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用於豬的競爭排斥培養物的製作方法

2023-06-30 20:54:56 3

專利名稱:用於豬的競爭排斥培養物的製作方法
背景技術:
發明領域本發明涉及確定成分的用於控制沙門氏菌在豬中建群的競爭排斥培養物或微生態製劑。
儘管研究人員以及公眾健康機構的努力,但是在過去的20年中人類沙門菌病的發病率增加。每年實際報導的人沙門氏菌感染病例數目超過40,000。然而,傳染病中心估計每年在美國人沙門氏菌感染的真正發病率可能高達2到4百萬例。動物性食物產品,包括豬仍是人類感染的重要來源。
除了沙門氏菌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外,在豬中沙門氏菌的感染每年給美國養豬業造成1億多美元的損失(Schwartz,1990,「中西部豬中的沙門菌病」,位於美國動物健康學會會刊,pp,443-449)。在美國,由豬霍亂沙門氏菌(S.cholerasuis)(豬甲狀旁腺的致病菌)所造成的沙門菌病發生最為頻繁。儘管豬可暴露於多種來源的廣泛宿主範圍的沙門氏菌,如鼠傷寒沙門氏菌(S.typhimurium),但是豬霍亂沙門氏菌是一種適應宿主的並且很少從非豬來源分離到的病原體(Schwartz,出處同上)。因此,豬霍亂沙門氏菌對新動物的自然感染主要通過從其胃腸道釋放病原體至豬圈的感染動物的水平傳播而發生。
先有技術描述考慮到沙門氏菌在環境中的廣泛存在,故不可能完全保護動物而不暴露於沙門氏菌中。因此,研究人員繼續研究增加暴露於沙門氏菌中動物對建群抗性的方法。研究集中於疫苗的評價、保護性正常腸道菌群的建立,以及將會抑制沙門氏菌生長和建群的食物添加劑的鑑定。宿主免疫性對沙門氏菌建群的作用尚不清楚,並且是否免疫反應刺激將有效增強建群抗性還不確定。實驗性疫苗還未證實一直有效。
開發正常的腸道微生物區系可增加對胃腸道沙門氏菌建群的抗性已得到充分證實。在家禽業中,已證實給小雞口腔接種從成年雞盲腸內容物或糞便掉落物中製備的厭氧細菌培養物微生態區系,也稱為微生態製劑(定義為對施用其的動物具有有利效應的細菌培養物)有效地降低沙門氏菌建群[Snoeyenbos等,鳥類疾病,23904-913,(1979),Schneitz等,Acta Pathol.Microbiol.Scand.Sect.B.,89109-116,(1981),和Stavric等,J.Food Prot.,48778-782,(1985)]。相反,預防小雞被這些盲腸厭氧菌建群的家禽飼養實踐,使小雞對沙門氏菌的建群更為易感[Pivnick等,J.Food Prot.,44909-916,(1981)]。通過在小雞腸道中快速建群(Pivnick等,出處同上)、競爭腸壁上的附著位點(Snoeyenbos等,出處同上)或通過製備抑制腸道病原菌生長的抑菌或殺菌揮發性脂肪酸[Barnes等,J.Hyg.Camb.,82263-283,(1979)和美國臨床營養雜誌,332426-2433,(1980),Corrier等,鳥類疾病,34668-676,(1990)和鳥類疾病,34617-625,(1990)和Hinton等,鳥類疾病,34626-633,(1990)],這些微生態製劑可降低沙門氏菌的建群。
用微生物的混合培養物在一日齡小雞中建立正常的腸道菌群已在數個歐洲國家廣泛用於控制沙門氏菌建群。然而,由於未確定數目和類型的微生物存在於混合培養物中,故該系統在美國還沒廣泛接受。該方法廣泛使用的一個缺陷有下面的事實,即該產品的組成不能夠標準化,並且因此該產品不能夠大規模貯存或製備而無組成和效應的變化。同樣,因為起始材料總是成年家禽的腸道內容物,故該產品可能含有病原性病毒、細菌、或寄生蟲,它們對家雞的健康可能是危險的。更有甚者,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近年來要求所有未確定的培養物必需得到批准。
發明概述我們現在發現了有效控制或抑制豬沙門氏菌建群的確定的細菌微生態製劑或組合物。這些微生態製劑由至少部分特徵分析過的群體或基本上生物學純的細菌培養物所組成,包括糞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牛鏈球菌(Streptococcus bovis)、梭狀梭菌(Clostridium clostridiforme)、共生梭菌(Clostridiumsymbiosum)、多枝梭菌(Clostridium ramosum)、脆弱擬桿菌(Bacteroides fragilis)、吉氏擬桿菌(Bacteroides distasonis)、普通擬桿菌(Bacteroids vulgatus)、多形擬桿菌(Bacteroidesthetaiotamicron)和糞擬桿菌(Bacteroides caccae)。
在使用中,將該微生態製劑從有效抑制其沙門氏菌建群的量施用至受試豬中。上述的微生態製劑也可與常規飼料結合,從而提供了一種可由豬口腔攝入的新的飼料產品。
根據此發現,提供一種改進的用於控制豬中沙門氏菌建群的方法和組合物是本發明的目的。
通過下面的描述本發明的其它目的和優勢將變得顯而易見。
發明詳述本發明的微生態製劑當施用於豬中時對於控制其中沙門氏菌建群、減少從胃腸道中釋放沙門氏菌至豬圈中、降低豬群中平均沙門氏菌濃度、和/或降低由該病原菌建群的豬的百分比是有效的。本發明可通過任何類型的豬來完成,包括但不限於家養豬及食用肉豬(hog)。當施用至豬時,該微生態製劑提供了對多種沙門氏菌,尤其是豬霍亂沙門氏菌和鼠傷寒沙門氏菌的持續保護。
該微生態製劑從無沙門氏菌豬的盲腸中形成。正如在實施例1中所要更為詳細描述的,取出豬盲腸,接種至適當的培養基中,並且立即以一定的培養基更新而置於連續流培養條件下直到達到穩定狀態或平衡。當回收並施用至豬時,將得到的命名為Pcf1的穩定狀態培養物作為控制沙門氏菌在治療動物中建群的微生態製劑顯示出顯著的效應。
穩定狀態的培養物Pcf1由不超過40種兼性及厭氧細菌的穩定混合物所組成。Pcf1的組成已進行了部分的特徵分析,並且包括至少以下基本上生物學純細菌的群體糞腸球菌,牛鏈球菌,梭狀梭菌,共生梭菌,多枝梭菌,
脆弱擬桿菌,吉氏擬桿菌,普通擬桿菌,多形擬桿菌和糞擬桿菌。穩定態培養物Pcf1可直接用作微生態製劑,或貯存備用。至於後者,該培養物可按所述貯存為混合物,或可對該單個細菌進行分離、貯存及隨後重組。
作為微生態製劑具有控制豬中沙門氏菌效應的其它培養物可來自穩定態培養物Pcf1。根據一個候選實施方案,通過將該培養物進行系列稀釋可降低穩定態培養物Pcf1中菌種的數目,然後可用系列稀釋的培養物作為接種物恢復連續流培養直至再次達到穩定態。該方法也可用新的穩定態培養物作為接種物加以重複從而獲得具有連續減少群體的其它穩定態培養物。
用這種方式的系列稀釋,已經從Pcf1中得到另外2種穩定的穩態培養物,名為Pcf2和Pcf3。儘管這些培養物與Pcf1相比由更少的細菌種類所組成,不過它們仍然維持用作豬中微生態製劑的有效性。當分析時,測定穩態培養物Pcf3由10種上述細菌所組成。穩態培養物Pcf2和Pcf3也可直接用作微生態製劑或貯存備用,或者用作混合物或者可分離、貯存且隨後重組單個細菌。
穩定態培養物Pcf1和Pcf3已於1997年9月17日根據布達佩斯條約而保藏於美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12301 Parklawn Drive,Rockville,MD 20852,美國)並且分別得到保藏號ATCC 202036和ATCC 202037。Pcf1和Pcf3的單個菌株在實施例1和3中進行了特徵分析。
也可通過從其群體中去除一種或更多種細菌而改變穩態培養物Pcf1或Pcf3的組成而對效率幾乎沒有下降或未下降。例如,但並不局限於此,可以設想去除多餘的、屬於具有多個菌株或種類那些屬的菌株而沒有明顯降低效率。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該微生態製劑由來自保藏的穩定態培養物Pcf1或Pcf3的細菌混合物所組成。然而,在另一種可選實施方案中,待用細菌中的許多種可獲自已知或標準的菌株,或獲自從豬回收的分離物,例如,但並不局限於此,在保藏的穩態培養物中,腸球菌、鏈球菌、梭菌或擬桿菌中的一種或更多種其它菌株可代替相同屬或種類的菌株。為了增加使用已知菌株貯備培養物的效率,可將細菌優選與穩態培養物中的其它生物一起經過豬(消化道),然後從糞便或糞便盲腸內容物中回收和分離而使其與該豬相適應。當使用豬分離物時,可用本領域中常規的技術或按照DeLoach等所述[美國專利5,308,615](在此摻入其內容供參考)從成年豬的糞便或盲腸內容物中分別分離和回收這些細菌。
可以設想也可根據Nurmi等,美國專利4,689,226的技術(在此摻入其內容供參考)任選地篩選本發明細菌菌株粘附到受試豬消化道上皮細胞上的能力。
可對來源於穩態培養物Pcf1或Pcf3修飾的任何培養物進行篩選從而篩選出那些對抑制沙門氏菌在靶動物中建群顯示出最佳效率的組合物。在一種實施方案中,與本領域中常規方法以及實施例3-7中所述的一樣,篩選可用沙門氏菌接種而在體內進行。簡言之,將穩態的培養物按這裡所述施用至無沙門氏菌的動物。在培養物確立於腸道中足夠一段時間後,通常為一天後,將動物用活的沙門氏菌培養物接種、孵育並隨後殺死並分析盲腸內容物沙門氏菌的建群。與未治療對照相比在治療群體中降低的沙門氏菌釋放機率、降低的平均沙門氏菌濃度(CFU)或建群動物更低的百分比表示有效抑制沙門氏菌建群。
本發明大量的微生態製劑可在適當的培養基中用本領域常規的厭氧培養技術對細菌的批量培養或者持續培養加以製備。這其中,連續培養是特別優越的,因為穩定態培養物非常穩定並可在穩定狀態培養下無限制地維持。用於大規模培養的接種物可以是穩定態培養物的樣品或種子,或者是這些細菌的保藏物或保藏培養物或基本上生物學純的分離物。這些細菌可混合培養,或在分別的培養基中培養且隨後合併而易於標準化。根據後一種技術,合併之前每種細菌的終濃度應該在大約108到109個生物體/ml之間。然而,本領域中的技術人員將會認識到該濃度不是關鍵並且可以變化。一般地,當在批量培養中進行大規模製備時,在收穫前應將培養物溫育大約6-72個小時。
本發明微生態製劑的使用不受具體的製備方法影響;由任何一種上述方法製備的微生態製劑可以相同的方式使用。製備後,這些細菌培養物可單獨或聯合而直接施用至受試動物。任選地,該微生態製劑可用適當的載體,包括但不限於乳糖或脫脂牛奶進一步配製,或者與少量的飼料混合用作預混合物(premix)。為了貯存的穩定性和處置的方便易行也可將這些培養物冷凍乾燥。這些冷凍乾燥的培養物可直接施用至動物或者,作為選擇,在使用前重新調製。其中特別一提的是,這些細菌中的一種或全部可用本領域中常規的技術,包括但不限於包裝於海藻酸膠中的技術而包裝於膠囊中。雖不希望受下面理論約束,但據信這種方式的封裝可能防止有些細菌將上部腸道中的乳酸濃度降至非理想的水平。其也可保護細菌並允許它們到達盲腸,在此乳酸的利用是合乎需要的。
本發明的微生態製劑也可與有效控制家養動物或豬中沙門氏菌的其它基本上生物學純的細菌以及尤其是那些產生乳酸或揮發性脂肪酸的細菌混合。其它適當的細菌包括消化鏈球菌(Peptostreptococcus)或丙酸桿菌(Propionibacterium)種類但並不局限於此。本領域中常規或已知的用於治療家養動物和豬的佐劑和特別是用於抑制或治療腸道病原菌的佐劑可包括,例如,抗毒素、驅蠕蟲藥或選定的抗生素,如由Hogg所述(「消化系統疾病」1984年農業年鑑動物健康,家畜及寵物,美國政府印刷局,1984-451-784,99.290-293)。然而,應該避免可能對微生態製劑效率產生有害影響的任何抗生素的使用。當使用時,這些抗生素可與微生態製劑一起施用或分別施用。
雖然本發明的微生態製劑主要通過與動物飼料或水混合後將其通過口腔攝入而施用或導入到消化道中,但可設想其也可通過直接噴灑或噴霧該製劑至動物口腔中而口腔施用。其它的可選方案包括直接注射至胃腸道。
該微生態製劑的施用可在動物生活中的任何時間。然而,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將該微生態製劑在出生的大約4個小時內施用至新生豬或小豬,並且在大約24小時後重複施用。
該微生態製劑以基本上有效抑制沙門氏菌在治療豬中建群的量施用,這種抑制可能包括,與未治療的動物相比,降減沙門氏菌釋放、降低平均沙門氏菌濃度或降低建群動物百分比中的一種或更多種情況。適當的量可由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容易地加以測定,並且將隨動物的年齡和大小而有一定程度的變化。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當治療新生豬時,將5ml劑量的活性穩定態培養物經口腔施用。
下面的實施例意在僅僅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並且並不意在限定由權利要求所定義的本發明範圍。
實施例1微生態製劑的製備起始接種物起始接種物獲自5周商業豬(飼養於USDA-FAPRLin College Station,Texas)的盲腸,該豬在無抗生素下用典型飼養員的食用肉豬飼料飼養。將該頭豬殺死並且立即將其盲腸內容物採集至無氧艙(Coy Laboratory Products,Ann Arbor,MI)中並且將50克的部分立即用作連續流培養器中的種子接種物。將剩下的盲腸內容物與5%甘油混合,並貯存於-70℃攝氏度。所有的步驟均在乾淨的無氧條件下進行。
連續流培養器 連續流培養在裝配有具有1150ml工作體積的2.0l恆化器(Wier型)的BioFlo I發酵罐(New Brunswick科技公司,Edison,NJ)中進行。當在連續流條件下培養和維持培養物時,使用下面的參數…0.0416-1的稀釋比率(相應於0.80ml/分鐘的流速和24小時的恆化器更新時間),…39℃的溫度,和…2000rpm的攪拌速率。通過用無O2的CO2恆定氣流充滿恆化器而維持無氧條件。
在連續流條件下盲腸生物的培養使用培養基為Viande Levure(VL)培養基(pH5.5)。將培養基製備於13.3l的PYREX恆化器中,於15psi高壓滅菌1.5小時。該培養基成分為
培養基成分 克/升胰蛋白腖 10酵母提取物5NaCl 5牛肉提取物2.4L-半胱氨酸HCL 0.6葡萄糖2.5滅菌後將該培養基置於無O2的CO2環境中並使其冷卻至室溫。
用無菌的VL培養基填充1150ml的恆化器並使其在以盲腸內容物接種前靜置48小時以確保無菌。將恆化器用50g盲腸內容物接種並立即按上述在連續培養中無氧溫育。每日採集用於分析揮發性脂肪酸和pH的樣品。6天後培養物達到穩定態條件,pH為6.1。該培養物命名為Pcf1。當培養物pH、OD600和揮發性脂肪酸濃度基本上維持恆定時穩定態條件得到恢復。
達到穩定態條件後,通過在無菌條件下對Pcf1進行5次1∶10的系列稀釋而從Pcf1形成第二種培養物。該第二種穩定態培養物命名為pcf2。然後通過重複該系列稀釋/連續流培養過程而從Pcf2形成第三種培養物。以1∶10的比例將Pcf2系列稀釋總共8次。該稀釋物用於接種另一種恆化器並且在相同的條件下再次重複連續流培養直到達到穩定狀態。此第三種穩定態培養物命名為Pcf3。
無菌收集連續流培養物的樣品,鋪板於固體培養基上從而分離純菌落,並且以與Nisbet等所述基本上相同的方式(美國專利5,478,557)(在此摻入其內容供參考)對單個分離子進行特徵分析。在穩定態培養物Pcf3中鑑定到10個細菌分離物。利用生化與酶促方法以及本領域常規的抗微生物易感性方式(Holdeman等,1997,厭氧菌實驗指南,第4版,弗吉利亞多技術學院及州立大學,Blacksburg,VA;Farmer等,1985,臨床微生物學雜誌.,2146-76;Lennette等,1985,臨床微生物學,第4版,美國衍生物學會,華盛頓特區;和Devriese等,1987,Int.J.Syst.Bacteriol.,37257-259,在此摻入其內容供參考)鑑定10個細菌分離子。穩定態培養物Pcf3的結果描述於實施例2中。因為Pcf3是通過系列稀釋而源自Pcf1,故Pcf1一定含有相同的分離子。
穩定態培養物Pcf3中的細菌鑑定為糞腸球菌牛鏈球菌梭狀梭菌,共生梭菌,多枝梭菌,脆弱擬桿菌,吉氏擬桿菌,普通擬桿菌,多形擬桿菌和糞擬桿菌。
這種被特徵分析由10種細菌分離子所組成的連續流培養物顯示出在混合培養中的兼容性生長、在酸性環境(pH5.0到6.5)中的可存活性以及產生揮發性脂肪酸(VFA)作為發酵終產物。
包括所有10種上述細菌菌株的穩定態或競爭排斥培養物Pcf1和Pcf3已於1997年9月17日根據布達佩斯條約而保藏於美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12301 Parklawn Drive,Rockville,MD 20852,美國),並且分別得到保藏號,ATCC 202036和202037。
實施例2細菌的特徵分析對實施1中10個分離子的每個進行特徵分析。用基本上與Nisbet等所述(5,478,557)相同的技術進行分析。每個分離子的結果描述如下。根據標準的培養與生化標準鑑定所有細菌。分離子1號細胞特徵.細菌1為格蘭氏陽性、不動的球菌。
培養和菌落特徵分析. 細菌1為兼性厭氧性的,當在有氧或無氧溫育時在血瓊脂上顯示良好的生長。菌落為非溶血性的。該細菌在膽汁七葉苷和m腸道球菌瓊脂上於37℃及45℃有氧下溫育時顯示出良好的生長。該細菌水解七葉苷。該細菌於10℃在胰腖豆腖培養基中也顯示出良好的生長。
過氧化氫酶和氧化酶實驗.細菌1為過氧化氫酶-陰性和氧化酶-陰性。
API RAPID STREP系統試驗(Analytab Products,Plainview,NY)。細菌1的結果列於表1中。
其它試驗.細菌1在用于格蘭氏-陽性球菌的耐鹽培養基中顯示出良好的生長。該細菌為亞碲酸鹽耐性以及萬古黴素敏感性的。
細菌鑑定.用上面的結果,將細菌1鑑定為糞腸球菌2。分離子2號細胞特徵.細菌2號為格蘭氏陽性、不動的球菌。
培養和菌落特徵.細菌2為兼性厭氧性的,當在有氧或無氧溫育時在血液瓊脂上顯示出良好的生長。這些菌落為非溶血性的。該細菌在膽汁七葉苷及m腸道球菌瓊脂上於37℃和45℃有氧下溫育時顯示出良好的生長。該細菌水解七葉苷。該細菌在10℃於胰腖豆腖培養基中未能產生可見的生長。該細菌在用于格蘭氏陽性球菌的耐鹽培養基未能產生可見的生長。該細菌為非亞碲酸鹽耐性的,但為萬古黴素敏感性的。
過氧化氫酶和氧化酶試驗.細菌2為過氧化氫酶陰性以及氧化酶陰性的。
API RAPID STREP系統試驗.細菌2的結果列於表2中。
細菌鑑定.與上面結果一起用API RAPID STREP鑑定,將細菌2鑑定為牛鏈球菌生物型1。分離子3號細胞特徵.細菌3為格蘭氏可變型(gram-variable)形成孢子的桿菌。這些細胞具有尖端並且成單和成對出現。孢子為卵形且為亞端生的。
培養和菌落特徵.細菌3必需為無氧性生長,當在無氧條件下於無氧Brucella血瓊脂(BRU)上時顯示良好的生長,但當在有氧條件下時未能在BRU上生長。在BRU上無氧溫育3天後,這些菌落大、白色、略微型成峰狀,具有略微扇形的邊緣並且為非溶血性的。
API AN-IDENT系統試驗(Analytab Products,Plainview,NY)。細菌3的結果列於表3中。
GC結果.由細菌3在PYG培養物中產生的VFAs的量列於表4中。
PRESUMPTO PLATE試驗.細菌II.1的結果列於表5中。
分化盤結果.細菌3對卡那黴素、萬古黴素、利福平和青黴素敏感,但對制腸菌素和紅黴素具有抗性。
基於類似性指數的微生物鑑定系統.通過整個細胞脂肪酸含量的MIDI微生物鑑定系統將細菌3鑑定為梭狀梭菌,其類似性指數為88%。與上面結果一起用MIDI鑑定,將細菌3鑑定為梭狀梭菌。分離子4號細胞特徵.細菌4為格蘭氏陽性、形成孢子的桿菌。這些細胞有尖端並且成單及成對出現。
培養及菌落特徵.細菌4必需為無氧性生長,當在無氧條件下溫育時在無氧布魯氏桿菌血液瓊脂(BRU)上顯示出良好的生長,但當有氧條件下溫育時未能在BRU上生長。在BRU上無氧溫育3天後,菌落中等大小、略帶灰色、扁平、具有略微扇形的邊緣,並且為非溶血性的。
硝酸鹽試驗.細菌4為硝酸鹽陽性。
API AN-IDENT系統試驗.細菌4的結果列於表6中。
GC結果.由細菌4在PYG培養物中產生VFAs的量列於表7中。
PRESUMPTO平板試驗.細菌4的結果列於表8中。
分化盤結果.細菌4對卡那黴素、萬古黴素、利福平和青黴素敏感,但對制腸菌素和紅黴素具有抗性。
基於類似性指數的微生物鑑定系統.通過整個細胞的脂肪酸含量的MIDI微生物鑑定系統將細菌II.2鑑定為共生梭菌CFA類群2,其類似性指數為81%。與上面結果一起,用MIDI鑑定,將細菌II.2鑑定為共生梭菌。分離子5號細胞特徵.細菌5為格蘭氏可變型、形成孢子的桿菌。細胞長並且細。孢子為圓形且端生的。
培養和菌落特徵.細菌5必需為厭氧型生長,當在無氧條件下溫育時於無氧布魯氏桿菌血液瓊脂(BRU)上顯示出良好的生長。於BRU上無氧溫育3天後,菌落為中等大小、灰綠色、升起呈突起狀、全部具有扇形邊緣並且為非溶血性的。
硝酸鹽試驗.細菌5為硝酸鹽陰性。
API AN-IDENT系統試驗.細菌5的結果列於表9中。
其它試驗.細菌5對萬古黴素敏感並且為利福平抗性的。
細菌的鑑定.與上面的結果一起用API AN-IDENT鑑定,將細菌5鑑定為多枝梭菌。分離子6號細胞特徵.細菌6為格蘭氏陰性的桿菌。這些細胞為各種長度的球桿菌或直線桿菌。
培養及菌落特徵.細菌6必需為厭氧型生長,當在無氧條件下溫育時在無氧布魯氏桿菌血液瓊脂(BRU)上顯示良好的生長。但在有氧條件下溫育時未能在BRU上生長。於BRU上無氧溫育3天後,菌落略微突起,中等大小、白色、環狀而具有完整邊緣。該細菌在擬桿菌膽汁七葉苷瓊脂(BBE)上顯示良好的生長,其中七葉苷水解明顯。
API AN-IDENT系統試驗.細菌6的結果列於表10中。
PRAS(PY)碳水化合物發酵試驗.對於細菌6,pH值列於表11中。
Presumpto平板試驗.細菌6的結果列於表12中。
分化盤結果.細菌6對利福平敏感,但對青黴素、卡那黴素、制腸菌素及萬古黴素具有抗性。
細菌鑑定.與上面的結果一起用API AN-IDENT鑑定,將細菌6鑑定為脆弱擬桿菌。分離子7號細胞特徵.細菌7為格蘭氏陰性桿菌。這些細胞為圓形末端的直線桿菌並且成單出現。
培養及菌落特徵.細菌7必需為無氧性生長,當在無氧條件下溫育時於無氧布魯氏桿菌血液瓊脂(BRU)上顯示出良好的生長,但當有氧條件下溫育時未能在BRU上生長。於BRU上無氧溫育3天後,這些菌落為凸起狀,中等大小、黃白色、環狀而具有完整邊緣。該細菌在擬桿菌膽汁七葉苷瓊脂(BBE)上顯示良好的生長,其中七葉苷水解明顯。
API AN-IDENT系統試驗.細菌7的結果列於表13中。
PRAS(PY)碳水化合物發酵試驗.對於細菌7,pH值列於表14中。
Presumpto平板試驗.細菌7的結果列於表15中。
分化盤結果.細菌7對利福平敏感,但對青黴素、卡那黴素、制腸菌素和萬古黴素具有抗性。
細菌鑑定.與上面結果一起用API AN-IDENT鑑定,將細菌7鑑定為吉氏擬桿菌。分離子8號細胞特徵.細菌8為格蘭氏陰性桿菌。這些細胞為球桿菌,成單及偶爾成對出現。
培養及菌落特徵.細菌8必需為厭氧型生長,當在厭氧條件下溫育時於厭氧布魯氏桿菌血液瓊脂(BRU)上表現出良好的生長。於BRU上無氧溫育3天後,菌落為凸形,白色、小而具有完整邊緣的環狀。該細菌在擬桿菌膽汁七葉苷(BBE)上顯示良好的生長,但七葉苷未被水解。
API AN-IDENT系統試驗.細菌8的結果列於表16中。
PRAS(PY)碳水化合物發酵試驗.對於細菌8,pH值列於表17中。
Presumpto平板試驗.細菌8的結果列於表18中。
分化盤結果.細菌8對利福平敏感,但對青黴素、卡那黴素、制腸菌素和萬古黴素具有抗性。
細菌分化.用上面的結果,將細菌8鑑定為普通擬桿菌。分離子9號細胞特徵.細菌9為格蘭氏陰性桿菌。染色不規則的細胞為具有圓形末端的多形桿菌,並且成單及成對出現。
培養及菌落特徵.細菌9必需為無菌性生長,當在無氧條件下溫育時於無氧布魯氏桿菌血液瓊脂(BRU)上表現出良好的生長,但當在有氧條件下溫育時未能在BRU上生長。於BRU上無氧溫育3天後,菌落為凸形,中等大小、白色且具有完整末端的環狀。該細菌在擬桿菌膽汁七葉苷瓊脂(BBE)上顯示良好的生長,其中七葉苷的水解明顯。
API AN-IDENT系統試驗.細菌9的結果列於表19中。
PRAS(PY)碳水化合物發酵試驗.對於細菌9,pH值列於表20中。
Presumpto平板試驗.細菌9的結果列於表21中。
分化盤結果.細菌9對利福平敏感,但對青黴素、卡那黴素、制腸菌素和萬古黴素具有抗性。
細菌鑑定.與上面的結果一起,用API An-IDENT鑑定,將細菌9鑑定為多形擬桿菌。分離子10號細胞特徵.細菌10為格蘭氏-陰性桿菌。這些細胞為球桿菌,並且成單個出現。
培養與菌落特徵.細菌10必需在無氧條件下生長,當在無氧條件下溫育時於無氧布魯氏桿菌血液瓊脂(BRU)上顯示出良好的生長。但當在有氧條件下溫育時未能在BRU上生長。於BRU上無氧溫育3天後,菌落為凸形,小至中等大小、略帶白色、具有完整邊緣的環狀。該細菌在擬桿菌膽汁七葉苷瓊脂(BBE)上顯示出良好的生長,其中七葉苷水解明顯。
API AN-IDENT系統試驗.細菌10的結果列于于表22中。
PRAS(PY)碳水化合物發酵試驗.對於細菌10,這些值列於表23中。
Presumpto平板試驗.細菌10的結果列於表24中。
分化盤結果.細菌10對利福平敏感,但對青黴素、卡那黴素、制腸菌素及萬古黴素具有抗性。
細菌鑑定.用上面的結果,將細菌10鑑定為糞擬桿菌。
實施例3幼豬體內實驗進行實驗從而測定Pcf1和Pcf3對於降低沙門氏菌在幼豬盲腸中建群以及沙門氏菌釋放的效率。
實驗設計.獲取當日出生的幼豬崽並且分成三組沙門氏菌接種的未治療對照組、沙門氏菌接種的Pcf1治療豬崽以及沙門氏菌接種的Pcf3治療的豬崽。接受Pcf1或Pcf3的豬崽通過於出生後的大約4小時通過將每頭豬口腔管飼5ml活性穩定態培養物並且於斷奶時重複而提供。豬崽通過斷奶後一天口腔管飼以7×106cfu豬霍亂沙門氏菌而加以接種。
豬崽霍亂沙門氏菌的釋放通過培養從沙門氏菌接種後每隻豬崽收集到的直腸擦拭標本而加以測定。釋放的累積機率測定為沙門氏菌培養陽性每隻治療組擦拭標本的數目。沙門氏菌用基本上與Nisbet等(5,478,557)所述相同的技術加以測定。斷奶後2周殺死所有豬崽,並通過屍體解剖收集組織與盲腸內容物並且測定沙門氏菌的建群。測定的組織包括扁桃體、肺、支氣管淋巴結、迴腸結腸淋巴結和迴腸結腸連接處。這些結果示於表25中。
實施例4除了未檢測培養物Pcf1、沙門氏菌接種劑量為7×108cfu並且豬崽在接種後7天殺死外,重複實施例3的分析。結果見表26。
實施例5除了沙門氏菌接種劑量為108cfu並且所有豬崽均在接種後7天時殺死外,再次重複實施例3的分析。這些結果示於表27中。
實施例6除了未測定培養物Pcf3、Pcf1在出生後4和24小時施用、將豬崽於48小時齡接種以104cfu豬霍亂沙門氏菌,以及在接種後9天殺死豬崽外,再次重複實施例3的分析。結果示於表28。
實施例7除了沙門氏菌接種劑量為104cfu,並且於接種後9天殺死豬崽外再次重複實施例3的分析。這些結果示於表29中。
應當明白前面的詳細描述僅僅是通過說明的方式給出並且在不偏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時可在其中作修飾和改變。
表1. 細菌1 API Rapid STREP系統試驗的結果酶/底物反應 酶/底物反應丙酮酸 +/+核糖 +/+馬尿酸水解 +/+阿拉伯糖 -/-七葉苷水解 +/+甘露醇 +/+吡咯烷酮基-2-萘醯胺+/+山梨醇 +/+α-半乳糖苷酶 +/+乳糖 +/+β-葡糖醛酸糖苷酶 -/-海藻糖 -/-β-半乳糖苷酶 -/-菌粉 -/-鹼性磷酸酶 -/-棉子糖 +/+亮氨酸芳基醯胺酶 +/+澱粉 +/+精氨酸雙水解酶 +/+糖原 -/-*複製子1/複製子2數據表2.細菌2 API Rapid STREP系統試驗的結果酶/底物 反應 酶/底物 反應丙酮酸 +/+ 核糖 -/-馬尿酸水解 -/- 阿拉伯糖 -/-七葉苷水解 +/+ 甘露醇 +/+吡咯烷酮基-2-萘醯胺 -/- 山梨醇 -/-α-半乳糖苷酶+/+ 乳糖 +/+β-葡糖醛酸糖苷酶-/- 海藻糖 +/+β-半乳糖苷酶-/- 菌粉 -/-鹼性磷酸酶 -/- 棉子糖 +/+亮氨酸芳基醯胺酶 +/+ 澱粉 +/+精氨酸雙水解酶 -/- 糖原 +/+*複製子1/複製子2數據表3.細菌3 API An-IDENT系統試驗的結果酶/底物 反應 酶/底物 反應吲哚產生-/- 亮氨酸氨肽酶 -/-N-乙醯-葡糖苷酶 -/- 脯氨酸氨肽酶 -/-α-葡糖苷酶 -/- 焦穀氨酸芳基醯胺酶 -/-α-阿拉伯糖苷酶 -/- 酪氨酸氨肽酶 -/-β-萄糖苷酶 -/- 精氨酸氨肽酶 -/-α-巖藻糖苷酶 -/- 丙氨酸氨肽酶 -/-磷酸酶 -/- 組氨酸氨肽酶 -/-α-半乳糖苷酶 +/+ 苯丙氨酸氨肽酶 -/-β-半乳糖苷酶 +/+ 甘氨酸氨肽酶 -/-吲哚乙酸+/+ 過氧化氫酶 -/-精氨酸利用 +/+*複製子1/複製子2數據表4.細菌3PYG培養的GC結果揮發性 對照*培養脂肪酸 PYG PYG甲酸 - -乙酸 - ++丙酸 - -異丁酸 - -丁酸 - -異戊酸 - T戊酸 - -VFAs的量表達如下-=不產生; T=痕量產生;+=產生小量;++=產生中等量;並且+++=產生大量。*未接種的PYG培養基。表5.細菌3 Presumpto平板系統試驗的結果Presumpto 象限號 瓊脂培養基 生長能力/生化試驗結果平板號I 1 LD培養基 生長 +++吲哚 -2 LD-七葉苷 生長 +++過氧化氫酶 -七葉苷水解 +3 LD-卵黃生長 +++卵磷脂酶 -脂肪酶 -蛋白水解 -4 LD-膽汁生長 EII 1 LD-DNA 生長 +++DNA酶 -2 LD-葡萄糖 生長 +++葡萄糖發酵 +3 LD-牛奶生長 +++酪蛋白水解 -4 LD-澱粉生長 +++澱粉水解 -III1 LD-甘露糖 生長 +++甘露醇發酵 -2 LD-乳糖生長 +++乳糖發酵 +3 LD-鼠李糖 生長 +++鼠李糖發酵 +4 LD-明膠生長 +++明膠水解 -與LD培養基比較在LD-膽汁瓊脂上的生長比較I較少生長;且E=相同生長。表6.細菌4的API An-IDENT系統試驗的結果酶/底物 反應 酶/底物 反應吲哚產生 -/- 亮氨酸氨肽酶 -/-N-乙醯-葡糖苷酶 -/- 脯氨酸氨肽酶 -/-α-葡糖苷酶 -/- 焦穀氨酸芳基醯胺酶-/-α-阿拉伯糖苷酶 -/- 酪氨酸氨肽酶 -/-β-萄糖苷酶 -/- 精氨酸氨肽酶 -/-α-巖藻糖苷酶 -/- 丙氨酸氨肽酶 -/-磷酸酶-/- 組氨酸氨肽酶 -/-α-半乳糖苷酶 -/- 苯丙氨酸氨肽酶-/-β-半乳糖苷酶 -/- 甘氨酸氨肽酶 -/-吲哚乙酸 -/- 過氧化氫酶-/-精氨酸利用+/+*複製子1/複製子2數據表7.細菌4 PYG培養的GC結果揮發性對照*培養脂肪酸PYG PYG甲酸 --乙酸 -++丙酸 --異丁酸--丁酸 -+異戊酸-T戊酸 --VFAs的量表達如下-=不產生;T=產生痕量;+=產生小量;++=產生中等量;並且+++=產生大量。*未接種的PYG培養基。表8.細菌4 Presumpto平板系統試驗的結果Presumpto 象限號 瓊脂培養基 生長能力/生化試驗 結果平板號I 1 LD培養基生長 +++吲哚 -2 LD-七葉苷 生長 +++過氧化氫酶 -七葉苷水解 -3 LD-卵黃 生長 +++卵磷脂酶 -脂肪酶 -蛋白水解 -4 LD-膽汁 生長 EII1 LD-DNA 生長 +++DNA酶-2 LD-葡萄糖 生長 +++葡萄糖發酵 +3 LD-牛奶 生長 +++酪蛋白水解 -4 LD-澱粉 生長 +++澱粉水解 -III 1 LD-甘露糖 生長 +++甘露醇發酵 +2 LD-乳糖 生長 +++乳糖發酵 -3 LD-鼠李糖 生長 +++鼠李糖發酵 -4 LD-明膠 生長 +++明膠水解 -與LD培養基比較在LD-膽汁瓊脂上的生長比較I較少生長;且E=相同生長。表9.細菌5 API An-IDENT系統試驗的結果酶/底物 反應 酶/底物 反應吲哚產生 -/- 亮氨酸氨肽酶 -/-N-乙醯-葡糖苷酶 +/+ 脯氨酸氨肽酶 -/-α-葡糖苷酶 +/+ 焦穀氨酸芳基醯胺酶-/-α-阿拉伯糖苷酶 -/- 酪氨酸氨肽酶 -/-β-萄糖苷酶 +/+ 精氨酸氨肽酶 -/-α-巖藻糖苷酶-/- 丙氨酸氨肽酶 -/-磷酸酶 -/- 組氨酸氨肽酶 -/-α-半乳糖苷酶-/- 苯丙氨酸氨肽酶-/-β-半乳糖苷酶-/- 甘氨酸氨肽酶 -/-吲哚乙酸 -/- 過氧化氫酶-/-精氨酸利用 -/-*複製子1/複製子2數據表10.細菌6 API An-IDENT系統試驗的結果酶/底物 反應酶/底物 反應吲哚產生 -/-亮氨酸氨肽酶+/+N-乙醯-葡糖苷酶 +/+脯氨酸氨肽酶-/-α-葡糖苷酶 +/+焦穀氨酸芳基醯胺酶 +/+α-阿拉伯糖苷酶 -/-酪氨酸氨肽酶+/+β-萄糖苷酶 +/+精氨酸氨肽酶+/+α-巖藻糖苷酶+/+丙氨酸氨肽酶+/+磷酸酶 +/+組氨酸氨肽酶+/+α-半乳糖苷酶+/+苯丙氨酸氨肽酶 +/+β-半乳糖苷酶-/-甘氨酸氨肽酶-/-吲哚乙酸 +/+過氧化氫酶 +/+精氨酸利用 -/-*複製子1/複製子2數據表11.細菌6的碳水化合物發酵試驗結果碳水化合物底物 pH 結果培養基 7.0 -纖維二糖 6.6 -甘露醇 6.8 -鼠李糖 6.7 -水楊糖 6.9 -蔗糖 5.4 +海藻糖 6.9 -木聚糖 6.8 -木糖 5.3 +表12.細菌6 Presumpto平板系統試驗的結果Presumpto 象限號 瓊脂培養基 生長能力/生化試驗結果平板號I 1 LD培養基 生長+++吲哚-2 LD-七葉苷 生長+++過氧化氫酶 +七葉苷水解 +3 LD-卵黃 生長+++卵磷脂酶-脂肪酶 -蛋白水解-4 LD-膽汁 生長EII 1 LD-DNA生長+++DNA酶 -2 LD-葡萄糖 生長+++葡萄糖發酵 +3 LD-牛奶 生長+++酪蛋白水解 -4 LD-澱粉 生長+++澱粉水解-III 1 LD-甘露糖 生長+++甘露醇發酵 -2 LD-乳糖 生長+++乳糖發酵+3 LD-鼠李糖 生長+++鼠李糖發酵 -4 LD-明膠 生長+++明膠水解-與LD培養基比較在LD-膽汁瓊脂上的生長比較I較少生長;且E=相同生長。表13.細菌3 API An-IDENT系統試驗的結果酶/底物 反應 酶/底物反應吲哚產生-/- 亮氨酸氨肽酶 +/+N-乙醯-葡糖苷酶 +/+ 脯氨酸氨肽酶 -/-α-葡糖苷酶 +/+ 焦穀氨酸芳基醯胺酶 -/-α-阿拉伯糖苷酶 +/+ 酪氨酸氨肽酶 -/-β-萄糖苷酶 +/+ 精氨酸氨肽酶 +/+α-巖藻糖苷酶 -/- 丙氨酸氨肽酶 +/+磷酸酶 +/+ 組氨酸氨肽酶 +/+α-半乳糖苷酶 +/+ 苯丙氨酸氨肽酶 +/+β-半乳糖苷酶 -/- 甘氨酸氨肽酶 +/+吲哚乙酸+/+ 過氧化氫酶 +/+精氨酸利用 -/-*複製子1/複製子2數據表14.細菌8的碳水化合物發酵試驗結果碳水化合物底物 pH 結果培養基 6.8-纖維二糖5.4+甘露醇 6.5-鼠李糖 5.6+水楊苷 5.2+蔗糖4.9+海藻糖 5.1+木聚糖 6.6-木糖5.2+表15.細菌7 Presumpto平板系統試驗的結果Presumpto 象限號瓊脂培養基 生長能力/生化試驗 結果平板號I 1 LD培養基生長+++吲哚-2 LD-七葉苷 生長+++過氧化氫酶 +3 LD-卵黃 生長+++卵磷脂酶-脂肪酶 -蛋白水解-4 LD-膽汁 生長EII 1 LD-DNA 生長+++DNA酶 -2 LD-葡萄糖 生長+++葡萄糖發酵 +3 LD-牛奶 生長+++酪蛋白水解 -4 LD-澱粉 生長+++澱粉水解-III 1 LD-甘露糖 生長+++甘露醇發酵 -2 LD-乳糖 生長+++乳糖發酵+3 LD-鼠李糖 生長+++鼠李糖發酵 +4 LD-明膠 生長+++明膠水解-與LD培養基比較在LD-膽汁瓊脂上的生長比較I較少生長;且E=相同生長。表16.細菌8 API An-IDENT系統試驗的結果酶/底物 反應 酶/底物 反應吲哚產生 -/-亮氨酸氨肽酶 -/-N-乙醯-葡糖苷酶 +/+脯氨酸氨肽酶 -/-α-葡糖苷酶 +/+焦穀氨酸芳基醯胺酶+/+α-阿拉伯糖苷酶 +/+酪氨酸氨肽酶 -/-β-萄糖苷酶 -/-精氨酸氨肽酶 +/+α-巖藻糖苷酶 +/+丙氨酸氨肽酶 +/+磷酸酶+/+組氨酸氨肽酶 +/+α-半乳糖苷酶 +/+苯丙氨酸氨肽酶+/+β-半乳糖苷酶 +/+甘氨酸氨肽酶 +/+吲哚乙酸 +/+過氧化氫酶-/-精氨酸利用-/-*複製子1/複製子2數據表17.細菌8的API An-IDENT系統試驗結果碳水化合物底物 pH 結果培養基 7.1 -纖維二糖 6.7 -甘露醇 6.9 -鼠李糖 6.0 +水楊苷 6.9 -蔗糖 5.1 +海藻糖 7.0 -木聚糖 6.9 -木糖 5.0 +表18.細菌8 Presumpto平板系統試驗的結果Presumpto象限號瓊脂培養基生長能力/生化試驗 結果平板號I 1 LD培養基 生長 +++吲哚 -2 LD-七葉苷生長 +++過氧化氫酶 -3 LD-卵黃 生長 +++卵磷脂酶 -脂肪酶 -蛋白水解 -4 LD-膽汁 生長 EII1 LD-DNA 生長 +++DNA酶-2 LD-葡萄糖生長 +++葡萄糖發酵 +3 LD-牛奶 生長 +++酪蛋白水解 -4 LD-澱粉 生長 +++澱粉水解 -III 1 LD-甘露糖生長 +++甘露醇發酵 -2 LD-乳糖 生長 +++乳糖發酵 +3 LD-鼠李糖生長 +++鼠李糖發酵 +4 LD-明膠 生長 +++明膠水解 -與LD培養基比較在LD-膽汁瓊脂上的生長比較I較少生長;且E=相同生長。表19.細菌9 API An-IDENT系統試驗的結果酶/底物 反應酶/底物反應吲哚產生 +/+ 亮氨酸氨肽酶 -/-N-乙醯-葡糖苷酶 +/+ 脯氨酸氨肽酶 -/-α-葡糖苷酶 +/+ 焦穀氨酸芳基醯胺酶 -/-α-阿拉伯糖苷酶 +/+ 酪氨酸氨肽酶 -/-β-萄糖苷酶 +/+ 精氨酸氨肽酶 +/+α-巖藻糖苷酶 +/+ 丙氨酸氨肽酶 +/+磷酸酶+/+ 組氨酸氨肽酶 +/+α-半乳糖苷酶 +/+ 苯丙氨酸氨肽酶 -/-β-半乳糖苷酶 -/- 甘氨酸氨肽酶 -/-吲哚乙酸 +/+ 過氧化氫酶 -/-精氨酸利用-/-*複製子1/複製子2數據表20.細菌9的碳水化合物發酵試驗結果碳水化合物底物pH 結果培養基6.8 -纖維二糖 5.5 +甘露醇6.4 -鼠李糖6.3 -水楊苷6.2 -蔗糖 5.4 +海藻糖5.3 +木聚糖5.4 +木糖 5.1 +表21.細菌9 Presumpto平板系統試驗的結果Presumpto 象限號 瓊脂培養基 生長能力/生化試驗 結果平板號I 1 LD培養基 生長 +++吲哚 +2 LD-七葉苷 生長 +++過氧化氫酶-3 LD-卵黃 生長 +++卵磷脂酶 -脂肪酶-蛋白水解 -4 LD-膽汁 生長 EII 1 LD-DNA生長 +++DNA酶 +2 LD-葡萄糖 生長 +++葡萄糖發酵+3 LD-牛奶 生長 +++酪蛋白水解-4 LD-澱粉 生長 +++澱粉水解 -III1 LD-甘露糖 生長 +++甘露醇發酵-2 LD-乳糖 生長 +++乳糖發酵 +3 LD-鼠李糖 生長 +++鼠李糖發酵-4 LD-明膠 生長 +++明膠水解 -與LD培養基比較在LD-膽汁瓊脂上的生長比較I較少生長;且E=相同生長。表22.細菌9 API An-IDENT系統試驗的結果酶/底物反應 酶/底物 反應吲哚產生- 亮氨酸氨肽酶 +N-乙醯-葡糖苷酶 + 脯氨酸氨肽酶 -α-葡糖苷酶 + 焦穀氨酸芳基醯胺酶 -α-阿拉伯糖苷酶 + 酪氨酸氨肽酶 -β-萄糖苷酶 + 精氨酸氨肽酶 +α-巖藻糖苷酶 + 丙氨酸氨肽酶 +磷酸酶 + 組氨酸氨肽酶 +α-半乳糖苷酶 + 苯丙氨酸氨肽酶 +β-半乳糖苷酶 - 甘氨酸氨肽酶 -吲哚乙酸+ 過氧化氫酶 +精氨酸利用 -表23.細菌10的碳水化合物發酵試驗結果碳水化合物底物 pH 結果培養基 6.5 -纖維二糖5.8 +甘露醇 6.0 +鼠李糖 5.3 +水楊苷 6.1 -蔗糖5.3 +海藻糖 5.2 +木聚糖 6.2 -木糖5.1 +表24.細菌10 Presumpto平板系統試驗的結果Presumpto象限號 瓊脂培養基 生長能力/生化試驗 結果平板號I 1 LD培養基 生長+++吲哚-2 LD-七葉苷 生長+++過氧化氫酶 +3 LD-卵黃 生長+++卵磷脂酶-脂肪酶 -蛋白水解-4 LD-膽汁 生長EII 1 LD-DNA生長+++DNA酶 +2 LD-葡萄糖 生長+++葡萄糖發酵 +3 LD-牛奶 生長+++酪蛋白水解 -4 LD-澱粉 生長+++澱粉水解-III1 LD-甘露糖 生長+++甘露醇發酵 -2 LD-乳糖 生長+++乳糖發酵+3 LD-鼠李糖 生長+++鼠李糖發酵 +4 LD-明膠 生長+++明膠水解-與LD培養基比較在LD-膽汁瓊脂上的生長比較I較少生長;且E=相同生長。表25.在出生及斷奶時用競爭性排斥培養物治療豬的選定組織和盲腸內容物中豬霍亂沙門氏菌的釋放與分布機率治療組b累積釋放組織a盲腸機率c內容物aTonsl肺 BLymILym Ijctn未治療 21/65(32%) 2/5 1/5 0/55/52/53/5pCF1 27/77d(35%)1/6 0/6 0/66/61/63/6pCF3 4/52(8%)2/4 0/4 1/44/41/41/4a豬霍亂沙門氏菌培養陽性的數目/每次治療的豬數目。Tonsl,扁桃體;Blym,支氣管淋巴結;ILym,迴腸結腸淋巴結;IJctn,迴腸結腸連接。通過斷奶後2周屍體解剖而收集組織及盲腸內容物。
b通過口腔管飼施以治療(5mg/豬)。豬通過斷奶後一天口腔管飼7×106CFU豬霍亂沙門氏菌而接種並將所有豬在接種後2周進行屍體解剖。參考實驗RA-MSBS/USDA#1-50。
c累積機率表示為豬霍亂沙門氏菌培養陽性直腸標本的數目/培養標本的總數。所有5隻未治療豬和所有6隻以pCF1治療豬均在接種後至少釋放豬霍亂沙門氏菌一次,以pCF3治療的4隻豬中僅有2隻具有釋放的豬霍亂沙門氏菌。
d在接種後12天沒有獲得一隻豬的直腸標本。表26.在未治療豬及出生和斷奶時以競爭排斥培養物(pCF3)治療豬的盲腸內容物中豬霍亂沙門氏菌釋放與分布的機率治療a豬釋放 累積釋 盲腸內容物中豬霍亂的數目 放機率b沙門氏菌的分布c無7/740/49(82%) 7/7pCF3 9/10 32/70(46%) 10/10a競爭性排斥培養物通過口腔管飼法施用(5mg/豬)。豬通過在斷奶後1天口腔管飼7×108CFU豬霍亂沙門氏菌而接種並且所有的豬均在接種後7天進行屍體解剖。屍體解剖時收集到所有豬的淋巴結均為豬霍亂沙門氏菌培養陽性。參考實驗RA-MSBS/USDA#1-70。
b累積機率表示為豬霍亂沙門氏菌培養陽性的直腸標本的數目/培養標本的總數。
cCC,盲腸內容物。在未治療豬及施用pCF3的豬中盲腸內容物中的豬霍亂沙門氏菌濃度平均為4.3log10 CFU/g。表27.出生及斷奶時以競爭排斥培養物治療豬的選定組織及盲腸內容物中豬霍亂沙門氏菌釋放和分布的機率豬釋放累積釋放 豬霍亂沙門氏菌的分布a盲腸內容物定量b治療c的數目 機率dILym IJctnCC 平均值範圍無 10/11 42/77(55%) 11/11 11/1111/113.0 1.0到3.6pCF1 8/12 20/96(21%) 10/12 9/12 3/12 0.9 0到3.7pCF3 6/8 15/56(27%) 8/8 6/8 6/8 2.4 0到4.7aILym,迴腸結腸淋巴結;IJctn,迴腸結腸連接;CC,盲腸內容物。
bLog10 CFU/g盲腸內容物。
c競爭性排斥培養物通過口腔管飼法施用(5ml/豬)。豬在斷奶後1天通過口腔管飼108CFU的豬霍亂沙門氏菌而接種並且所有豬均在接種後7天進行屍體解剖。參考實驗RA-MSBS/USDA#1-139。
d累積釋放機率表示為豬霍亂沙門氏菌培養陽性的直腸標本數目/培養標本的總數目。表28.用豬獲得的競爭排斥培養物治療4小時及24小時齡幼豬崽組織及腸道中豬霍亂沙門氏菌釋放與分布的機率動物釋放 累積釋放 分布a盲腸內容物定量b治療c的數目機率dILymIJctnColCC平均值 範圍pCF1 0/8 0/72(0%) 3/8 4/8 2/83/81.2 0-3.8未治療3/10 4/90(4%) 10/10 4/10 3/10 8/10 3.6 0-6.7aILym,迴腸結腸淋巴結;IJctn,迴腸結腸連接;Col,結腸;CC,盲腸內容物。
bLog10 CFU/g盲腸內容物。
c通過口腔管飼法施用競爭性排斥培養物(5ml/豬)。豬在48小時齡時通過口腔管飼104CFU豬霍亂沙門氏菌而接種並且所有豬在接種後9天進行屍體解剖。參考實驗RA-MSBS/USDA#1-134。
d累積機率表示為豬霍亂沙門氏菌培養陽性的直腸標本的數目/培養標本的總數。表29.用豬得到的競爭排斥培養物治療出生及斷奶時幼豬崽選定組織和腸道中鼠傷寒沙門氏菌釋放和分布機率動物釋放 累積釋放 分布a盲腸內容物定量b治療c的數目 機率dILym Col CC 平均值 範圍pCF1 9/9 36/81(44%)5/9 3/9 5/91.3 0-1.5pCF3 6/6 23/48(48%)5/6 6/6 6/62.2 1.5-4.3未治療6/6 37/48(77%)3/6 2/6 6/61.5 1.5aILym,迴腸結腸淋巴結;Col,結腸;CC,盲腸內容物。
bLog10 CFU/g盲腸內容物。
c通過口腔管飼(5ml/豬)施用競爭性排斥培養物。豬通過在斷奶後一天口腔管飼104CFU鼠傷寒沙門氏菌而接種並且所有豬均在接種後9天進行屍體解剖。參考實驗RA-MSBS/USDA#2-70。
d累積釋放機率表示為鼠傷寒沙門氏菌培養陽性直腸標本的數目/培養標本的總數。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抑制沙門氏菌在豬中建群並包括基本上生物學純細菌群體的組合物,所述的細菌基本上包括所有下面的種類糞腸球菌牛鏈球菌梭狀梭菌,共生梭菌,多枝梭菌,脆弱擬桿菌,吉氏擬桿菌,普通擬桿菌,多形擬桿菌和糞擬桿菌。
2.一種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組合物,其中所述的組合物包括ATCC保藏號202036或保藏號202037菌株。
3.一種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組合物,其包括至少7種、優選8種,更優選9種所述的細菌。
4.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組合物,包括所有所述的細菌。
5.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組合物,還包括載體。
6.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組合物,其中所述細菌被包入膠囊中。
7.一種飼料產品,包括與權利要求1所述組合物混合的動物飼料。
8.一種用於抑制沙門氏菌在豬中建群的方法,包括給所述的豬施用包括基本上生物學純細菌群體的組合物,所述的細菌基本上包括所有以下種類糞腸球菌牛鏈球菌梭狀梭菌,共生梭菌,多枝梭菌,脆弱擬桿菌,吉氏擬桿菌,普通擬桿菌,多形擬桿菌和糞擬桿菌。其中所述的組合物以有效抑制沙門氏菌在所述豬腸道中建群的量加以施用。
9.權利要求9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組合物包括ATCC保藏號202036或保藏號202037菌株。
10.權利要求9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組合物包括至少7種、優選8種、更優選9種所述的細菌。
11.權利要求9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組合物包括所有所述細菌。
12.權利要求9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豬選自家養豬及食用肉豬。
13.權利要求14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豬不到大約2天齡。
14.權利要求9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細菌群體與載體一起施用。
15.權利要求9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細菌被包入膠囊。
16.權利要求9中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施用步驟包括口腔施用所述的群體至所述的豬。
17.權利要求18中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施用步驟包括與用於所述豬的飼料結合起來提供所述群體。
18.權利要求18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施用步驟包括與用於所述豬的水結合起來提供所述群體。
全文摘要
公開了一種確定成分的用於有效控制或抑制豬沙門氏菌建群的厭氧細菌微生態製劑或組合物。該微生態製劑包括基本上生物學純以下細菌的群體或培養物,這些細菌包括:糞腸球菌、牛鏈球菌、梭狀梭菌、共生梭菌、多枝梭菌、脆弱擬桿菌、吉氏擬桿菌、普通擬桿菌、多形擬桿菌和糞擬桿菌。在使用中,將該微生態製劑以有效增加其對沙門氏菌建群抗性的量施用到受試豬中。
文檔編號C12N1/20GK1276007SQ98810212
公開日2000年12月6日 申請日期1998年10月14日 優先權日1997年10月14日
發明者D·J·尼斯貝特, D·E·科裡爾, L·H·斯坦克 申請人:美國政府農業部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