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殺菌劑使用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
2023-06-02 10:41:01 3
專利名稱:作為殺菌劑使用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食品加工的前處理階段的食品及其相關設備的殺菌、消毒中使用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
背景技術:
以往,在食品加工的前處理階段的食品例如蔬菜和水果等生鮮食品和加工、製造這些食品時的相關設備例如容器、加工、烹調用機械、工廠設備等的殺菌、消毒中,主要使用氯氧化物(氯、次氯酸、亞氯酸、二氧化氯等)。其中,指出氯和次氯酸與有機化合物反應時,產生致癌性物質三氯甲烷。為此,也與最近的健康趨勢相符,三氯甲烷的弊端少、且殺菌效果還高的已經在美國開發的酸化亞氯酸鹽溶液(ASCAcidified SodiumChlorite)受到矚目。
專利文獻1美利堅合縱國專利第6524624 為了獲得上述酸化亞氯酸鹽溶液(ASC),需要向亞氯酸鈉水溶液中加入GRAS(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通常被認可為安全的物質)的酸,調整pH到2.3~3.2。
但是,作為上述酸化亞氯酸鹽溶液(ASC)的主成份的亞氯酸由於缺乏穩定性,所以調整後在短時間內分解,殺菌能力大大降低。因此,使用上述酸化亞氯酸鹽溶液(ASC)時,需要在即將使用之前進行調製操作。
因此,不僅麻煩,而且調製時有時產生二氧化氯氣體,將其吸入的情形下,對人體產生壞影響的危險性高,另外,存在腐蝕食品加工、烹調用裝置等的缺點。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是鑑於上述缺點而完成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食品加工的前處理殺菌劑,其通過使含亞氯酸的水溶液長期地穩定,從而操作容易,且抑制了二氧化氯的產生,對人體安全且殺菌能力也優異。
用於解決問題的方法 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作為殺菌劑使用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的第1特徵在於,通過向氯酸鈉水溶液中加入使該水溶液的pH值能維持在2.3~3.4內的量及濃度的硫酸或者其水溶液使其反應,以產生氯酸,然後,通過向該氯酸中加入與還原反應中所需要的量相等、或者其以上的量的過氧化氫,以生成亞氯酸。
另外,本發明的作為殺菌劑使用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的第2特徵在於,通過向氯酸鈉的水溶液中加入使該水溶液的pH值能維持在2.3~3.4內的量及濃度的硫酸或其水溶液使其反應,以產生氯酸,然後,在通過向該氯酸中加入與還原反應所需要的量相等、或者其以上的量的過氧化氫使其生成亞氯酸的水溶液中,加入無機酸或者無機酸鹽中的任一種、或2種以上或者將它們組合而成的物質,以將pH值調整到3.2~7.0的範圍內。
進而,本發明的作為殺菌劑使用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的第3特徵在於,通過向氯酸鈉的水溶液中加入使該水溶液的pH值能維持在2.3~3.4內的量及濃度的硫酸或其水溶液使其反應,以產生氯酸,然後,在通過向該氯酸中加入與還原反應中所需要的量相等、或者其以上的量的過氧化氫以生成亞氯酸的水溶液中,加入無機酸或無機酸鹽、或者有機酸或有機酸鹽中的任一種或2種以上或者將它們組合而成的物質,以將pH值調整到3.2~7.0的範圍內。
並且,本發明的作為殺菌劑使用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的第4特徵在於,通過向氯酸鈉的水溶液中加入使該水溶液的pH值能維持在2.3~3.4內的量及濃度的硫酸或其水溶液使其反應,以產生氯酸,然後,在通過向該氯酸中加入與還原反應中所需要的量相等、或者其以上的量的過氧化氫以生成亞氯酸的水溶液中,加入無機酸或無機酸鹽中的任一種或2種以上或者將它們組合而成的物質後,再加入無機酸或無機酸鹽、或者有機酸或有機酸鹽中的任一種或2種以上或者將它們組合而成的物質,以將pH值調整到3.2~7.0的範圍內。
並且,本發明的作為殺菌劑使用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的第5特徵在於,前述第2~4的任一特徵中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中的無機酸為碳酸、磷酸、硼酸或硫酸。
此外,本發明的作為殺菌劑使用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的第6特徵在於,前述第2~5的任一特徵中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中的無機酸鹽為碳酸鹽、氫氧化物、磷酸鹽或硼酸鹽。
另外,本發明的作為殺菌劑使用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的第7特徵在於,前述第6特徵中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中的碳酸鹽為碳酸鈉、碳酸鉀、碳酸氫鈉或碳酸氫鉀。
另外,本發明的作為殺菌劑使用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的第8特徵在於,前述第6或第7特徵中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中的氫氧化物為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
此外,本發明的作為殺菌劑使用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的第9特徵在於,前述第6~8任一特徵中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中的磷酸鹽為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磷酸三鈉、磷酸三鉀、磷酸氫二鉀或磷酸二氫鉀。
另外,本發明的作為殺菌劑使用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的第10特徵在於,前述第6~第9任一特徵中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中的硼酸鹽為硼酸鈉或硼酸鉀。
此外,本發明的作為殺菌劑使用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的第11特徵在於,前述第3~第10任一特徵中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中的有機酸為琥珀酸、檸檬酸、蘋果酸、乙酸或乳酸。
此外,本發明的作為殺菌劑使用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的第12特徵在於,前述第3~第11任一特徵中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中的有機酸鹽為琥珀酸鈉、琥珀酸鉀、檸檬酸鈉、檸檬酸鉀、蘋果酸鈉、蘋果酸鉀、乙酸鈉、乙酸鉀、乳酸鈉、乳酸鉀或乳酸鈣。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由於可以長時間維持具有高殺菌力的亞氯酸,因此不需要在即將使用前進行調製操作,且也可以保存。另外,還可以抑制二氧化氯的產生,對人體也安全,可以安心使用。
此外,由於可以長時間維持亞氯酸,所以將在酸性環境下預先製造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作為商品流通也是充分可能的。
圖1表示樣品作成日的樣品A用分光光度計測定的結果。
圖2表示從樣品作成日起第10天的樣品A用分光光度計測定的結果。
圖3表示從樣品作成日起第20天的樣品A用分光光度計測定的結果。
圖4表示從樣品作成日起第30天的樣品A用分光光度計測定的結果。
圖5表示樣品作成日的樣品B用分光光度計測定的結果。
圖6表示從樣品作成日起第10天的樣品B用分光光度計測定的結果。
圖7表示從樣品作成日起第20天的樣品B用分光光度計測定的結果。
圖8表示從樣品作成日起第30天的樣品B用分光光度計測定的結果。
圖9表示樣品作成日的樣品C用分光光度計測定的結果。
圖10表示從樣品作成起1小時後樣品C用分光光度計測定的結果。
圖11表示從樣品作成起1天後樣品C用分光光度計測定的結果。
圖12表示從樣品作成起第5天的樣品C用分光光度計測定的結果。
圖13表示樣品作成日的樣品D用分光光度計測定的結果。
圖14表示從樣品作成日起第10天的樣品D用分光光度計測定的結果。
圖15表示從樣品作成日起第20天的樣品D用分光光度計測定的結果。
圖16表示從樣品作成日起第30天的樣品D用分光光度計測定的結果。
圖17是將實施例2、3和4中含亞氯酸的水溶液與作為現有例子的ASC之間的pH的天數變化進行比較的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參照圖和表說明本發明的最優選的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發明中的實施例1,是用於殺菌劑的包含亞氯酸(HClO2)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本製造方法中,為了利用還原反應製成亞氯酸而加入過剩的需要量的過氧化氫以使氯酸(HClO3)反應,從而生成亞氯酸(HClO2),其中,氯酸通過向氯酸鈉(NaClO3)的水溶液中加入硫酸(H2SO4)或其水溶液以處於酸性條件而獲得。該製造方法的基本化學反應用下述的A式、B式表示。
[化學式1] 2NaClO3+H2SO4→2HClO3+Na2SO4↓ (A式) HClO3+H2O2→HClO2+H2O+O2↑ (B式) A式顯示了通過加入使氯酸鈉(NaClO3)水溶液的pH值能維持在2.3~3.4內的量和濃度的硫酸(H2SO4)或其水溶液以得到氯酸,並除去了鈉離子。
然後,B式顯示用過氧化氫(H2O2)還原氯酸(HClO3),生成亞氯酸(HClO2)。此時,過氧化氫(水)的添加量與還原反應所需要的量相同、或者其以上的量是必要的。這是因為如果其量不足則僅產生二氧化氯。
[化學式2] HClO3+H2O2→2ClO2+H2O+O2↑ (C式) 2ClO2+H2O2→2HClO2+O2↑(D式)
(E式)
(F式) 並且,萬一產生二氧化氯的情況下,經過C~F式的反應,可以產生亞氯酸。
不過,所生成的亞氯酸(HClO2),由於多個亞氯酸分子之間互相引起分解反應,或者氯化物離子(Cl-)、次氯酸(HClO)及其他的還原產物的存在,而具有提前分解為二氧化氯氣體、氯氣的性質。因此,為了製成作為殺菌劑有用的物質,需要調製成能長期維持亞氯酸(HClO2)的狀態。
因此,需要一種水溶液的製造方法,其通過向由上述實施例1的方法所得到的含亞氯酸(HClO2)水溶液中加入無機酸、無機酸鹽、有機酸或有機酸鹽的任一種、或2種以上或者將它們組合而成的物質,從而製成過渡狀態,並延遲分解反應,能夠長時間穩定地維持亞氯酸(HClO2)。在實施例2、實施例3和實施例4中將其示出。
實施例2 即,實施例2是向由上述實施例1的方法得到的含亞氯酸(HClO2)的水溶液中加入無機酸或無機酸鹽、具體地例如碳酸鹽或氫氧化物的任一種或者2種以上或者將它們組合而成的物質。
實施例3 另外,實施例3是向由實施例2製造的水溶液中加入無機酸、無機酸鹽、有機酸或有機酸鹽的任一種或者2種以上或者將它們組合而成的物質。
實施例4 此外,實施例4是向由實施例1製造的水溶液中加入無機酸或無機酸鹽、或者有機酸或有機酸鹽的任一種或者2種以上或者將它們組合而成的物質。
作為上述無機酸,可以列舉碳酸、磷酸、硼酸或硫酸。另外,作為無機酸鹽,可以列舉碳酸鹽、氫氧化物、以及磷酸鹽或硼酸鹽,更具體地,碳酸鹽可使用碳酸鈉、碳酸鉀、碳酸氫鈉、碳酸氫鉀;氫氧化物可使用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磷酸鹽可使用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磷酸三鈉、磷酸三鉀、磷酸氫二鉀、磷酸二氫鉀;硼酸鹽可使用硼酸鈉、硼酸鉀。進而,作為上述有機酸,可以列舉琥珀酸、檸檬酸、蘋果酸、乙酸或乳酸。另外,作為有機酸鹽,適用琥珀酸鈉、琥珀酸鉀、檸檬酸鈉、檸檬酸鉀、蘋果酸鈉、蘋果酸鉀、乙酸鈉、乙酸鉀、乳酸鈉、乳酸鉀或乳酸鈣。
在實施例2、3和4中,製成暫時的
的過渡狀態,可以延遲亞氯酸(HClO2)向二氧化氯(ClO2)的進行。由此可以製造長時間維持亞氯酸(HClO2)、且二氧化氯(ClO2)的產生少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
不過,已確認pH值越小(酸性度強),氯氧化物的殺菌能力越強。以下的表是對pH值與殺菌能力的關係進行實驗的結果所獲得的。其中,作為使用菌株,使用病原性大腸桿菌(Es chrichia coli O157H7),作為供試氯氧化物使用亞氯酸鈉(和光純藥工業(株)制80%),作為活性劑分別使用檸檬酸(和光純藥工業(株)制98%)、乳酸(和光純藥工業(株)制85~92%)、乙酸(和光純藥工業(株)制99.7%)。並且,向亞氯酸鈉水溶液(0.5g/l)(pH9.8)30ml中添加檸檬酸、乳酸、乙酸,並分別將其pH調整為2.0、3.0、4.0、5.0、6.0、7.0、8.0,使用石炭酸係數測定法向試管內放入適當稀釋的試驗液10ml,並在20±1℃的恆溫水槽中保溫5分鐘以上,然後將同樣保溫的菌液1ml注入試管之後,2.5、5、10、15分鐘後取出接種環量(loopful),接種到普通肉湯(bouillon)培養基中,並在37℃培養48小時後,用肉眼觀察菌的繁殖,認為繁殖的作為(+),認為沒繁殖的作為(-)。
表1 氯酸鈉的殺菌效力活性劑檸檬酸
表2 亞氯酸鈉的殺菌效力活性劑乳酸
表3 亞氯酸鈉的殺菌效力活性劑乙酸
從上表可知,pH7.0以上的亞氯酸鈉水溶液即使作用15分鐘也沒有殺死作為供試菌的E.Coli,通過將pH調整到4.0以下,2.5分鐘可以殺菌,調整到5.0時10分鐘可以殺菌,並且調整到6.0時15分鐘可以殺菌。由此可知,對於亞氯酸鈉水溶液的殺菌效力而言,pH越趨於酸性則越強。另外,沒有發現由活性劑的不同導致的亞氯酸鈉殺菌效力的優勢差異。
這樣,亞氯酸鹽的水溶液的酸性度越強,殺菌能力越增強,不過,在例如pH值為2的檔上的強酸性度下,由於在殺菌時引起對象食品類的蛋白質變性等弊端,所以在食品產業中的利用範圍受到限定。
[化學式3] 5ClO2-+4H+→4ClO2+5Cl-+2H2O(a) (5NaClO2+4CH3COOH →4ClO2+4CH3COONa+NaCl+2H2O) 3ClO2-→2ClO3-+Cl-(b) (3NaClO2→2NaClO3+NaCl)自分解 ClO2-→Cl-+2O (c) 上述化學式3是表示亞氯酸鹽在酸性溶液中的分解的化學式,亞氯酸鹽水溶液在不同pH下的分解率是,其pH越低、即酸越強,亞氯酸鹽水溶液的分解率越大。即上述式中的反應(a)(b)(c)的絕對速度增大。例如,pH越低則反應(a)所佔的比例越小,而總分解率有大的變動、即變大,因此,ClO2(二氧化氯)的產生量也隨pH的降低而增大。為此,pH值越低,則殺菌和漂白越快,但由刺激性的有害的ClO2氣體導致操作困難,或者對人的健康也產生壞的影響。另外,亞氯酸向二氧化氯的反應進行得快,亞氯酸成為不穩定狀態,能夠維持殺菌效力的時間也極短。
因此,含亞氯酸(HClO2)的水溶液中加入上述無機酸、無機酸鹽、有機酸或有機酸鹽時,從抑制二氧化氯產生和與殺菌效力平衡的觀點考慮,在3.2~7.0的範圍內調整pH。但是,如果在殺菌效力上沒有問題,則希望在上述範圍內儘量高地設定pH。由此,可製造含亞氯酸的水溶液,其可延遲向亞氯酸鈉(NaClO2)的進行,長時間維持亞氯酸(HClO2),且二氧化氯(ClO2)的產生少。
以下,為了確認本發明的效果,使用以下的樣品進行實驗。
首先,向按照實施例1獲得的亞氯酸中添加1mol/l的碳酸鈉,調成pH5.7(相當於實施例2),將該溶液投入到0.05mol/l的硼酸鈉/琥珀酸(pH5.7)緩衝液中,使亞氯酸的含量達到3%。即,向含亞氯酸的水溶液中加入一種無機鹽後,將由無機酸鹽和有機酸鹽組合而成的物質作為緩衝液而加入,將其作為樣品A。
然後,向按照實施例1獲得的亞氯酸中添加1mol/l的碳酸鈉,調成pH5.7,然後利用去離子水調整成亞氯酸含量為3%。即,向含有亞氯酸的水溶液中加入無機酸鹽(相當於實施例2),將其作為樣品B。
進而,向亞氯酸鈉(和光純藥工業(株)製造的80%物品)的水溶液(25.0%)中加入1mol/l的檸檬酸(和光純藥工業(株)製造的98%物品)溶液,調整到pH2.6,用去離子水調整亞氯酸含量為3%。即,相當於上述ASC的現有技術,將其作為樣品C。
另外,將按照實施例1獲得的亞氯酸投入到0.05mol/l的硼酸鈉/琥珀酸(pH6.8)緩衝液中,使最終pH為5.7,且亞氯酸的含量為3%。即,向含亞氯酸的水溶液中加入由無機酸鹽和有機酸鹽組合而成的物質作為緩衝液(相當於實施例4),將其作為樣品D。
然後,經時地測定UV光譜和含量以比較各個亞氯酸(HClO2)的穩定性。此時的亞氯酸(HClO2)的含量均設定為3%。另外,UV光譜的測定方法通過將樣品用離子交換水適當稀釋並利用調整為極大吸收波長下的吸光度達到1左右的分光光度計進行測定。進而,含量的測定方法利用以下所示的碘滴定法進行測定,即,在氣體洗滌用容器中對樣品進行曝氣,以洗滌除去本品的二氧化氯氣體,然後,精密稱量本品約10g,加入水準確製成100ml,作為試樣液。作為亞氯酸(HClO2)準確量取相當於約0.06g的量的試料,放入碘瓶中加入硫酸(3→100)12ml,加入水以使液量達到約55ml,然後,加入4g碘化鉀,立即進行密封,放在暗處15分鐘,用0.1mol/l的硫代硫酸鈉滴定,用式(0.1mol/l硫代硫酸鈉溶液1ml=0.001711g·HClO2)求出溶液中亞氯酸的含量(指示劑澱粉試劑)。另外實施空白試驗進行校正。試驗在暗室中實施保存實驗,作成後立即、在1、2、3、24、48、72、96、120、240、480、720小時後測定亞氯酸的含量、UV測定、測定pH。
其結果,樣品A、B、C、D均在樣品作成後立即用分光光度計測定時,可以同時確認在波長248~420nm之間具有2個吸收部,該2個吸收部分別為260nm附近顯示峰的含酸性亞氯酸離子(H++ClO2-)的吸收部和在350nm附近顯示峰的含二氧化氯(ClO2)的吸收部,因此可以確認亞氯酸(HClO2)的存在(圖1、圖5、圖9、圖13)。這是由於如下述化學式4所示,以亞氯酸(HClO2)作為主體,同時進行二氧化氯(ClO2)和酸性亞氯酸離子(ClO2-)的循環反應。
[化學式4] 亞氯酸與二氧化氯、酸性亞氯酸離子間的循環反應
可是,樣品C雖然直到1小時後才可以充分確認2個峰(圖10),但24小時後勉強可以確認2個峰的狀態(圖11)、然後幾乎僅成為350nm的單峰(圖12)。由此可知,亞氯酸向二氧化氯變化。
另一方面,可知樣品A、B和D即使經過30天,仍在260nm附近和350nm附近有2個峰(圖4、圖8、圖16)。因此,根據本申請發明製造的含亞氯酸的溶液,與現有例子的產品相比,亞氯酸是相當穩定的。
其中,樣品B中,表示UV曲線隨時間經過的狀況的圖5、圖6、圖7、圖8中隨著經過第10天、第20天、第30天,可以確認2個峰在變化。另一方面,可知樣品A和D即使經過30天,第0天的2個峰仍可保持原狀態(圖1、圖2、圖3、圖4、圖13、圖14、圖15、圖16)。由此可知,樣品A和D中,亞氯酸的成分、亞氯酸離子的成分、二氧化氯、其它的氯氧化物成分幾乎沒有變化,實施例3(添加無機酸鹽+有機酸、有機酸鹽)或實施例4(有機酸、有機酸鹽)比實施例2(添加無機酸鹽)的例子更能保持水溶液中的內含物的狀態。
表4表示亞氯酸的含量變化。在此,作為ASC的樣品C,作成後2小時其含量減半,且在第4天亞氯酸幾乎消失。另一方面,樣品A、B和D即使經過30天還含有很多的亞氯酸。因此,根據本申請發明製造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與現有例的產品相比,顯示具有長時間保持亞氯酸的優勢性。
其中可知,樣品A、D幾乎30天仍可保持第0天的亞氯酸的含量。由此可知,由實施例3和實施例4製造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具有最長時間穩定保持亞氯酸的能力。
表4 水溶液中的亞氯酸(HClO2)的維持存在的比較(HClO2含量3%)
上段表示UV光譜,下段表示HClO2的含量(%)。
+表示「可同時確認2個包含波長260nm和350nm的峰的吸收部」 -表示「僅在波長350nm附近可確認極大吸收部」。
圖17是表示樣品A、B、C、D的pH值的經時變化的圖。在此,樣品B在剛作成後調整到了pH5.7,不過pH一度上升到6的檔上,然後處於降低的趨勢。另一方面,可知樣品A即使經過30天也仍維持第0天的pH5.8的狀態,發揮緩衝力。同時,樣品D也是即使經過30天仍維持在第0天的pH5.7的狀態,發揮緩衝力。由以上的情況顯示,通過直接加入緩衝劑、或用碳酸鈉調整一次pH後再加入其它的緩衝劑,從而可以使pH更穩定。
由以上的情況確認,採用ASC的僅將亞氯酸鈉水溶液酸性化獲得的水溶液,由於向二氧化氯(ClO2)的反應急劇加速,所以含亞氯酸(HClO2)的狀態消失,但根據本發明得到的水溶液,通過使pH維持在一定範圍內,調節由氯氧化物的氧化還原反應帶來的過於不足的氫離子量,結果,通過使pH穩定化,長期保持了過渡狀態的亞氯酸(HClO2)、即使
的狀態,該狀況由於維持了亞氯酸水溶液中的分子、離子的平衡,因而還可以保持亞氯酸的含量。
由此可見,作為含有具有高的殺菌力、長時間穩定的亞氯酸(HClO2)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本發明可以說是以往所沒有的優勢性極高的方法。
根據本發明,由於可以使具有高的殺菌力的亞氯酸長時間穩定,所以使通常難於作為商品流通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用於流通過程成為可能,可以使作為殺菌劑有用的亞氯酸普及於社會。
以上基於本發明的實施例、參考說明書附圖和表進行詳細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在權利要求書記載的方案的範圍內可實施各種方案。
工業上的可利用性 根據本發明所得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除了殺菌劑外、還可用於漂白劑和除血劑等用途。
權利要求
1.一種作為殺菌劑使用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通過向氯酸鈉水溶液中加入使該水溶液的pH值能維持在2.3~3.4內的量及濃度的硫酸或者其水溶液使其反應,以產生氯酸,然後,通過向該氯酸中加入與還原反應中所需要的量相等、或者其以上的量的過氧化氫,以生成亞氯酸。
2.一種作為殺菌劑使用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通過向氯酸鈉水溶液中加入使該水溶液的pH值能維持在2.3~3.4內的量及濃度的硫酸或其水溶液使其反應,以產生氯酸,然後,在通過向該氯酸中加入與還原反應所需要的量相等、或者其以上的量的過氧化氫以生成亞氯酸的水溶液中,加入無機酸或者無機酸鹽中的任一種、或2種以上或者將它們組合而成的物質,以將pH值調整到3.2~7.0的範圍內。
3.一種作為殺菌劑使用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通過向氯酸鈉水溶液中加入使該水溶液的pH值能維持在2.3~3.4內的量及濃度的硫酸或其水溶液使其反應,以產生氯酸,然後,在通過向該氯酸中加入與還原反應中所需要的量相等、或者其以上的量的過氧化氫以生成亞氯酸的水溶液中,加入無機酸或無機酸鹽、或者有機酸或有機酸鹽中的任一種或2種以上或者將它們組合而成的物質,以將pH值調整到3.2~7.0的範圍內。
4.一種作為殺菌劑使用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通過向氯酸鈉水溶液中加入使該水溶液的pH值能維持在2.3~3.4內的量及濃度的硫酸或其水溶液使其反應,以產生氯酸,然後,在通過向該氯酸中加入與還原反應中所需要的量相等、或者其以上的量的過氧化氫以生成亞氯酸的水溶液中,加入無機酸或無機酸鹽中的任一種或2種以上或者將它們組合而成的物質後,加入無機酸或無機酸鹽、或者有機酸或有機酸鹽中的任一種或2種以上或者將它們組合而成的物質,以將pH值調整到3.2~7.0的範圍內。
5.根據權利要求2~4任一項所述的作為殺菌劑使用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無機酸為碳酸、磷酸、硼酸或硫酸。
6.根據權利要求2~5任一項所述的作為殺菌劑使用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無機酸鹽為碳酸鹽、氫氧化物、磷酸鹽或硼酸鹽。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作為殺菌劑使用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碳酸鹽為碳酸鈉、碳酸鉀、碳酸氫鈉或碳酸氫鉀。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作為殺菌劑使用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氫氧化物為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
9.根據權利要求6~8任一項所述的作為殺菌劑使用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磷酸鹽為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磷酸三鈉、磷酸三鉀、磷酸氫二鉀或磷酸二氫鉀。
10.根據權利要求6~9任一項所述的作為殺菌劑使用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硼酸鹽為硼酸鈉或硼酸鉀。
11.根據權利要求3~10任一項所述的作為殺菌劑使用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有機酸為琥珀酸、檸檬酸、蘋果酸、乙酸或乳酸。
12.根據權利要求3~11任一項所述的作為殺菌劑使用的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有機酸鹽為琥珀酸鈉、琥珀酸鉀、檸檬酸鈉、檸檬酸鉀、蘋果酸鈉、蘋果酸鉀、乙酸鈉、乙酸鉀、乳酸鈉、乳酸鉀或乳酸鈣。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含亞氯酸的水溶液的製造方法,其作為食品加工的前處理殺菌劑對人體安全且操作容易,而且生成產生二氧化氯少的亞氯酸,並作為殺菌劑使用。通過向氯酸鈉水溶液中加入使該水溶液的pH值能維持在2.3~3.4內的量及濃度的硫酸或者其水溶液使其反應,以產生氯酸,然後,通過向該氯酸中加入與還原反應中所需要的量相等、或者其以上的量的過氧化氫,以生成亞氯酸。另外,向生成了該亞氯酸的水溶液中加入無機酸、無機酸鹽、有機酸或有機酸鹽中的任一種、或2種以上或者將它們組合而成的物質,在長時間維持亞氯酸的同時,將該水溶液的pH值調整到3.2~7.0的範圍內,從而保持高的殺菌力。
文檔編號A01N25/02GK101511192SQ20078003221
公開日2009年8月19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06年8月28日
發明者合田學剛 申請人:本部三慶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