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長徵故事》有感500字
2023-10-23 17:09:42 2
《長徵故事》一書讓我們我們仿佛置身於紅軍長徵艱苦的戰鬥歲月中。下面整理提供了長徵的故事讀後感,供大家參考。
讀《長徵故事》有感一
暑期我讀了《紅軍長徵故事》,其中有一則小故事讓我特別感動。故事大概是這樣的:在紅軍長徵途過草地中,有三位小同志生病落隊了,只有一位老班長留下來照料他們。不久他們的糧食吃完了,老班長就用縫衣針燒彎了做成魚鉤為小同志們釣魚,然後煮成鮮美的魚湯給他們吃。因為釣到的魚很少,老班長自己卻每天吃草根樹皮。三位小同志的身體一天天好起來,可是老班長的身體卻一天不如一天。最終在快要走出草地時老班長犧牲了!
我為紅軍戰士這種高尚的品德所感動!他們是多麼團結,互助,無私啊!老班長寧願自己餓死,也要讓三個小同志喝著魚湯走出大草地。他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卻把死的命運留給自己。連死都不怕的紅軍戰士們還會怕什麼呢!
想想我們現在生活在幸福的和平時代,我們從小豐衣足食。我們都是獨生子女,家裡就我們一個寶貝。有時家裡有了自己喜歡吃的好東西,恨不得一口吃完,連爸爸媽媽都吃不上一口。平時在家裡什麼都不幹,最好我提出的要求爸爸媽媽都能滿足。在學校裡同學有了困難愛理不理,甚至還會嘲笑別人-------想起這些我頓時羞紅了臉,真感到慚愧啊!
毛主席曾經說過「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這時多麼大的氣魄啊!那麼我們新一代的少年應該怎樣學習紅軍精神呢?我覺得是:吃苦耐勞,不怕困難,團結互助,無私奉獻。我從現在起要牢記這十六個字,刻苦學習,努力鑽研,互幫互助,長大了做一的有用的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昌盛!
讀《長徵故事》有感二
讀完這厚厚的一本《長徵故事》,我不由得想起毛主席寫過的那首詩「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前山只等閒……」發生在70多年前的二萬五千裡長徵,是一件震驚世界的歷史事件,是一部雄壯豪邁,大氣磅礴的革命交響曲。
這本書主要講述紅軍戰士之間的戰友之情,書中也有毛澤東和周恩來等領導人的故事,但講的是他們關心戰士,與戰士同甘共苦的感人經歷。還講述了一些並不為人所知甚至是一些無名無姓的小人物的感人故事。如女紅軍戰士張尚文為了不暴露自已十多位戰友,她毅然犧牲了自已的孩子。雖然她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但是,她革命到底的決心永遠不會動搖。再如……
從毛主席把自己的食物讓給一些傷病員,而自己卻餓著肚子中我感到自己很慚愧。我是一個獨生子女,家裡人都圍著我轉。我從來不懂得和別人分享,一看到別人拿我的東西,我就會大叫,現在想起來,我是多麼的自私!也許,我們只能從書中或電視上了解這些感人的事跡,但完全可以想像的到他們互相幫助,互相鼓勵的偉大精神,值得我去改正我那自私的壞毛病,去學習。
長徵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徵是宣言書,長徵是宣傳隊,長徵是播種機。發生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紅色長徵,正像一條蜿蜒二萬五千裡的紅飄帶,以它無與倫比的絢麗,舞過那個滿目瘡痍的中國大地,舞過多風多雨的二十世紀,舞出了我們這個民族的嶄新希望。我們今天是祖國的希望,明天將是祖國的棟梁。紅軍的事跡將不斷地激勵著我,要刻苦學習,努力向上,長大成為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讀《長徵故事》有感三
在長徵的路上,發生過許多感人的故事其中令我最感動的是《豐碑》。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紅軍在雪地中艱難的走著,忽然警衛員跑到將軍的面前,說:「前面有人凍死了!」將軍快步的走到那,看見一位老戰士倚著樹凍僵了。將軍大喊到:「軍需處長呢!喊他過來,為什麼不給他發棉衣?」警衛員告訴將軍:「他就是軍需處長,他把棉衣給了別戰士,自己卻被凍死了!」
紅軍是這樣的捨己為人,在《一袋乾糧》,《魂駐小紅橋》等故事,不都是這種忘我的精神嗎?
現在人們還有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嗎?
有一次,我好不容易擠上上了78路公交車,我注意到:車裡有幾位年過花甲的老人站著,一個坐在座位上十歲左右的孩子,這顯然反差很大。每次停車,或稍微剎一下車,這些老人都搖搖欲墜,如果沒有了扶手和鐵桿,恐怕早要摔倒了。
孩子的媽媽已經看不下了,好幾次,偷偷地拍拍孩子,示意要讓位。可孩子無動於衷,裝著看不見。
後來媽媽急了,便直接喊他,可他頭直搖,還說:「媽媽,我累了!我要再坐一會兒!」媽媽又說:「那麼老人不更累呀!你還是個孩子,應該有活力!」
孩子不以為然的說:「再有活力,也是人。」孩子停了停,不耐煩地說:「他們幹嘛不早來呀!
孩子說完了話,車箱裡頓時鴉雀無聲,許多目光都聚集到了孩子那裡。
到了說完話後車靠站,車箱廣播裡傳來了愛心話語:「請主動給老弱病殘孕,及抱小孩的乘客,讓個座。」這個孩子頓時低下了頭……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不難發現如今孩子的自私與革命紅軍的無畏精神恰恰相反;寧願別人受累,也不願自己受累,這樣的孩子長大還能為社會做貢獻嗎?
紅軍萬裡長徵為什麼會成功,因為他們知道貢獻,知道捨己為人。
我們是生活在新中國的幸福一代,我們要銘記紅軍的精神,繼承和發揚這種大公無私精神,找回我們失去很久的東西。