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上書店的讀後感精選
2023-10-23 01:02:12 4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或一段視頻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讀後感也可以叫做讀書筆記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作文,快來看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島上書店的讀後感【篇一】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色彩的世界。但自己的心靈究竟是哪一種色彩?是燃燒著憤怒的紅色?還是渴求愛情但又柔弱的粉色?是充滿希望和彈性的橄欖綠?還是充滿焦慮和急躁不安的黃色?是不斷逃避當下現實的紫色,還是……?
我渴望自己是洋溢著平靜安樂的藍色!所以我一直在努力,向理想中的自己靠近。
《島上書店》如期讀完,一本很溫情、很理想、很感人的書籍。主人翁的故事有點悽美,但給我更多的印象是感人、甚至治癒,像一盆濃而不膩的心靈雞湯。
主人翁書店的老闆A.J,因痛失愛妻而開始沉淪、醉酒、邋遢、疏於書店的管理,甚至因此丟失了家中價值不菲的珍本書。就在人生極低潮的階段,一個棄嬰的到來喚醒了他對生活的再度熱情。對女兒的愛讓孤僻、古怪的他變得溫暖、柔和。「一旦一個人在乎一件事,就發現自己不得不開始在乎一切事。」因為女兒,他與周圍的人和事也逐漸地密切交往和熱絡起來。他不再是沉浸於自己世界的書呆子,他成了一個合格的父親,一個願意與人交往,分享的書店老闆。這就是愛的力量,愛,豐富和改著生活,讓平凡的生命變得豐潤而遼闊。
愛與被愛應該是書中最感動我的所在。
閱讀《島上書店》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因為它具備有趣又動人的故事,真實感人的情感,優美活潑的語言,以及多元豐富的內涵。
但其實,這又是一本過度理想化的書籍。文中,書被賦予了至高無上的地位。比如人與人的交流是閱讀會,人與人的相愛也是因為讀書,所有情感的起落興衰,所有劇情的轉折跌宕,背後都站著一本書。這在現實生活中,應該只能是童話般的存在。就像每個人心中的某些夢想,也許,永遠只能夢一般的存在。
但無論書中的故事如何,閱讀都始終是一件讓人愉悅的事情。每讀一本書,便會多一份關於生活的體驗;我們讀過的每一本書,都將讓
島上書店的讀後感【篇二】
說到挑選島上書店這本書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去年夏天去蘇州的時候,在麗麗家玩,看到了這本書,她覺得還不錯,所以我也想看看。看到紙質書的價格想說,還是先等等再買吧。正好這次機會把它放進了閱讀書單的第二本。
今天應該是第三天,終於看完了這本小說。怎麼講呢,對於我來說應該算是一個福音。裡面介紹到了很多的書和作者,給了我一些很好的嚮導。當然其實在看書的過程中其實我還並沒有特別認真的去看去了解。但是我知道以後可以從裡面選擇自己喜歡的去看,特別是每一個章節之間的短篇小說的推薦。
看完這本書最大的感受是,好想以後也在茶陵開一個書店,感覺一個書店是那麼的有趣或者說是很令人著迷的。書中有一句話說了很多遍「沒有書店的小鎮算不上小鎮。」想想現在的我們,現在的我們的縣城,似乎找不到一個能真正稱得上這樣的書店的地方。新華書店,大部分人去那裡都是為了買教輔書,我也不例外。我從來不會在這裡的書店想去選一本書看,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的書是不允許你自己拆包看,而是要原價購買以後才能拆開。這樣的感覺會很令人不爽。
很喜歡書中描述的這種在這裡隨意的看看書,不同的人去不同的角落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小孩子的書是在裡面最下面的一個角落。而書店裡面的主推書也肯定是店主感興趣的,是他或者她側重喜歡的書,就像書中最後阿米莉亞給她的後輩留下的筆記裡寫的一樣,「他們不會進賣不動的書。」裡面的警長帕裡什,他以前從來不看書,所以一直都是A.J.費裡克給他什麼書他就看什麼書,漸漸地就愛上了讀書,也開始組織起來了讀書會,每次都很熱烈氣氛很好。把整個警署甚至包括警署家屬都帶進了這個很奇妙的氛圍。一起選書,然後在每個月第三周的周三舉辦讀書會,大家一起就這些書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不同部門的人會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同一本書的內容,這也讓人覺得原來這本書可以看出來這麼多不同來。也正因為這樣的魔力,所以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都加入到其中來吧。很憧憬很期待這樣的讀書會,至少我是從來沒有參加過,所以不能有這樣的深刻的體會,但是從字裡行間可以感受到這種吸引人的魅力是真的存在的。
書中的故事並沒有那麼的曲折離奇,但是裡面寫出來的給人的感覺,島上書店,以及人們對於這個店的那種感情會讓你覺得很喜歡,很羨慕。這是我對於這本書的最大感受。感覺當你讀完這本書,你會愛上書店,愛上書,讓你有欲望想讀更多的書,期待書中更多不一樣的世界,遇到書中更加不一樣的人們。
島上書店的讀後感【篇三】
看完這本書,我想在人生的某個階段也開家書店~
本書的主人公A.J.費克裡是一個書店老闆,和妻子在一座與世隔絕的小島上經營著一家書店,可是他的讀書品味,對書店銷量毫無幫助,因為他討厭一切虛構文學、兒童文學、名人回憶錄以及賣弄的書籍。他對鎮上所有人和活動都不關心。書店的經營,主要靠遊客來維持,可他討厭遊客。如果不是有他妻子照料著,估計書店是經營不下去的。可命運偏偏不眷顧那些憤世嫉俗的人,在他人近中年的時候,愛妻意外去世,書店陷入危機,就連他唯一最值錢的寶貝也遭竊了。一下子讓他的人生陷入僵局,內心淪為荒島.....
也許就像人們常說的,當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時,就會給你打開另一扇窗。在A.J.陷入人生低谷的時候,一個兩歲的棄嬰被留在了他的書店,因為孩子的母親希望她的孩子能在書店裡長大。這個叫瑪雅的小女孩的出現意外地拯救了處於孤獨絕境中的A.J.,成為了他繼續生活和與他人發生連接的希望。
A.J.收養瑪雅後,他的人生發生了轉機,冥冥中他渴望與世界和其他生命發生接觸,畢竟撫養孩子他也需要求助他人,這既給那些想幫他卻找不到理由的人創造了關心的機會。他的讀書品味也慢慢的發生了改變,開始進那些暢銷書籍和兒童青少年讀本......在重拾《遲暮花開》一書後,他對圖書銷售員阿米莉亞萌發了愛情的種子,阿米莉婭也對A.J.刮目相看,投以欣賞的目光:「開書店有幾分英雄氣概,收養一個孩子也有幾分英雄氣概」,然後故事慢慢往溫暖人心的方向發展了......
這本書是蠻healing的,在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我心裡充滿了挫敗感,身邊的同學朋友很多都拿到保研資格或是知名企業的offer,我卻什麼成績都沒有偏偏還把科目二給掛了,真是"禍不單行"。面對家裡人關懷的電話只會說「好,放心」之類的話,然後默默的噙淚,還自嘲道原來楚霸王項羽「無顏見江東父老」是這樣一番體驗......書的腰封上有這樣一句話:「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艱難的那一年,將人生變得美好而遼闊」。我知道現在並不是最艱難的那一年,只是人生中很小的一個階段,我應該做的是重拾信心,不要放棄努力。我想起了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經典畫面,Mathilda和Léon的一次關於人生艱難的對話,」Mathilda:Islifealwaysthishard,orisitjustwhenyou'reakid?Léon:Alwayslikethis「。我想生活是一直都很艱難的,但我們要有勇氣去面對,並努力讓人生變得美好而遼闊,要有」活著,就要好事情發生「的信念。還有,就像這本書所傳遞出來的「沒有誰是一座孤島」的概念,我也並不是一個人在奮鬥。
我很喜歡瑪雅,記得美國著名女詩人狄金森在她的一首小詩《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中寫道: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我想,瑪雅就是A.J.的太陽,而愛便是溫暖人心的陽光。很明顯,愛是這本書的主題,我想,我喜歡瑪雅的原因也可能在渴望愛吧,哈哈~
下面分享下這本書中我比較喜歡的幾段話:
「因為從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愛,我們獨來獨往,才讓我們以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你會驅車上路。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你會遇到他(她)。你會被愛,因為你今生第一次真正不再孤單。你會選擇不再孤單下去。」
「樓下是瑪雅最愛去的地方,因為樓下是書店,而書店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
「瑪雅知道她的媽媽把她留在小島書店,但是也許每個小孩在某個歲數都會遇到這種事。有些小孩被留在鞋店,有些被留在玩具店,還有些被留在三明治店。你的整個人生都取決於你留在什麼店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