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塵導向套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18:49:29 1
防塵導向套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防塵導向套,包括導向套本體,所述導向套本體的兩端部的內部各嵌入有自潤滑裝置;所述自潤滑裝置的外緣設有防塵圈;所述防塵圈位於導向套本體的兩端部的內部。所述自潤滑裝置為石墨銅套。所述導向套本體包括一體成型的套圈和用於固定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分設於套圈的兩邊,並且固定部位於同一水平面。所述固定部上開有用於固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軸線與套圈軸線的水平垂直線成夾角。採用本實用新型,具有防塵效果好、降低了維修費用以及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同時也無需加潤滑油進行潤滑,從而沒有油汙粘附磨屑,改善了環境。
【專利說明】防塵導向套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導向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用於打磨車的防塵導向套。
【背景技術】
[0002]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末從國外引進了 URR48-4、RR48HP-4、PGM-48型鋼軌打磨列車,RGH20C型道岔打磨列車,在全路幾條幹線作業,效果良好。當前,國際上有許多國家的多個公司不斷開發和研製鋼軌打磨設備,並製造了各種類型的鋼軌打磨列車,而我國鐵路部門使用最多的車型是美國HTT公司設計製造的PGM-48型線路打磨列車,但是GMC-96打磨車和此類似。
[0003]打磨作業裝置是打磨列車的主要工作機構,打磨作業裝置是吊裝在打磨列車底部的整體機構,又稱打磨小車。打磨列車上所有的機械設備與動力機構等的配置目的,最終都是為了保證打磨小車能夠狀態良好地進行打磨作業。所以,打磨小車是打磨作業的執行機構,是打磨列車的關鍵組成部件。打磨列車所要求的打磨動作、質量和效率等都要由打磨小車來體現。打磨小車是PGM-48型鋼軌打磨列車的作業裝置,上面裝有打磨單元,全車共有6個打磨小車,打磨小車結構相同。每個打磨小車都裝有8個打磨電機,左右均勻分布。打磨小車有兩個位置:提升位(上位)和作業位(下位),不作業時處在提升位,懸掛於車體下部;在施工作業或檢修需要時處於作業位,放於鋼軌上。
[0004]每個打磨電動機有2個垂直導向柱支撐,在電機上下運動中起到導向作用,由於打磨作業時打磨鐵屑飛揚,環境惡劣,導向柱及垂直油缸受打磨粉塵汙染,並且其原有的防塵裝置又不能很好的起到防塵作用。存在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如下:
[0005]1.原車設計的導向柱和導向套之間是使用黃油來潤滑的,而導向柱又是裸露在外的,打磨時磨屑直接飛濺到沾滿黃油的導向柱上,容易在導向柱表面長期累積;
[0006]2.導向柱與打磨電動機的連接件導向套,其兩端的防塵圈和導向套是過盈配合,只靠過盈力限制其位置,在電動機帶著導向套上下運動時,經常會出現把防塵圈帶出的現象,防塵圈一旦和導向套脫離就起不到防塵作用,打磨鐵屑隨即進入導向套內部,拉傷導向柱表面,影響導向柱正常上下移動,很快電機上下運行就受到阻礙甚至卡死,最終影響鋼軌打磨車的正常工作;
[0007]3.越是容易堆積鐵屑,就越要經常擦洗保養,然後重新打黃油,反覆的工作並且是惡性循環,不僅給設備維護人員增加工作量,同時也浪費了大量黃油。
【發明內容】
[0008]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防塵導向套,具有防塵效果好、降低了維修費用以及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同時也無需加潤滑油進行潤滑,從而沒有油汙粘附磨屑,改善了環境。
[0009]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防塵導向套,包括導向套本體,所述導向套本體的兩端部的內部各嵌入有自潤滑裝置;所述自潤滑裝置的外緣設有防塵圈;所述防塵圈位於導向套本體的兩端部的內部。
[0010]對於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自潤滑裝置為石墨銅套。
[0011]對於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導向套本體包括一體成型的套圈和用於固定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分設於套圈的兩邊,並且固定部位於同一水平面。
[0012]對於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固定部上開有用於固定的通孔。
[0013]對於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通孔的軸線與套圈軸線的水平垂直線成夾角。
[0014]對於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夾角為廣1.5度。
[0015]實施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I)採用自潤滑裝置,從而無需使用潤滑油,並且也不會出現油汙,從而改善了使用的環境;
[0017](2)採用的是一次性改裝,從而減少了更換密封圈、導向柱、導向套的次數,降低了維修費用以及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0018](3)自潤滑裝置的磨損量為0.1mm,達到了預期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防塵導向套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圖1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在此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以及說明用來解釋本實用新型,但並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0023]實施例:
[0024]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防塵導向套,包括導向套本體1,所述導向套本體I的兩端部的內部各嵌入有自潤滑裝置2,所述自潤滑裝置2本實施例採用的是石墨銅套,但還可以是尼龍套,只是其耐磨性沒有銅套的好,實現的功能其實是一樣的,所述自潤滑裝置的外緣設有防塵圈3,所述防塵圈3同樣位於所述導向套本體的兩端部的內部。
[0025]其中,所述導向套本體I包括套圈4和固定部5,所述套圈4和固定部5—體成型,並且所述固定部5分設於套圈4的兩邊,但固定部5都位於同一水平面。在使用過程中為了固定,則通過固定部5上開的通孔6固定,同時為了配合在打磨車上的使用,則所述通孔6的軸線與套圈4軸線的水平垂直線成夾角,該夾角為f 1.5度,目的在於使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防塵導向套時,由於設置有兩個,兩個安裝後形成八字夾角,以便配合打磨電動機的實際需求。
[0026]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以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適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同時,對於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具體實施方式】以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防塵導向套,包括導向套本體,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向套本體的兩端部的內部各嵌入有自潤滑裝置;所述自潤滑裝置的外緣設有防塵圈;所述防塵圈位於導向套本體的兩端部的內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塵導向套,其特徵在於:所述自潤滑裝置為石墨銅套。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塵導向套,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向套本體包括一體成型的套圈和用於固定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分設於套圈的兩邊,並且固定部位於同一水平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塵導向套,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部上開有用於固定的通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塵導向套,其特徵在於:所述通孔的軸線與套圈軸線的水平垂直線成夾角。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防塵導向套,其特徵在於:所述夾角為廣1.5度。
【文檔編號】E01B31/17GK204212016SQ201420612847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2日
【發明者】徐巍, 靳海, 張中英 申請人:鄭州潤華機電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