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氣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18 16:27:39 6
專利名稱:充氣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充氣裝置,特別涉及一種使用電動氣泵的充氣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工作、生活中所使用的充氣產品多種多樣,如氣球、充氣床墊、 遊泳圈等等。圖11公開了一種現有的雙人充氣床墊,包括纖維表面層100、泡 沫層200、兩個充氣室300、 400、框架500和底部纖維層600。充氣室300、 400、 通過額外的電動氣泵(圖中未表示)充氣,需要使用者同時攜帶充氣床墊和電 動氣泵,使用較為不便,特別是在外出使用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本身帶有電動氣泵的充氣裝置,使用和攜帶均十 分方便。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發明的技朮方案如下 一種充氣裝置,該充氣裝置包括 一第一氣室,具有一氣室壁; 一殼體,具有內部空間;
一通氣孔,能夠使殼體內部空間與第一氣室外部連通; 一第一工作氣孔, 能夠使殼體內部空間與第一氣室內部流通,其中殼體容置於氣室壁且延伸進入 第一氣室內部; 一第一閥體,與殼體相連接並能開啟及封閉第一工作氣孔;
一風扇及馬達,設置於殼體內部空間,當啟動風扇和馬達對第一氣室充氣
4時,空氣由第一氣室的外部利用空氣通氣孔進入殼體內部,然後利用第一閥體 及第一工作氣孔被打入第一氣室內。
如上所述的充氣裝置,其中,進一步包括一第二氣室,殼體包括一第二工 作氣孔連通殼體內部與第二氣室,當啟動風扇及馬達對第二氣室充氣時,空氣 利用第二工作氣孔打入第二氣室。
如上所述的充氣裝置,其中,進一步包括一能開啟及封閉第二工作氣孔的 第二閥體。
如上所述的充氣裝置,其中,進一步包括一能夠選擇性開啟第一閥體或第 二閥體的閥體開關。
如上所述的充氣裝置,其中,閥體開關包括一推桿,為了選擇性的開啟第 一閥體或第二閥體,推桿能夠旋轉選擇性的開啟第一閥體或第二闊體。
如上所述的充氣裝置,其中,進一步包括一第二氣室, 一連接於第一氣室 與第二氣室的雙向閥體,利用雙向閥體第一氣室內的空氣能流入第二氣室。
如上所述的充氣裝置,其中,進一步包括一能幵啟第一閥體的閥體開關。
如上所述的充氣裝置,其中,閥體開關包括有一凸輪、 一推桿及一彈簧, 凸輪能旋轉於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當凸輪在第一方向時,推桿被凸輪壓迫, 進而使彈簧被推桿壓縮能夠開啟第一閥體。
如上所述的充氣裝置,其中,凸輪具有一凹槽,當凸輪位於第二方向時, 推桿被彈簧推擠容置於凹槽內,能夠封閉第一閥體。
如上所述的充氣裝置,其中,閥體開關包括一彈簧,閥體開關能夠在第一 方向與第二方向體間移動,當閥體開關位於第一方向時,彈簧被壓縮並開啟第 一閥體。
如上所述的充氣裝置,其中,第一閥體是雙向闊體。
如上所述的充氣裝置,其中,第一閥體是以人工開啟或封閉第一工作氣孔。 如上所述的充氣裝置,其中,殼體包括一設置於第一氣室外部的殼壁,通 氣孔利用殼壁能夠使第一氣室外的空氣與殼體內部流通。如上所述的充氣裝置,其中,進一步包括一啟動馬達的控制開關,該控制 開關設置於殼璧。
由於採用上述的結構,電動氣泵與充氣室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完整的充氣 裝置,直接充氣成為可使用的充氣裝置,使用和攜帶均方便。
圖1A為本發明的第一種實施方式所述的充氣裝置安裝在充氣物品上的立
體圖1B為圖1A所述的充氣裝置的立體圖1C為圖1B所述的充氣裝置的分解示意圖1D為圖1B所述的充氣裝置充氣時的示意圖1E為圖1B所述的充氣裝置放氣時的示意圖2A為本發明的第二種實施方式充氣時的立體示意圖2B為圖2A的A-A剖面圖2C為圖2A所述的充氣裝置放氣時的立體示意圖3A為本發明的第三種實施方式充氣時的立體示意圖3B為圖3A的剖視圖3C為圖3A所述的充氣裝置放氣時的立體示意圖; 圖3D為圖3C的剖視圖4A為本發明的第四種實施方式所述的充氣裝置安裝在充氣床墊上的立 體圖4B為圖4A所述的充氣裝置的立體圖4C為圖4B的B-B剖面圖4D為圖4B中的開關在關閉時的示意圖4E為圖4B中的開關在打開時的示意圖4F為圖4B所述的充氣裝置充氣時的示意圖;圖4G為圖4A所述的充氣床墊的枕部氣室放氣時的示意圖
圖4H為圖4G所述的充氣床墊的枕部氣室放氣時的示意圖41為圖4A所述的充氣床墊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枕部氣室充氣時的示意
圖4J為圖41所述的充氣床墊的枕部氣室放氣時的示意圖4K為圖4A所述的充氣床墊的第三種實施方式的枕部氣室充氣時的示意
圖禮為圖4K所述的充氣示墊的枕部氣室放氣時的示意圖4M為圖4A所述的充氣床墊的第四種實施方式的枕部氣室充氣時的示意
圖4N為圖4M所述的充氣床墊的枕部氣室放氣時的示意圖; 圖5A為本發明的第五種實施方式所述的充氣裝置安裝在充氣床墊上的立 體圖5B為圖5A所述的充氣裝置的立體圖; 圖5C為圖5B的後視圖6為本發明的第六種實施方式所述的充氣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7A為本發明的第七種實施方式所述的充氣裝置安裝在充氣產品上的立 體圖7B為圖7A所述的充氣裝置上的第一控制器的立體圖7C為圖7A所述的充氣裝置上的第二控制器的立體圖7D和圖7E為圖7B所述的第一控制器的剖面示意圖7F為圖7A所述的充氣裝置的充氣泵的控制電路圖7G為圖7A所述的充氣泵的控制電路另一種實施方式的電路圖8A為本發明的第八種實施方式所述的充氣裝置殼體的主視圖8B為圖8A所示的充氣裝置去除殼體的主視圖8C為圖8B的仰視圖;圖9A為本發明的第九種實施方式所述的充氣裝置示意圖
圖9B為圖9A中所述的充氣裝置充氣狀態的分解示意圖; 圖9C為圖9A中所述的充氣裝置停止狀態的分解示意圖; 圖9D為圖9A中所述的充氣裝置放氣狀態的分解示意圖IOA為本發明的第十種實施方式所述的充氣裝置示意圖10B為圖10A中所述的充氣裝置的風扇的立體示意圖; 圖11為現有的充氣床墊的分解示意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A至1E介紹了本發明的第一種實施方式
如圖1A所示, 一種充氣裝置包括一個充氣室10, 一個設於充氣室10上的
充氣泵座11和一個安裝在充氣泵座11中的充氣泵12;
如圖1B和1C所示,泵座ll上兩端部設有兩個通氣孔lll、 112;
充氣泵12包括一個水平放置的兩頭小中間大的的三階筒狀殼體,殼體中裝有馬 達和馬達驅動的單向風扇(圖中並未畫出),使得充氣泵12中的空氣流只能從 右向左流,殼體的兩端部位對應於通氣孔111和112的位置錯開180度反方向 地分別設有兩個工作氣孔121、 122;充氣泵12密合嵌裝在泵座11中,兩端分 別通過定位裝置13、 13'固定,使得充氣泵12僅能在示座11中轉動,定位裝 置13、 13,上對應於工作氣孔121、 122的位置分別設有氣孔131、 131,,並 分別可通過氣蓋14、 14'封閉蓋住;充氣泵12殼體的外表面裝有撥片123,可 通過撥片123撥動充氣泵12。
如圖1D所示,充氣時,將撥片123向前撥至頂住泵座11的位置,這時, 充氣泵12上的工作氣孔121朝上,通過定位裝置13上的氣孔131與外界相通, 泵座11上的通氣孔111被封閉;充氣泵12上的工作氣孔122朝下並與泵座11上的通氣孔112相通;也就是說,從右至左,外界通過定位裝置13上的氣孔
131、充氣泵上的工作氣孔121、充氣泵12的殼體內、充氣泵上的工作氣孔122、 泵座11上的通氣孔112所充氣室10內部相通,啟動馬達和風扇,氣流如圖中 箭頭所示,空氣從外界流入充氣室10中,充氣室10充氣。
如圖1E所示,充氣時,將撥片123向後撥至頂住泵座11的位置,這時, 充氣泵12上的工作氣孔121朝下並與泵座11上的通氣孔111相通,充氣泵12 上的工作氣孔122朝上,通過定位裝置13'上的氣孔131'與外界相通,泵座 11上的通氣孔112被封閉;也就是說,從右至左,充氣室10內部通過泵座11 上的通氣孔lll、充氣泵上的工作氣孔121、充氣泵12的殼體內、充氣泵上的 工作氣孔122、定位裝置13'上的氣孔131'與外界相通,啟動馬達和風扇,氣 流如圖中箭頭所示,空氣從充氣室10內流向外界,充氣室10放氣。
圖2A到2C介紹了本發明的第二種實施方式;
如圖2A和2B所示,泵座25上設有一個通氣孔239,並可通過氣蓋24封 閉蓋住;通氣孔239內端面接有主氣管238,主氣管238通過通氣孔239與外 界相通但並不與充氣室內相通,主氣管238上平行設有通氣管236、 237,通氣 管236、 237與充氣泵22密合接觸;充氣泵22包括一個豎直放置的兩頭小中間 大的的三階筒狀殼體,殼體中裝有馬達223和馬達223驅動的單向風扇,使得 充氣泵22中的空氣流只能從上向下流,殼體的兩端部位對應於通氣管236和 237的位置錯開180度反方向地分別設有兩個工作氣孔221、 222;充氣泵22 上端伸出並密合嵌裝在泵座25中,充氣泵12僅能在泵座11中轉動;充氣泵 22上端裝有旋鈕21,可通過旋扭21撥動充氣泵12;
充氣時,將旋轉21撥至"INFLATE"的位置,這時,充氣泵22上的工作 氣孔221朝右,通過通氣管236與主氣管238相通從而與外界相通;充氣泵22 上的工作氣孔222朝左與充氣室內相通,而與工作氣孔222對應的通氣管237 被封閉;也就是說,從上至下,外界通過泵座25上的通氣孔239、主氣管238、 通氣管236、充氣泵上的工作氣孔221、充氣泵22的殼體內、充氣泵上的工作氣孔222與充氣室內部相通,激活馬達223和風扇,氣流如圖中箭頭所示,空 氣從外界流入充氣室中,充氣室充氣。
放氣時如圖2C所示,將旋扭21撥至"DEFLATE"的位置,這時,充氣泵 22上的工作氣孔221朝左與充氣室內相通,而與工作氣孔221對應的通氣管236 被封閉;充氣泵22上的工作氣孔222朝右,通過通氣管237與主氣管238相 通從而與外界相通;也就是說,從上至下,充氣室內通過充氣泵上的工作氣孔 221、充氣泵22的殼體內、充氣泵上的工作氣孔222、通氣管237、主氣管238、 泵座25上的通氣孔239與外界相通,啟動馬達223和風扇,氣流如圖中箭頭所
示,空氣從充氣室中流出外界,充氣室放氣。
圖3A至3D介紹了本發明的第三種實施方式
如圖3A和3D所示,充氣裝置包括一個空腔殼體31,殼體31中裝有馬達 33和馬達33驅動的單向風扇,使得空氣流只能從上向下流,殼體31對應於外 界的一個端面上設有兩個工作氣孔311、 312;工作氣孔311設有一個蓋體35; 殼體31對應於充氣室內的一個端面上設有兩個通氣孔313、 314,通氣孔314 延伸出有一個貫穿殼體31並伸出殼體31的特殊開關管32,開關管32可繞但 不離開通氣孔314轉動,在轉動過程中,可分別覆蓋並連通工作氣孔311和312, 開關管32對應於通氣孔313的一端還設有一個連動的蓋體36,當開關管32轉 動到覆蓋連通工作氣孔311時,蓋體36轉動到蓋住通氣孔313;
充氣時,打開蓋體35,將開關管32轉動至覆蓋連通工作氣孔312的位置, 這時,外界通過工作氣孔311、殼體31內部,再分兩路通過通氣孔313,或者 是通過工作氣孔312、開關管32、通氣孔314與充氣室內部相通,啟動馬達33 和風扇,氣流如圖中箭頭所示,空氣從外界流入充氣室中,充氣室充氣;
放氣時如圖3C和3D所示,將開關管32轉動至覆蓋連通工作氣孔311的 位置,這時,通氣孔313被連動的蓋體36蓋住,充氣室內通過通氣孔314、開 關管32、工作氣孔311、殼體31內、工作氣孔312與外界相通,啟動馬達33 和風扇,氣流如圖中箭頭所示,空氣從充氣室中流出外界,充氣室放氣。圖4A至4F介紹了本發明的第四年實施方式
如圖4A所示, 一種充氣床墊包括床體充氣室41、枕體充氣室42和設於床 體充氣室41上的給床體充氣室41和枕體氣室42充氣的充氣裝置43;枕體充 氣室42充氣後將床體充氣室外端部的枕部頂高形成枕體。
如圖4B和4C所示,充氣泵43包括一個殼體430,殼體430上設有一個通 氣孔4301,殼體430內裝有可正反轉的馬達435和被馬達435驅動的雙向風扇, 馬達435的控制開關設於殼體430的外表面;殼體430內還裝有兩個伸出殼體 430的通氣管,兩個通氣管的伸出端分別為通向枕體充氣室42、床體充氣室41 的工作氣孔4302、 4302',通氣管的另一端還設有若干個與殼體430內相通的 通氣孔並可被裝在通氣管內的滑片436、 436'密封,滑片436、 436'分別被開 關431、 431,驅動在通氣管中滑動;開關431和431'的結構相同,因此,在這 時,我們只介紹開關431的結構開關431包括裝設在殼體430外表面的開關 帽43U、凸輪4312、推桿4313和彈簧4314,凸輪4312與開關帽4311固接, 隨開關帽4311轉動而轉動;如圖4D和4E所示,凸輪4312底部設有凹槽4314', 凸輪4312通過凹槽4314,嵌裝在推桿4313上。
為枕體充氣室42充氣時,使用者打開馬達控制開關433啟動馬達435和 風扇,同時,使用者通過轉動開關帽4311找開開關431,凸輪4312如圖4D中 所示的隨開關帽4311轉動而轉動,推桿4313如圖4E中所示的被凸輪4312壓 下,如圖4F所示,彈簧4314被推桿4313壓緊,同時,滑片436被壓向下滑動, 外辦的空氣通過通氣孔4301、殼體430內、工作氣孔4302被泵進枕體充氣室 42中,所流如圖中所示,枕體充氣室42充氣。
使用者打開開關431'即可對床體充氣室41充氣。
如圖4G所示,床體充氣室41的端部下方裝有枕體充氣室42,枕體充氣室 42充氣將床體充氣室41端部頂高形成枕部。如圖4H所示,枕體充氣室42放 氣,床體充氣室41端部除低。枕體充氣室42的橫截面成V字形,保證床體充 氣室足夠平,使得使用者感覺不到枕體充氣室12的存在。圖41和4J描述了床體充氣室下枕體充氣室的另 一種實施方式,枕體44 包括一個橫截面成三角形的柔性充氣室442和裝在充氣室上並綁住充氣室的彈 性鬆緊帶441 ;當充氣室442充氣時,鬆緊帶441被拉伸展開;當充氣室442 放氣時,鬆緊帶441自動收縮並將充氣室442收攏。
圖4K和4L描述了床體充氣室下枕體充氣室的第三種實施方式,枕體46 包括柔性充氣室464、 一端與床體充氣室47連接並整個頂住充氣室464的支架 463、裝在充氣室上並綁住充氣室的彈性鬆緊帶461和裝在支架463另一端的滾 輪462 ;當充氣室464充氣時,鬆緊帶461被拉伸展開;當充氣室464放氣時, 鬆緊帶461自動收縮並將充氣室464收攏,充氣室464拉動支架463,支架463 通過滾輪462在地面滑動並滑向床體充氣室47從而將充氣室464收攏。
圖4M和4N描述了床體充氣室下枕體充氣室的第四種實施方式,枕體48 包括柔性充氣室481、位於充氣室481底部整個頂住充氣室481的第一支架 483、裝在充氣室481與床體充氣室49之間並與第一支架483 —端連接的第二 支架484和裝在支架483、 484上並綁住充氣室481的彈性鬆緊帶482 ;柔性充 氣室481夾在支架483、 484之間;當充氣室481充氣時,鬆緊帶482被拉伸, 支架483、 484被展開;當充氣室481放氣時,鬆緊帶482自動收縮且支架483 484合攏從而將充氣室481收攏。
圖5A到5C介紹了本發明的第五種實施方式
如圖5A所示, 一種充氣床墊包括床體充氣室51、枕體充氣室52、設於床 體充氣室41上的給床體充氣室41和枕體氣室42充氣的充氣裝置53和開關式 通管裝置54 ;
如圖5B和5C所示,充氣裝置53的外表面設有馬達控制開關533、通氣孔 531,內表面也設有一個進氣孔532,其充氣原理與上述相同。開關式通管54 設有通氣孔541、 542,通氣孔541與床體充氣室51連通,通氣孔542通過一 個通氣管55與枕體充氣室52連通,開關543設在開關式通管54的外表面並控 制通氣孔541、 542之間的連通。打開馬達控制開關533,啟動馬達和風扇,對床體充氣室51充氣,如果打開開關543,通氣孔541、 542連通,空氣從床體 充氣室51中通過開關式通管54、通氣管55流入枕體充氣室52中,同時也對 枕體充氣室52充氣。
圖6介紹了本發明的第六種實施方式;充氣裝置包括充氣室61、 62和給 充氣室61、 62充氣的充氣泵63,充氣泵63包括馬達633和風扇, 充氣裝置還 包括一個雙向開關,雙向開關包括轉片631和與轉片631固定連接並隨轉片631 轉動而轉動的工作杆631,允氣室61、62上對應於工作杆的位置均裝有氣閥64、 65 ;如圖所示,對充氣室61充氣時,轉動轉片631,工作杆631轉到氣閥64 的位置並壓下打開氣閥64,啟動馬達633和風扇,即對充氣室61充氣。對充 氣室62充氣時,轉動轉片631,工作杆631轉到氣閥65的位置並壓下打開氣 閥65,啟動馬達633和風扇,即對充氣室62充氣。
圖7A到7G介紹了本發明的第七種實施方式
如圖7A所示, 一種充氣產品包括四個充氣室711、 712、 713、 714、 一個 充氣泵72、控制充氣泵72給充氣室711、 712充氣的第一控制器73和控制充 氣泵給充氣室713、 714充氣的第二控制器;
如圖7B所示,第一控制器73包括一個殼體730、兩個開關731、 732、與 充氣泵72連通的進氣管733和兩個與充氣室711、 712連的出氣管734、 735;
如圖7C所示,第二控制器73結構與第一控制器73相同包括一個殼體 740、兩個開關741、 742、與充氣泵72連通的進氣管743和兩個與充氣室713、 714連的出氣管744、 755 ;
如圖7D所示,開關731與工作片7311連接,開關731的一旁還設有一個 微開關,當開關731轉至"INFLATE"位置時,工作片7311被壓下打開通氣孔, 微開關7312如圖7E中所示的也被閉合。其它開關732、 741、 742的結構與開 關731相同。如圖7F所示,開關7312、 7322、 7412、 7422中任一個被閉合,繼 電器R閉合,充氣泵72為相應的充氣室711、 712、 713、 714充氣。
如圖7F所示,空氣開關7312,、 7322,、 7412,、 7422,中任一個被閉合,壓力開關75,閉合,充氣泵72為相應的充氣室711、 712、 713、 H4充氣。 圖8A至8C介紹了本發明的第八種實施方式
充氣裝置包括一個殼體81 ;殼體81外端面設有一個通氣孔811,內端面 設有兩個工作氣孔812、 813,工作片83、 84分別用來封閉或開啟工作氣孔812、 813 ;殼體81內設有馬達82和被馬達82驅動的風扇、開慶85、 86和設在開關 85、 86之間的滑動支架87 ;滑動支架87上設有兩個滑槽876、 877,固定在殼 體81上的支座872、 873嵌裝在滑漕876、 877中,滑動支架87可被開關85 上的小耳851、 852或開關86上的小耳861、 862撥動從而滑動;馬達82和風 扇由兩組電子觸點824、 824'和825、 825'控制,電子觸點824'、 825固定在殼 體81上,電子觸點824、 825'固定在滑動支架87上,滑動支架87向右滑動, 電子觸點824、 824'接觸,馬達82正轉,滑動支架87向左滑動,電子觸點825'、 825接觸,馬達82反轉。
當充氣時,開關85轉至"INFLATE",與開關85連接的工作片83打開, 同時,開關85上的小耳851撥動滑動支架87,電子觸點824、 824,接觸,馬達 82和風扇正轉,使得空氣從通氣孔811流向工作氣孔812。
當放氣時,開關85轉到"DEFLATE",與開關85連接的工作片83打開, 同時,開關85上的小耳852撥動滑動支架87,電子觸點825、 825,接觸而電子 觸點824、 824,分離,馬達82和風扇反轉,使得空氣從工作氣孔813流向通氣 孔811。
同樣,開關86轉到"INFLATE"時,空氣從通氣孔811流向工作氣孔813; 開關86轉至"DEFLATE"時,空氣從工作氣孔813流向通氣孔811 。 圖9A到9D介紹了本發明的第九種實施方式
如圖9A所示的充氣裝置為一種充氣傘,充氣傘包括一個把手91和一個充 氣(柔性)傘柄92,把手91中裝有充氣泵為充氣傘柄92充氣;充氣泵包括噴 嘴95、通過噴嘴95為傘柄92充氣的風箱94、通過齒輪921、連杆902驅動風 箱94的馬達93 ;裝設在把手91上的環形開關99控制馬達93 ;環形開關99還裝設有控制風箱94中空氣的進入的第一開關97和控制充氣傘柄92中空氣的 流出的的第二開關96 ;風箱94和噴嘴95之間裝設有控制空氣從風箱流入充氣 傘柄92中的第三開關98 ;
環形開關99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對應於第一開關97和第二開關96及馬達 93的啟動開關931 (常閉開關)的位置錯開地設有若干個凹位;如圖9B所示, 充氣時,環形開關99轉至一定位置,環形開關99上端面的凹位991對準第二 開關96使得第二開關96封閉;同時,環形開關99的下端面將第一開關97頂 開;而環形開關99下端面的凹位992對準馬達啟動開關931並釋入啟動開關 931 ;這時,馬達93通過齒輪901和連杆902帶動風箱94,外界的空氣通過第 一開關97和第三開關98被泵進充氣傘柄92中,氣流方向如圖中箭頭所示。
如果要停止充氣,將環形開關99轉至圖9C中所示的位置,環形開關99 上端面的凹位991仍對準第二開關96,使得第二開關96封閉;同時,環形開 關99的下端面的另一個凹們994對準第一開關97,使得第一開關97封閉;而 環形開關99下端面頂住馬達啟動開關931並關閉啟動開關931停止馬達93。
如果要放氣,將環形開關99轉至圖9D中所示的位置,環形開關99上端 面頂開第二開關96 ;環形開關99的下端面的凹位994仍對準第一開關97,使 得第一天關97封閉;而環形開關99下端面仍頂住馬達啟動開關931並關閉啟 動開頭931停止馬達93。充氣傘柄92中自動通過第二開關96流出,氣流方向 如圖中箭頭所示。
圖IOA至IOB介紹了本發明的第十種實施方式為一種充氣傘,在這裡, 第九種實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包括風箱94、連杆902、齒輪901和馬達93的充氣 泵被另一種充氣泵150所代替;充氣泵150包括一個柱狀殼體151、偏心地裝 設在殼體151中的風扇155和裝在在殼體151外部驅動風扇155的馬達154 ; 殼體151上設有一個與第一開關97相通的進氣口 152和一個與第三開關158 相通的出氣口 153。工作時,空氣通過進氣口 152被泵和殼體151中,再通過 出氣口 153被泵出殼體151中。風扇155偏心的裝在殼體151中,有效地保證了給傘充氣的氣壓。
由技術常識可知,本發明可以通過其它的不脫離其精神實質或必要特徵的 實施方案來實現。因此,上述公開的實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舉例說 明,並不是僅有的。所有在本發明範圍內或在等同於本發明的範圍內的改變均 被本發明包含。
權利要求
1、一種充氣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充氣裝置包括一第一氣室(41),具有一氣室壁;一殼體(430),具有內部空間;一通氣孔(4301),能夠使殼體(430)內部空間與第一氣室(41)外部連通;一第一工作氣孔(4302),能夠使殼體(430)內部空間與第一氣室(41)內部流通,其中殼體(430)容置於氣室壁且延伸進入第一氣室(41)內部;一第一閥體(436),與殼體(430)相連接並能開啟及封閉第一工作氣孔(4302);一風扇及馬達(435),設置於殼體(430)內部空間,當啟動風扇和馬達(435)對第一氣室(41)充氣時,空氣由第一氣室(41)的外部利用空氣通氣孔(4301)進入殼體(430)內部,然後利用第一閥體(436)及第一工作氣孔(4302)被打入第一氣室(41)內。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充氣裝置,其特徵是,進一步包括一第二氣室 (42),殼體(430)包括一第二工作氣孔(4302,)連通殼體(430)內部與第二氣室 (42),當啟動風扇及馬達(435)對第二氣室(42)充氣時,空氣利用第二工作氣孔 (4302,)打入第二氣室(42)。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充氣裝置,其特徵是,進一步包括一能開啟及 封閉第二工作氣孔(4302')的第二閥體(436')。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充氣裝置,其特徵是,進一步包括一能夠選擇 性開啟第一閥體(436)或第二閥體(436')的閥體開關(431)。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充氣裝置,其特徵是,閥體開關(431)包括一推 杆(4313),為了選擇性的開啟第一閥體(436)或第二閥體(436'),推桿(4313)能 夠旋轉選擇性的開啟第一閥體(436)或第二閥體(436')。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充氣裝置,其特徵是,進一步包括一第二氣室 (42), 一連接於第一氣室(41)與第二氣室(42)的雙向閥體,利用雙向閥體第一 氣室(41)內的空氣能流入第二氣室(42)。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充氣裝置,其特徵是,進一步包括一能開啟第一閥體(436)的閥體開關(431)。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充氣裝置,其特徵是,閥體開關(431)包括有一 凸輪(4312)、 一推桿(4313)及一彈簧(4314),凸輪(4312)能旋轉於第一方向及第 二方向,當凸輪(4312)在第一方向時,推桿(4313)被凸輪(4312)壓迫,進而使 彈簧(4314)被推桿(4313)壓縮能夠開啟第一閥體(436)。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充氣裝置,其特徵是,凸輪(4312)具有一凹槽 (4314),當凸輪(4312)位於第二方向時,推桿(4313)被彈簧(4314)推擠容置於凹 槽(4314)內,能夠封閉第一閥體(436)。
10、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充氣裝置,其特徵是,閥體開關(431)包括一 彈簧(43M),閥體開關(431)能夠在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體間移動,當閥體開關 (431)位於第一方向時,彈簧(4314)被壓縮並開啟第一閥體(436)。
11、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充氣裝置,其特徵是,第一閥體(436)是雙向 閥體。
1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充氣裝置,其特徵是,第一閥體(436)是以人 工開啟或封閉第一工作氣孔(4302)。
1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充氣裝置,其特徵是,殼體(430)包括一設置 於第一氣室(41)外部的殼壁,通氣孔(4301)利用殼壁能夠使第一氣室(41)外的 空氣與殼體(430)內部流通。
14、 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充氣裝置,其特徵是,進一步包括一啟動馬 達(435)的控制開關(433),該控制開關(433)設置於殼璧。
全文摘要
一種充氣裝置,該充氣裝置包括一第一氣室,具有一氣室壁;一殼體,具有內部空間;一通氣孔,能夠使殼體內部空間與第一氣室外部連通;一第一工作氣孔,能夠使殼體內部空間與第一氣室內部流通,其中殼體容置於氣室壁且延伸進入第一氣室內部;一第一閥體,與殼體相連接並能開啟及封閉第一工作氣孔;一風扇及馬達,設置於殼體內部空間,當啟動風扇和馬達對第一氣室充氣時,空氣由第一氣室的外部利用空氣通氣孔進入殼體內部,然後利用第一閥體及第一工作氣孔被打入第一氣室內。由於採用上述的結構,電動氣泵與充氣室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完整的充氣裝置,直接充氣成為可使用的充氣裝置,使用和攜帶均方便。
文檔編號F04D25/02GK101317718SQ200810130638
公開日2008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02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02年10月18日
發明者王正宗 申請人:王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