風往往會不請自來。因此預防中風這根弦絕對不能放鬆。
隨著患動脈硬化和不良生活方式人群低齡化的趨勢,卒中的發病年齡也逐漸降低,值得警惕的是,45歲以下成人發生的卒中即「青年卒中」約佔全部卒中人數的5%~15%,因此青壯年人群也應該納入早期預防卒中的行列中來。
卒中的相關危險因素絕大部分是可以控制的,做好的話,我們會有效的降低長期高發的態勢。如避免長期大量的吸菸、飲酒、過度肥胖,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方式等;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和動脈硬化給予積極的幹預和控制。另外,就是容易被忽視的頸部動脈狹窄和斑塊形成,這些病變除了有缺血症狀外,無症狀的頸動脈狹窄也要給予重視,被公認為「高危病變」。
對於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及有腦缺血症狀的病人,除了檢查腦血管外,還要做頸動脈造影檢查,最簡便的方法就是頸動脈超聲,可確定頸動脈狹窄程度、斑塊大小、有無鈣化及血流速度等,進一步還可以進行CT血管造影、核磁血管造影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確診。
針對卒中的一系列問題,建議夏季防卒中應注重「六法則」。如:控溫防暑,及時補充水分;合理飲食,戒菸限酒;保持睡眠充足;保持心態平衡樂觀,心情舒暢;適當運動,加快血液循環;注意識別先兆。另外,卒中發病前可有多種發作先兆,如發作性頭暈、頭痛、視物模糊、黑朦、突然視物重影、半身無力、麻木,或伴有眩暈、嘔吐、言語不清、吞咽障礙、面麻身木、猝然跌倒等。出現這些先兆後,應及時到有腦血管病治療條件的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如果是患有腦動脈硬化的老人應多注意,因為他們的血管壁都非常脆弱,如果在運動中不小心跌倒,那麼很可能會發生顱內血管破裂的情況。所以這類老人在平時運動都應該多加小心,一旦摔倒就應該立刻送去醫院做詳細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