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堂視頻-百草傳奇話人參
2025-07-17 02:12:14
金世元人稱「國藥大師」。因為金老有一雙火眼金睛,所以業內人士都稱金老為「活藥典」任何藥材,只要放在金老面前,金老就能夠分辨出藥材的名字、產地、優劣。金老從事中藥事業72年,2008年獲「首都國醫名師」稱號,是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藥炮製技術」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金老攜弟子翟勝利做客《養生堂》,解開國藥的秘密。
人參是我國非常名貴的藥材之一。它對人體具有滋補強壯的作用,對於很多虛弱性疾病的防治效果十分顯著,堪稱補益類的代表藥物,因此它享有「中藥之王」的稱號。金老說目前市場上野山參幾乎沒有了,大部分買的是種植的人參。有一首打油詩生動形象的描寫了野生人參的典型特徵:星點蘆細毛毛艼,人字菱形短雞腿,深兜紋粗錦緞皮,龍纏須上綴珍珠,健壯小巧蘆須長,輕如海綿純山參。這首詩總結了野山參的8個部位特點,也是以這8個部位區分純山參和園參和其他人參:蘆和艼、體和腿、皮和紋、須和點。野山參的蘆一般分三節:馬牙蘆、堆花蘆、圓蘆;腿是短雞腿,而且最好的是兩腿分開;皮是像錦緞一樣;紋深、密、多為最佳。體積輕的像海綿,並不是越重越好。
由於野山參很難找到,目前市場上最接近野山參的是林下參。林下參是半家種半野生的。它的種子跟野山參的不一樣,野山參是野生的種子,林下參是人工栽培的種子。但是它的生長環境跟野山參一樣,就是把栽培的種子移植到深山密林中,不能隨便動它,任其生長,一般生長20年才能採挖,所以林下參的產量也很少。林下參也有蘆和艼、體和腿、皮和紋、須和點,不過這8個部位長得不規矩,比如它的蘆一般很短,而且只有兩個蘆,不到20年人參不可能有園蘆;腿是並著長的,擰著長的;鬚根很多。
林下參跟人參功效上基本沒有太大的區別。家裡如果有林下參,服用方法一般是取適量參片含服;一種是將其粉碎裝膠囊;還有一種常見的服用方法是將人參做成湯。金老提醒大家,燉人參不能像燉蘿蔔一樣,應該先找一個碗,將碗裡放適量水,放入人參;鍋中倒入適量水,隔水燉。燉熟後喝參碗中的水。
北京積水潭醫院主任藥師 金世元教授學術繼承人 國家非處方藥遴選專家
2012年9月4日,衛生部網站公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新資源食品管理辦法》,批准人參為新資源食品。新資源食品是指經過安全性審查和衛生部準予許可後用於食品生產的新的食品原料,具有食品原料的特性,富於營養或有益於人體健康,且無毒、無害,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慢性或其他潛在性危害。人參從做為藥品——保健品——食品,說明它應用的範圍在擴大。作為藥品和保健品,它的用量是有限制的:一般人參入藥是3-9克,作為保健品是1-2克,這是一天的量。
「吃人參上火」是公認的一種說法和看法。實際上這種觀點是偏頗的。金老指出造成上火、流鼻血的原因有三個:一是用量不合適;二是對象不合適,年輕人、兒童身體比較強壯的,就沒有必要吃人參;三是季節不合適,一般人參適合春天和冬季進補。夏天本來就熱,再吃補性大的藥物就有可能上火,流鼻血。
目前市場上大量出售的是人工栽培的園參。園參根據加工方法分為:紅參、生曬參、糖參。
紅參系蒸製,主根為紅參,支根及鬚根為紅參須。
紅參是用高溫蒸汽蒸2小時直至全熟為止,乾燥後除去參須,再壓成不規則方柱狀。表面是棕色,蘆比較短,有少數蘆碗,味道有點苦。紅參的藥性比較大,具有剛健溫燥之性,能振奮陽氣。一般在治病中,如需要回陽救逆、急症,需要立刻大補元氣的,會選用紅參。
生曬參是園參去掉支根,為生曬參。如整隻曬乾為全鬚生曬參。多為圓柱形,表面為黃色。生曬參性溫和,力道比較平穩,一般在健脾益肺的方子中,需要慢慢調理的會使用生曬參。生曬參比較平和,適合家庭日常保健。
糖參是園參中的次品,也就是品性比較差的園參浸糖製成的,表面有糖的結晶。味道比較好,但是藥性比紅參、生曬參差。因為是糖製成的,建議糖尿病人不要吃。
市場上還有一些被稱為帶「參」字的藥材,比如黨參、太子參、西洋參。
金老指出:黨參、太子參雖然帶「參」字,但是它們並不屬於人參,它們的功效也不能代替人參。黨參的主要作用是補肺氣和脾氣,而人參補的是五臟的氣,因此黨參比人參補氣的功效要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