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冷變頻器的水循環散熱管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03:46:14
專利名稱:一種水冷變頻器的水循環散熱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水冷變頻器的水循環散熱管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冷變頻器,更具體的說是涉及水冷變頻器的水循環管路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變頻器一般都是採用風冷散熱結構,由於這種散熱結構受空氣流通空間的影響,往往散熱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本申請人在現有的變頻器上作了進一步的改進,將風冷散熱增加了水冷散熱結構。由於在水冷散熱過程當中,機箱的每個模板上都需要進行水冷設置,所以對散熱管進行了新的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變頻器散熱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水冷散熱分布均勻、便於連接使用的一種水冷變頻器的水循環散熱管。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水冷變頻器的水循環散熱管,其特徵在於包括有設置在機箱頂部的多組進水管和出水管,在機箱的每個散熱模塊上設置多排橫向分布的迴路支管;所述進水管和出水管並排設置有向下豎直設置的支管,所述迴路支管的一端與進水管的支管相連,另一端與出水管的支管相連構成循環管路。如上所述的一種水冷變頻器的水循環散熱管,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水管和出水管的支管相間隔設置。如上所述的一種水冷變頻器的水循環散熱管,其特徵在於所述迴路支管與支管之間設置有快速連接插頭,所述快速連接插頭由公插頭和母接頭構成。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1、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變頻器機箱的一側設置橫豎布置的散熱管,並將散熱管的入水口設置在機箱的頂部,使散熱效果更加理想;2、通過增加了快速連接頭,使散熱管的連接與拆卸更加方便,便於使用和維護;3、結構簡單,便於實施製造, 有利於市場競爭。
以下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水冷變頻器機箱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快速連接插頭的公插頭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快速連接插頭的母接頭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指一種水冷變頻器的水循環散熱管,其特徵在於包括有設置在機箱1頂部的多組進水管2和出水管3,在機箱1的每個散熱模塊4上設置多排橫向分布的迴路支管5 ;所述進水管2和出水管3並排設置有向下豎直設置的支管6、7,所述迴路支管5的一端與進水管1的支管6相連,另一端與出水管3的支管7相連構成循環管路。當機箱需要水冷的模塊較多時,可以將所述進水管2和出水管3的支管6、7相間隔設置,每個模塊上的迴路支管5連接相臨的支管6、7,從而實現均勻散熱效果。在本實施例中,為了便於拆卸連接,在所述迴路支管5與支管6、7之間設置有快速連接插頭8,所述快速連接插頭由公插頭9和母接頭10構成。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由於採用將進水管2和出水管3設置在機箱的頂部,再將每個模塊設置有迴路支管5與支管6、7相連接,使水冷介質分布更加均勻,有利於提高散熱效果ο
權利要求1.一種水冷變頻器的水循環散熱管,其特徵在於包括有設置在機箱(1)頂部的多組進水管( 和出水管(3),在機箱(1)的每個散熱模塊(4)上設置多排橫向分布的迴路支管 (5);所述進水管( 和出水管C3)並排設置有向下豎直設置的支管(6、7),所述迴路支管 (5)的一端與進水管(1)的支管(6)相連,另一端與出水管C3)的支管(7)相連構成循環管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冷變頻器的水循環散熱管,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水管 ⑵和出水管⑶的支管(6、7)相間隔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水冷變頻器的水循環散熱管,其特徵在於所述迴路支管( 與支管(6、7)之間設置有快速連接插頭(8),所述快速連接插頭由公插頭(9)和母接頭(10)構成。
專利摘要一種水冷變頻器的水循環散熱管,其特徵在於包括有設置在機箱頂部的多組進水管和出水管,在機箱的每個散熱模塊上設置多排橫向分布的迴路支管;所述進水管和出水管並排設置有向下豎直設置的支管,所述迴路支管的一端與進水管的支管相連,另一端與出水管的支管相連構成循環管路。其有益效果有1、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變頻器機箱的一側設置橫豎布置的散熱管,並將散熱管的入水口設置在機箱的頂部,使散熱效果更加理想;2、通過增加了快速連接頭,使散熱管的連接與拆卸更加方便,便於使用和維護;3、結構簡單,便於實施製造,有利於市場競爭。
文檔編號H05K7/20GK202268795SQ20112037958
公開日2012年6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30日
發明者黃順杭, 黎林 申請人:廣東明陽龍源電力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