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成型的製造方法
2023-09-16 14:08:55 6
注射成型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抑制臺座以及引導件損傷的注射成型機。注射成型機(10)具備:框架(11);鋪設在框架(11)上的引導件(17);沿引導件(17)移動自如的臺座(14)和與臺座(14)一起移動的滑動部件(13)。滑動部件(13)包括傳遞合模力的滑動部件主體(41)和連結滑動部件主體(41)和臺座(14)的多個連結部(48、49)。多個連結部(48、49)被隔著間隔設置。
【專利說明】注射成型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申請主張基於2013年2月14日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第2013-027164號的優先權。該申請的全部內容通過參考援用於本說明書中。
[0002]本發明涉及一種注射成型機。
【背景技術】
[0003]注射成型機通過向模具裝置的型腔空間填充熔融樹脂並使其固化來製造成型品。模具裝置由定模及動模構成,合模時,在定模與動模之間形成型腔空間。在型腔空間形成的成型品在開模後從動模被頂出(例如參考專利文獻I)。
[0004]定模被安裝在固定壓板上,動模被安裝在可動壓板上。可動壓板被固定於臺座,在前後方向引導臺座的引導件(例如導軌)被鋪設在框架上。由此,可動壓板相對框架進退自如。
[0005]專利文獻
[0006]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05 / 004933號
[0007]以往,可動壓板等滑動部件在合模力或熱應力作用下發生撓曲變形時,對固定滑動部件的臺座施加的力大,存在損傷臺座以及在前後方向上引導臺座的引導件的情況。
【發明內容】
[0008]本發明即是鑑於上述問題而做出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抑制臺座以及引導件損傷的注射成型機。
[0009]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根據本發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種注射成型機,其具有:框架:鋪設在該框架上的引導件;沿該引導件移動自如的臺座;以及與該臺座一起移動的滑動部件,該滑動部件包括滑動部件主體和將該滑動部件主體與上述臺座連結的多個連結部,該多個連結部被隔著間隔設置。
[0010]發明的效果:
[0011]根據本發明的一方式,能夠提供一種能夠抑制臺座以及引導件損傷的注射成型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機閉模結束時的狀態的圖。
[0013]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可動壓板的結構的剖面圖。
[0014]圖3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機閉模結束時的狀態的剖面圖。
[0015]符號說明
[0016]10注射成型機
[0017]11 框架
[0018]12固定壓板[0019]13可動壓板(滑動部件)
[0020]14臺座
[0021]15後壓板
[0022]16連接杆
[0023]17引導件
[0024]20肘節機構
[0025]26合模馬達
[0026]29合模力產生 機構
[0027]30模具裝置
[0028]32定模
[0029]33動模
[0030]41可動壓板主體(滑動部件主體)
[0031]42模具安裝部
[0032]43臂部
[0033]44加強部
[0034]45連接杆插通部
[0035]48前側連結部
[0036]49後側連結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37]以下,參照附圖對用於實施本發明的方式進行說明,各附圖中,對相同或相對應的結構賦予相同或相對應的符號並省略說明。並且,將進行閉模時的可動壓板的移動方向設為前方,並將進行開模時的可動壓板的移動方向設為後方來進行說明。
[0038]第一實施方式
[0039]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機閉模結束時的狀態的圖。圖2是表不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可動壓板的結構的剖面圖。
[0040]如圖1所示,注射成型機10例如具備框架11、固定壓板12、可動壓板13、臺座14、作為支承件的後壓板15、連接杆16、引導件17、肘節機構20以及合模馬達26等。
[0041]固定壓板12可以固定在框架11上。與固定壓板12隔著間隔配設後壓板15。後壓板15和固定壓板12通過多根(例如4根)連接杆16連結。為了容許合模時連接杆16的伸出,後壓板15能夠進退地被載置在框架11上。
[0042]可動壓板13配設在固定壓板12與後壓板15之間。可動壓板13通過螺栓等固定在多個(例如兩個)臺座14上,將多個臺座14在前後方向上引導的多根(例如2根)引導件17鋪設在框架11上。臺座14可以在與引導件17之間保持轉動體(例如滾珠、滾子等)。可動壓板13與多個臺座14 一起沿前後方向移動,並相對固定壓板12接近分離。
[0043]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多個引導件17沿前後方向引導多個臺座14,但也可以通過多個引導件沿前後方向引導固定有動壓板13的一個臺座。
[0044]可動壓板13的與固定壓板12的對置面上安裝有動模33。另一方面,在固定壓板12的與可動壓板13的對置面上安裝有定模32。定模32和動模33構成模具裝置30。可動壓板13前進時,動模33與定模32接觸,進行閉模。並且,可動壓板13後退時,動模33與定模32分開,進行開模。
[0045]肘節機構20配設於可動壓板13與後壓板15之間。肘節機構20例如具有:十字頭24,沿與模開閉方向平行的方向進退自如;第2肘節杆23,擺動自如地安裝在十字頭24上;第1肘節杆21,擺動自如地安裝在後壓板15上;及肘節臂22,擺動自如地安裝在可動壓板13上。第I肘節杆21與第2肘節杆23、及第I肘節杆21與肘節臂22之間分別被銷連結,並成為以該連結位置為中心相對轉動自如。該肘節機構20為所謂的內卷5節點雙肘節機構,為上下對稱的結構。
[0046]合模馬達26為使肘節機構20動作的馬達,可以為伺服馬達。合模馬達26經由將旋轉運動轉換為直線運動的作為運動變換部的滾珠絲槓機構27等使肘節機構20動作。
[0047]另外,本實施方式中,如圖1所示,經由帶或輪等將合模馬達26的旋轉運動傳遞給滾珠絲槓機構27,但也可以直接傳遞合模馬達26的旋轉運動。
[0048]在開模結束的狀態下,若驅動合模馬達26、使十字頭24前進、使肘節機構20動作,則可動壓板13前進,並如圖1所示,動模33與定模32接觸完成閉模。
[0049]接著,若進一步驅動合模馬達26,則肘節機構20產生合模馬達26的推進力乘以肘節倍率的合模力。在合模狀態下的定模32與動模33之間形成型腔空間。未圖示的注射裝置將液態的成型材料(例如熔融樹脂)填充到型腔空間,所填充的成型材料固化而成為成型品O
[0050]接著,若驅動合模馬達26、使十字頭24後退、使肘節機構20作動,則可動壓板13後退,進行開模。開模後,頂出裝置從動模33頂出成型品。
[0051]由肘節機構20以及合模馬達26等構成使合模力產生的合模力產生機構29。
[0052]接著,再次參照圖1以及圖2,對可動壓板13的結構進行說明。可動壓板13包括可動壓板主體41、前側連結部48以及後側連結部49。可動壓板主體41例如由模具安裝部42、臂部43、加強部44以及連接杆插通部45構成。
[0053]模具安裝部42為安裝動模33的部件,例如可以為板狀。模具安裝部42的前端面成為安裝動模33的模具安裝面。模具安裝部42上形成有多個供頂出裝置的頂出杆進退自如地插入的杆孔42 a。頂出杆在閉模工序以及合模工序中在頂出開始位置待機,在開模工序後從頂出開始位置前進到頂出結束位置。為了縮短成型周期,頂出杆可以在開模工序中
、產.、rr.目U進。
[0054]臂部43將合模力從合模力產生機構29向模具安裝部42傳遞。臂部43例如分別設置在模具安裝部42的上下部,並具有供與肘節機構20的端部(例如肘節臂22的端部)連結的銷28 (參照圖1)插入的銷孔43 a (參照圖2)。臂部43以銷28的中心線為中心旋轉自如地支承肘節臂22。
[0055]加強部44連結多個臂部43,並限制多個臂部43的間隔變動。例如、當模具安裝部42在從臂部43傳遞的合模力和來自模具裝置30的反力的作用下要發生撓曲變形時,能夠限制多個臂部43的前端部的間隔要擴大的趨勢。通過上下隔著間隔配設的兩個臂部43的前端部和左右隔著間隔配設的兩個加強部44構成四邊形狀的框狀部。
[0056]連接杆插通部45被設置在模具安裝部42的上部並具有供上側的連接杆16插通的插通孔。連接杆插通部45可以形成從模具安裝部42的模具安裝面凹陷的上側凹部46(參照圖1)。上側凹部46的底面形成在連接杆插通部45的前端面上。
[0057]另外,本實施方式的可動壓板主體41具有連接杆插通部45,但也可以在與上側的連接杆16對應的位置具有缺口。只要能夠避免連接杆16與可動壓板13之間的幹涉即可。
[0058]前側連結部48以及後側連結部49連結可動壓板主體41和臺座14。在每個臺座14上設置前側連結部48以及後側連結部49。可動壓板主體41、前側連結部48以及後側連結部49例如可以通過鑄造等一體成型,也可以與臺座14 一起一體成型。
[0059]前側連結部48與後側連結部49在前後方向上隔著間隔設置。於前側連結部48與後側連結部49之間形成的空間的量相對應地,前側連結部48以及後側連結部49分別變細且容易撓曲變形。通過合模力或熱應力等模具安裝部42撓曲變形時,前側連結部48以及後側連結部49分別撓曲變形,由此吸收從可動壓板主體41向前側連結部48以及後側連結部49傳遞的力。因此,傳遞到前側連結部48以及後側連結部49的力不易傳遞給臺座14。因此,能夠降低傳遞給臺座14的力,能夠抑制臺座14以及沿前後引導臺座14的引導件17的損傷(含變形)。
[0060]前側連結部48以及後側連結部49可以分別具有供下側的連接杆16插通的插通孔。插通孔以撓曲變形了的前側連結部48以及後側連結部49不與連接杆16接觸的方式被形成。下側的連接杆16貫通前側連結部48與後側連結部49之間的空間,並在該空間露出。
[0061]如圖1所示,前側連結部48連結模具安裝部42和臺座14。前側連結部48支承安裝有動模33的模具安裝部42,抑制因動模33的重量而引起的模具安裝部42的傾斜,並抑制動模33的傾斜。
[0062]前側連結部48可以形成從模具安裝部42的模具安裝面凹陷的下側凹部47(參照圖1)。下側凹部47的底面由前側連結部48的前端面形成。
[0063]如圖1所示,後側連結部49連結臂部43和臺座14。臂部43在合模時,由於在剛性高的長邊方向上被壓縮,因此不呈現出模具安裝部42那樣大的撓曲變形。撓曲變形小的臂部43和臺座14通過後側連結部49連結,因此能夠降低傳遞給後側連結部49的力,並能夠降低傳遞給臺座14的力。
[0064]後側連結部49可以連結由臂部43的前端部以及加強部44構成的框狀部和臺座14。另外,後側連結部也可以連結加強部44和臺座14。
[0065]另外,本實施方式中,將前側連結部48與後側連結部49在前後方向上隔著間隔配設,但是,連結可動壓板主體41和臺座14的多個連結部隔著間隔而排列的方向不被限定為前後方向。並且,連結模具安裝部42和臺座14的連結部的個數可以為多個,同樣,連結臂部43和臺座14的連結部的個數也可以為多個。
[0066]本實施方式中說明了作為滑動部件的可動壓板的結構,但是本發明也能夠適用於後壓板15。後壓板15可以由支承肘節機構20的端部(例如第I肘節杆21的端部)的後壓板主體和多個連結部構成。多個連結部隔著間隔設置且分別連結後壓板主體和臺座。該臺座沿鋪設在框架11上的引導件移動自如。與後壓板15 —起進退的臺座可以與同可動壓板13 —起進退的臺座14通過同一導軌17沿前後引導,也可以通過其他導軌前後引導。
[0067]並且,本實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機10是模開閉方向為水平方向的臥式,但也可以是模開閉方向為垂直方向的立式。立式時,支承件和可動壓板通過多根連接杆連結,支承件和可動壓板之間配設有固定壓板。在相對固定壓板升降自如的支承件和固定壓板之間配設有肘節機構。固定壓板通過模具安裝部以及臂部等構成,臂部將由肘節機構等產生的合模力傳遞給模具安裝部。
[0068]第2實施方式
[0069]第I實施方式中,由肘節機構以及合模馬達26構成合模力產生機構。而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形成在後壓板上的電磁鐵以及形成在吸附板上的吸附部構成合模力產生機構。
[0070]圖3是表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機閉模結束時的狀態的剖面圖。如圖3所示,注射成型機110例如具備框架111、固定壓板112、可動壓板113、臺座114、後壓板115、連接杆116、引導件117、吸附板118以及杆119等。
[0071]後壓板115可以固定在框架111上。與後壓板115隔著間隔配設固定壓板112。固定壓板112與後壓板115之間通過多根(例如4根)連接杆116連結。為了容許合模時的連接杆116的伸長,固定壓板112在框架111上被載置為能夠進退。
[0072]可動壓板113配設在固定壓板112與後壓板115之間。可動壓板113通過螺栓等固定在多個(例如兩個)臺座114上,在前後方向上引導多個臺座114的多根(例如2根)引導件117被鋪設在框架111上。臺座114可以在與引導件117之間保持轉動體。可動壓板113與多個臺座114 一起沿前後方向移動,並相對固定壓板112接近分離。
[0073]另外,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多根引導件117在前後方向上引導多個臺座114,但是也可以通過多根引導件在前後方向上引導一個臺座。即,可以將多個臺座114連接。
[0074]吸附板118為與可動壓板113 —起進退的部件,經由杆119與可動壓板113連結。設置在吸附板118與可動壓板113之間的後壓板115上形成有供杆119貫通的貫通孔。
[0075]吸附板118在後壓板115的後方進退自如。吸附板118被固定在滑動基座Sb上,滑動基座Sb沿多根引導件117移動自如。滑動基座Sb可以在與引導件117之間保持轉動體。
[0076]在吸附板118與框架111之間,設置通過使吸附板118進退而使可動壓板113進退的作為模開閉驅動部的線性馬達136。另外,線性馬達136也可以設置在可動壓板113和框架111之間。
[0077]通過形成在後壓板115上的電磁鐵134和形成在吸附板118上的吸附部135構成產生合模力的合模力產生機構。在對電磁鐵134通電並驅動電磁鐵134時,在電磁鐵134與吸附部135之間產生吸附力,並產生合模力。並且,若停止向電磁鐵134通電,則吸附力消失,合模力消失。
[0078]另外,電磁鐵與吸附部的配置相反也可以。例如,在吸附板118側設置電磁鐵134、在後壓板115側設置吸附部135也可以。
[0079]若在開模結束的狀態下驅動線性馬達136而使可動壓板113前進,則如圖3所示,動模133與定模132接觸,閉模結束。在閉模結束的時刻,在後壓板115與吸附板118之間、即電磁鐵134與吸附部135之間形成預定的間隙δ。另外,閉模所需的力相比合模力非常小。
[0080]閉模結束後,驅動電磁鐵134,從而隔著預定間隙δ對置的電磁鐵134與吸附部135之間產生吸附力。通過該吸附力,在可動壓板113與固定壓板112之間產生合模力。在合模狀態的定模132與動模133之間形成型腔空間。未圖示的注射裝置將液狀的成型材料(例如熔融樹脂)填充到型腔空間,所填充的成型材料被固化而成為成型品。
[0081]接著,驅動線性馬達136而使可動壓板113後退時,動模133後退而進行開模。開模後,頂出裝置將成型品從動模133頂出。
[0082]接著,再次參照圖3對可動壓板113的結構進行說明。
[0083]可動壓板113包括可動壓板主體141、前側連結部148以及後側連結部149。
[0084]可動壓板主體141為安裝有動模133的部件,例如可以為板狀。可動壓板主體141的前端面成為安裝動模133的模具安裝面。可動壓板主體141經由杆119與吸附板118連結。
[0085]可動壓板主體141例如在4角具有供連接杆116插通的插通孔。另外,也可以代替供連接杆116插通的插通孔而形成避開與連接杆116幹涉的槽。
[0086]前側連結部148以及後側連結部149連結可動壓板主體141和臺座114。在每個臺座114上設置前側連結部148以及後側連結部149。可動壓板主體141、前側連結部148以及後側連結部149例如可通過鑄造等而一體成型。
[0087]前側連結部148與後側連結部149在前後方向上隔開間隔而設置。與在前側連結部148與後側連結部149之間形成的空間的量相對應地、前側連結部148以及後側連結部149分別變細而容易撓曲變形。在通過合模力或熱應力等可動壓板主體141發生了撓曲變形時,前側連結部148以及後側連結部149分別撓曲變形,由此吸收從可動壓板主體141向前側連結部148以及後側連結部149傳遞的力。由此,向前側連結部148以及後側連結部149傳遞的力很難傳遞給臺座114。因此能夠降低傳遞給臺座114的力,能夠抑制臺座114以及在前後引導臺座114的引導件117的損傷。
[0088]另外,本實施方式的可動壓板主體141為板狀,但也可以與圖1以及圖2所示的可動壓板主體41同樣具有板狀的模具安裝部以及形成從模具安裝部的模具安裝面凹陷的凹部的連接杆插通部。並且,前側連結部148以及後側連結部149也可以與圖1以及圖2所示的前側連結部48以及後側連結部49同樣,具有供連接杆116插通的插通孔。
[0089]本實施方式中對作為滑動部件的可動壓板的結構進行了說明,但是本發明也可以適用於固定壓板112、吸附板118。固定壓板112可通過安裝有定模132的固定壓板主體和多個連結部構成。多個連結部隔著間隔設置,並分別連結固定壓板主體和臺座。該臺座沿鋪設在框架111上的引導件移動自如。與固定壓板112—起進退的臺座也可以與同可動壓板113 —起進退的臺座114通過同一導軌117沿前後被引導,也可以通過其他導軌沿前後被引導。同樣,吸附板118也可以由形成有吸附部的吸附板主體和多個連結部構成。
[0090]以上,對注射成型機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方式,能夠在技術方案的範圍所記載的本發明的宗旨的範圍內,進行各種變形、改良。
【權利要求】
1.一種注射成型機,其具有:框架;鋪設在該框架上的引導件;沿該引導件移動自如的臺座;以及與該臺座一起移動的滑動部件, 該滑動部件包括滑動部件主體和將該滑動部件主體與上述臺座連結的多個連結部, 該多個連結部被隔著間隔設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成型機, 具備產生合模力的合模力產生機構, 上述滑動部件主體包括安裝模具的模具安裝部和將合模力從上述合模力產生機構傳遞給上述模具安裝部的臂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成型機, 上述多個連結部中的至少一個連結部連結上述模具安裝部和上述臺座,剩下的至少一個連接部連結上述臂部和上述臺座。
【文檔編號】B29C45/66GK103991187SQ201310559827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14日
【發明者】田中良忠 申請人: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