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石自由鉗的連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30 18:41:42 1
金剛石自由鉗的連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金剛石自由鉗的連接結構,包括轉動連接的前鉗夾及後鉗夾,後鉗夾的端部轉動連接手柄,其特徵在於:所述前鉗夾與後鉗夾、後鉗夾與手柄間分別通過鉚釘連接,所述鉚釘的末端處套置墊圈,鉚釘的末端部通過強制擠壓形成圓臺型鉚接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採用鉚釘與墊圈結合的方式實現鉗夾與手柄間的轉動連接,避免了鉗夾的脫落,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
【專利說明】金剛石自由鉗的連接結構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地質勘探設備領域,尤其涉及金剛石自由鉗。
【背景技術】
[0002]金剛石自由鉗以其耐磨、使用時不打滑、不傷管壁可延長鑽探工具的使用壽命的廣泛應用於繩索鑽具的裝拆。金剛石自由鉗由鉗夾及手柄構成,現有的金剛石自由鉗的鉗夾之間、鉗夾與手柄之間均通過銷釘轉動連接,銷釘的末端添加卡簧緊固,這種連接方式的金剛石自由鉗使用過程中易出現鉗夾脫落的現象,需要進行多次固定,嚴重時還易引發安全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 申請人:針對現有金剛石自由鉗的連接結構存在的上述缺點,進行研究和改進,提供一種連接穩固、使用安全的金剛石自由鉗的連接結構。
[0004]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金剛石自由鉗的連接結構,包括轉動連接的前鉗夾及後鉗夾,後鉗夾的端部轉動連接手柄,其特徵在於:所述前鉗夾與後鉗夾、後鉗夾與手柄間分別通過鉚釘連接,所述鉚釘的末端處套置墊圈,鉚釘的末端部通過強制擠壓形成圓臺型鉚接部。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07]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採用鉚釘與墊圈結合的方式實現鉗夾與手柄間的轉動連接,避免了鉗夾的脫落,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圖。
[0009]圖2為圖1的A-A處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0011]見圖1及圖2,本實用新型包括轉動連接的前鉗夾I及後鉗夾2,後鉗夾2的端部轉動連接手柄3,如甜夾I與後甜夾2、後甜夾2與手柄3間分別通過柳釘4連接,柳釘4的末端處套置墊圈5,鉚釘4的末端部通過強制擠壓形成圓臺型鉚接部41,鉚接部41完全阻擋墊圈5的脫落,提高金剛石自由鉗的使用安全性能。
[0012]以上描述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不是對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所限定的範圍參見權利要求,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權利要求】
1.一種金剛石自由鉗的連接結構,包括轉動連接的前鉗夾及後鉗夾,後鉗夾的端部轉動連接手柄,其特徵在於:所述前鉗夾與後鉗夾、後鉗夾與手柄間分別通過鉚釘連接,所述鉚釘的末端處套置墊圈,鉚釘的末端部通過強制擠壓形成圓臺型鉚接部。
【文檔編號】E21B19/18GK203559819SQ201320615822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30日
【發明者】蘇剛, 姚風雷, 鮑新毅 申請人:無錫中地地質裝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