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膜保護功能的鋸片噴漆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06:20:52

本實用新型涉及噴漆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膜保護功能的鋸片噴漆設備。
背景技術:
鋸片製造流程中包括噴漆,目前金剛石鋸片和合金鋸片均採用人工噴漆方式,是將待噴漆的鋸片放置在金屬物料架上,進行人工噴漆或者整面噴漆,然後將噴漆後的鋸片放置在烘烤或者烘燈下烘乾,這種方式存在以下問題:1.油漆或者其他稀釋劑容易揮發有害物質會對人體產生很大的危害;2.噴漆烘烤耗時久,浪費人力,能源消耗大,環境汙染嚴重,效率低;3.手工噴漆鋸片時表面噴漆厚薄不一,質量難以控制,成本高;4.噴漆後金屬物料架上殘留有油漆,累積容易造成火災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具有膜保護功能的鋸片噴漆設備。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以下技術措施:
一種具有膜保護功能的鋸片噴漆設備,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機械手、第一傳送單元、第一自動布膜單元、第一噴漆單元、第二機械手、第二傳動單元、第一烘烤單元、翻面單元、第二自動布膜單元、第三傳送單元、第二噴漆單元、第三機械手、第四傳送單元、第二烘烤單元、第四機械手和控制單元。
所述第一機械手用於將鋸片發送到所述第一傳送單元上;所述第二機械手用於將所述鋸片從所述第一傳送單元傳送至所述第二傳送單元上;所述第三機械手用於將所述鋸片從所述第三傳送單元傳送至所述第四傳送單元上;所述第四機械手用於將所述鋸片傳送到鋸片回收架上。
所述第一傳送單元、所述第二傳送單元、所述第三傳送單元和所述第四傳送單元分別包括第一金屬傳送帶、第二金屬傳送帶、第三金屬傳送帶和第四金屬傳送帶,所述第一金屬傳送帶、所述第二金屬傳送帶、所述第三金屬傳送帶和所述第四金屬傳送帶上均設有多排導向槽,所述導向槽用於容置所述鋸片。
所述第一自動布膜單元和所述第二自動布膜單元分別用於自動對所述第一金屬傳送帶和所述第三金屬傳送帶進行布膜和膜回收。
所述第一噴漆單元包括架設於所述第一金屬傳送帶上方的第一導軌以及第一噴漆件,所述第一噴漆件設置於所述第一導軌上,用於對所述鋸片正面噴漆;所述第一烘烤單元包括架設於所述第二金屬傳送帶上方的第一殼體以及第一加熱件,所述第一加熱件設置於所述第一殼體內,用於對所述鋸片正面烘烤。
所述第二噴漆單元包括架設於所述第三金屬傳送帶上方的第二導軌以及第二噴漆件,所述第二噴漆件設置於所述第二導軌上,用於對所述鋸片反面噴漆;所述第二烘烤單元包括架設於所述第四金屬傳送帶上方的第二殼體和第二加熱件,所述第二加熱件設置於所述第二殼體內,用於對所述鋸片反面烘烤。
所述翻面單元包括架設於所述第二傳送單元與所述第三傳送單元之間的導向件、磁性吸附件和第三導軌,所述導向件和所述磁性吸附件均設置有與所述第二金屬傳送帶上一致的導向槽,所述鋸片依次經過所述第二金屬傳送帶、所述導向件、所述磁性吸附件和所述第三金屬傳送帶;所述導向件相對所述第二金屬傳送帶傾斜設置,所述磁性吸附件相對於所述導向件傾斜設置,且可翻轉設置於所述導向件與所述第三金屬傳送帶之間。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完善: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磁性吸附件遠離所述導向件一端設置有阻擋塊,用於防止所述鋸片脫落。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磁性吸附件還包括旋轉軸,用於帶動旋轉所述磁性吸附件。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旋轉軸可沿所述第三導軌來回運動。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導向件相對所述第二金屬傳送帶傾斜角度範圍為40~70度,所述磁性吸附件相對於所述導向件傾斜角度範圍為120~160度。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導向槽具有一光滑表面。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噴漆件和所述第二噴漆件可分別通過所述第一導軌和所述第二導軌沿所述第一金屬傳送帶和所述第二金屬傳送帶的寬度方向往返運動。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自動布膜單元與所述第二自動布膜單元中的膜為一次性保護膜。
作為進一步改進,定義所述導向槽的數量範圍為2-6排;定義每一排所述導向槽內可放置所述鋸片的數量範圍為2-4個。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通過設置機械手傳送鋸片,並通過翻面單元實現鋸片的自動翻面,具有減少噴漆烘烤時間,降低能源消耗,降低環境汙染,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噴漆鋸片時可以確保表面噴漆厚薄一致,控制噴漆質量與效果;通過第一自動布膜單元和第二自動布膜單元分別對第一金屬傳送帶和第三金屬傳送帶進行自動布膜和膜回收,保證第一金屬傳送帶和第三金屬傳送帶表面不沾有餘漆,避免了漆長期殘留積累造成火災隱患。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具有膜保護功能的鋸片噴漆設備及控制方法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具有膜保護功能的鋸片噴漆設備及控制方法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膜保護功能的鋸片噴漆設備,包括第一機械手1、第一傳送單元2、第一自動布膜單元3、第一噴漆單元4、第二機械手5、第二傳動單元6、第一烘烤單元7、翻面單元8、第二自動布膜單元9、第三傳送單元10、第二噴漆單元11、第三機械手12、第四傳送單元13、第二烘烤單元14、第四機械手15和控制單元16。
所述第一機械手1用於將鋸片17發送到所述第一傳送單元2上;所述第二機械手5用於將所述鋸片17從所述第一傳送單元2傳送至所述第二傳送單元6上;所述第三機械手12用於將所述鋸片17從所述第三傳送單元10傳送至所述第四傳送單元13上;所述第四機械手15用於將所述鋸片17傳送到鋸片回收架上。
所述第一傳送單元2、所述第二傳送單元6、所述第三傳送單元10和所述第四傳送單元13分別包括第一金屬傳送帶21、第二金屬傳送帶61、第三金屬傳送帶101和第四金屬傳送帶131,所述第一金屬傳送帶21、所述第二金屬傳送帶61、所述第三金屬傳送帶101和所述第四金屬傳送帶131上均設有多排導向槽211,所述導向槽211用於容置所述鋸片17;所述第一自動布膜單元3和所述第二自動布膜單元9分別用於自動對所述第一金屬傳送帶21和所述第三金屬傳送帶101進行布膜和膜回收。
所述第一噴漆單元4包括架設於所述第一金屬傳送帶21上方的第一導軌41以及第一噴漆件42,所述第一噴漆件42設置於所述第一導軌41上,用於對所述鋸片17正面噴漆;所述第一烘烤單元7包括架設於所述第二金屬傳送帶61上方的第一殼體71以及第一加熱件72,所述第一加熱件72設置於所述第一殼體71內,用於對所述鋸片17正面烘烤。
所述第二噴漆單元11包括架設於所述第三金屬傳送帶101上方的第二導軌111以及第二噴漆件112,所述第二噴漆件112設置於所述第二導軌111上,用於對所述鋸片17反面噴漆;所述第二烘烤單元14包括架設於所述第四金屬傳送帶131上方的第二殼體141和第二加熱件142,所述第二加熱件142設置於所述第二殼體141內,用於對所述鋸片17反面烘烤。
所述翻面單元8包括架設於所述第二傳送單元6與所述第三傳送單元10之間的導向件81、磁性吸附件82和第三導軌83,所述導向件81和所述磁性吸附件82均設置有與所述第二金屬傳送帶61上一致的導向槽211,所述鋸片17依次經過所述第二金屬傳送帶61、所述導向件81、所述磁性吸附件82和所述第三金屬傳送帶101;所述導向件81相對所述第二金屬傳送帶61傾斜設置,所述磁性吸附件82相對於所述導向件81傾斜設置,且可翻轉設置於所述導向件81與所述第三金屬傳送帶101之間。
該設備通過設置機械手傳送鋸片,並通過翻面單元8實現鋸片17的自動翻面,具有減少噴漆烘烤時間,降低能源消耗,降低環境汙染,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噴漆鋸片時可以確保表面噴漆厚薄一致,控制噴漆質量與效果,也可以避免漆長期殘留積累造成火災隱患。
實施例中,所述磁性吸附件82遠離所述導向件81一端設置有阻擋塊821,所述鋸片17沿所述導向件81滑入所述磁性吸附件82,通過設置所述阻擋塊821,可以阻擋所述鋸片17直接滑落至所述第三金屬傳送帶101上。
所述磁性吸附件82還包括旋轉軸822,所述鋸片17沿所述導向件81滑入所述磁性吸附件82,所述磁性吸附件82通電具有磁性,吸附所述鋸片17,所述旋轉軸822旋轉帶動所述磁性吸附件82旋轉,這樣,吸附於所述磁性吸附件82上的鋸片17由正面朝上旋轉後正面朝下,實現了所述鋸片17的翻面,落回所述第三金屬傳送帶101後,所述鋸片17的反面朝上,這樣,所述第二噴漆單元11可對所述鋸片17反面進行噴漆。
所述旋轉軸822可沿所述第三導軌83來回運動,這樣,所述旋轉軸822可沿所述第三導軌83所述鋸片17傳送至第三金屬傳送帶101。
所述導向件81相對所述第二金屬傳送帶61傾斜角度範圍為40~70度,所述磁性吸附件82相對於所述導向件81傾斜角度範圍為120~160度。優選的,所述導向件81相對所述第二金屬傳送帶61傾斜角度為60度,所述磁性吸附件82相對於所述導向件81傾斜角度為140度。這樣,所述鋸片17在所述第二金屬傳送帶61的運動下,依靠慣性和自身重力滑入所述導向件81,最終滑入所述磁性吸附件82中。
優選的,所述導向槽211具有一光滑表面,這樣,所述導向槽211的表面光滑可以使所述鋸片17在所述導向槽211內的運動更加順暢。
所述第一噴漆件42和所述第二噴漆件112可分別通過所述第一導軌41和所述第二導軌111沿所述第一金屬傳送帶21和所述第二金屬傳送帶61的寬度方向往返運動,這樣,使得所述鋸片17表面噴漆均勻,厚度一致,同時也提高了噴漆的效率。
所述第一自動布膜單元3與所述第二自動布膜單元9中的膜為一次性保護膜,通過在所述第一金屬傳送帶21和所述第二金屬傳送帶61上設置一次性保護膜,避免了鋸片噴漆時受到前一批次鋸片噴漆殘留漆的影響,避免了鋸片噴漆厚度不一,同時也避免了殘留漆累計造成的火災隱患。
所述導向槽211的數量範圍為2-6排,每一排所述導向槽211內可放置所述鋸片17的數量範圍為2-4個,優選的,所述導向槽211數量設置為4排,每一排所述導向槽211內可放置所述鋸片17的數量為3個,這樣,每一批次進行噴漆烘烤的鋸片17數量為12個,節省時間,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請參閱圖1,還提供了一種具有膜保護功能的鋸片噴漆設備及控制方法,使用上述的一種具有膜保護功能的鋸片噴漆設備,包括以下步驟,
S1,將鋸片17發送到所述導向槽211內,並同時將膜鋪到所述第一金屬傳送帶21上;
S2,控制所述第一金屬傳送帶21停止運動,並控制所述第一噴漆單元4對鋸片17正面進行噴漆;
S3,正面噴漆結束後,啟動所述第一金屬傳送帶21和所述第二金屬傳送帶61,所述第一機械手1將所述鋸片17傳送至第二金屬傳送帶61,並控制所述第二金屬傳送帶61停止運動,並控制所述第一烘烤單元7對所述鋸片17正面進行烘烤;
S4,正面烘烤結束後,啟動第二金屬傳送帶61,所述鋸片17傳送至導向件81,並通過所述導向件81的導向槽滑動到達所述磁性吸附件82;
S5,啟動所述磁性吸附件82吸附所述鋸片17,控制所述磁性吸附件82翻轉,並移動到達所述第三金屬傳送帶101上方;通過第二自動布膜單元9將膜鋪到所述第三金屬傳送帶101上;關閉所述磁性吸附件82;所述鋸片17落入所述第三金屬傳送帶101的導向槽;
S6,啟動所述第三金屬傳送帶101,鋸片17到達所述第二噴漆單元11後,控制所述第三金屬傳送帶101停止運動,並控制所述第二噴漆單元11對鋸片17反面進行噴漆;
S7,反面噴漆結束後,啟動所述第三金屬傳送帶101和所述第四金屬傳送帶131,所述第三機械手12將所述鋸片17傳送至第四金屬傳送帶131,並控制所述第四金屬傳送帶131停止運動,並控制所述第二烘烤單元14對所述鋸片17反面進行烘烤;
S8,反面烘烤結束後,啟動所述第四金屬傳送帶131至所述第四機械手12,將所述鋸片17放置於所述鋸片回收架上。
實施例二,請參閱圖2,所述第一噴漆單元4設置有第四導軌43,所述第四導軌43設置在所述第一金屬傳送帶21兩側;噴漆過程中,所述第一噴漆件42沿著所述第一導軌41左右來回運動對所述鋸片17進行噴漆,同時所述第一噴漆件42隨著所述第一噴漆單元4沿所述第四導軌43上的前後移動進行噴漆,這樣,所述鋸片17噴漆效果更均勻,同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第二噴漆單元11設置有第五導軌113,所述第五導軌113設置在所述第三金屬傳送帶101兩側;噴漆過程中,所述第二噴漆件112沿著所述第二導軌111左右來回運動對所述鋸片17進行噴漆,同時所述第二噴漆件112隨著所述第二噴漆單元11沿所述第五導軌113上的前後移動進行噴漆,這樣,所述鋸片17噴漆效果更均勻,同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